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纱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723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间为1.7h,取出溶液中的纤维用去离子水洗涤8?10次后,放入热对流烘箱烘烤12min后得到银离子纤维,其中热对流烘箱温度为65°C;
(12)将67Kg棉纤维与33Kg银离子纤维混合均匀,加入35Kg和毛油与8Kg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经精梳制成第一单纱;将57Kg棉纤维与43Kg铜离子纤维混合均匀,加入35Kg和毛油与8Kg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经精梳制成第二单纱;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是将壳聚糖加入质量分数为7%梓檬酸溶液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并搅拌llh形成透明稳定均一的粘稠溶液;
第一单纱或第二单纱纺纱工艺中,梳棉工序中梳棉机的刺棍与锡林间隔距为0.19mm,锡林与道夫间隔距为0.128mm,道夫转速为13r/min;并条工序中并条机的头并与、二并和三并的前区隔距均为9.2mm,并条工序中头并与、二并和三并的后区隔距均为16.2mm;粗纱工序中粗纱机的设计捻系数为104,锭速为390r/min,钳口隔距为4.1mm;细纱工序中细纱机的设计捻系数为388.6,锭速为13400r/min,前中罗拉表面隔距为18.5mm,前后罗拉隔距为35.5mm,钳口隔距为2.1mm;络筒工艺中络筒机的络筒速度控制在890m/min。
[0016](13)第一单纱与第二单纱在并捻机上并合后加捻制成所述抗菌混纺纱,加捻过程中控制第二单纱为正常伸直状态,零倍牵伸。所述抗菌混纺纱捻度与第一单纱捻度的比值为0.68,所述抗菌混纺纱捻度与第二单纱捻度的比值为0.68。
[0017]所述抗菌混纺纱断裂强度17.ScN/tex,断裂伸度12.1%,吸湿性良好,回潮率达5.3%,抗菌性能符合JISL1902-2002标准要求,耐洗性好,纯物理抗菌耐洗超过300次。
[0018]实施例3
(1)将12Kg亚麻纤维和lOOK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添加到可加热的容器中,保持容器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为80°C,亚麻纤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得到亚麻纤维A,浸泡过程中用空气压缩机持续给氢氧化钠溶液曝气;
(2)将亚麻纤维A和lOOKg质量分数为5%草酸溶液添加到可加热的容器中,保持容器中草酸溶液的温度为80°C,亚麻纤维A在草酸溶液中浸泡30min后用去离子水洗涤8?10次,再放入热对流烘箱烘烤70min得到亚麻纤维B,热对流烘箱温度为80°C ;
(3)将lOOK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铜溶液加入到20Kg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用循环水真空栗将蓝色沉淀中的水分抽滤除去,再在蓝色沉淀中滴加49?52Kg质量分数为25%的氨水溶液直至蓝色沉淀消失时停止滴加氨水溶液,得到澄清溶液C,再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C的pH为13.5,得到溶液D;
(4)将50Kg质量分数为2%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6Kg质量分数为0.1%的次磷酸钠、12Kg质量分数为0.1%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lKg质量分数为0.1%的硅烷偶联剂KH550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E;
(5)将8Kg亚麻纤维B和60Kg溶液E添加到可加热的容器中,保持容器中溶液E的温度为80°C,亚麻纤维B在溶液E中浸泡50min后转入热对流烘箱中烘烤烘烤70min得到亚麻纤维F;其中浸泡过程中用空气压缩机持续给溶液E曝气,热对流烘箱温度为80°C;
(6)将1.lKg亚麻纤维F浸入盛有30Kg溶液D的容器中,反应60min后得到亚麻纤维G,将亚麻纤维G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将亚麻纤维G表面未结合牢固的铜离子洗掉,在室温下将亚麻纤维G晾晒8h即得到铜离子纤维;
(7)将llOKg腈纶纤维浸入盛有3000Kg质量分数为0.1%的硅烷偶联剂KH550水溶液的容器中,在85°C下反应60min后,再放入热对流烘箱烘烤60min得到腈纶纤维M,热对流烘箱温度为90°C;
(8)将腈纶纤维Μ浸入盛有3000Kg质量分数为0.1%的KH-570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在室温下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洗涤5?8次,再放入热对流烘箱烘烤70min得到改性腈论纤维,热对流烘箱温度为95°C ;质量分数为0.1%的KH-570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制作方法是将3Kg的KH-570硅烷偶联剂和2997Kg无水乙醇在容器中搅拌均匀制得;
(9)将4Kg葡萄糖、lKg酒石酸和lOOKg去离子水加入到可加热的反应釜中,在加热、搅拌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液体在沸腾状态下保持lOmin后冷却至室温,再往反应釜内加入9Kg乙醇,搅拌15min即可得到还原液N ;
(10)将30Kg银氨溶液、90Kg的还原液N在容器中搅拌30min后,即得到镀银液;
(11)将l.1Kg改性腈沦纤维浸入盛有lOOKg镀银液的容器中,容器采用水浴加热,反应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2h,取出溶液中的纤维用去离子水洗涤8?10次后,放入热对流烘箱烘烤15min后得到银离子纤维,其中热对流烘箱温度为65°C;
(12)选用70Kg棉纤维与30Kg银离子纤维混合均匀,加入50Kg和毛油与10Kg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经精梳制成第一单纱;选用55Kg棉纤维与45Kg铜离子纤维混合均匀,加入50Kg和毛油与10Kg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经精梳制成第二单纱;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是将壳聚糖加入质量分数为7%梓檬酸溶液中,形成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溶液,并搅拌12h形成透明稳定均一的粘稠溶液;
第一单纱或第二单纱纺纱工艺中,梳棉工序中梳棉机的刺辊与锡林间隔距为0.2_,锡林与道夫间隔距为0.129mm,道夫转速为13r/min;并条工序中并条机的头并与、二并和三并的前区隔距均为9.5mm,并条工序中头并与、二并和三并的后区隔距均为16.5mm;粗纱工序中粗纱机的设计捻系数104.2,锭速400r/min,钳口隔距4.2mm ;细纱工序中细纱机的设计捻系数为388.8,锭速为13500r/min,前中罗拉表面隔距为19mm,前后罗拉隔距为36mm,钳口隔距为2.2臟;络筒工艺中络筒机的络筒速度控制在900111/1^11。
[0019](13)第一单纱与第二单纱在并捻机上并合后加捻制成所述抗菌混纺纱,加捻过程中控制第二单纱为正常伸直状态,零倍牵伸。所述抗菌混纺纱捻度与第一单纱捻度的比值为0.7’所述抗菌混纺纱捻度与第二单纱捻度的比值为0.7。
[0020]所述抗菌混纺纱断裂强度16.9cN/tex,断裂伸度12.1%,吸湿性良好,回潮率达4.7%,抗菌性能符合JISL1902-2002标准要求,耐洗性好,纯物理抗菌耐洗超过300次。
[0021]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羧甲基壳聚糖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络合性能,因此,亚麻纤维表面经过氢氧化钠和草酸处理后,通过羧甲基壳聚糖再络合铜离子提高铜离子纤维的耐水洗性能,减慢铜离子的释放速度。其中次磷酸钠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硅烷偶联剂KH550提高亚麻纤维的表面活性及与铜离子的结合力。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570硅烷偶联剂改善腈纶纤维的表面活性,使得金属银能够有效定位吸附到腈纶纤维表面,提高银离子纤维的耐洗性能。由于较高的温度会使腈论纤维的强度受到损伤,因此银离子纤维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在梳棉工序中,由于剧烈的梳理会造成强力较低的铜离子纤维或银离子纤维的损伤,因此梳棉机主要分梳机件间隔距应偏大,为了提高梳棉混和效果,道夫速度要偏低;并且和毛油与壳聚糖溶液混合使用,减少纤维间的摩擦,防止纤维擦伤,壳聚糖含有活性基团氨基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