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22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数字喷墨印花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被誉为21世纪纺织工业革命技术,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印花方式成为纺织品印花的主要设备。近年来,国内外数字喷墨印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因其可实现成衣等的个性化打印,技术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和功能也不断完善。

对于机头固定式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客户端将文档提交到印花设备的pc主机,pc主机经过图像转化以及色彩分析软件的处理,将图像信息转化为相应的喷印控制命令并将控制命令传递给喷印控制器控制喷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喷头组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运动一个导程,运动过程中喷印控制器根据所得到的喷印控制命令控制喷嘴是否喷墨;其次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平板在织物长度方向上向前移动一个打印宽度,两种运动相互协调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打印任务。相比导带式数字喷墨印花机,对于平板式数字喷墨印花设备,如何提高印花速度或者每一次打印成衣等的数量或者更加符合个性化需求印花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给出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将共同卷绕在送布辊上的双织物经按压辊共同按压后,分别经由上下前整理辊实现印花前织物的需要印花的正面整理,而后分别通过上下机头组件实现各自的印花,印花后的织物分别经由上下后整理辊实现印花后织物的未印花的反面整理,最后共同卷绕在卷布辊上,从而实现双织物的同时上下印花,提高印花效率,且通过织物印花前后的整理改善印花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与印花方法,以实现双织物的同时上下印花,提高印花效率,且通过织物印花前后的整理改善印花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织物卷送系统和织物印花系统,所述织物卷送系统包括织物送布系统和织物卷布系统,所述织物送布系统包括送布辊,所述送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前送布辊支撑架和后送布辊支撑架支撑,所述送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送布辊支撑架和后送布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所述送布辊可绕着前送布辊支撑架和后送布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在所述送布辊上卷绕有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所述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步卷绕在送布辊上,在所述送布辊的正右方设置有前按压辊,所述前按压辊包括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所述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紧密按压接触,所述前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支撑,所述前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与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所述前按压辊可绕着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自由转动,所述前按压辊的高度与送布辊的高度相同,所述织物卷布系统包括卷布辊,所述卷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前卷布辊支撑架和后卷布辊支撑架支撑,所述卷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与前卷布辊支撑架和后卷布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所述卷布辊可绕着前卷布辊支撑架和后卷布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在所述卷布辊的正左方设置有后按压辊,所述后按压辊包括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所述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紧密按压接触,所述后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支撑,所述后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七轴承和第八轴承与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所述后按压辊可绕着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自由转动,所述后按压辊的高度与卷布辊的高度相同,所述织物印花系统包括印花支撑系统,所述印花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竖杆、右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在所述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在所述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后上机头连接横杆,在所述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上机头组件,所述上机头组件包括上机头运行横杆,在所述上机头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机头运行横杆位于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的中间部位,在所述上机头运行横杆的朝下侧面开有第一滑道,在所述第一滑道内嵌入连接有上喷头组件,所述上喷头组件由第一电机带动沿着第一滑道来回滑动,在所述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的中间靠下设置有前下机头连接横杆,所述前下机头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中间靠下设置有后下机头连接横杆,所述后下机头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下机头组件,所述下机头组件包括下机头运行横杆,在所述下机头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在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上,所述下机头运行横杆位于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的中间部位,在所述下机头运行横杆的朝下侧面开有第二滑道,在所述第二滑道内嵌入连接有下喷头组件,所述下喷头组件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第二滑道来回滑动,在所述上机头组件和下机头组件之间设置有上平板,所述上平板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上平板的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右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平板的上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上按压辊和右上按压辊,在所述下机头组件的下部设置有下平板,所述下平板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下平板的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右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平板的上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下按压辊和右下按压辊,所述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为实心圆柱形,所述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外轴承和后外轴承连接有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所述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可绕着前外轴承和后外轴承自由转动,所述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分别通过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与上平板之间连接,所述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分别通过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与下平板之间连接,所述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上弹时,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与上平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与下平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所述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下压后,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与上平板之间紧密接触,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与下平板之间紧密接触,在所述左前支撑竖杆和左后支撑竖杆上分别设置有左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所述左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位于左前支撑竖杆和左后支撑竖杆的左侧,所述左上整理辊位于上平板之下、下机头组件之上,所述左下整理辊位于下平板之下,在所述右前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上设置有右上整理辊、右下整理辊,所述左上整理辊、右下整理辊位于右前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右侧,所述左上整理辊位于上平板之下、下机头组件之上,所述左上整理辊和右上整理辊保持水平,所述右下整理辊位于下平板之下,所述左下整理辊和右下整理辊保持水平,所述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结构相同,在所述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卷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开关控制,开关处于开状态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于关状态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所述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所述左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的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上,所述右上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前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上,所述前按压辊的高度大于左上整理辊的高度,所述后按压辊的高度小于右下整理辊的高度,所述送布辊由第三电机带动转动,所述卷布辊由第四电机带动转动。

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方法,首先,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的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均处于上弹状态,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由送布辊上同时拉出,而后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前按压辊的按压作用,而后第一织物经由左上整理辊的底部绕过、而后由左上按压辊的底部穿过、而后穿过上平板的上侧面、而后由右上按压辊的底部穿过、而后经由右上整理辊的上部绕过,同时第二织物经由左下整理辊的底部绕过、而后由左下按压辊的底部穿过、而后穿过下平板的上侧面、而后由右下按压辊的底部穿过、而后经由右下整理辊的上部绕过,经由右上整理辊的上部绕过的第一织物和右下整理辊的上部绕过的第二织物共同穿过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后按压辊的按压作用,最后同步卷绕在卷布辊上一周,完成织物的初始化设置;而后,将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加热装置设置为进行加热状态,同时将左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按压,使得左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的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均处于下压状态,第五电机带动送布辊转动、第六电机带动卷布辊转动,且送布辊和卷布辊的转速保持相同,从而使得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不断由送布辊卷绕到卷布辊上,此过程中,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前按压辊的按压作用,实现印花前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共同的一次按压整理作用,第一织物经由左上整理辊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一织物印花前的需要印花的正面的整烫作用,第二织物经由左下整理辊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二织物印花前的需要印花的正面的整烫作用,第一织物由左上按压辊的底部穿过,实现经整烫的第一织物印花前的二次按压整理作用,第二织物由左下按压辊的底部穿过,实现经整烫的第二织物印花前的二次按压整理作用,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上喷头组件沿着第一滑道不断来回滑动,从而对位于上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第一织物进行印花,第二电机带动下喷头组件沿着第二滑道不断来回滑动,从而对位于下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第二织物进行印花,印花后的第一织物经由右上按压辊和上平板之间的间隙穿过,而后经由右上整理辊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一织物印花后的未印花的反面的整烫作用,从而实现正面印花的固色效果,印花后的第二织物经由右下按压辊和下平板之间的间隙穿过,而后经由右下整理辊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二织物印花后的未印花的反面的整烫作用,从而实现正面印花的固色效果,而后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后按压辊的按压作用,实现印花后经整烫作用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共同的按压整理作用,最后印花后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步不断卷绕在卷布辊,持续直至完成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的全部印花。

本发明通过将共同卷绕在送布辊上的双织物经按压辊共同按压后,分别经由上下前整理辊实现印花前织物的需要印花的正面整理,而后分别通过上下机头组件实现各自的印花,印花后的织物分别经由上下后整理辊实现印花后织物的未印花的反面整理,最后共同卷绕在卷布辊上,从而实现双织物的同时上下印花,提高印花效率,且通过织物印花前后的整理改善印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一种双织物同时上下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包括织物卷送系统和织物印花系统,织物卷送系统包括织物送布系统和织物卷布系统,织物送布系统包括送布辊28,送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前送布辊支撑架32和后送布辊支撑架33支撑,送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前送布辊支撑架和后送布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送布辊可绕着前送布辊支撑架和后送布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在送布辊上卷绕有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步卷绕在送布辊上,在送布辊的正右方设置有前按压辊29,前按压辊包括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前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34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35支撑,前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与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前按压辊可绕着第一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一后按压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前按压辊的高度与送布辊的高度相同,织物卷布系统包括卷布辊31,卷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前卷布辊支撑架38和后卷布辊支撑架39支撑,卷布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五轴承和第六轴承与前卷布辊支撑架和后卷布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卷布辊可绕着前卷布辊支撑架和后卷布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在卷布辊的正左方设置有后按压辊30,后按压辊包括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后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由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36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37支撑,后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七轴承和第八轴承与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的顶端连接,后按压辊可绕着第二前按压辊支撑架和第二后按压辊支撑架自由转动,后按压辊的高度与卷布辊的高度相同,织物印花系统包括印花支撑系统,印花支撑系统包括左前支撑竖杆1、右前支撑竖杆2、左后支撑竖杆3、右后支撑竖杆4,在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前上机头连接横杆5,在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后上机头连接横杆6,在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上机头组件9,上机头组件包括上机头运行横杆11,在上机头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固定连接,上机头运行横杆位于前上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上机头连接横杆的中间部位,在上机头运行横杆的朝下侧面开有第一滑道,在第一滑道内嵌入连接有上喷头组件14,上喷头组件由第一电机带动沿着第一滑道来回滑动,在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的中间靠下设置有前下机头连接横杆7,前下机头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和右前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中间靠下设置有后下机头连接横杆8,后下机头连接横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后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之间设置有下机头组件10,下机头组件包括下机头运行横杆12,在下机头运行横杆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在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上,下机头运行横杆位于前下机头连接横杆和后下机头连接横杆的中间部位,在下机头运行横杆的朝下侧面开有第二滑道,在第二滑道内嵌入连接有下喷头组件13,下喷头组件由第二电机带动沿着第二滑道来回滑动,在上机头组件和下机头组件之间设置有上平板15,上平板为长方体形结构,上平板的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右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上平板的上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上按压辊17和右上按压辊18,在下机头组件的下部设置有下平板16,下平板为长方体形结构,下平板的的左前角、右前角、左后角、右后角分别与左前支撑竖杆、右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在下平板的上侧面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下按压辊19和右下按压辊20,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的结构完全相同,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为实心圆柱形,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前外轴承和后外轴承连接有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可绕着前外轴承和后外轴承自由转动,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分别通过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与上平板之间连接,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分别通过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与下平板之间连接,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上弹时,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与上平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与下平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下压后,左上按压辊、右上按压辊与上平板之间紧密接触,左下按压辊、右下按压辊与下平板之间紧密接触,在左前支撑竖杆和左后支撑竖杆上分别设置有左上整理辊21、左下整理辊22,左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位于左前支撑竖杆和左后支撑竖杆的左侧,左上整理辊位于上平板之下、下机头组件之上,左下整理辊位于下平板之下,在右前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上设置有右上整理辊23、右下整理辊24,左上整理辊、右下整理辊位于右前支撑竖杆和右后支撑竖杆的右侧,左上整理辊位于上平板之下、下机头组件之上,左上整理辊和右上整理辊保持水平,右下整理辊位于下平板之下,左下整理辊和右下整理辊保持水平,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结构相同,在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卷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加热开关控制,开关处于开状态时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处于关状态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在左上整理辊、右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前连接杆25和后连接杆26,左上整理辊、左下整理辊的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前支撑竖杆、左后支撑竖杆上,右上整理辊、右下整理辊的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右前支撑竖杆、右后支撑竖杆上,前按压辊的高度大于左上整理辊的高度,后按压辊的高度小于右下整理辊的高度,送布辊由第三电机带动转动,卷布辊由第四电机带动转动。

使用时,左上整理辊21、右上整理辊23、左下整理辊22、右下整理辊24的加热装置处于停止加热状态,左上按压辊17、右上按压辊18、左下按压辊19、右下按压辊20的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均处于上弹状态,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由送布辊28上同时拉出,而后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前按压辊29的按压作用,而后第一织物经由左上整理辊21的底部绕过、而后由左上按压辊17的底部穿过、而后穿过上平板15的上侧面、而后由右上按压辊18的底部穿过、而后经由右上整理辊23的上部绕过,同时第二织物经由左下整理辊22的底部绕过、而后由左下按压辊19的底部穿过、而后穿过下平板16的上侧面、而后由右下按压辊20的底部穿过、而后经由右下整理辊24的上部绕过,经由右上整理辊的上部绕过的第一织物和右下整理辊的上部绕过的第二织物共同穿过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后按压辊30的按压作用,最后同步卷绕在卷布辊31上一周,完成织物的初始化设置;而后,将左上整理辊21、右上整理辊23、左下整理辊22、右下整理辊24的加热装置设置为进行加热状态,同时将左上按压辊17、左下按压辊按压19,使得左上按压辊17、左下按压辊19的前弹性按压扭和后弹性按压扭均处于下压状态,第五电机带动送布辊28转动、第六电机带动卷布辊31转动,且送布辊和卷布辊的转速保持相同,从而使得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不断由送布辊28卷绕到卷布辊31上,此过程中,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前上按压辊和前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前按压辊29的按压作用,实现印花前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共同的一次按压整理作用,第一织物经由左上整理辊21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一织物印花前的需要印花的正面的整烫作用,第二织物经由左下整理辊22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二织物印花前的需要印花的正面的整烫作用,第一织物由左上按压辊17的底部穿过,实现经整烫的第一织物印花前的二次按压整理作用,第二织物由左下按压辊19的底部穿过,实现经整烫的第二织物印花前的二次按压整理作用,同时第一电机带动上喷头组件14沿着第一滑道不断来回滑动,从而对位于上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第一织物进行印花,第二电机带动下喷头组件13沿着第二滑道不断来回滑动,从而对位于下喷头组件正下方的第二织物进行印花,印花后的第一织物经由右上按压辊18和上平板15之间的间隙穿过,而后经由右上整理辊23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一织物印花后的未印花的反面的整烫作用,从而实现正面印花的固色效果,印花后的第二织物经由右下按压辊20和下平板16之间的间隙穿过,而后经由右下整理辊24的底部绕过,实现第二织物印花后的未印花的反面的整烫作用,从而实现正面印花的固色效果,而后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时穿过后上按压辊和后下按压辊之间,受到后按压辊30的按压作用,实现印花后经整烫作用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共同的按压整理作用,最后印花后的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同步不断卷绕在卷布辊31,持续直至完成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的全部印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