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9216发布日期:2019-08-23 22:3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



背景技术:

印花机适用于多种材质印花,经过改装,印花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不再限于纸张印花,还可用于塑料(ABS、PC、PE、PP、PU、PVC等)、亚克力、金属、木制品、PVC与纺织布料等等材料的印花。现有的印花机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圆网印花机、滚筒印花机或平网印花机等等,各种类型的印花机都有其专属的用途与方便使用的优点存在,然在使用现有的跑台印花机时,一般难以调整印花模块中的印刷刀具(回油刀、刮刀)的印刷力度与行程,且在需要更换印刷刀具时,由于印刷刀具通过螺丝锁紧固定,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进行拆装,降低了印花机的有效工作时间,限制了印花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无法通过现有技术解决。传统的走台/跑台印花机大多数无法快速调整印刷刀具的印刷行程,无法快速地完成印刷刀具的更换,故,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针对于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简易操作且经济适用的印花模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其包括支撑架、印花组件及印刷力度控制组件。支撑架包括架体及支撑底座,架体设置于支撑底座,印花组件包括回油刀夹具及二个刮刀固定件,回油刀夹具设置于支撑底座背对架体的一面,二个刮刀固定件设置于回油刀夹具的一侧,并分别位于支撑底座的两端,回油刀夹具包括回油刀固定板及至少二个回油刀固定夹头,回油刀固定板设置于支撑底座,至少二个回油刀固定夹头分别设置于回油刀固定板,每个刮刀固定件包括刮刀固定座及固定插件,刮刀固定座设置于支撑底座,固定插件穿设刮刀固定座,印刷力度控制组件设置于支撑架,并对应印花组件,用以控制印花组件的印刷力度,其中回油刀固定板及至少二个回油刀固定夹头用以固定回油刀,二个刮刀固定件的刮刀固定座及固定插件分别固定刮刀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支撑架还包括二个安装轴,二个安装轴分别连接于支撑底座的两侧,用以安装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回油刀夹具还包括二个回油刀调整件,二个回油刀调整件穿设支撑底座,并分别连接回油刀固定板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刮刀固定件还包括二个刮刀调整件,每个刮刀调整件穿设支撑底座,并其一端对应连接一个刮刀固定座,另一端连接印刷力度控制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印刷力度控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气缸及传动条,传动条连接至少一个气缸,至少一个气缸设置于支撑底座,并位于支撑底座与架体之间,传动条设置于架体,二个刮刀调整件分别穿设传动条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刮刀调整件包括刮刀调整杆及弹性调整件,刮刀调整杆穿设支撑底座及传动条,弹性调整件套设于刮刀调整件,并位于支撑底座及传动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刮刀固定座具有座体及二个锁紧部,二个锁紧部间隔设置于座体,座体具有导引孔,导引孔位于二个锁紧部的一侧,二个锁紧部具有插件穿孔,固定插件一端的导柱穿设导引孔,另一端对应二个插件穿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刮刀固定件还包括刮刀弹性件,刮刀弹性件连接座体及固定插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支撑架还包括翻转把手,所述翻转把手设置于支撑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还包括二个固定组件,二个固定组件分别位于支撑底座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其可通过印刷力度控制组件控制印花组件的印刷力度,并通过印花组件快速完成印刷刀具的拆装,使印花设备的使用率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其印花设备的整体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一示意图;

图2其为图1的C区域的放大图;

图3其为图1的D区域的放大图;

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二示意图;

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三示意图;

图6其为图5的E区域放大图;

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四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

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五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

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六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

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三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机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的。

请参阅图1及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一示意图及图1的C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1包括支撑架10、印花组件11及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印花组件11与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分别设置于支撑架10,并分别位于支撑架10相对的两侧。支撑架10包括架体101及支撑底座102,架体101通过二个连接柱1011固定于支撑底座102。印花组件11包括回油刀夹具110及二个刮刀固定件111,回油刀夹具110设置于支撑底座102背对架体101的一面,二个刮刀固定件111设置于回油刀夹具110的一侧,并分别位于支撑底座102的两端。回油刀夹具110包括回油刀固定板1101及至少二个回油刀固定夹头1102,回油刀固定板1101设置于支撑底座102,至少二个回油刀固定夹头1102分别设置于回油刀固定板1101,用以固定回油刀20。每个刮刀固定件111包括刮刀固定座1110及固定插件1111,刮刀固定座1110设置于支撑底座102,固定插件1111穿设于刮刀固定座1110,并每个刮刀固定件111的刮刀固定座1110及固定插件1111用以固定刮刀21的一端。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设置于支撑底座102,并位于架体101与支撑底座102之间,且与印花组件11对应,用以控制印花组件11的印刷力度。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0还具有固定条103,固定条103设置于支撑底座102与架体101相对的一侧。回油刀夹具110还包括二个回油刀调整件1103,二个回油刀调整件1103的一端通过螺纹螺设于支撑底座102的螺孔,且贯穿支撑底座102,并分别连接回油刀固定板1101的两端,另一端穿设于支撑架10的固定条103,回油刀调整件1103与固定条103之间具有轴承,使回油刀调整件1103能相对于固定条103滑动。如此,可通过控制二个回油刀调整件1103旋出或者旋入调整回油刀固定板1101的水平高度,进而调整回油刀的行程。

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包括至少一个气缸120及传动条121,传动条121连接至少一个气缸120,至少一个气缸120设置于支撑底座102,并位于支撑底座102与架体101之间,传动条121通过二个轴承套设于架体101的二个连接柱1011,传动条121能相对与二个连接柱1011滑动。

刮刀固定件111还包括二个刮刀调整件1112,每个刮刀调整件1112包括刮刀调整杆11120及弹性调整件11121,弹性调整件11121套设于刮刀调整杆11120。刮刀调整杆11120位于连接柱1011的一侧,并其一端穿设支撑底座102,具体地,每个刮刀调整杆11120与支撑底座102之间设有轴承,以使刮刀调整杆11120能相对支撑底座102滑动,且每个刮刀调整杆11120穿设支撑底座102的一端对应连接一个刮刀固定座1110,另一端通过螺纹螺设于传动条121一端的螺孔,且贯穿传动条121。如此,可通过控制二个刮刀调整件1112旋出或者旋入调整刮刀固定座1110的水平高度,进而调整刮刀的行程,同时,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至少可通过一个气缸120控制传动条121的作动幅度与力度,进而传动条121带动二个刮刀调整件1112作动,二个刮刀调整件1112带动刮刀固定座1110的作动,如此,能实现间接控制固定于刮刀固定座1110的刮刀的作动幅度与力度。而套设于刮刀调整杆11120的弹性调整件11121位于传动条121与支撑底座102之间,能使刮刀调整杆11120在作动时得到缓冲。

下面描述刮刀固定座1110与回油刀固定夹头1102的详细结构,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图1的D区域的放大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刮刀固定座1110具有具有座体11101及二个锁紧部11102,二个锁紧部11102间隔设置于座体11101,如此于二个锁紧部11102之间形成刮刀放置槽(图中未示出)。座体11101具有L形的导引孔a,导引孔a位于二个锁紧部11102的一侧,二个锁紧部11102具有插件穿孔(图中未示出),固定插件1111一端的导柱11110穿设导引孔a,并可于导引孔a中滑动,且能卡于导引孔a的坎部a1,而固定插件1111的另一端则与二个插件穿孔对应。座体11101的一侧还设有刮刀弹性件11103,刮刀弹性件11103一端连接座体11101,另一端固定插件1111,如此通过刮刀弹性件11103的弹性恢复力能使卡于坎部a1的固定插件1111于坎部a1中固定。当然其中导引孔a的形状不仅限于L形,也可以是η形或者其它形状,只要能引导导柱11110滑动,并能使导柱11110卡于其坎部a1即可。于本实施方式中,刮刀21的两端具有穿孔(图中未示出),当将刮刀21置于刮刀放置槽中时,刮刀21两端的穿孔对应于插件穿孔,再以固定插件1111对应插件穿孔及刮刀21的穿孔并插入其中,此时由于座体11101、二个锁紧部11102及固定插件1111的限位作用,刮刀21于刮刀放置槽中无法移动,如此能快速完成刮刀21的更换。

又,回油刀固定夹头1102具有夹头座11021、第一枢接部11022及第二枢接部11023,第一枢接部11022及第二枢接部11023分别通过其中间部分枢接于夹头座11021的两侧,并第一枢接部11022及第二枢接部11023的一端相互枢接,夹头座11021设置于回油刀固定板1101。当外力带动第一枢接部11022的另一端使第一枢接部11022围绕着其与夹头座11021枢接的点转动时,第二枢接部11023由于第一枢接部11022的带动,围绕着其与夹头座11021枢接的点作与第一枢接部11022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即当第一枢接部11022的另一端靠近回油刀固定板19211时,第二枢接部11023的另一端远离回油刀固定板1101,此时可将原来固定于第二枢接部11023与回油刀固定板1101之间的需要更换的回油刀20取出,再将新的回油刀20置于第二枢接部11023与回油刀固定板1101之间,当第一枢接部11022的另一端远离回油刀固定板1101时,第二枢接部11023的另一端靠近回油刀固定板1101,直至将新的回油刀20固定于第二枢接部11023与回油刀固定板1101之间。如此能快速完成回油刀20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印花模组1安装于印花设备3以对待印花材料进行印花,下面详细说明印花模组1与印花设备3的其它模块的结构关系,请参阅图4与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二示意图与第三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花设备3是可依据使用者的需求以调整运作方式,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印花设备3是全部设备作动皆透过气压方式驱动,即设备的所述运作都是通过空气动力来气动驱动,并使用无电路系统,如此实现快速简易自动化印花。本实施方式的印花设备3除了印花模块1之外,还包括机座31、框架33、动力模块35、定位模块37与重复印花模块39。

请一并参阅图3到图7的图示标号,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机座31具有平台311、导轨313与多个对位件315。导轨313设置于平台311,多个对位件315设置于导轨313。框架33具有框体331与多个滑轮333。框体331具有印花区域3311。多个滑轮333设置于框体331,多个滑轮333对应于导轨313。动力模块35包括驱动马达351与动力轮353,驱动马达351枢设于框架33的一侧,驱动马达351驱动动力轮353,动力轮353抵接于平台311。定位模块37具有定位件371、定位马达373与第一气动组件375。定位马达373设置框架33,并定位马达373连动于定位件371,第一气动组件375连动于定位件371。重复印花模块39具有侧调整件391、第二气动组件393、第三气动组件395、第四气动组件397与启动开关399,侧调整件391对应设置于支撑架10的其中一端,并且其连动于印花模块1移动,侧调整件391包括杆件3911与推动件3913,推动件3913设置于杆件3911的一端,第二气动组393位于第三气动组件395的一侧,第二气动组393与第三气动组件395抵接于杆件3911的一侧,推动件3913对应于启动开关399,启动开关399连动于第四气动组件397,第四气动组件397连动于定位模块37。印花模块1还具有二个轨道13、二个滑件14、二个伸缩杆件15。二个轨道13分别位于框架33的相对两内侧,二个轨滑件14设置于二个轨道13,支撑架1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二个轨滑件14,二个轨滑件14分别连接于二个伸缩杆件15的一侧。支撑架10的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滑件14连动于二个伸缩杆件15,即伸缩杆件15伸缩变化连动支撑架10,而支撑架10随着轨滑件14沿着轨道13移动,并二个伸缩杆件15的一端也同时架设于内框334。

详细而言,支撑架10还包括二个安装轴104及翻转把手105。二个安装轴104分别连接于支撑底座102的两侧,支撑底座102通过二个安装轴104安装于二个轨滑件14,当轨滑件14于轨道13中移动时,支撑底座102随之移动,并带动整个印花模块1移动。翻转把手105设置于支撑架10的固定条103,用以推动支撑架10带动印花组件11与印刷力度控制组件12围绕着二个安装轴104翻转,如此能将印花组件11翻起,便于更换回油刀20及刮刀21两种印刷刀具。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印花模块1还包括二个固定组件16,固定组件16包括枢转件161与弹性件163。枢转件161的一端枢转于对应的轨滑件14,弹性件163的一端同样固定于同一轨滑件14,弹性件163的另一端固定于枢转件161的另一端。以枢转件161枢设于轨滑件14的点以及弹性件163固定于轨滑件14的点作连线,当枢转件161与弹性件163相连的一端位于上述连线的任一侧,则弹性件163的拉力(即弹性恢复力)作用于枢转件161,使枢转件161无法转动,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方能转动。如此,当二个固定组件16的枢转件161与弹性件163相连接的一端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位于上述连线靠近支撑架10的一侧时,枢转件161抵靠于支撑底座102与架体101相对的表面,以固定支撑架10无法翻转,并同时固定印花组件11的位置,当枢转件161移动至上述连线远离支撑架10的一侧时,枢转件161位于支撑底座102的一侧,则支撑架10能通过翻转把手105被翻转,进而更换印刷刀具。

请一并参阅图6,其为图5的E区域放大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机座31具有平台311、导轨313与多个对位件315。导轨313设置于平台311。多个对位件315排列于导轨313。于本实施方式中,平台311为长矩型的平面,导轨313则是类似半圆形的轨道路径。导轨313具有轨体3130与凹口3131,凹口3131位于轨体3130,并于凹口3131的开口两内侧具有相对的二个侧板3133,对位件315具有固定圆柱3151、固定板3153与固定件(图未示),固定板3153设置于凹口3131内,并位于二个侧板3133下。固定圆柱3151设置于二个侧板3133上,将固定件穿设过固定圆柱3151与固定板3153,使固定圆柱3151与固定板3153夹设于导轨313的二个侧板3133的上、下面。于本实施方式中,对位件315的印花固定套位是依据人工走台原理的人工印刷位置,其经过印花设备3的定位模块37对位于对位件315,进而实现自动且便捷精准的反复定位印花/印刷等制程,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调整对位件315的固定位置。

再者,框架33为矩型的框体331,框体331内更具有矩型的印花区域3311。于本实施方式中,用户使用印花模块1于印花区域3311内进行印花。多个滑轮333设置于框体331底部,且多个滑轮333更包含多个固定轮3331与多个定位轮3333,多个固定轮3331固设于框体331的两侧,每一定位轮3333更包含调整件3335、杆件3337与轮件3339,调整件3335连动于杆件3337,轮件3339设置于杆件3337,并轮件3339位于导轨313的一侧。多个滑轮333的轮体紧贴于导轨的两侧面,如此多个滑轮333转动方向均为水平转动。另外,于本实施方式中,于框架33更包含多个辅助轮337,多个辅助轮337设置于框体331底部,并多个辅助轮337抵接于平台311,以作为辅助动力模块35推动框架33前进的辅助装置。又,框架33更包含内框334与升降组件335,内框334枢设于框体331,内框334的一侧边枢设于框体331的一侧边,升降组件335的一端设置于框体331的另一侧边,其另一端设置于内框334的另一侧边,印花模块1设置于框架33的内框334。如此升降组件335可用于升降内框334相对于框体331的高低,同时,抬升印花模块1的高度。

另外,动力模块35包含驱动马达351与动力轮353,而驱动马达351为叶片式气动马达或活塞式气动马达。驱动马达351驱动动力轮353于平台311上转动,如此动力模块35带动框架33、定位模块37、印花模块1与重复印花模块39移动,且同时框架33的滑轮333紧贴于导轨313移动,以限制整体的移动方向与移动路径。

请一并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四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E区域标示的部分为定位模块37,定位模块37主要相对于导轨313的多个对位件315定位。定位模块37包括定位件371、定位马达373与第一气动组件375。定位模块37位于导轨313的外侧,而定位马达373会驱动定位件371向导轨313的方向移动,即定位件371向内侧移动至导轨313上。定位模块37更包括驱动件377,定位件371连动于驱动件377,驱动件377对应于第一气动组件375,第一气动组件375的弹性开关3750与驱动件377的缺口3770对应重合,此时第一气动组件375仍处于未开启状态。又,动力模块35驱动框架33沿着导轨313进行移动时,定位件371则会沿着导轨313抵靠于对位件315的固定圆柱3151,使定位件371被对位件315抵压,而定位件371产生相反于移动方向的作用力,而定位件371向反方向移动。定位件371连带驱动件377一并向反方向移动。如此第一气动组件375的弹性开关3750与驱动件377的缺口3770产生错位移动,进而第一气动组件375的弹性开关3750受到驱动件377的抵压开启,第一气动组件375的弹性开关3750改变内部气流方向,第一气动组件375则可开启印花模块1进行印花工序。

请参阅图8到图9,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五示意图及其部分放大图、印花设备第六示意图及其部份放大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Y区域标示的部分为重复印花模块39。重复印花模块39为重新启动印花工序的结构。重复印花模块39依据移动方向可分为A方向的印花工序与B方向的回油工序。重复印花模块39的侧调整件391会带动支撑架10移动。侧调整件391的杆件3911更具有凹口部39110,第二气动组件393的弹性开关3930与第三气动组件395的弹性开关3950分别对应于杆件3911的凹口部39110的移动路径。印花模块1于未开始印花工序的起始位置时,侧调整件391位于B方向的底端。其中第二气动组件393的弹性开关3930位于杆件3911的凹口部39110内(即未按压状态),第三气动组件395的弹性开关3950则受到杆件3911的作用(即下压状态)。再者,侧调整件391更包括辅助侧杆3915与二个抵压件3916。辅助侧杆3915的一端抵压于侧调整件391的印花开关3917,以改变内部气流方向,使印花模块1进行下一个动作印花工序。

印花模块1进行印花时,其连动侧调整件391移动,同时带动杆件3911移动,而杆件3911的凹口部39110则移开第二气动组件393的弹性开关3930,如此第二气动组件393的弹性开关3930受到杆件3911的挤压(即下压状态),进而第二气动组件393的改变气流方向。杆件3911的凹口部39110则移动对位于第三气动组件395的弹性开关3950,则第三气动组件395的弹性开关3950不受到杆件3911下压(即未按压状态)。此时,辅助侧杆3915的一端抵压于侧调整件391的回油开关3919,改变内部气流方向,使印花模块1进行的下一个动作为用回油刀20进行回油。

另外,杆件3911朝向A方向移动,于杆件3911前端具有推动件3913,推动件3913枢接于杆件3911的前端,而推动件3913限制B方向(即逆时针)的枢转,推动件3913受到杆件3911的推动,而使推动件3913的下端部抵靠于启动开关399,而驱使启动开关399枢转,枢转的启动开关399下端部同样对应于第四气动组件397,第四气动组件397的弹性开关3970被按压启动,而改变内部的气流方向。

请一并复参阅参阅图4,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框架33更包括内框固定架336,内框固定架336架设于轨道13,内框固定架336用于固定内框(图未示),而内框334用于限制印花模块1的印花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0到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第一作动示意图、第二动作示意图及第三作动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动力模块35带动框架33沿着机座31的导轨313移动,而框架33上具有定位模块37、印花模块1与重复印花模块39。定位模块37会自动移动于导轨313的上方(如图7所示)。定位模块37的定位件371抵靠于导轨313的对位件315后,则定位模块37驱动第一气动组件375,第一气动组件375则会驱动印花模块1进行印花。其中于印花模块1印花前,升降组件335会将内框334降下,使内框固定架336的内框置放于平台311上,同时,也一并降下印花模块1,接续气缸120驱动刮刀固定座1110下降,使刮刀21下降到适当的位置,再由两侧的伸缩杆件15带动印花组件11进行印花工序。

承上所述,于印花模块1进行印花的过程中,印花模块1会带动侧边的重复印花模块39,而重复印花模块39会连动定位模块37,而使定位模块37进行重置,即定位模块37移出导轨313上方。于此同时,印花模块1完成印花制程后,升降组件335会将内框334上升,并抬升印花模块1。气缸120驱动刮刀固定座1110上升,直至刮刀21的位置高于回油刀20的位置,再通过升降组件335使回油刀20下降到适当的位置,并且进行回油工序,同时使印花模块1退回初始印花位置(如图12)。并且动力模块35再次带动框架33沿着机座31的导轨313移动,而经过重置的定位模块37再次自动移动于导轨313的上方,定位模块37进行下一个对位件315的重新定位,而再次进行印花与回油的工序。

请复参阅图6,于本实施方式中,印花设备3更包括转弯模块32,转弯模块32更包括转弯盘321、枢转轴323与第五气动组件325,转弯盘321设置于驱动马达351的一侧,转弯盘321具有凹口部3211与转弯部3213,凹口部3211位于转弯部3213的一侧,枢转轴323枢设于转弯盘321,并且设置于框体331,第五气动组件325设置于枢转轴323的一侧,并且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0对应于转弯盘321。于本实施方式中,印花设备3于进行直线行进时,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0对应于转弯盘321的凹口部3211(即未按压状态)。

印花设备3于进行转弯时,框体331与驱动马达351互相枢接,则框体331与驱动马达351相对于转弯的内侧会互相靠近,即框体331与驱动马达351的内侧夹角由180度的角度转变成小于180的角度,换言之,枢转轴323相对于转弯盘321进行枢转,如此枢转轴323带动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0离开转弯盘321的凹口部3211,而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0移动于转弯盘321的转弯部3213,以迫使转弯部3213抵压于而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50(即按压状态),而第五气动组件325开起会驱使关闭定位模块37、印花模块1与重复印花模块39,仅留下动力模块35持续驱动,直到印花设备3变成直线移动,则框体331与驱动马达351的夹角再次变回180度,而第五气动组件325的弹性开关3250移动于转弯盘321的凹口部3211,如此重新启动定位模块37、印花模块1与重复印花模块39的作用。

另外,于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351、定位马达373、第一气动组件375、二个伸缩杆件15、第二气动组件393、第三气动组件395、第四气动组件397、第五气动组件325与升降组件335皆为空气动力的气压驱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其包括支撑架、印花组件及印花力度控制组件,通过印花组件的回油刀夹具的回油刀固定板及至少二个固定夹具,能快速对回油刀进行拆装,通过刮刀固定件的刮刀固定座及固定插件,能快速对刮刀进行拆装,而通过印花力度控制组件则能实现对刮刀的印刷力度的控制,如此,能使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设备的印花模块的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或者快速更换印刷刀具,避免因复杂的印刷刀具更换操作而降低设备的使用率,进而提高产量。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