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棍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1662发布日期:2019-08-09 20:48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法棍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包切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法棍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法棍,即法式长棍面包,是一种最传统的法式面包,其形状为长条形,出售时通常需要将其切成厚度均匀的片状,食用时再根据个人口味在面包片上涂抹果酱后食用或做成三明治食用等多种食用方法。

公布号为CN107696092A的申请文件公布了一种法棍面包切割机,包括有机架、切割装置、定位装置,其定位装置与机架滑动连接,切割装置安装于定位装置上方由第三电机驱动而上下移动以切割面包,同时定位装置与切割装置相对移动以进料从而切割整个法棍面包;切刀刃部为锯齿形且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水平往复运动而不受面包表皮硬度影响;定位装置上的定位模具设置有长条形的面包槽,且定位模具上均布有多条切割槽为切片时刀具下降预留空间,切割槽槽底位置低于面包槽槽底,且切割槽与面包槽间形成夹角以使面包斜切又保证法棍面包切片时都被切断。加工时,将法棍放置于模具上的面包槽中,然后模具由第二电机通过带动定位座移动而带动模具向切刀下方移动,然后第三电机驱动切割装置而上下移动以切割面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切割好面包后,需要作业人员将面包从法棍定位模具中取出,此时已被切割成片的法棍存在因易散落而导致难以整块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法棍切割装置,其具有便于作业人员将切好的法棍整体取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法棍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切刀以及设置于机架上可带动切刀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机架上滑移设置有用于盛放法棍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固定块,活动块,设置于固定块一侧的多个间隔块,设置于活动块一侧的多个支撑块,所述间隔块与支撑块滑移连接,且相邻两个所述间隔块以及支撑块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法棍的容置槽,所述固定块、活动块以及间隔块上均平行设置有多条用于所述切刀切割法棍的下刀槽,且下刀槽的方向与切刀平行,所述下刀槽的底壁和支撑块上表面均平行设置有与下刀槽平行的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将法棍放置于模具上的容置槽内,当模具沿机架朝向切刀下方水平滑移一定距离后,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切刀向下运动,沿着下刀槽将法棍切割成厚度相同的面包片,当切刀切至法棍最底处时,模具上设置有可容纳切刀继续向下切割的避让槽,直至切刀将法棍完全切开,然后便可开始切割下一片,法棍切割完成后,模具沿机架表面滑移回原位,然用手拉动活动块,将支撑块和切好的法棍沿间隔块滑移出,直至法棍完全与间隔块分离,然后可依据需要将法棍从容置槽内拿出,或直接将活动块拿走后用手或其他器具将整个法棍拨动至所需摆放的位置,依据此种方法可将切好的法棍整体从模具中拿出,避免了将法棍单片取出或多片同时取出时,拿取面包片的手或其他器具因面包片之间间隔较小而导致周围的面包片破损的问题,且完整的法棍在摆放于货架上具有更高的美观性,由于支撑块设置有多个,所以可同时切割多个法棍,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块两侧面有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块两侧面设置有可沿滑槽滑移的滑块,所述支撑块与固定块接触的端面均设置有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块滑移时,即为设置于支撑块上的滑块沿设置于间隔块上的滑槽滑移,将支撑块滑出时,分别设置于支撑块和固定块端面的磁性块相互分离,将支撑块滑入时,直至分别设置于支撑块和固定块端面的磁性块相互吸附牢固,即可将支撑块固定。通过将支撑块和间隔块设置为滑移连接,便于作业人员将支撑块和间隔块分离,同时利用磁性块吸附的方式将支撑块与间隔块固定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挡块,且所述挡块上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下刀槽和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块远离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挡块,可防止支撑块和法棍沿间隔块滑出的同时被间隔块阻挡无法与支撑块同步滑动,可使切割好的法棍滑出的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驱动缸以及与第一驱动缸连接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模具两侧且可沿机架上下滑动的两个支板,所述支板分别平行设置于模具滑移方向的两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支板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槽,所述切刀跨接于两个所述支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第一驱动缸带动传动板及设置于传动板上的支板上下运动,同时带动切刀上下运动将法棍切割为间距相等的面包片,此种传动方式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具由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滑移,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且平行于模具滑移方向的多个导轨,滑动连接于导轨上的导向块,设置于导向块上的底板,以及用于驱动底板沿导轨滑移的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与底板间连接有贯穿机架的连接板,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连接板滑动的第二活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板沿第一活动槽滑移的同时带动底板沿导轨滑移,将第二驱动缸设置于机架底壁通过连接板带动底板活动而非将其设置于机架上表面直接带动底板滑动,此种方式可防止第二驱动缸影响机架上表面的洁净度,也便于作业人员清理底板以及机架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多边形的限位腔,所述间隔块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腔匹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生产不同批次的法棍需要更换模具时,对间隔块施加向上的拉力使限位块与限位腔分离,然后将新模具的限位块插入限位腔中,即可更换完毕,此种更换方式简单快捷,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所述支板上靠近模具的一侧均设置有支块,所述支块上设置有压料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支块顶壁的拉伸弹簧,以及连接于拉伸弹簧远离支块的一端的压料棒,且所述压料棒低于切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板带动切刀开始向下运动时,拉伸弹簧和压料棒同步向下运动,压料棒首先与法棍表面接触,然后支板继续向下运动,此时,拉伸弹簧开始拉伸,压料棒将法棍压住,当切刀切至法棍最底处时,支板开始带动切刀向上运动,此过程中拉伸弹簧逐渐恢复至原状,当切刀离开法棍的一瞬间,拉伸弹簧依然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压料棒依然可将法棍压住,使得切刀可以顺利从法棍中拔出,然后支板带动切刀继续向上运动,直至拉伸弹簧恢复至原位,此时压料棒便可与切刀随着支板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恢复原位,通过设置压料组件可防止切刀从法棍中拔出时,将切好的面包片从模具中带起影响下一面包片的切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板相对的一侧面均竖直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压料棒两端可沿导向槽上下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料棒两端设置为可沿导向槽滑动,可防止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压料棒受拉力沿法棍表面滑动,影响切刀的切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法棍切割装置通过将模具设置为可拆卸的,使作业人员能够将切割好的法棍完整的从模具中取出;

2.通过在支撑块上设置挡块可使法棍滑出的过程更加顺畅;

3.通过设置压料组件可防止切刀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将法棍带起,影响切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与底板的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驱动装置;21、切刀;22、第一驱动缸;23、传动板;24、支板;25、第一活动槽;3、压料组件;31、压料棒;32、拉伸弹簧;33、导向槽;34、支块;4、第二驱动装置;41、导轨;42、底板;43、第二驱动缸;44、连接板;45、第二活动槽;5、模具;51、固定块;52、活动块;53、间隔块;531、滑槽;54、支撑块;541、挡块;542、滑块;55、容置槽;551、磁性块;56、下刀槽;57、避让槽;6、安装座;61、限位腔;6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法棍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切刀2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可带动切刀21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第一驱动装置2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一驱动缸22以及与第一驱动缸22连接的传动板23,本实施例将第一驱动缸22设置为液压缸,传动板23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传动板23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模具5两侧且可沿机架1上下滑动的两个支板24,支板24分别平行设置于模具5滑移方向的两侧,机架1上设置有供支板24上下运动的第一活动槽25,切刀21跨接于两个支板24设置。

参照图1,每一支板24上靠近模具5的一侧均设置有支块34,支块34上设置有压料组件3,压料组件3包括设置于每一支块34顶壁的拉伸弹簧32,以及连接于拉伸弹簧32远离支块34的一端的压料棒31,且压料棒31低于切刀21设置,支板24上竖直设置有导向槽33,压料棒31两端可沿导向槽33上下滑移。

参照图2,机架1上滑移设置有用于盛放法棍的模具5,模具5由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4驱动滑移,第二驱动装置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且平行于模具5滑移方向的多个导轨41,滑动连接于导轨41上的导向块(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导向块上的底板42,以及用于驱动底板42沿导轨41滑移的第二驱动缸43,本实施例设置为两条导轨41,将第二驱动缸43设置为液压缸,第二驱动缸43与底板42间连接有贯穿机架1的连接板44,机架1上设置有供连接板44滑动的第二活动槽45。

参照图3,模具5包括固定块51,活动块52,设置于固定块51一侧的多个间隔块53,设置于活动块52一侧的多个支撑块54,间隔块53与支撑块54滑移连接,且支撑块54远离活动块52的一端设置有挡块541,相邻两个间隔块53以及支撑块54之间形成容置槽55,固定块51、活动块52、挡块541以及间隔块53上均平行设置有多条用于切刀21切割法棍的下刀槽56,下刀槽56的方向与切刀21平行,且下刀槽56的方向与法棍放置方向可为任意值,本实施例设置为30°,下刀槽56的底壁和支撑块54上表面均平行设置有与下刀槽56平行的避让槽57;间隔块53两侧面有水平设置有滑槽531,支撑块54两侧面设置有可沿滑槽531滑移的滑块542,支撑块54与固定块51接触的端面均设置有磁性块551。

参照图4,底板42上设置有安装座6,安装座6内设置有横截面呈多边形的限位腔61,间隔块53底壁上设置有与限位腔61匹配的限位块62,限位块62与限位腔61的公差配合为过渡配合。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作业时,将法棍依次放置于容置槽55中,然后第一驱动缸22开始带动传动板23、支板24和切刀21同步向上运动,切刀21停止向上运动后,第二驱动缸43推动模具5朝向切刀21下方运动一定距离,然后支板24带动切刀21向下运动开始切割第一片面包片,切刀2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沿着下刀槽56向下运动,当切刀21切至法棍最底端时,切刀21可沿避让槽57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将法棍切割完全,然后支板24带动切刀21退出法棍。

支板24带动切刀21开始向下运动时,拉伸弹簧32和压料棒31同步向下运动,压料棒31首先与法棍表面接触,然后支板24继续向下运动,此时,拉伸弹簧32开始拉伸,压料棒31将法棍压住,当切刀21切至法棍最底处时,支板24开始带动切刀21向上运动,此过程中拉伸弹簧32逐渐恢复至原状的过程中压料棒31依然将法棍压住,当切刀21离开法棍的一瞬间,拉伸弹簧32依然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压料棒31可将法棍压住,使得切刀21可以顺利从法棍中拔出,然后支板24带动切刀21继续向上运动,直至拉伸弹簧32恢复至原位,此时压料棒31便可与切刀21随着支板24同步向上运动直至恢复原位,此时第一片面包片切割完毕,然后第二驱动缸43带动模具5继续向前滑动一定距离,此时,第一驱动组件便可带动切刀21进行下一片面包片的切割,以此方式直至将最后一根法棍切割完成,切割完成后,第二驱动缸43带动模具5回至原位。

待模具5停止运动后,对活动块52施加拉力使分别设置于支撑块54与固定块51接触的端面的磁性块551相互分离,便可将支撑块54沿间隔块53滑出至法棍与间隔块53完全分离,滑出后可根据需要在原位将法棍取出或将支撑块54移动至别处后拨动法棍将其从支撑块54上拨下,法棍拿取完毕后将支撑块54沿间隔块53滑动直至分别设置于支撑块54与固定块51接触的端面的磁性块551相互吸附便可将支撑块54固定,然后便可开始下一法棍的切割。

切割不同的法棍需要更换模具5时,对间隔块53施加向上的拉力,使设置于间隔块53底壁的限位块62与限位腔61分离,然后将新模具5中间隔块53底壁的限位块62插入限位腔61中即可完成更换,此处由于限位腔61与限位块62的配合公差为过渡配合,所以当间隔块53未受到向上的拉力时,不会从限位腔61中拔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