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6086发布日期:2020-12-01 10:5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纤生产配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是纺织化纤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喷丝板包括进料面和出料面,进料面上设有进料孔,出料面上设有出料孔。喷丝板的作用是将粘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即从进料孔进入,经出料孔而出。普通的喷丝板上的出料口呈圆形,非圆形的就称为异形喷丝板,现有的异形喷丝板的出料孔形状各异,各种截面的纤维丝所产生的性能也各不相同。

在大型商场、酒店等场合,为了给人大气的感觉,这些场地的灯光通常非常明亮,在商场、酒店的大门、楼梯等位置还会布置一些用于迎宾的地毯。在这些场合,对地毯质量要求非常高,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所用的地毯必须是无光的,因为商场、酒店灯光明亮,有光的地毯会反射灯光,反射光照射到眼睛非常刺眼;第二,用于生产地毯的纤维的支撑强度必须要高,若纤维制成强度不够,地毯在踩踏后纤维无法立即复原,地毯表面会流下一个个脚印,地毯看上去很不整洁。

目前的异形喷丝板主要有一字型、十字形、双c形等,这些常见的异形孔喷丝板存在以下缺陷:首先,这些喷丝板生产的纤维强度不够,踩踏后纤维要过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恢复原样,在地毯上容易留下脚印;其次,传统异形喷丝板生产的纤维丝大多都是有光的,想要生产全消光的纤维,需要采用特殊的高聚物作为原料,对原料的要求较高,这种特殊的高聚物材料价格较高,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综上所述,采用传统喷丝板生产的纤维不适合用于高档地毯的生产。

本申请单位于2019年3月6日提出了一种高强度全消光纤维喷丝板,专利号为cn209873196u,该专利公开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贯穿喷丝板本体的喷丝孔;所述的喷丝孔从上到下依次为进料口、过料通道和出料口;各喷丝孔的出料口均包括长条形通孔和若干半圆形通孔,半圆形通孔分布在长条形通孔两侧,并均与长条形通孔连通,两侧的半圆形通孔左右一一对应,同侧的半圆形通孔沿长条形通孔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采用上述专利公开的喷丝板生产的纤维是全消光的,但是纤维的支撑强度仍然不足,仍无法满足地毯的生产要求,为此,需要进一步研发一种用于生产高支撑强度的喷丝板,以满足地毯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喷丝板生产的纤维支撑强度不足、无法实现全消光的问题,提出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贯穿喷丝板本体的喷丝孔,喷丝孔从上到下依次为进料口、过料通道和出料口;所述的喷丝孔的出料口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长条形通孔,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二通孔的长度,第二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三通孔的长度;所述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平行设置,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与第一通孔呈直角布置,第二通孔的中心与第一通孔的中心重合,第三通孔的中心均位于第一通孔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通孔以第二通孔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布置,最上方的第三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最上端,最下方的第三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最下端。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通孔为四个,第二通孔的上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下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相邻两个第三通孔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通孔和相邻第三通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通孔的长度为1.66mm,宽度为0.12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通孔的长度为0.58mm,宽度为0.14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通孔的长度为0.36mm,宽度为0.14mm。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的第三通孔的两端均呈半圆形,半圆形的半径为0.07mm。

优选地,所述的出料口的深度为0.78mm~0.82mm。

优选地,各出料口的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均指向喷丝板本体的中心。

优选地,各出料口的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相互平行。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在生产丝的过程中,从第一通孔喷出的材料和从第二通孔喷出的材料在冷却后形成十字形的骨架,十字型骨架的支撑强度更高,被踩踏或按压后,不易变形。

2、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在生产丝的过程中,从第三通孔喷出的材料会在第一通孔喷出的材料的两侧出现多个波浪形结构,多个波浪形结构使的照射在纤维上的光无法反射,实现超无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涉及的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仰视图;

图3是附图1所示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喷丝孔的a-a剖面图;

图4是附图3所示的单个喷丝孔的仰视图;

图5是采用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生产过程中单丝的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1中涉及的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的仰视图。

图标说明:1-喷丝板本体,2-喷丝孔,3-进料口,4-过料通道,5-出料口,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上设有贯穿喷丝板本体的喷丝孔2,喷丝板本体1呈阶梯结构,上半部分采用直径为75mm的圆柱体结构,厚度为9mm,下半部分采用直径为66.5mm的圆柱体结构,厚度为4mm,喷丝板本体1的下半部分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的作用在于将喷丝板本体1准确地安装在喷丝设备中,以提高喷丝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用于定位侧吹风的方向。

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喷丝孔从上到下依次为进料口3、过料通道4和出料口5,进料口3为锥形孔,深度为0.5mm,底部直径为3.0mm;过料通道4的上半部分呈圆柱形孔,孔径为3.0mm,过料通道4的下半部分为锥形孔,该锥形孔的上端孔径为3.0mm,下端孔径为2.0mm,出料口5的深度为0.80mm。

结合附图2和4所示,所述的喷丝孔2的出料口5包括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各出料口5的第一通孔6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均指向喷丝板本体1的中心,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均为长条形通孔,第一通孔6的长度大于第二通孔7的长度,第二通孔7的长度大于第三通孔8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6的长度为1.66mm,宽度为0.12mm,第二通孔7的长度为0.58mm,宽度为0.14mm,第三通孔8的长度为0.36mm,宽度为0.14mm;其中,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6均平行设置,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均与第一通孔6呈直角布置;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8为四个,第二通孔7的中心与第一通孔6的中心重合,第三通孔8的中心均位于第一通孔6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第三通孔8以第二通孔7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布置,且最上方的第三通孔8位于第一通孔6的最上端,最下方的第三通孔8位于第一通孔6的最下端,第二通孔7的上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8,第二通孔7下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8,相邻两个第三通孔8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通孔7和相邻第三通孔8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二通孔7以及第三通孔8的两端均呈半圆形,半圆形的半径为0.07mm。

采用上述喷丝板生产纤维时,每个出料口喷出一根单丝,其单丝的截面形状如附图5所示,其中,第一通孔6喷出的部分与第二通孔7喷出的部分在冷却后形成了类似于十字形的骨架,使单丝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第三通孔8喷出的部分在第一通孔6喷出部分的两侧形成了多个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使的照射在纤维上的光无法反射,实现超无光的目的;综上所述,当多根单丝相互粘结后形成一根纤维后,该纤维具有超无光的特点且支撑强度高。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1和6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超无光高强支撑纤维丝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喷丝板本体1上设有贯穿喷丝板本体的喷丝孔2,喷丝板本体1呈阶梯结构,上半部分采用直径为75mm的圆柱体结构,厚度为9mm,下半部分采用直径为66.5mm的圆柱体结构,厚度为4mm,喷丝板本体1的下半部分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的作用在于将喷丝板本体1准确地安装在喷丝设备中,以提高喷丝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用于定位侧吹风的方向。

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喷丝孔从上到下依次为进料口3、过料通道4和出料口5,进料口3为锥形孔,深度为0.5mm,底部直径为3.0mm;过料通道4的上半部分呈圆柱形孔,孔径为3.0mm,过料通道4的下半部分为锥形孔,该锥形孔的上端孔径为3.0mm,下端孔径为2.0mm,出料口5的深度为0.80mm。

结合附图6和4所示,所述的喷丝孔2的出料口5包括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各出料口5的第一通孔6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于朝向侧吹风的吹风方向,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均为长条形通孔,第一通孔6的长度大于第二通孔7的长度,第二通孔7的长度大于第三通孔8的长度;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6的长度为1.66mm,宽度为0.12mm,第二通孔7的长度为0.58mm,宽度为0.14mm,第三通孔8的长度为0.36mm,宽度为0.14mm;其中,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6均平行设置,第二通孔7和第三通孔8均与第一通孔6呈直角布置;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8为四个,第二通孔7的中心与第一通孔6的中心重合,第三通孔8的中心均位于第一通孔6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第三通孔8以第二通孔7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上下对称布置,且最上方的第三通孔8位于第一通孔6的最上端,最下方的第三通孔8位于第一通孔6的最下端,第二通孔7的上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8,第二通孔7下方间隔布置两个第三通孔8,相邻两个第三通孔8之间的间距与第二通孔7和相邻第三通孔8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二通孔7以及第三通孔8的两端均呈半圆形,半圆形的半径为0.07mm。

采用上述喷丝板生产纤维时,每个出料口喷出一根单丝,其单丝的截面形状如附图5所示,其中,第一通孔6喷出的部分与第二通孔7喷出的部分在冷却后形成了类似于十字形的骨架,使单丝具有更高的支撑强度;第三通孔8喷出的部分在第一通孔6喷出部分的两侧形成了多个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结构使的照射在纤维上的光无法反射,实现超无光的目的;综上所述,当多根单丝相互粘结后形成一根纤维后,该纤维具有超无光的特点且支撑强度高。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