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980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复合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薄型材料复合和/或分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薄型材料,如各种膜,有时需要将各种不同的膜进行复合、分切,目前通过设置一组或多组复合辊组、分切辊组,并将复合辊组、分切辊组依次排列,将需要复合的薄型材料依次通过一组或多组复合辊组、分切辊组,完成复合、分切动作,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当布置多个辊组时占地面积大,二方面由于依次通过各辊组,需要各辊组等速运动,以防止由于各辊组的速度差导致复合材料形成褶皱或不平等现象,三方面由于材料被拉呈直线状通过各辊组,各辊组在对材料进行压合和分切过程中对材料施加压力,导致当经过分切后不再受拉力作用下,容易出现朝一面翘起的现象或水平性不足。技术实现要素: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分切装置以满足上述需求。一种复合分切装置,包括一个底辊及环绕在该底辊周边的多个压辊,所述的压辊与底辊同步转动,用于通过压辊与底辊之间的材料进行复合或分切。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辊数量大于等于3个。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辊中至少一个为分切辊,且所述的分切辊设置在薄型片状材料运动方向上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的各压辊在底辊周边等距排列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分切装置还包括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的间隙调节装置包括支座及安装座,所述的压辊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的安装座可移动的设置在支座上,所述的安装座可移动的向靠近底辊或远离底辊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支座包括一对纵杆及连接纵杆的横杆,所述的纵杆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的安装座夹设在纵杆之间,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横杆与安装座之间,且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与横杆连接,用于驱动安装座向靠近或远离底辊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各压辊均由所述的底辊驱动,在底辊与各压辊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或皮带传动装置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底辊设置有主齿轮,所述的各压辊设置有从齿轮,所述的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所述的主齿轮与从齿轮模数相同,各从齿轮齿数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传动装置,所述的底辊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的各压辊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的各从动轮直径相同,所述的主动轮与各从动轮通过一皮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还设置有多个托带轮,且托带轮数量大于等于从动轮数量,托带轮轴线与主动轮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从动轮轴线与主动轮轴线之间的间距。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分切装置,包括一个底辊及环绕在该底辊周边的多个压辊,压辊与底辊同步转动,用于对通过压辊与底辊之间的材料进行复合或分切,一方面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另一方面薄型片状材料弯曲贴合在底辊表面被复合或分切,压辊将对薄型片状材料施加压力或剪切力时施力方向与薄型片状材料弯曲方向相反,当经过复合或分切后不再受压力或剪切力作用时,不会出现一面翘起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分切装置示意图图2薄型材料通过复合分切装置示意图图3间隙调节装置示意图图4底辊与压辊通过皮带传动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机架10底辊11压辊12支座13纵杆131横杆132丝杠133安装座14导辊15薄型片状材料20主动轮21从动轮22皮带23托带轮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分切装置,用于对薄型片状材料20进行复合和/或分切,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薄型片状材料20可以为各种薄膜或薄片材料,如塑料膜、塑料片、铝箔、铝塑膜,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的薄型片状材料20还可以是无纺布、卫生纸等片材。所述的复合分切装置包括底辊11及多个压辊12。所述的底辊11呈圆柱状,转动设置在机架10上,通常所述的底辊11与动力装置连接,用于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的动力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动力机械,如电机、内燃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等。所述的底辊11优选的采用硬质材料制作,以便于压辊12与底辊11配合对薄型片状材料20进行复合或分切,优选的所述底辊11表面硬度大于等于60HRC,更优选的所述的底辊11表面硬度大于等于65HRC,也可以的对所述的底辊11表面进行硬化处理以提高底辊11表面硬度,所述的硬化处理包括对底辊11表面进行淬火、渗碳、渗氮、镀铬等。可以理解的,底辊11表面应为光滑表面,以更好的对薄型片状材料20进行复合或分切,优选的所述底辊11表面粗糙度应小于等于Ra1.6,更优选的,所述的底辊11表面粗糙度应小于等于Ra0.2。在底辊11周边围设有多个呈圆柱状的压辊12,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辊12有5个,当然压辊12也可以为3个、4个或6个,优选的,所述的压辊12的数量应大于等于3个。所述的压辊12轴线与底辊11轴线平行,且所述的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压辊12表面抵靠底辊11表面,当薄型片状材料20从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通过时,压辊12对薄型片状材料20向底辊11方向施加压力,以使得薄型片状材料20复合或分切,由于压辊12环绕设置在底辊11周边,一方面使得占地面积小,另一方面由于薄型片状材料20弯曲贴合在底辊11表面被复合或分切,压辊12将对薄型片状材料20施加压力或剪切力,且施力方向与薄型片状材料20弯曲方向相反,当经过复合或分切后不再受压力或剪切力作用时,不会出现一面翘起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的各压辊12在底辊周边等距排列。优选的,所述的压辊12中至少一个为分切辊,当所述的压辊12为分切辊时,所述的压辊12上设置有分切刀,所述的分切刀抵靠底辊11,当薄型片状材料20通过分切刀与底辊11之间时,在分切刀的剪切力作用下,薄型片状材料20被分切成预定形状,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分切刀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各种分切刀,这些分切刀的形状和尺寸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然其他类型的刀具,如虚切刀被设置在分切刀的位置也是可行的。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切刀可以固定设置在压辊12上或可拆卸的设置在压辊12上,当所述的分切刀固定设置在压辊12上时,优选的所述的压辊12与分切刀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的分切辊设置在薄型片状材料20运动方向上的末端,即薄型片状材料20通过各压辊12的复合作用后进入分切辊进行分切。进一步的,所述的各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的间隙相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请一并参考图3所述的机架10上还设置有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的间隙调节装置包括支座13及安装座14,所述的压辊12转动的设置在安装座14上,所述的安装座14可移动的设置在支座13上,所述的安装座14可移动的向靠近底辊11或远离底辊11方向运动,从而调节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座13包括一对纵杆131及一连接纵杆131的横杆132,所述的纵杆131间隔平行设置,所述的安装座14夹设在纵杆131之间,一伸缩装置设置在横杆132与安装座14之间,且一端与安装座14连接,另一端与横杆132连接,当伸缩装置伸长时,推动安装座14向靠近底辊11方向运动,当伸缩装置收缩时,所述的安装座14向远离底辊11方向运动,所述的伸缩装置可以为气缸、直线电机、丝杠螺母或液压缸中的一种。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装置为一丝杠螺母装置,所述的螺母设置在横杆132上,与螺母匹配的丝杠133穿设在螺母内,其一端与安装座14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螺母伸出到横杆132外,当转动丝杠133另一端时,丝杠133与安装座14连接的一端可活动的向靠近底辊11或远离底辊11方向运动,从而推动所述的安装座14及设置在安装座14上的压辊12向靠近底辊11或远离底辊11方向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的纵杆131与安装座1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导向装置以使得所述的安装座14沿导向装置限定的方向运动,所述的导向装置可以为导槽导块、导孔导杆、导轨导轮中的一种。所述的压辊12与底辊11同步转动,以使得薄型片状材料20通过各压辊12时不会因为各压辊12转动速率不同出现褶皱或被拉扯,所述的同步转动的含义是底辊11与压辊12转动的线速度相等,且转动方向相反,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各压辊12也可以设置有动力装置或通过底辊11驱动各压辊12,优选的所述的各压辊12均由所述的底辊11驱动,具体的在底辊11与各压辊12之间设置有传动装置,用于使底辊11驱动各压辊12,所述的传动装置可以为齿轮传动装置或链条传动装置或皮带传动装置中的一种,当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时,所述底辊11一侧设置有与底辊11同轴的主齿轮,所述的各压辊12在与底辊11齿轮相同的一侧设置有从齿轮,且所述的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且所述的主齿轮与从齿轮模数相同,各从齿轮齿数相同,当所述的传动装置为皮带传动装置时,请一并参考图4,所述的底辊11上设置有主动轮21,所述的各压辊12上设置有从动轮22,且所述的各从动轮22直径相同,所述的主动轮21与各从动轮22通过一皮带23连接,为了使从动轮22上的皮带23具有更大的包角,且主动轮22与从动轮23运动方向相反,皮带传动装置还设置有多个托带轮24,且托带轮24数量大于等于从动轮22数量,优选的托带轮24轴线与主动轮21轴线之间的间距大于从动轮22轴线与主动轮21轴线之间的间距。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薄型片状材料20进入到压辊12与底辊11之间,所述的机架10上还设置有导辊15。优选的所述的导辊15的数量与压辊12数量相等或导辊15数量等于压辊12数量加一。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