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倍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2424发布日期:2019-04-03 04:04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倍捻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简易倍捻机。



背景技术:

倍捻机是将多根单线加工粘合成股线,它在纺织领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传统的倍捻机需要将加捻的纱线自静止的纱线喂入卷装上引出,从锭子顶端穿入空心锭杆,随锭杆的一回转,纱线得到一个捻回,然后纱线再从空心锭杆下端加捻盘的横向孔眼穿出引向上方的集纱器。加捻盘随锭子而回转,纱线随着横向孔眼对集纱器固定点的一回转,纱线又加了一个捻回。传统的倍捻机工序复杂,不适合于小企业进行生产,因此提出一种简易倍捻机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简易倍捻机,实现以简便的工序实现将多根单线加工粘合成股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简易倍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右贮线筒和左贮线筒,所述右贮线筒和左贮线筒上的线经过渡装置进入倍捻装置;所述倍捻装置包括压轮以及位于所述压轮下方的牵绳辊;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上方是纱筒。倍捻机工作时,左右贮线筒上的线经过过渡装置后进入压轮和牵绳辊进行捻合,捻合后的纱线进入进摩擦轮除去表面的毛线后卷绕在纱筒上。

优选地,所述机架为l形,机架设置成l形不仅能使倍捻机固定稳定,而且能使倍捻机的各部件固定完好。

优选地,所述纱筒的直径是所述摩擦轮的直径的3倍。

优选地,所述牵绳辊的直径是所述压轮直径的3倍。

优选地,所述过渡装置是由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长方形支架构成的。

优选地,所述长方形支架的右端设有所述贮线筒上的线通过的圆孔。所述左右贮线筒上的纱线经过圆孔后基本粘合。

优选地,所述摩擦轮和所述纱筒是由长方形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简易倍捻机,具有以下优势:

(1)与传统的倍捻机结构不同,本发明创造的倍捻机通过压轮和牵绳辊即可将贮线筒上的纱线捻合,工序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

(2)摩擦轮的设置能将捻合后的纱线的毛线去除,以免纱线的毛线影响纱线的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右贮线筒,3-左贮线筒,4-过渡装置,5-牵绳辊,6-压轮,7-摩擦轮,8-纱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倍捻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下方安装有右贮线筒2和左贮线筒3,所述右贮线筒2和左贮线筒3上的线经过渡装置4进入倍捻装置;所述倍捻装置包括压轮6以及位于所述压轮6下方的牵绳辊5;所述机架1的上方设置有摩擦轮7,所述摩擦轮7的上方是纱筒8。所述机架1为l形。所述长方形支架的右端设有所述贮线筒上的线通过的圆孔。所述摩擦轮7和所述纱筒8是由长方形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倍捻机工作时,右贮线筒2和左贮线筒3上的纱线经过过渡装置4上的圆孔初步捻合后进入压轮6和牵绳辊5捻合,然后经摩擦轮7进行去除毛线后卷绕在纱筒8上,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纱筒8的直径是所述摩擦轮7的直径的3倍。所述牵绳辊5的直径是所述压轮6直径的3倍。所述过渡装置4是由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长方形支架构成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简易倍捻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方安装有右贮线筒和左贮线筒,所述右贮线筒和左贮线筒上的线经过渡装置进入倍捻装置;所述倍捻装置包括压轮以及位于所述压轮下方的牵绳辊;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上方是纱筒。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简易倍捻机与传统的倍捻机结构不同,本发明创造的倍捻机通过压轮和牵绳辊即可将贮线筒上的纱线捻合,工序简单,操作方便,能大大减小企业的生产成本。摩擦轮的设置能将捻合后的纱线的毛线去除,以免纱线的毛线影响纱线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腾盛纺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电信] 2019年12月17日 09:57
    那个倍捻装置4是什么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