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265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薄膜,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 色防伪烫印薄膜。 技术背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对人民的生活造 成了极大危害,商品的防伪技术及表面装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现有 的防伪技术中有一种是采用热烫印技术将激光全息膜,金色镀铝膜,银色 镀铝膜转移烫印到产品或其包装材料上,而目前烫印技术已非常普及,而 金色膜,银色膜,激光全息膜在市场上已随处可见,基本起不到防伪作用。 目前还有一种光学变色防伪薄膜,是利用光干涉的原理,利用高档巻绕式 镀膜机在聚合物薄膜上多次沉积不同折射率材料而生成,但其生产工艺较 为繁琐,设备投入较高,同时,国内已有好几家单位能够生产类似产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包括聚合 物薄膜层、离型层、光学取向层、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和 烫金胶层,离型层设置在聚合物薄膜层的一侧,光学取向层设置在离型层 的另一侧,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设置在光学取向层的另一 侧,烫金胶层设置在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的另 一侧。
所说的聚合物薄膜层是用作烫印收巻基材,附着其它功能层,所说的 离型层的作用是在烫印时,将聚合物功能层与其它功能层脱离;所说的光学取向层的材料是由改性的聚酰亚胺经线性紫外光辐射固化 而成的,其作用是为光角变色材料的定向排列提供取向层。所说的光角变色功能层为一种光角变色材料,使其图案或文字呈现光 角变色效果,即随着人眼的观察角度不同,在法向0。左右和在法向30°左右 上呈现出两种既定的、截然不同的颜色,同时,如果通过偏振片观察,则 其图案或文字消失不见;所说的烫金胶层是溶解有黑色或其它深色染料的聚氨酯、聚乙烯或无 规聚丙烯,烫金胶层在常温下是不粘的,在烫印温度下显示粘性将光角变 色功能层转移到产品或其包装上。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制备的首选将离型层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涂布方法,涂布在聚合物薄膜层上, 然后将光学取向层辊涂于离型层上,用线性UV光照射2 20分钟,使之 发生光固化交联反应,形成定向排列的取向层(光源采用200 500W荥氤 灯,280nm 330nm处偏光功率密度为1.2 8mw/cm2);将手性预聚物涂布 于该取向层上,手性预聚物沿着取向层定向排列,用UV光照射2 10分 钟,固化得到具有光角变色效果的功能膜(光源优选采用300 800W汞氙 灯,280nm 350nm处的强度为1.5 15mw/cm2);再在光角变色功能层上 涂布一层烫金胶层,由此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薄膜。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光角变色功能层具有的特性,使其图案或文字呈现 光角变色效果,即随着人眼的观察角度不同,在法向0。左右和在法向30°
左右上呈现出两种既定的、截然不同的颜色,同时,如果通过偏振片观察, 则其图案或文字消失不见。将此薄膜制品烫印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图案或 文字色彩艳丽,更难以被仿冒,大众防伪功能强。由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变 色明显,容易识别,拥有区别于根据光干涉原理制备的光学变色防伪膜的 二线防伪特征(通过偏振片观察,光角变色图文消失),伪造困难,从而达 到有效防伪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包括聚合物薄膜层l、离型层2、光学取向层3、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 变色功能层4和烫金胶层5,离型层2设置在聚合物薄膜层1的一侧,光学 取向层3设置在离型层2的另一侧,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 设置在光学取向层3的另一侧,烫金胶层5设置在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 角变色功能层4的另一侧。所说的聚合物薄膜层1是用作烫印收巻基材,附着其它功能层,可以 分切,其有一定的耐拉伸性能和耐热性能,可以是聚碳酸酯薄膜,聚酯薄 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其它形式的聚丙烯薄膜, 一般是无色透明的;所说的离型层2的作用是在烫印时,将聚合物功能层与其它功能层脱 离,离型层2的材料可以是硅油或有机硅树脂, 一般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该材料可以采用东莞市旗铭化工有限公司的牌号为SR-35塑胶薄膜专用离型剂。所说的光学取向层3的材料是由改性的聚酰亚胺经线性紫外光辐射固 化而成的,其在线性UV光作用下,发生光固化交联反应,形成定向排列 的取向层,材料可以采用《光敏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在液晶光致取向 中的运用》,化学通报,2001年64巻第5期288-292页公开的方法进行 制备。所说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为一种光角变色材料,所说的光角变色材料 是一种手性预聚物,是由手性分子与含有烯键、氰基或丙烯酸基团的单体 进行接枝反应生成的活性单体,与UV固化单体经预聚合而成,将其涂布 在光学取向层上时,其分子会沿某一方向定向排列,从而形成特定效果, 所说的光角变色材料可以采用中国专利CN 1193079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所说的烫金胶层5是溶解有黑色或其它深色染料的聚氨酯、聚乙烯或 无规聚丙烯,烫金胶层5在常温下是不粘的,在烫印温度下显示粘性将光 角变色功能层转移到产品或其包装上。
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薄膜层(1)、离型层(2)、光学取向层(3)、光角变色材料制成 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和烫金胶层(5),离型层(2)设置在聚合物薄膜 层(1)的一侧,光学取向层(3)设置在离型层(2)的另一侧,光角变色 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设置在光学取向层(3)的另一侧,烫金胶层 (5)设置在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的另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合物薄膜层(1)是聚碳酸酯薄膜、聚酯薄膜或聚丙 烯薄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离型层(2)的材料是硅油或有机硅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学取向层(3)的材料是由改性的聚酰亚胺经线性紫 外光辐射固化而成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的材料是一 种手性预聚物,是由手性分子与含有烯键、氰基或丙烯酸基团的单体进行 接枝反应生成的活性单体,与UV固化单体经预聚合而成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烫金胶层(5)是溶解有黑色或其它深色染料的聚氮酯、 聚乙烯或无规聚丙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薄膜,公开了一种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包括聚合物薄膜层(1)、离型层(2)、光学取向层(3)、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和烫金胶层(5),离型层(2)设置在聚合物薄膜层(1)的一侧,光学取向层(3)设置在离型层(2)的另一侧,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设置在光学取向层(3)的另一侧,烫金胶层(5)设置在光角变色材料制成的光角变色功能层(4)的另一侧。由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具有偏振变色效果的光角变色防伪烫印薄膜,变色明显,容易识别,拥有区别于根据光干涉原理制备的光学变色防伪膜的二线防伪特征,伪造困难,从而达到有效防伪的作用。
文档编号B41M5/42GK201020938SQ200720068029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1日
发明者张智喜, 徐良衡, 杨 沈, 董兰新 申请人:上海复旦天臣感光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