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7786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手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柄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器件上设置连接手柄时,通常通过螺钉、铆钉或胶接等方式直接将手柄固定在器件上,如果器件的回冲力较大,在握持手柄过程中,容易对手臂或手掌造成伤害。假设在利用刀、剑等冷兵器训练时,如果刀、剑的手柄直接与刀体、剑体相固定,在受到冲撞时,反震力度较大,很容易直接对手掌或手臂造成伤害,同时也容易对器件本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柄连接件,通过在器件和手柄之间设置柔性的连接主体,以及在连接主体外部套设弹簧,弹簧两端同样与器件和手柄相固定连接,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握持手柄的同时,提高了手柄的抗震能力,减小了用户握持手柄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柄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头,连接头分别固定于手柄和器件相对的端部,连接头远离手柄或器件的一端为预设厚度的片状结构;连接主体,连接主体为两端设置有开槽的圆柱形柔性部件,开槽与片状结构的连接头配合设置,连接头套设并固定于开槽上;弹簧,弹簧的内环直径大于或等于连接主体的直径,弹簧套设于连接主体的外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手柄和器件的端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器件和手柄上分别设置连接头,将带有开槽的连接主体套设到配合设置的片状连接头上进行固定,同时将弹簧套设在连接主体的外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手柄的器件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主体的柔性结构和弹簧的弹性结构提高了器件的冲撞对手柄的震动的缓冲能力,既减小了对器件本体损坏的可能性,也减小了对握持手柄的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连接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连接主体的这种柔性结构既能保证在握持手柄时不会由于器件的自重造成连接主体的弯折,又能在手柄受到的反冲力较大时有效得到缓冲,从而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的同时,减小对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头上配合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通孔,连接主体对应内通孔的部位配合设置外通孔,固定件穿过内通孔和外通孔进行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分别在连接头上和连接主体上配合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固定件穿过连接头上的内通孔和连接主体上的外通孔,对连接头和连接主体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器件和手柄的连接,提高了连接头和连接主体的连接牢固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上述弹簧为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簧选用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当主要用于减小对器件的冲击或震动时,选择拉伸弹簧,减少手柄在轴向上受到的冲击力或震动,从而提高器件的抗震动性能。当主要用于减小对用户握持手柄受到的伤害时,选择压缩弹簧,在手柄受到轴向上的冲击力或震动时,压缩弹簧承受轴向上的压力或冲击力收缩变形,从而减少握持手柄的用户受到的冲击力,减小用户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弹簧的外环直径与手柄的直径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弹簧的外环直径与手柄的直径相同,减小了突出或凹陷的弹簧在受到冲击时对用户造成的进一步伤害,同时提高手柄的美观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器件和手柄之间设置柔性的连接主体,以及在连接主体外部套设弹簧,弹簧两端同样与器件和手柄相固定连接,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握持手柄的同时,提高了手柄的抗震能力,减小了用户握持手柄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手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主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主体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主体的俯视图。

图中,各组件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器件,12.弹簧,13.连接主体,14.手柄,15.连接头,16.内通孔,17.外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柄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头15,连接头15分别固定于手柄14和器件11的端部,连接头15远离手柄14或器件11的一端为预设厚度的片状结构;连接主体13,连接主体13为两端设置有开槽的圆柱形柔性部件,开槽与片状结构的连接头15配合设置,连接头15套设并固定于开槽上;弹簧12,弹簧12的内环直径大于或等于连接主体13的直径,弹簧12套设于连接主体13的外部,弹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手柄14和器件11的端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器件11和手柄14上分别设置连接头15,将带有开槽的连接主体13套设到配合设置的片状连接头15上进行固定,同时将弹簧12套设在连接主体13的外部,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手柄14的器件11的端部相固定,连接主体13的柔性结构和弹簧12的弹性结构提高了器件11的冲撞对手柄14的震动的缓冲能力,既减小了对器件11本体损坏的可能性,也减小了对握持手柄14的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连接主体13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连接主体13的这种柔性结构既能保证在握持手柄14时不会由于器件11的自重造成连接主体13的弯折,又能在手柄14受到的反冲力较大时有效得到缓冲,从而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的同时,减小对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

另外,连接主体13的直径与连接头15的直径相同,连接头15的直径小于手柄14和器件11的直径,以便弹簧12套设于连接主体13外部时,不会凸出于器件11和手柄14。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头15上配合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通孔16,连接主体13对应内通孔16的部位配合设置外通孔17,固定件穿过内通孔16和外通孔17进行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分别在连接头15上和连接主体13上配合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固定件穿过连接头15上的内通孔16和连接主体13上的外通孔17,对连接头15和连接主体13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器件11和手柄14的连接,提高了连接头15和连接主体13的连接牢固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上述弹簧12为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

在该实施例中,弹簧12选用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当主要用于减小对器件11的冲击或震动时,选择拉伸弹簧,减少手柄14在轴向上受到的冲击力或震动,从而提高器件11的抗震动性能。当主要用于减小对用户握持手柄14受到的伤害时,选择压缩弹簧,在手柄14受到轴向上的冲击力或震动时,压缩弹簧承受轴向上的压力或冲击力收缩变形,从而减少握持手柄的用户受到的冲击力,减小用户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另外地,弹簧12也可不固定于手柄14和器件11相对的端部,此时弹簧12应选用压缩弹簧,弹簧12的自然伸展长度大于或等于连接主体13的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弹簧12的外环直径与手柄14的直径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弹簧12的外环直径与手柄14的直径相同,减小了突出或凹陷的弹簧12在受到冲击时对用户造成的进一步伤害,同时提高手柄的美观性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考虑到现有技术中手柄的反震力度大,减震效果弱从而对用户和器件本体造成伤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手柄连接件,通过在器件和手柄之间设置柔性的连接主体,以及在连接主体外部套设弹簧,弹簧两端同样与器件和手柄相固定连接,在不影响用户的正常握持手柄的同时,提高了手柄的抗震能力,减小了用户握持手柄时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