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1980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自由端纺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纺纱转杯的自由端纺纱装置,该纺纱转杯的转杯轴被支撑在转杯轴支承元件中并且能够由沿着机器长度的回转切向带驱动,该纺纱转杯的转杯体在纺纱操作期间在能够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中以高转速回转,该转杯壳体由罩盖元件封闭,该罩盖元件是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的部件。所述转杯轴支承元件这样安装并通过枢转轴这样连接至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使得当所述自由端纺纱装置被打开时,所述转杯轴移位到其与沿着机器长度的所述回转切向带脱离接触的位置。此外,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具有支承机构,通过该支承机构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静止的支承轴。
【背景技术】
[0002]自由端纺纱装置已经同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器一起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已知很长时间。有时在专利文献中被更详细地描述的许多自由端纺纱装置在这里可能相差很大,特别是关于它们的结构设计方面。
[0003]从DE-0S 2 130 688已知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分开地布置的功能机构。尽管没有在DE-0S 2 130 688中明确地提到,但是与传统上一样,这些功能机构显然是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如特别能够从DE-0S 2 130 688的图1看到的,这些功能机构在所有情况下都单独地并且一个在另一个上面地固定在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中央基架上,并且这些功能机构通过纤维引导通道在功能上彼此相连。布置在上方的功能机构具有纺纱构件,换言之,具有纺纱转杯,该纺纱转杯在能够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内以高转速回转并且通过其转杯轴支撑在相关的支承机构中。通过上述的纤维引导通道连接至所述转杯壳体的可旋转纤维带开松机构布置在下面的功能机构中。
[0004]在DE 32 47 411 A1中描述了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其中该纺纱装置的各种工作部件布置在优选由穿孔金属板件制造的专用纺纱箱框架内。这种纺纱箱框架又能够被固定至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中央机器框架。自由端纺纱装置具有纺纱转杯,该纺纱转杯通过其转杯轴支撑在支撑盘支承装置上,并且该纺纱转杯的转杯体在纺纱过程期间在可以由罩盖元件封闭的能够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中以高转速回转。纺纱转杯的转杯轴在纺纱过程期间由沿着机器长度的切向带驱动,该切向带同时驱动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一个机器侧的所有纺纱转杯。如以上已经指出的,支撑盘支承装置和转杯壳体都安装在纺纱箱框架中,所谓的枢转壳体也安装在该纺纱箱框架中。纤维带开松机构集成在枢转壳体中,该枢转壳体通过两件式纤维引导通道连接至转杯壳体。换言之,纤维引导通道的第一部件布置在枢转壳体内,而纤维引导通道的第二部件是所谓的通道板的部件,该通道板又布置在罩盖元件中,该罩盖元件连接成通过枢转轴在纺纱箱框架上可枢转地运动。纤维带开松辊和纤维带喂入滚筒也可旋转地安装在纤维带开松机构的枢转壳体中,纤维带开松辊的旋转轴线和纤维带喂入滚筒的旋转轴线相对于水平布置的旋转轴线略微倾斜地定位。
[0005]以这种方式构造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但是制造起来相当复杂,这是因为纺纱箱框架是由穿孔金属板件制造的,并且纺纱箱部件中的大部分都是由轻金属合金制造的,生产起来比较昂贵。
[0006]例如,在DE 23 48 064 C2中描述了一种可比的自由端纺纱装置,然而,在该纺纱装置中,在纺纱过程期间,纺纱转杯的旋转轴线和开松辊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正交地布置。在这些已知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中,纺纱转杯也是由其转杯轴支撑在转杯轴支承元件中,然而,该转杯轴支承元件一般都配备有直接支承机构。转杯轴支承元件又通过枢转轴连接至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能够由沿着机器长度的回转切向带驱动的纺纱转杯的转杯体通常都在可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中以高转速运转,该转杯壳体优选是转杯轴支承元件的部件并且在纺纱操作期间由罩盖元件封闭。罩盖元件一般是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的部件,该纤维带开松机构又通过支承机构枢转地连接至自由端纺纱机的静止的支承轴。
[0007]特别从DE 23 48 064 C2的图1可以看出,这些已知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中的支承机构是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的部件。
[0008]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和转杯轴支承机构这样安装并通过枢转轴这样连接至彼此,使得当自由端纺纱装置被打开时,纺纱转杯的转杯轴和可旋转地安装在纤维带开松机构中的开松辊的驱动锭盘在所有情况下都移动到它们与沿着机器长度的相关回转切向带脱离接触的位置。
[0009]如在DE 23 48 064 C2中描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在实践中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但是仍然还具有缺点,即它们的设计构造而使得生产它们相对昂贵,换言之,复杂部件都是用轻金属合金制成的。在已经已知很长时间的这些自由端纺纱装置中,使由轻金属合金制造的许多复杂部件在生产成本方面也是一个显著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10]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由端纺纱装置,一方面,该自由端纺纱装置可靠并且以使用寿命较长而著称,但是另一方面,该自由端纺纱装置能够以相对简单的方式经济地制造。
[0011 ]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如下所述的自由端纺纱装置来实现。
[0012]本发明的有利特征是其它方面的主题。
[0013]在根据本发明的自由端纺纱装置中规定了: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承机构的所述壳体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个分开的部件,其中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所述壳体由轻金属合金制成,而所述支承机构的所述壳体由塑料材料制成。这种类型的构造特别具有如下优点:在纺纱过程期间受到相对较小程度的应力的部件可以由可容易成形的经济材料(优选塑料材料)制成,而在纺纱过程期间经受一定磨损的部件继续用相对抗磨尺寸稳定的材料(优选轻金属合金)制成。用塑料材料制造支承机构的壳体不仅具有如下优点:这种类型的支承壳体相对简单、制造经济同时具有足够强度,而且这种类型的实施方式类似于由轻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还确保支承机构的构造基本抵抗不利的环境影响。
[0014]在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组装期间,这两个部件然后可以毫不费力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以最优化的生产成本确保自由端纺纱装置的正确操作和长使用寿命。
[0015]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所述壳体具有整体地形成在该壳体上的罩盖元件。这种类型的相对复杂的部件可以通过模铸方法相对不费力地制造,特别是当使用轻金属合金作为铸造材料时尤其如此。换言之,即使相对复杂的系列部件也能够以如下方式容易地生产,即该方式本身已经被证明一方面在铸造之后已经具有相对精确的配合并因而几乎不需要后续加工,另一方面还具有所需的耐磨性。特别是在生产相对大量的零件时,能够通过压铸方法以可接受的零件成本制造纤维带开松机构,罩盖元件整体地形成在该纤维带开松机构上。
[0016]已经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所述壳体由铝合金制成。一方面,这种类型的铝合金具有这种类型的轻金属合金的全部优点,而且另一方面相对于许多其他轻金属合金(例如镁合金)来说相对经济。换言之,由铝合金制成的所述纤维带开松机构的壳体对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