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纸膜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43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拟纸膜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纸膜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种以蓄发光粉等原料制成的用于双面记录的拟纸膜及其用途,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拟纸膜是指以塑代木经过吹塑或流延出来与普通纸张性能相近的一类塑料薄膜的总称。目前公知的拟纸膜主要采用塑料为原料,制成的制品不能回收,易造成污染;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添加了诸如丙烷、丁烷、乙烷、二氯乙烷等沸点较低的脂类溶剂做为发泡剂;在应用上,拟纸膜类制品主要应用于发泡墙纸及塑料不干胶及时贴卷纸;具有发光性能,可用于双面书写和打印的拟纸膜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双面记录的发光拟纸膜及其用途。本发明在组成上包含有以下成分A.聚烯烃或聚酯类树脂,B.使用稀土元素铕或使用稀土元素铕及共活剂镝激活的偏铝酸锶或硫化锌蓄光性发光粉,C.甲基硅油或硅酮,D.高分子蜡,E.铝酸钛类偶联剂,F.钛白粉或碳酸钙,G.硼酸,H.二甲苯;上述各组份的重量比依次为1.0∶0.9∶0.1∶0.01∶0.05∶0.01∶0.01∶0.005;
将上述成份按比例混合后放入挤出机,将挤出机的加热工作温度控制在50~320℃之间,采用复合挤出法或流延法进行操作;制品出来时使用电晕处理,即可得到双面记录蓄光性发光拟纸膜。采用了上述组成的发光拟纸膜,以环保型的聚烯烃类或聚酯类树脂为原料,其制品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硅油或硅酮类在原料混合升温过程中会与发光粉发生皂化反应,形成微小孔隙(气泡)性能优于低沸点的脂类溶剂型发泡剂;通过添加经过硅油、铝酸钛类偶联剂处理后的偏铝酸锶或硫化锌发光粉改变了塑料原来的熔融指数,使产品的加工温度更加趋于合理;熔融指数的改变,使得双面记录发光拟纸膜的柔韧性、耐水性和耐药品、绝缘性能较目前公知的拟纸膜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并能够如同纸张一样进行销毁处理;经过双面电晕处理,增加了蓄光性发光拟纸膜的油墨吸附性,可直接在拟纸膜上进行操作且不易涂改;制成的双面记录蓄光性发光拟纸膜可以使用各种笔类在膜上书写和绘画,也可以使用喷墨打印机等设备在膜上打印出与专用数码打印一样的效果;并可在无光线来源情况下可自行发光,将膜上的文字或图像清晰地显现出来。
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给出了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复合挤出法。取蓄光性发光粉45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15克,高分子蜡100克经过混合后放入内层料斗;取钛白粉30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5克经过混合后,放入外层料斗,在温度60~260℃由复合模头挤出成膜,同时电晕处理,薄膜厚度0.1~3mm。
实施例2、三层复合挤出法。取蓄光性发光粉45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15克,高分子蜡100克经过混合后放入内层料斗;取钛白粉30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5克经过混合后,放入中层料斗;取优质发光粉45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15克,高分子蜡100克经过混合后放入外层料斗,在温度60~260℃由复合模头挤出成膜,同时电晕处理,薄膜厚度0.15~3mm。
实施例3、多层复合挤出流延法。取单层透明聚酯薄膜作为表层膜,取蓄光性发光粉45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15克,高分子蜡100克经过混合后放入内层料斗;取钛白粉300克,聚乙烯树脂500克,硅油5克经过混合后,放入中层料斗;在温度60~260℃由复合模头挤出成膜,同时对单层透明聚酯薄膜放卷涂胶,经过压辊压合走平,电晕处理,成膜收卷。薄膜厚度0.2~3mm。
权利要求
1.一种拟纸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成分A、烯烃或聚酯类树脂,B、用稀土元素铕或使用稀土元素铕及共活剂镝激活的偏铝酸锶或硫化锌蓄光性发光粉,C、基硅油或硅酮,D、高分子蜡,E、铝酸钛类偶联剂,F、钛白粉或碳酸钙,G、硼酸,H、二甲苯;上述各组份的重量比依次为1.0∶0.9∶0.1∶0.01∶0.05∶0.01∶0.01∶0.005。
2.一种拟纸膜,其特征在于可以使用各种笔类在拟纸膜双面进行书写和绘画,也可以使用打印机、喷绘机等设备在膜上进行双面打印。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纸膜及其用途,特别涉及一种以蓄发光粉等原料制成的用于双面记录的拟纸膜及其用途,属于化工领域。解决了公知的发光拟纸膜存在的不能双面记录,使用范围窄等不足;本发明采用聚烯烃或聚酯类树脂、偏铝酸锶或硫化锌发光粉、甲基硅油或硅酮、高分子蜡、钛白粉等成分,按比例混合后放入挤出机,采用复合挤出法或流延法进行操作,制品出来时使用电晕处理,即可得到拟纸膜。采用上述组成的拟纸膜,可以使用各种笔类在膜上进行双面书写和绘画,也可以使用打印机等设备在膜上进行双面打印;拟纸膜在无光线来源的情况下可自行发光,并可将膜上的文字和图像显现出来。
文档编号D21H21/14GK1680659SQ2004100306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5日
发明者李汉军, 王树海, 蒋宏柳, 宋伟杰, 赵利 申请人:李汉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