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的返线器及返线方法_2

文档序号:8481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二连接部21呈平板状,所述第二夹持部22由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方形立柱212垂直所述第二连接部21。方形立柱212垂直第二连接部21可以使得第一夹板I和第二夹板2之间装配的时候比较方便,并且方形立柱212可以充当板件定位面,当返线器夹持板件时,方形立柱212抵顶板件起到定位作用。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形立柱212的垂直度不大于0.15mm,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1_,所述方形立柱212和所述方形凹槽112的间隙配合公差不大于0.25_,所述间隙是以所述通孔111、211为基准的单边测量间隙。第一夹持部12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宽度为20mm?40mm,厚度为5mm?15mm,所述正向参照线122和所述反向参照线222的长度为10mm?200mm。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根据对误差精度的要求不同,可以调整各项数值,例如:第一夹持部12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的宽度越宽夹持越稳定,返线误差越小,所述正向参照线122和所述反向参照线222的长度越长,返线精度也就越闻。
[0043]返线器的第二实施方式。
[0044]请参阅图4到图6,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均为弧面,且弯曲方向相同,所述正向参照线122和所述反向参照线222确定一平面,该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123的切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223的切面。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夹持部12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2均呈弧形板状且两弧形板同心。
[0045]本实施方式适合对弧形的板件进行返线,当板件插入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时,由于该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切面,所以该平面就会垂直于板件与该平面交点处的切线,这样沿反向参照线222划出的反向预划线就会与正向参照线122相对于板件对称。
[0046]板件的返线方法的实施方式。
[0047]请参阅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件的返线方法,包括:
[0048]步骤S1:在板件的正面放线得到正线并报验合格。报验是为了确认正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0049]步骤S2:将上述的返线器夹持在板边的正反面。
[0050]步骤S3:调整所述返线器使得正向参照线与所述正线对齐并固定所述返线器。
[0051]步骤S4:在板件的反面沿所述反向参照线画出反向预划线。
[0052]步骤S5:沿着所述反向预划线画出反线。
[0053]如图8所示,步骤S5包括:
[0054]步骤51:在所述板件的两端拉钢丝或放样条,使钢丝或样条与所述反向预划线对齐。
[0055]步骤52:沿钢丝或样条按照预定间隔做出多个中间点。中间点的数量越多间隔越短精度就越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点的预订间隔为4m。
[0056]步骤53:将多个中间点连接得到所述反线。
[005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为上述实施例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58]当为平板的板件划线时,采用第一实施方式,正向参照线122和反向参照线222确定的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将板件插入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旋转蝶形螺母,使得第一夹板I和第二夹板2逐渐靠拢,并且同时调整返线器的位置,使正向参照线122与板件上的正线重合。当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紧贴板件的两面时,第一夹持面和和第二夹持面就与板件平行,而此时该平面垂直于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所以该平面垂直于板件,因此正向参照线122和反向参照线222就关于板件对称,而沿反向参照线222划线即得到的反向预划线自然与正线关于板件对称,再通过拉钢丝法完成整版的返线工作。
[0059]当为弧形的板件划线时,采用第二实施方式,正向参照线122和反向参照线222确定的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切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切面。将板件插入第一夹持部12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旋转蝶形螺母,使得第一夹板I和第二夹板2逐渐靠拢,并且同时调整返线器的位置,使正向参照线122与板件上的正线重合。当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紧贴板件的两面时,第一夹持面和和第二夹持面就与板件平行,而此时该平面垂直于第一夹持面的切面和第二夹持面的切面,所以该平面垂直于该平面与板件的交点处的切面,因此正向参照线122和反向参照线222就关于板件对称,而沿反向参照线222划线即得到的反向预划线自然与正线关于板件对称,再通过放样条法完成整版的返线工作。
[0060]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发明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从整板的两面夹持需要划线的板件,将正向参照线对准正线,就可以沿反向参照线划出符合正反堪划要求的反向预划线,再通过拉钢丝法或放样条法就可以轻松地将反向预划线画成整板的反线,完成划线工作,实现整板范围的正反划线,并且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通过增加夹持部的宽度和长度提高了夹持面积保证了夹持的稳定性提高划线的精度,又通过增加夹持部的长度保证了反向预划线的长度,进一步提高了划线的精度。
[0061]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板,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 第二夹板,其包括:第二夹持部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一端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有定位部和匹配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匹配定位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呈间隔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分别构成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 所述第一夹持部宽度方向的一侧面构成第一划线基准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与所述第一划线基准面同侧的侧面构成第二划线基准面; 所述第一夹持面与第一划线基准面相交的交线构成一正向参照线,所述第二夹持面与第二划线基准面相交的交线构成一反向参照线,所述正向参照线与所述反向参照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段并相互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均为平面,所述正向参照线和所述反向参照线确定一平面,该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平面度均不大于0.1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平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均为弧面,且弯曲方向相同,所述正向参照线和所述反向参照线确定一平面,该平面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夹持面的切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的切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呈弧形板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凹槽或插孔,所述匹配定位部为:突出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凸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方形凹槽,所述凸起为匹配所述方形凹槽的方形立柱。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平板状,所述方形立柱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垂直度不大于0.15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返线器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带螺纹的固定柱和螺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供所述固定柱穿入的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通孔位于其上两凹槽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通孔位于其上两凸起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间隙配合公差不大于0.25_,所述间隙是以所述通孔为基准的单边测量间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的返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宽度为20mm?40mm,厚度为5mm?15mm,所述正向参照线和所述反向参照线的长度为10Omm ?200mm。
15.一种板件的返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板件的正面放线得到正线并报验合格; 将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返线器夹持在板边的正反面; 调整所述返线器使得正向参照线与所述正线对齐并固定所述返线器; 在板件的反面沿所述反向参照线画出反向预划线; 沿着所述反向预划线画出反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件的返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着所述反向预划线画出反线的步骤为: 在所述板件的两端拉钢丝或者样条,使钢丝或样条与所述反向预划线对齐; 沿钢丝或者按照预定间隔做出多个中间点; 将多个中间点连接得到所述反线。
【专利摘要】一种板件的返线器及返线方法,返线器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在第一夹持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夹板包括第二夹持部和连接在第二夹持部一端的第二连接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分别构成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面与第一划线基准面相交的交线构成正向参照线,第二夹持面与第二划线基准面相交的交线构成反向参照线,正向参照线与反向参照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段并相互对齐。返线方法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从整板的两面夹持需要划线的板件,将正向参照线对准正线,再沿反向参照线划出反向预划线,再通过拉钢丝法或者板条法就可以轻松地将反向预划线画成整板的反线,完成划线工作,实现高精度地正反划线。
【IPC分类】B25H7-04
【公开号】CN104802149
【申请号】CN201410277221
【发明人】范振红, 徐德增, 朱恕涛, 吕超, 王春光
【申请人】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