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445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的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聚拢伸缩件为气缸。
[0018]所述的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袋底闭合机构为缝合单元和/或热熔胶单元,所述热熔胶单元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传送工位侧边的热熔胶带卷、热熔胶带折边机构、热熔托架以及热熔支架,所述热熔支架通过一丝杠螺母机构平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热熔托架上,该热熔支架朝向所述传送工位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热块、若干热压辊以及可转动设置于热熔支架尾端的胶带切刀。
[0019]所述的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送工位的中部设置有由光电管组成的切断检测单元,该切断检测单元与所述胶带切刀的转轴控制机构连接。
[0020]所述的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堆叠工位处设置有翻转机构、发光体以及堆叠架,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轴、连接于转轴一侧的若干翻件条,所述堆叠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翻转机构的转轴一侧,所述翻件条搭接于机架上的传送工位末端,从而在所述转轴转动时将传送工位上的复合袋翻送至所述堆叠架上。
[0021]本发明能够自动并且高效地以外袋卷、内袋卷为生产原料自动高效地将内袋连接于外袋内部形成复合袋,使得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并且占地面积较人工操作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等长度的外袋卷轴的直径远远大于内袋卷轴的直径,本发明可以通过将一个外袋成型机构切出的外袋送至两个内袋成型机构处,使得外袋成型机构可以较大功率地运转即可与内袋成型机构相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移袋机构的压件设置为F形结构可以使得移袋机构以较低的功耗运作即可将对应袋体平移至其他工位,避免了袋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折皱现象;本发明利用吸盘形成外袋张口机构,可以在不对外袋表面造成任何损害的情况下快速将外袋两端张口形成筒状便于内袋进入外袋;通过设置吸盘换切机构,本发明无需对抽风机进行通断电控制即可实现对吸盘的吸取和松开控制,使得抽风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通过将与外袋的袋口相对应的底侧吸盘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使得所述外袋张口机构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外袋张口作业需要,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所述吸盘换切机构通过换切伸缩杆和换切连杆组成,无需较为复杂的电气控制模块实现吸盘换切功能,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检修;本发明的内袋拉拽机构能够调节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内袋作业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在机械爪抓取内袋后进行收拢便于进入外袋内部避免机械爪以及内袋与外袋之间发生剐蹭,并且机械爪进入内袋后再将内袋最大幅度地展开,可以防止内袋在进入外袋的过程中发生翻折造成内袋的容积减小;通过在堆叠工位上设置发光体,可以使得作业人员仅仅靠肉眼观察即可通过复合袋的透光性判断复合袋质量的好坏,降低了质检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本发明在需要通过热熔胶单元对袋底进行闭合作业时,热熔支架平向移动至传送工位侧边;当不需要热熔胶单元作业而是依靠缝合单元对袋底进行缝合作业时,热熔支架背向传送工位移动,从而为缝合作业提供作业空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采用两个内袋成型机构作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采用一个内袋成型机构作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移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底侧吸盘、上侧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与外袋的袋口相对的底侧吸盘的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吸盘换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内袋拉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图7所示内袋拉拽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袋底闭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翻转机构、发光体以及堆叠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包括机架1、外袋成型机构2、内袋成型机构3、四个具有压件41的移袋机构4、两个外袋张口机构5、两个内袋拉拽机构6以及两组袋底闭合机构7,机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外袋暂存工位gl,在外袋暂存工位gl的两侧分别依次分布有内袋拉拽工位g2、设置有若干传送辊的传送工位g3以及位于传送工位端部的堆叠工位g4 ;夕卜袋成型机构2设置于机架I的一侧,该外袋成型机构2的输出端与外袋暂存工位gl相对,外袋成型机构2将定长且两端开口的外袋送至外袋暂存工位gl内;内袋拉拽机构6对称设置于外袋成型机构2的两侧,并且两个内袋拉拽机构6、外袋张口机构5分别与位于外袋暂存工位gl两侧的两个内袋拉拽工位g2相对,内袋拉拽工位g2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内袋拉拽机构6相对的内袋暂存工位g5,内袋成型机构3邻接于内袋暂存工位g5,该内袋成型机构3将定长且底部密闭的内袋送至内袋暂存工位;四个移袋机构4两两一组对称设置在外袋暂存工位的两侧上方,压件41可向下移动至压迫外袋或者内袋于机架上,并且位于同侧的两个移袋机构4的压件分别可直线移动地设置于外袋暂存工位与该侧内袋拉拽工位之间、内袋拉拽工位g2与同侧传送工位g3之间;移袋机构将外袋暂存工位的外袋移动至同侧内袋拉拽工位g2后,外袋张口机构将外袋A的袋底、袋口部分分别张开使得外袋呈两端张口的直筒状,内袋拉拽机构将位于内袋暂存工位上的内袋拉拽进入直筒状的外袋内;继而移袋机构4再将内容有内袋的外袋移动至传送工位g3上;袋底闭合机构7设置于传送工位的侧边且与外袋和内袋的袋底端相对,该袋底闭合机构7将内容有内袋的外袋袋底部位闭合后形成复合袋,该复合袋最终被传送至堆叠工位g4。内袋成型机构有两个,且两者分别邻接于一内袋暂存工位g5。本发明能够自动并且高效地以外袋卷、内袋卷为生产原料自动高效地将内袋连接于外袋内部形成复合袋,使得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并且占地面积较人工操作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等长度的外袋卷轴的直径远远大于内袋卷轴的直径,本发明可以通过将一个外袋成型机构切出的外袋送至两个内袋成型机构处,使得外袋成型机构可以较大功率地运转即可与内袋成型机构相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3]当然,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将内袋成型机构3连接于两个内袋暂存工位g5之间,并且该内袋成型机构3的输出端与两个内袋暂存工位之间分别设置有又一对移袋机构4,该对移袋机构4的压件41分别可以移动地设置于内袋成型机构3的输出端与两个内袋暂存工位g5之间。
[0034]外袋成型机构2包括托持外袋卷轴的外袋托持架21、第一张力仪和第一纠偏装置22、第一夹送单元23以及第一切断单元24,第一张力仪和第一纠偏装置22分别于外袋卷轴连接;第一切断单元24设置于外袋暂存工位朝向外袋成型机构的边缘处即形成外袋成型机构的输出端,第一夹送单元23由若干在伺服电机驱动下的夹送辊铺陈于外袋卷轴与切断单元之间而形成,伺服电机工作等额脉冲数即可将外袋卷的端部向外袋暂存工位输出等额长度而后由第一切断单元24将外袋卷切断形成长度一定的外袋。外袋托持架2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液压缸25,液压缸25的活塞杆分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