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环锭机导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16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环锭机导丝机构。



背景技术:

氨纶包芯纱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外面包覆不同特性的短纤维,用这种纱线织成的织物柔软、舒适、贴身、运动自由,能充分显示人体自然美,因此很受欢迎,是目前国内外比较热门的品种。

纺氨纶包芯纱的设备主要是在传统环锭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装,使用最广的为在环锭机上装一套氨纶丝积极输送装置,该套装置由每面两对滚筒,滚筒托架,隔筒片等组成,并且,为了使氨纶丝与棉纤维两者更好的捻合,需要加装集合器,这种改装方法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芯纱张力控制不稳定,容易造成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环锭机导丝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够自动调节芯纱张力,提升加捻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环锭机导丝机构包括机体、后罗拉、中罗拉、预捻导轮、前罗拉、导丝钩、包芯纱筒、长丝张力盘、给丝罗拉、导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固定轴、缓冲导轮、弹簧、固定板;其中后罗拉、中罗拉、预捻导轮、前罗拉、长丝张力盘、给丝罗拉、导轮分别与机体活动连接,包芯纱筒与机体底部活动连接,导丝钩、固定板分别与机体固定连接,固定轴一端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固定板一端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第一连杆中间与第二连杆中间铰接,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缓冲导轮与固定轴中间活动连接。

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氨纶丝经长丝张力盘与给丝罗拉及导轮的作用下喂入缓冲导轮,当氨纶丝张力过大时,氨纶丝通过对缓冲导轮加压驱使固定轴运动,此时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向闭合方向运动,缩短了缓冲导轮及预捻导轮的距离,降低氨纶丝张力,当氨纶丝张力过小时,弹簧因自身弹性而伸长,此时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向张开方向运动,拉长了缓冲导轮及预捻导轮的距离,提高了氨纶丝张力,实现了氨纶丝张力自我调节及稳定,经过缓冲导轮的氨纶丝在预捻导轮上与棉纤维进行预加捻后再喂入前罗拉捻合,提升了包芯纱捻合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经过捻合后形成的包芯纱经过导丝钩最终缠绕在包芯纱筒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氨纶丝喂入过程中,机构对氨纶丝张力的自动调节,并且氨纶丝及棉纤维经过预捻后再通过罗拉加捻,提高了加捻效果,减少了次品的产生,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机体1、后罗拉2、中罗拉3、预捻导轮4、前罗拉5、导丝钩6、包芯纱筒7、长丝张力盘8、给丝罗拉9、导轮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固定轴13、缓冲导轮14、弹簧15、固定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用于纺氨纶包芯纱的环锭机导丝机构包括机体1、后罗拉2、中罗拉3、预捻导轮4、前罗拉5、导丝钩6、包芯纱筒7、长丝张力盘8、给丝罗拉9、导轮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固定轴13、缓冲导轮14、弹簧15、固定板16;其中后罗拉2、中罗拉3、预捻导轮4、前罗拉5、长丝张力盘8、给丝罗拉9、导轮10分别与机体1活动连接,包芯纱筒7与机体1底部活动连接,导丝钩6、固定板16分别与机体1固定连接,固定轴13一端与第一连杆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活动连接,固定板16一端与第一连杆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活动连接,第一连杆11中间与第二连杆12中间铰接,弹簧15一端与第一连杆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固定连接,缓冲导轮14与固定轴13中间活动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