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1544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是用于更换深沟球轴承的工具,属于石油钻井仪器仪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的施工过程中,排量传感器是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流量的重要设备之一。现场应用中发现排量传感器的深沟球轴承是易被磨损的主要部件之一,一旦轴承磨损就会降低排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严重时影响其实时监测钻井液返出流量功能的实现。故及时检查、更换新的轴承,对保持排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而排量传感器的轴承座于轴承座内,轴承座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轴承必须由轴承座的大径端坐入与取出。特别是排量传感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钻井液的锈蚀以及细砂的填充作用,使得轴承的取出非常困难。通常更换轴承时,由于钢球及保持架已经磨损或脱落,轴承内圈和外圈就会分离,从轴承座内取出轴承外圈非常困难。

目前是用螺丝刀、锤子等工具将轴承外圈砸出来,这样容易损坏轴承座本体以及其精度,不仅耗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更换深沟球轴承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

包括:锁紧杆和拉拔杆;

所述拉拔杆一端为空腔体,端头外沿圆周设有弧状圆凸,且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

所述锁紧杆包括大径段、小径段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段;所述拉拔杆空腔段内径小于所述大径段外径;所述小径段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配合的第二连接机构,能够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机构调节所述锁紧杆和拉拔杆的轴向位置。

优选的,所述拉拔杆内接近空腔段处沿轴向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作为所述第一连接机构;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为设于所述锁紧杆小径段表面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圆凸圆弧的曲率大于轴承外圈内壁圆弧的曲率。

优选的,所述拉拔杆的空腔段设有与轴线平行的细缝。

优选的,所述细缝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空腔段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过渡段为锥面。

优选的,所述锥面的坡度为10°~15°。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拉拔杆轴向运动的导向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导向驱动装置包括:托盘和驱动螺母;

所述托盘设有用于同轴承座连接的螺孔,所述托盘开有用于同所述拉拔杆配合的圆孔,所述圆孔内径不小于所述拉拔杆外径;

所述拉拔杆另一端设有用于同所述驱动螺母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托盘沿其盘状平面边缘设有垂直于所述平面的凸缘。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解决排量传感器深沟球轴承的更换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沟球轴承取出工具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拔杆沿轴向侧视示意图。

其中:1-锁紧杆;2-轴承座;3-轴承外圈;4-螺钉;5-托盘;6-驱动螺母;7-拉拔杆,7.1-圆凸,7.2-内螺纹,7.3-盲孔,7.4-细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使更换轴承方便有效,对保持排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其核心改进点在于,

包括:锁紧杆1和拉拔杆7;

其中,拉拔杆7一端为空腔体,端头外沿圆周设有弧状圆凸7.1,且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

锁紧杆1包括大径段、小径段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段;拉拔杆7空腔段内径小于大径段外径;小径段具有用于同第一连接机构配合的第二连接机构,能够通过两个连接机构调节锁紧杆1和拉拔杆7的轴向位置,即两者之间的距离关系。

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把拉拔杆7的圆凸7.1与轴承外圈3的内壁圆弧对齐,从轴承座2的中心孔插入锁紧杆1,使其小径段的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配合,从而过渡段撑起圆凸7.1紧紧顶住轴承外圈3的内壁,此时只需再给拉拔杆7轴向的力,使得已经连接为一体的锁紧杆1、拉拔杆7和轴承外圈3沿轴向缓缓拔出,最终完成轴承的更换作业。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通过结构上的巧妙设计,利用锁紧杆1和拉拔杆7的配合由内侧顶紧轴承外圈3将其带出,避免了对外圈及轴承座本体的损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使更换轴承方便有效,对保持排量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的,拉拔杆7内接近空腔段处沿轴向设有带内螺纹7.2的盲孔7.3,作为第一连接机构,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

第二连接机构为设于锁紧杆1小径段表面的外螺纹。使用过程中,该外螺纹与拉拔杆7上盲孔7.3的内螺纹7.2连接,以一定的力矩旋转锁紧杆1,使其锥面1.1撑起圆凸7.1紧紧顶住轴承外圈3的内壁。上述螺纹连接结构具有操作方便和牢固可靠的优点,还有助于实现锁紧杆1和拉拔杆7轴向位置的无极调节,可以根据需要使过渡段的不同位置与空腔段顶紧配合,从而为圆凸7.1与轴承外圈3提供适宜的作用力。进一步的,锁紧杆1的大径段设置有便于抓握旋转的操作结构,在这里具体为沿圆周设有四个对称的平面。当然,还可以是第一连接机构为外螺纹,第二连接机构为内螺纹;或者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多个在轴向不同位置分布的卡扣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圆凸7.1圆弧的曲率大于轴承外圈3内壁圆弧的曲率,以强化两者之间的顶紧效果,便于沿轴向取出。

在使用过程中,过渡段撑起圆凸7.1紧紧顶住轴承外圈3的内壁,可以是通过拉拔杆7自身的材料特性产生形变实现。在本方案提供的实施例中,拉拔杆7的空腔段设有与轴线平行的细缝7.4,以便于根据需要产生更大形变。

作为优选,细缝7.4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空腔段圆周均匀分布。其结构可以参照图2所示,拉拔杆7空腔段由三条轴向的细缝7.4均匀的分为三部分。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过渡段为锥面1.1,可以根据需要使锥面1.1的不同位置与空腔段顶紧配合,有助于实现锁紧杆1和拉拔杆7轴向位置的无极调节,从而为圆凸7.1与轴承外圈3提供适宜的作用力。当然,过渡段还可以为弧面等其他形式的曲面,如球面,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方案提供的实施例中,锁紧杆1上锥面1.1的坡度为10°~15°,适宜的坡度能够兼顾最小调节程度的合理性,以及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还包括用于实现拉拔杆7轴向运动的导向驱动装置,通过严格控制其运动方向,有助于轴承外圈3的顺利取出,避免对于外圈和轴承座本体的损坏。

具体的,导向驱动装置包括:托盘5和驱动螺母6;

其中,托盘5设有用于同轴承座2连接的螺孔,托盘5开有用于同拉拔杆7配合的圆孔,圆孔内径不小于拉拔杆7外径;

拉拔杆7另一端设有用于同驱动螺母6配合的外螺纹。使用过程中,将托盘5套于拉拔杆7上,通过螺钉4将托盘5和轴承座2相对固定,转动驱动螺母6给拉拔杆7一轴向的力,使得已经连接为一体的锁紧杆1、拉拔杆7和轴承外圈3沿轴向缓缓拔出,完成轴承的更换作业。当然,导向驱动装置还可以采用滑轨等其他结构来实现。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托盘5沿其盘状平面边缘设有垂直于平面的凸缘,以便于同轴承座2的定位装配,还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

作为优选,空腔段内壁靠近其端部的部分为曲面,具体可以为锥面,用于同锁紧杆1的过渡段配合,以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顶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所示。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由锁紧杆1、托盘5、驱动螺母6和拉拔杆7组成。锁紧杆1是一实心柱状体,其外径较小的一端表面设有外螺纹,另一外径较大端沿圆周设有四个对称的平面,其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有一过渡段,过渡段是一锥面1.1;拉拔杆7一端为空腔体,端头外沿圆周设有弧状圆凸7.1,沿圆周设有3条与轴线平行的细缝7.4,将空腔部分均匀的分为三部分,另一端为实心柱状体,其圆周设有螺纹,其接近空腔段沿轴向设有一带内螺纹7.2的盲孔7.3;托盘5是一带凸缘的盘状体,平面中心开有圆孔与拉拔杆7轴外径匹配,沿平面边缘设有垂直于平面的凸缘,在平面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四个螺孔,与螺钉4配合将托盘5和轴承座2相对固定;驱动螺母6为六棱螺母,其内螺纹与拉拔杆7外螺纹匹配。

使用过程中,将托盘5套于拉拔杆7上,通过螺钉4将托盘5和轴承座2相对固定,把拉拔杆7的圆凸7.1与轴承外圈3的内壁圆弧对齐,从轴承座2的中心孔插入锁紧杆1,使其外螺纹与拉拔杆7上盲孔7.3的内螺纹7.2连接,以一定的力矩旋转锁紧杆1,使其锥面1.1撑起圆凸7.1紧紧顶住轴承外圈3的内壁,转动驱动螺母6给拉拔杆7一轴向的力,使得已经连接为一体的锁紧杆1、拉拔杆7和轴承外圈3沿轴向缓缓拔出,完成轴承的更换作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