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510发布日期:2019-04-16 22:24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气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



背景技术:

气动助力机械手是重载工件柔性搬运的理想设备,他是利用气的压力来平衡工件的载荷,从而使工件处于浮动状态,通过人工就能轻松且精确地移动重载工件。气动助力机械手采用全气动控制,当供气源断气时,气动助力机械手内部气动元件无法工作,设备就马上停止作业。当在操作过程中突然断气,机械手夹具没放到安全位置或者机械手夹具上还有产品没有放到安全位置时,没有气源,又无法段时间延时继续工作,完成本次作业,很容易造成产品伤害或者人员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供气源断气时仍能够继续工作一个循环的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包括机械手悬臂、悬臂固定架、平衡气缸、控制系统和立柱。所述的悬臂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机械手悬臂转动安装在所述悬臂固定架上,所述的平衡气缸设在立柱侧边,平衡气缸的轴端与机械手悬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立柱的内部设有空气腔,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空气腔相通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管路连接至气源,所述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管路与平衡气缸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柱为由空心圆柱管、上密封板和下密封板焊接而成,所述的上密封板、空心圆柱管和下密封板合围形成所述空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下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对立柱结构进行改造,在不需要外在增加储气罐的情况下,就为设备提供了安全储气空间,为设备多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不仅不影响设备的外观和体积,还节约了成本;2、设备在供气源突然断气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腔内所存储的气体,能够使设备继续维持至少一个工作循环,使得机械手有足够的时间将夹具或者正在搬运的物体放置到安全位置,避免因突然断气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动助力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机械手悬臂;2、悬臂固定架;3、平衡气缸;4、立柱;40、空气腔;41、空心圆柱管;411、进气孔;412、出气孔;42、上密封板;43、下密封板;44、加强筋;5、控制系统;6、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的断气延时装置,包括机械手悬臂1、悬臂固定架2、平衡气缸3、立柱4和控制系统5。悬臂固定架2固定安装在立柱4的顶部,机械手悬臂1转动安装在悬臂固定架2上,平衡气缸3设在立柱4侧边,平衡气缸3的轴端与机械手悬臂1的一端铰接。

立柱4由空心圆柱管41、上密封板42和下密封板43焊接而成,上密封板42、空心圆柱管41和下密封板43合围形成空气腔40。空心圆柱管41外壁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气孔411和出气孔412,进气孔411通过气管6与气源连通,出气口412通过气管6连接至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通过气管6连接至平衡气缸3。立柱4的下部沿周向均布设有若干加强筋4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气源通过气管6连接至立柱4的进气孔411,气体直接进入立柱4内部的空气腔40内,再通过出气孔412输出到平衡气缸3。一旦操作过程中有气体消耗,同时会有气体进入空气腔40,将空气腔40内气压填补到设定气压。即使突然停止供气,空气腔40内的气体也够控制气动助力机械手操作一个循环,避免因设备突然断气造成操作人员受伤或产品损坏。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