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445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别连接有一连杆机构26,液压缸25驱动连杆机构26运动将外袋卷轴托举至托持架上。
[0035]内袋成型机构3包括托持内袋卷轴的内袋托持架31、第二张力仪和第二纠偏装置32、第二夹送单元33、第二切断单元和内袋底部封烫机构34,第二切断单元和内袋底部封烫机构34设置于内袋成型机构3朝向内袋暂存工位朝向的一侧边即形成内袋成型机构的输出端,第二夹送单元33由若干在伺服电机35驱动下的夹送辊铺陈于内袋卷转轴与第二切断单元之间而形成,伺服电机工作等额脉冲数即可将内袋卷的端部向内袋暂存工位方向输出等额长度而后由第二切断单元将内袋卷切断形成长度一定的内袋,并且由内袋底部封烫机构34将内袋的底部封烫密闭。
[0036]如图3所示,移袋机构4还包括导向杆42、滑套43、移袋气缸44以及滑套驱动单元(图中未画出),导向杆42固定设置在机架的相应工位上方,滑套43滑动套接于导向杆上,移袋气缸44纵向设置于滑套43的底侧,压件41固定连接于对应的移袋气缸44的下端。
[0037]具体地,导向杆42两根平行设置为一组,滑套43设置有与两根导向杆对应的通孔并且经由该通孔套接于一组导向杆上,移袋气缸44连接于滑套43的中部底侧。压件41为水平设置的F形杆件。通过将移袋机构的压件设置为F形结构可以使得移袋机构以较低的功耗运作即可将对应袋体平移至其他工位,避免了袋体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折皱现象。
[0038]如图4所示,外袋张口机构5包括抽风机(图中未画出)、底侧吸盘51、上侧吸盘52、伸缩杆53以及吸盘换切机构54,底侧吸盘51设置在位于机架上的内袋拉拽工位g2处,上侧吸盘52通过伸缩杆53设置于底侧吸盘51的上方;并且底侧吸盘51、上侧吸盘52至少有两组,且两组底侧吸盘、上侧吸盘分别与外袋的袋口、袋底相对;吸盘换切机构54连接抽风机以及底侧吸盘和上侧吸盘,该吸盘换切机构对底侧吸盘、上侧吸盘进行抽气、放气控制。本发明利用吸盘形成外袋张口机构,可以在不对外袋表面造成任何损害的情况下快速将外袋两端张口形成筒状便于内袋进入外袋;通过设置吸盘换切机构,本发明无需对抽风机进行通断电控制即可实现对吸盘的吸取和松开控制,使得抽风机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0039]如图5所示,与外袋的袋口对应的底侧吸盘51中部连接有调节螺母55,该调节螺母与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调节丝杠56连接,调节丝杠位于机架外侧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57,转动手柄转动时与外袋的袋口对应的底侧吸盘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上侧吸盘通过支架悬空设置在底侧吸盘的上方,所以,上侧吸盘有更多的实施方式如通过液压缸、丝杠螺母机构与上侧吸盘连接使得其与相应的底侧吸盘相对,通过将与外袋的袋口相对应的底侧吸盘可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使得所述外袋张口机构可以满足不同长度的外袋张口作业需要,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0040]如图6所示,吸盘换切机构54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541、换切片542以及换切驱动单元543,壳体上设置有与空腔分别连通的风机口 54a、吸盘口 54b以及闲置口 54c,换切片54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541内,换切片542在换切驱动单元543的驱动下在第一极限位置X、第二极限位置Y之间转动,换切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X时,风机口与吸盘口连通;换切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Y时,风机口与闲置口连通。吸盘换切机构通过换切伸缩杆和换切连杆组成,无需较为复杂的电气控制模块实现吸盘换切功能,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检修;
如图7所示,换切驱动单元543包括液压驱动或者气压驱动的换切伸缩杆543a和换切连杆543b,换切伸缩杆543a的端部与换切连杆543b的一端交接,换切连杆543a的另一端与换切片542的转轴固定连接,从而在换切伸缩杆进行伸、缩两个动作时,换切片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
[0041]如图8所示,内袋拉拽机构6包括在电机以及皮带轮机构驱动下横向滑动设置于机架边缘的拉拽支架61、聚拢伸缩件62以及一对机械爪63,聚拢伸缩件62设置于所述拉拽支架的中部,一对机械爪63对称滑动设置于拉拽支架61朝向机架中部的一侧且两个机械爪分别与聚拢伸缩件的两端连接;该聚拢伸缩件伸开、收缩时机械爪之间的距离随之变化。本发明的内袋拉拽机构能够调节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内袋作业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在机械爪抓取内袋后进行收拢便于进入外袋内部避免机械爪以及内袋与外袋发生剐蹭,并且机械爪进入内袋后再将内袋最大幅度地展开,可以防止内袋在进入外袋的过程中发生翻折造成内袋的容积减小。
[0042]如图9所示,袋底闭合机构7为连接有缝纫折边结构711的缝合单元71和/或热熔胶单元72,热熔胶单元72包括依次设置在传送工位侧边的热熔胶带卷721、热熔胶带折边机构722、热熔托架723以及热熔支架724,热熔支架724通过一丝杠螺母机构平向滑动设置在热熔托架723上,该热熔支架724朝向传送工位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加热块725、若干热压辊726以及可转动设置于热熔支架尾端的胶带切刀727。从而在需要通过热熔胶单元对袋底进行闭合作业时,热熔支架724平向移动至传送工位侧边。当不需要热熔胶单元作业而是依靠缝合单元对袋底进行缝合作业时,热熔支架724背向传送工位移动,从而为缝合作业提供作业空间。
[0043]传送工位g3的中部设置有由光电管组成的切断检测单元73,该切断检测单元73与胶带切刀727的转轴控制机构连接。当有复合袋进入光电管组成的切断检测单元73的检测范围内时,胶带切刀727的转轴在对于的控制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使得胶带切刀727将热熔胶带自复合袋的袋底部位切断。
[0044]如图10所示,堆叠工位g4处设置有翻转机构8、发光体9以及堆叠架10,翻转机构8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转轴81、连接于转轴一侧的若干翻件条82,堆叠架10固定设置于翻转机构的转轴一侧,翻件条82搭接于机架上的传送工位末端,从而在转轴81转动时将传送工位上的复合袋翻送至堆叠架10上。
[0045]通过在堆叠工位上设置发光体,可以使得作业人员仅仅靠肉眼观察即可通过复合袋的透光性判断复合袋质量的好坏,降低了质检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主权项】
1.一种复合袋自动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外袋成型机构、内袋成型机构、四个具有压件的移袋机构、两个外袋张口机构、两个内袋拉拽机构以及两组袋底闭合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设置有一外袋暂存工位,在所述外袋暂存工位的两侧分别依次分布有内袋拉拽工位、设置有若干传送辊的传送工位以及位于传送工位端部的堆叠工位;所述外袋成型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该外袋成型机构的输出端与外袋暂存工位相对,外袋成型机构将定长且两端开口的外袋送至所述外袋暂存工位内;所述内袋拉拽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外袋成型机构的两侧,并且两个内袋拉拽机构、外袋张口机构分别与位于所述外袋暂存工位两侧的两个内袋拉拽工位相对,所述内袋拉拽工位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袋拉拽机构相对的内袋暂存工位,所述内袋成型机构邻接于所述内袋暂存工位,该内袋成型机构将定长且底部密闭的内袋送至所述内袋暂存工位;所述四个移袋机构两两一组对称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