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497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一种数码打印设备,更加具体来说是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



背景技术:

数码喷墨印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印花技术,其是将含有色素的油墨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由喷嘴喷射到织物上,由计算机控制按设计要求在织物上形成花纹图案,这种数码打印印花的方式由于可选择的图案非常多、图案逼真等优势迅速收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公布号为cn10319491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羊毛衫数码印花工艺,在文件中提到该印花工艺主要包括有版型制作、网版制作、贴布、上浆、烘干、灌图、打印和后处理这些步骤,在打印这个步骤中,现有技术中通常会有采用两种设备完成,分别是导带机或者平板机,导带机专用于织物材料的答应,在导带机上通常会设置有用于张紧织物的若干张紧辊,带动张紧辊的转动即可驱动织物的移动,在织物移动过程中,数码喷墨头则会在织物上方左右来回进行喷墨打印,而平板机主要是用于板状物的打印,类似于瓷砖、宣传板,同样也会有用平板机对织物进行打印,平板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导带机,区别点在于平板机通常没有张紧辊,打印物直接平铺于打印台上,数码喷墨头则可以前后左右的运动进行打印,这种平板机主要是适用于大型的板状物打印,对于织物的打印效率比较低,所以基本上并不会采用这类平板机对织物进行打印。

为了提高平板机对织物的打印效率,在公告号为cn203157366u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导带式平板数码彩印机,该发明在平板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收布机构、送布机构等实现了对匹装布料的连续精准的打印,提高了效率和质量,但是该设备只能对于匹装布进行连续打印,然后再拿之类布进行衣物制作,但是现在市面上也会有很多个性的衣服,尤其是对于夏天t恤衫,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白色的t恤衫上打印上各种不同个性图案,对于这类织物,目前依旧只能是采用平板机进行一件一件的打印,按照衣服的制作工序,通常需要在其他的设备上完成上浆,烘干后移动到平板机上进行数码喷墨打印,然后在移动到其他设备上进行后续处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衣服制作的麻烦和效率低下,需要很多人同时制作,费时费力且高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织物数码打印效率的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包括有机架、打印台以及打印组件,所述打印台包括有用于定位织物的输送件以及用于驱动输送件运动的第一控制电机,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供打印组件运动的导向件,所述打印组件定位于导向件内且打印组件外接有用于驱动打印组件沿导向件的布置方向运动的第二控制电机,所述的导向件的布置方向与输送件的运动方向相同,在织物进入所述打印组件之前还布置有上浆组件,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电机、第二控制电机运动的控制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中控制第一控制电机可以带动输送件运动从而带动织物前进,同时可以控制第二控制电机带动打印组件的运动,在织物进入打印组件之前增加了上浆组件,在输送件静止的情况下,可以利用上浆组件对织物进行上浆的操作,由于此时输送件静止,所以利用打印组件自身的运动实现对于织物的喷墨打印,当打印完成后,控制输送件运动,将完成打印的织物送出,将经过上浆组件上浆的织物送入打印组件下方进行打印,输送件停止,打印组件开始打印,以此循环,由于现有技术中喷墨打印这个过程的时间通常比较久,这样的话可以利用了这段时间,只需要一个人员即可完成工作,从而提高了打印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机架于上浆组件与打印组件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烘干组件和冷凝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第一烘干组件和冷凝组件,第一烘干组件主要是对上浆组件之后的织物表面的浆液干燥的作用,而冷凝组件解决了织物在第一烘干组件之后需要长时间静止冷却的问题,不需要额外的等候织物表面冷却,进一步提高了该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组件包括有吸热板以及驱动吸热板运动的控制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气缸带动吸热板挤压织物表面,通过吸热板将织物表面的热量带走,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将热量带走,比起利用冷空气的方式冷却可以保证织物的平整度,不会出现冷空气将织物表面吹的不平整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冷凝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台,所述的支撑台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控制中心位于支撑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了打印组件的打印时间,上浆组件的上浆时间也是比较长的,需要对织物表面重复粉刷,在上浆组件区域也不方便设置支撑台,所以在靠近上浆组件的附近设置有用支撑控制中心的支撑台,这样的话上浆组件之后可以很快到底控制中心,对整个流水线进行控制,合理的安排了各个工位,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于打印组件之后还设置有第二烘干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喷墨打印之后,进一步提高喷墨打印效果,所以额外增设第二烘干组件,用于烘干打印之后的织物表面颜料,提高打印效果,也防止出现意外破坏打印颜料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机架于打印组件之后还依次设置有烫金组件和压烫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织物的需要,可以在打印图案的表面进行烫金处理,在烫金之后在通过压烫组件将烫金处理后的织物表面进行压平烘干的处理,更加丰富了该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的烘干组件采用红外线烘烤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烘干灯为比较成熟的技术,而且比较简单,可以之间固定于机架上,不需要额外的安装工艺,而且烘干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高效率的保证对于喷墨颜料的烘干。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件上涂覆有黏粘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件表面涂覆有黏粘剂,这样可以直接将织物黏粘于输送件上,防止织物出现移动,这种固定方式简单,而且成本也比较低,不需要额外制作复杂的张紧辊。

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输送件绕制于输送辊上,所述的第一控制电机与其中一根输送辊联动连接,所述的输送辊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根输送辊之间距离的张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张紧组件调节两根输送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了控制输送件的张紧情况,只要保证输送件的张紧,由于织物是黏粘于输送件上,所以只要保证输送件的张紧便可以同样保证织物的张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烘干组件包括有导热板以及用于给导热板进行加热的加热件,所述导热板上联动连接有驱动导热板运动的第二控制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烘干组件位于上浆组件之后,避免织物上的浆液不够均匀,所以第一烘干组件优选采用了导热板去挤压织物,通过加热导热板,使得导热板在对织物上浆液烘干的同时,可以将浆液进一步均匀的挤压于织物上,提高了后续打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前三个工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打印台;11、第一控制电机;12、输送件;2、压烫组件;3、烫金组件;4、第二烘干组件;5、打印组件;6、支撑台;7控制中心;8、上浆组件;9、机架;10、第一烘干组件;101第二控制气缸;102、导热板;13、冷凝组件;131、第一控制气缸;132、吸热板;14、输送辊;15、滑动块;16、滑动块;17、调节螺母;18、螺纹杆;19、滑动区;20、张紧组件;21、导向件;22、导向块;23、铝型材;24、平板;2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5对本发明织物数码打印流水线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简便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均根据附图中所示,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向,以及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条主要用于打印织物的数码喷墨打印的流水线,该流水线将现有技术中固定不动的打印台1做成了运动的形式,本方案中,打印台1包括有输送件12以及驱动输送件12运动的第一控制电机11,所述的输送件12优选采用输送带,输送带即为市面上最常见的产品,机架9的两端分别布置有输送辊14,输送件12绕制于两根输送辊14上,其中一根输送辊14直接联动连接有第一控制电机11,第一控制电机11驱动输送辊14的转动从而带动输送件12的运动,输送件12的表面涂覆有黏粘剂,通过黏粘剂将织物定位于输送件12表面,当然黏粘剂只是用于张紧织物的其中一种方式,由于本流水线主要是用于打印单件织物,所以采用黏粘剂比较方便,可以直接将织物平铺于输送件12上即可,是一种优选方式。

如图2所示,图2是机架9上a部的放大图,机架9上包括有滑动区19,滑动区19内设置有滑轨,所述的输送辊14上设置有张紧组件20,张紧组件20包括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动块1615,所述的输送辊14轴向定位于滑动块1615上,所述的滑动块1615可沿滑轨的布置方向移动,所述的滑动块1615与机架9之间通过螺纹杆18连接,螺纹杆18上设置有调节螺母17,调节螺母17轴向定位且可周向旋转,通过转动调节螺母17实现滑动块1615的运动,滑动块1615的运动决定了两根输送辊14之间距离,由于输送件12绕制于两根输送辊14之间,所以调节输送辊14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调节输送件12的张紧度,输送件12的张紧度也决定了传动效果以及织物平铺于输送件12上的平整度,两根输送辊14均配置有张紧组件20,可以调高调节效率。

沿输送件12的运动方向,整个机架9上依次设置有上浆组件8、第一烘干组件10、冷凝组件13、打印组件5、第二烘干组件4、烫金组件3和压烫组件2,烫金组件3和压烫组件2可以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进行增减,烫金组件3为市面上常见的烫金设备,可以通过直接采购市面上的烫金机后安装于机架9上即可实现,便不再详述,第一烘干组件10优选与压烫组件2的结构相同,采用加热件对导热板102进行加热,后利用第二控制气缸101驱动导热板102的上下运动实现与织物的接触和分离,第二烘干组件4则采用红外线烘灯的方式,即第一烘干组件10采用的是直接接触的热传导的方式而第二烘干组件4是采用热空气的方式进行烘干,这两种方式的选择主要是考虑到第一烘干组件10在上浆组件8之后,需要对织物表面的浆液进行均匀分布,这样提高后期的数码喷墨打印的效果,而第二烘干组件4为刚刚结束喷墨打印,所以直接通过热空气的方式进行烘干即可,所述的上浆组件8也为印刷领域中上常见的平网,平网上带有一些致密的网格,将网格在浆液桶中浸泡之后放置于机架9上,然后通过平网刷在平网上来回刷洗,将浆液刷洗到织物上,上浆组件8与机架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机架9上也会设置有用于定位平网的卡槽,所述的冷凝组件13包括有吸热板132以及驱动吸热板132运动的第一控制气缸131,吸热板132优选采用铝制材料制作,每块吸热板132上布置有第一控制气缸131,第一控制气缸131与吸热板132之间铰接连接,这样的柔性设计可以方式吸热板132对织物的破坏,在冷凝组件13的上方会布置有支撑台6,支撑台6之间定位于机架9上,该支撑台6上用于放置控制中心7,控制中心7可以采用pc机或者plc或者单片机均可。

所述的机架9于打印组件5区域设置有导向件21,导向件21的数量优选为三根,所述的导向件21上都设置有沿导向件21滑动的导向块22,导向块22与打印组件5之间又设置有用于提高打印组件5运动平稳性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有若干根铝型材23,铝型材23优选为三根,铝型材23横置于三个导向块22上且将三个导向块22连接为一体,三根铝型材23于与导向块22连接的另一侧端面设置有两块平板24,两块平板24位于铝型材23的两端,该平板24将是三根铝型材23连接于一体,平板24与打印组件5之间设置有导向柱25,导向柱25两端分别固定于打印组件5和平板24,每一块平板24上优选为四根导向柱25,所述的导向块22上通过设置第二控制电机来驱动导向块22的运动,从而实现导向块22带动整个打印组件5运动,所述的打印组件5为印刷领域中常见设备,此处便不再详述。

除了上述几个工位之外,可以在上浆组件8之前在增加铺裁片的工位,专门用于将织物铺于输送件12上,整个流水线用两个工人去控制,一个专门进行前期的裁片和铺设工作,另一个则进行上浆和控制控制中心7实现剩余的工作操作即可,实现了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