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3529发布日期:2020-10-31 10:1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布料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快速烫金设备。



背景技术:

布料烫金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将电化铝膜烫印到承印物(布料)表面,电化铝受热使其上热熔性的有机硅树脂层和胶黏剂熔化,此时受热熔化的有机硅树脂粘性变小,而特种胶黏剂受热熔化后粘性增加,使得铝层与电化铝基膜剥离的同时转印到了成印物上。随着压力的卸除,胶黏剂迅速冷却固化,铝层牢固地附着在承印物上,完成一个烫印过程。

烫金的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承印物(布料)经过第一上胶辊进行上胶,上胶后通过烘箱对胶水进行烘烤,从而去除胶水中部分水分,然后再进行第二上胶辊进行二次上胶,二次上胶之后再次通过烘箱进行烘干,上胶之后的布料卷入到烫金装置的辊筒(辊筒为加热辊筒,从而能够对电化铝膜进行加热,辊筒的加热时的温度高于烘箱的问题)上,与此同时,新膜放卷器同步输出电化铝膜,电化铝膜与布料同步运动至压辊处,通过压辊的施压将电化铝膜上的铝层转印到布料上。

然而,现有的加热都是对辊筒进行加热,热量首先传递给布料,布料再传递给电化铝膜,从而对电化铝膜上的有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进行加热,进而导致加热时间比较长。

并且,现有技术中辊筒和压筒都属于被动轮,在布料和电化铝膜的拖动作用下进行转动,由于电化铝膜与布料的附着力的不同,导致压筒和辊筒之间转动的角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从而使得电化铝膜出现部分褶皱的问题,导致烫金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快速烫金设备,能够降低辊筒对布料的加热时间,提高烫金速度,同时辊筒和压辊能够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电化铝膜和布料的运行速度一致,防止出现褶皱的问题,提高烫金的质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布料快速烫金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布料放卷辊、上胶辊、烘箱、辊筒、压辊和布料收卷辊,缠绕在布料放卷辊上的布料经上胶辊上胶后进入烘箱并穿过辊筒与压辊之间的空隙收卷在布料收卷辊上,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电化铝膜放卷辊和电化铝膜收卷辊,缠绕在电化铝膜放卷辊上的电化铝膜穿过辊筒与压辊之间的空隙收卷在电化铝膜收卷辊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和压辊均安装有若干个加热棒,所述辊筒和压辊之间经过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辊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高于辊筒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筒包括呈圆柱状的辊筒本体,所述辊筒本体能够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连接轴上进行自由转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辊筒本体端部的第一传动轮和安装在压辊端部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经传动皮带带动同步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竖向设置的第一凹槽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二凹槽内安装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套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二丝杠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压辊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安装有第三传动轮,所述传动皮带套设在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的外围,所述第一丝杠上还安装有主动锥型齿轮,所述第二丝杠上安装有与主动锥形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锥形齿轮,所述固定框上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丝杠进行转动的微型伺服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外围还套设有能够在连接轴上进行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第一导向辊位于辊筒本体的出料侧与布料收卷辊之间并且第一导向辊位于布料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杆配设有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位于辊筒本体的进料侧并且第二导向辊位于布料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配设有连动机构使得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同步转动时能够调节第二导向辊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导向辊与压辊之间的布料的松紧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均安装有转动环,每一个转动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杆的端部,两个第一连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两个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均包括第一支杆和连接在第一支杆两端的两个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形成u型状的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第一支杆的中部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两个第二支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u型框的两个第二支杆的端部分别铰接有联动杆,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内配设有能够在通槽内上下滑动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穿过通槽与联动杆相互铰接,所述安装杆的下端穿出通槽与第二导向辊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安装有用于防止第二u型框在运动过程中阻挡布料的第三导向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槽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杆的外围安装有与限位槽相互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延伸入限位槽中并能够在限位槽内上下滑动,所述凸块与限位槽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延缓安装杆在通槽内运行速度的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为电动伸缩杆,所述基座内配设有能够在基座内左右滑动的滑动块,所述通槽开设在滑动块上,所述滑动块与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内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当所述凸块在限位槽内向下运动触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第二导向辊的圆心与辊筒本体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当所述凸块触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朝向辊筒本体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与辊筒本体之间的间距缩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触碰第一行程开关后一直挤压第一行程开关的动触头,当凸块向上运动松开第一行程开关的动触头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朝向远离辊筒本体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与辊筒本体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在向上运动时不会与辊筒本体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下方的限位槽内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当所述凸块触碰第二行程开关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触发布料收卷辊和电化铝膜收卷辊停止运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辊筒和压辊上均设置加热棒,从而使得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能够从两面进行受热,并且压辊上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辊筒传递给布料、再将布料上的热量传递导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方式,能够缩短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受热的时间,从而加速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熔融,从而实现快速脱离和快速转印,达到提高烫金速度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在使用时,辊筒和压辊能够同步进行转动,从而消除电化铝膜和布料进料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烫金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的压辊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大于辊筒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一方面能够使得热量直接传递给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从而使得加速电化铝膜的剥离,便于快速的实现转印,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布料与辊筒的接触时间,便于降低布料温度的升高,从而降低布料因温度上升过高而带来延展性变化过大而造成辊筒出料侧和进料侧张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降低因温度而引起的布料延展性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烫金的质量。

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在使用过程中,当压辊与辊筒接触之后,如果要布料保持相同的运行速度,则需要增加对布料的拉力,并且经过辊筒加热之后,布料的延展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得布料出料侧的长度相对边长。本发明的烫金机当辊筒出料侧的拉力增大之后会向下挤压第一导向辊,从而使得第一连杆沿着连接轴进行向下转动,第一导向辊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从而增加压辊与布料收卷辊之间的间距,使得布料处于张紧状态,与此同时,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时,带动传动杆在基座上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和安装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从而向下挤压辊筒进料侧的布料,第二导向辊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辊筒进料侧布料的拉力,同时增加了布料与辊筒的接触面,从而使得辊筒进料侧的布料提前受热,一方面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的时候,增加了辊筒进料侧布料的拉力,使得辊筒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布料受力均匀,布料的拉伸度一致,使得辊筒进料侧的布料与出料侧的布料形成同步调节,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辊筒进料侧和出料侧布料张紧程度不一致而引起的与电化铝膜运行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达到提高烫金精度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辊筒的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布料的张紧程度能够跟随压筒的压力和布料自身延伸性的不同而自动进行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根据不同压筒压力和不同布料时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不仅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省去了人工调节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导向辊在向下挤压布料的同时,还能够让布料提前与辊筒进行接触加热,从而使得布料与电化铝膜进行接触时即可对电化铝膜进行预热,从而减少后序电化铝膜和布料同步运行的时间,达到提高烫金速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布料提前与辊筒进行接触加热,能够让布料受温度影响的延展性提前释放出来,利用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来消除布料受温度延伸后带来的张紧度的变化。

本发明通过在连接轴的两侧均设置转动环,每一个转动环均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从而保障第一导向辊的稳固性,同时保障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本发明通过在基座上安装第三导向辊,能够防止第二u型框和联动杆在运行过程中阻挡或者遮挡布料,从而保障布料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通槽内设置有限位槽,联动杆上设置与限位槽相互适配的凸块,并且凸块与限位槽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够降低第二导向辊向下移动的速度,由于布料在于辊筒接触加热之后,布料的延展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向下移动的速度与布料的延伸速度相互匹配,提高布料在第二导向辊的作用下延伸的平稳性和受力的均匀性,防止布料突然受力而发生撕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辊筒与压辊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第二导向辊未向下移动,布料与辊筒之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

图4为传动杆与第二连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辊筒与压辊相互配合时另一结构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得第二导向辊挤压布料,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与辊筒之间的布料进行延伸,并且相对于图2中的状态增加了布料与辊筒之间的接触面积;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辊筒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压辊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辊筒与压辊另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分别是:01、机架,02、布料放卷辊,03、第一上胶辊,04、刮刀,05、第一烘箱,06、第二上胶辊,07、烘箱,08、托辊,09、辊筒,090、辊筒本体,0901、第一传动轮,091、转动环,092、第一连杆,093、第二连杆,0931、连接杆,094、第一导向辊,095、第二导向辊,096、传动杆,0961、第一支杆,0962、第二支杆,097、联动杆,098、基座,099、安装杆,0910、压块,0911、弹簧,01912、滑动块,0913、第三导向辊,0914、限位槽,0915、第一行程开关,0916、第二行程开关,010、压辊,0101、第二传动轮,0102、第一凹槽,0103、第二凹槽,0104、第一丝杠,0105、第一安装块,0106,第二丝杠,0107、第二安装块,0108、主动锥形齿轮,0109、被动锥形齿轮,0110、第三传动轮,011、布料收卷辊,012、电化铝膜放卷辊,013、电化铝膜,014、布料,015、连接轴,016、轴承,017、加热棒,018、传动皮带,019、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两端”、“之间”、“中部”、“下部”、“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包括机架01,所述机架01上安装有布料放卷辊02、上胶辊、烘箱、辊筒09、压辊010和布料收卷辊011,缠绕在布料放卷辊02上的布料014经上胶辊上胶后进入烘箱并依穿过辊筒09与压辊010之间的空隙收卷在布料收卷辊011上,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胶辊包括第一上胶辊03和第二上胶辊06,第一上胶辊和第二上胶辊均配设有刮刀04,通过刮刀04去除多余的胶水,从而防止过多的胶水粘附在布料014上。通过第一上胶辊和第二上胶辊的两次上胶作业,能够提高布料014上胶的均匀性,同时也防止了一次上胶而使用的胶水过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上胶辊03和第二上胶辊06之间设置有第一烘箱05,通过第一烘箱05可以对第一次上胶后的布料014进行烘干,去除胶水中部分水分,从而防止胶水在布料014运行过程中流动过快而造成布料胶水不均匀的问题。经过第二上胶辊06二次上胶后再进入到第二烘箱07中对胶水再次进行烘烤。所述机架01上还安装有电化铝膜放卷辊012和电化铝膜收卷辊(附图中未示意出),缠绕在电化铝膜放卷辊012上的电化铝膜013穿过辊筒09与压辊010之间的空隙收卷在电化铝膜收卷辊上,其中,为了便于电化铝膜013和布料014的传输,布料放卷辊02与第一上胶辊03、第一上胶辊03与第一烘箱05之间、第一烘箱05与第二上胶辊06之间、第二上胶辊06与第二烘箱07之间、烘箱07的内部、烘箱07与辊筒09之间、辊筒09与布料收卷辊011之间,电化铝膜放卷辊012与压辊010之间,压辊010与电化铝膜收卷辊之间均布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托辊08,用于保证布料014和电化铝膜013的正常传输和传输角度的变化,托辊08的设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辊筒09包括呈圆柱状的辊筒本体090,所述辊筒本体090能够在固定安装在机架01上的连接轴015上进行自由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015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轴承016,滚筒本体090套设在轴承的外围,以使得辊筒09能够在连接轴015上进行转动。其中,辊筒本体090上还安装有若干加热棒017,通过加热棒017用于对辊筒本体090进行加热,加热棒017的设置属于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辊筒09和压辊010均安装有若干个加热棒017,所述辊筒09和压辊010之间经过传动机构带动进行同步转动。其中,加热棒017与外部的电源连通,加热棒通电后进行加热,从而对辊筒09和压辊010进行加热,加热棒017属于现有技术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辊筒和压辊上均设置加热棒,从而使得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能够从两面进行受热,并且压辊上的热量能够直接传递给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辊筒传递给布料、再将布料上的热量传递导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方式,能够缩短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受热的时间,从而加速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的熔融,从而实现快速脱离和快速转印,达到提高烫金速度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在使用时,辊筒和压辊能够同步进行转动,从而消除电化铝膜和布料进料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进而达到提高烫金质量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辊010上加热棒017的加热温度高于辊筒09上加热棒017的加热温度。本发明的压辊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大于辊筒上加热棒的加热温度,一方面能够使得热量直接传递给电化铝膜上的机硅树脂层和黏胶剂,从而使得加速电化铝膜的剥离,便于快速的实现转印,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布料与辊筒的接触时间,便于降低布料温度的升高,从而降低布料因温度上升过高而带来延展性变化过大而造成辊筒出料侧和进料侧张紧程度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降低因温度而引起的布料延展性变化带来的影响,提高烫金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辊筒本体090端部的第一传动轮0901和安装在压辊010端部的第二传动轮0101,所述第一传动轮0901和第二传动轮0101经传动皮带带动同步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辊筒本体090和压辊010传动的稳定性,辊筒本体09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轮0901,压辊010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二传动轮0101,辊筒本体090左侧的第一传动轮0901和压辊010左侧的第二传动轮0101经传动皮带同步转动,辊筒本体090右侧的第一传动轮0901和压辊010右侧的第二传动轮0101经传动皮带018同步转动,从而提高辊筒本体090和压辊010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01上还安装有固定安装有固定框019,所述固定框019上开设有第一竖向设置的第一凹槽0102和横向设置的第二凹槽0103,第一凹槽0102和第二凹槽0103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凹槽0102内安装有第一丝杠0104,所述第二凹槽0103内安装有第二丝杠0106,所述第一丝杠0104上套设有第一安装块0105,所述第二丝杠0106上安装有第二安装块0107,所述压辊010安装在第一安装块0105上,所述第二安装块0107上安装有第三传动轮0110,所述传动皮带018套设在第一传动轮0101、第二传动轮0901和第三传动轮0110的外围,所述第一丝杠0104上还安装有主动锥型齿轮0108,所述第二丝杠0106上安装有与主动锥形齿轮0108相互啮合的从动锥形齿轮0109,所述固定框019上安装有用于带动第一丝杠0104进行转动的微型伺服电机(附图中未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0901、第二传动轮010和第三传动轮0110的外形尺寸相同,从而使得传动皮带018在带动转动过程中,第一传动轮0901、第二传动轮010和第三传动轮0110能够同步进行转动。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丝杠、第一安装块、第二丝杠和第二安装块,使得当微型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杠0104进行转动的时候,从而带动第一安装块0105进行上下滑动,从而调节压辊010与辊筒09之间的间距,以便于根据不同布料的厚度以及不同的电化铝膜来调节压辊010与辊筒09之间的间距,在调节压辊010与辊筒09之间的间距,第一丝杠0104上的主动锥形齿轮0108能够带动第二丝杠0106同步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三传动轮0110进行移动,从而将压辊010的上下方向的运动同步传递给第三传动轮0110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即当压辊010向上运动时(压辊与辊筒之间的间距增大时),同步带动第三传动轮朝向辊筒和压辊进行移动;当压辊010向下运动时(压辊与辊筒之间的间距减小时),同步带动第三传动轮朝向远离辊筒和压辊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传动皮带018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从而防止传动皮带018出现打滑的情况,保障辊筒和压辊能够同步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015的外围还套设有能够在连接轴015上进行转动的转动环091,所述转动环09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092和第二连杆093,所述第一连杆092的端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094,第一导向辊094位于辊筒本体090的出料侧与布料收卷辊011之间并且第一导向辊094位于布料014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杆093配设有第二导向辊095,所述第二导向辊095位于辊筒本体090的进料侧并且第二导向辊095位于布料014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093配设有连动机构使得第二连杆093与第一连杆092同步转动时能够调节第二导向辊095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导向辊095与压辊010之间的布料的松紧度;由于压辊011和辊筒本体090均会对布料进行挤压,因此,此处也可以描述为所述第二连杆093配设有连动机构使得第二连杆093与第一连杆092同步转动时能够调节第二导向辊095的高度位置进而调节第二导向辊095与辊筒本体090之间的布料的松紧度。其中,第一连杆与第一导向辊之间的转动,可以通过轴承、销轴等方式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0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动环016,每一个转动环016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连杆092和第二连杆093,第一导向辊09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杆092的端部,两个第一连杆092之间通过连接杆0931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两个第二连杆093之间通过连接杆0931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每一个转动环均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从而保障第一导向辊的稳固性,同时保障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01上的基座098,所述基座098上铰接有传动杆096,所述传动杆09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均包括第一支杆0961和连接在第一支杆0961两端的两个第二支杆0962,第一支杆0961和第二支杆0962形成u型状的第一u型框和第二u型框,第一支杆0961的中部与传动杆09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框的两个第二支杆096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093铰接,所述第二u型框的两个第二支杆0962的端部分别铰接有联动杆097,所述基座098上开设有两个通槽,所述通槽内配设有能够在通槽内上下滑动的安装杆099,所述安装杆099的上端穿过通槽与联动杆097相互铰接,所述安装杆099的下端穿出通槽与第二导向辊095转动连接。

现有技术中,布料014和电化铝膜013虽然设置有张紧轮(或者张紧调节辊)能够对布料和电化铝膜013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但是布料在加热后受压的瞬间,辊筒出料侧布料延展的长度相对于辊筒09与布料收卷辊011之间的长度来说比较小,因此这种微小的增长量并不足以触发张紧轮进行调节;另外由于辊筒的进料侧和辊筒出料侧的布料都是使用两个不同的张紧轮进行松紧度的调节,但是由于压辊0110的作用,使得辊筒进料侧和辊筒出料侧处布料014的拉力并不平衡,从而使得辊筒进料侧和辊筒出料侧布料的张紧度不一致,从而导致布料会出现颤动的情况,而电化铝膜的延展性受到温度影响较小,进而导致电化铝膜与布料的位置出现偏差,导致布料与电化铝膜贴合精度受到影响,进而烫金出现偏差使得烫金精度低。

本发明的布料快速烫金设备的在使用过程中,当压辊与辊筒接触之后,如果要布料保持相同的运行速度,则需要增加对布料的拉力,并且经过辊筒加热之后,布料的延展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得布料出料侧的长度相对边长。本发明的烫金机当辊筒出料侧的拉力增大之后会向下挤压第一导向辊,从而使得第一连杆沿着连接轴进行向下转动,第一导向辊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从而增加压辊与布料收卷辊之间的间距,使得布料处于张紧状态,与此同时,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第二连杆向上运动时,带动传动杆在基座上向下转动,从而带动联动杆和安装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从而向下挤压辊筒进料侧的布料,第二导向辊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辊筒进料侧布料的拉力,同时增加了布料与辊筒的接触面,从而使得辊筒进料侧的布料提前受热,一方面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的时候,增加了辊筒进料侧布料的拉力,使得辊筒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布料受力均匀,布料的拉伸度一致,使得辊筒进料侧的布料与出料侧的布料形成同步调节,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辊筒进料侧和出料侧布料张紧程度不一致而引起的与电化铝膜运行速度不一致的问题,达到提高烫金精度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辊筒的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布料的张紧程度能够跟随压筒的压力和布料自身延伸性的不同而自动进行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根据不同压筒压力和不同布料时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不仅不需要人工进行调节,省去了人工调节的时间和成本,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导向辊在向下挤压布料的同时,还能够让布料提前与辊筒进行接触加热,从而使得布料与电化铝膜进行接触时即可对电化铝膜进行预热,从而减少后序电化铝膜和布料同步运行的时间,达到提高烫金速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布料提前与辊筒进行接触加热,能够让布料受温度影响的延展性提前释放出来,利用第二导向辊向下运动来消除布料受温度延伸后带来的张紧度的变化,从而使得辊筒进料侧和辊筒出料侧的张紧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098还安装有用于防止第二u型框在运动过程中阻挡布料的第三导向辊0913,从而防止连动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布料014,保障布料014的正常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槽的内壁上安装有限位槽0914,所述安装杆099的外围安装有与限位槽0914相互适配的凸块0910,所述凸块0610延伸入限位槽0914中并能够在限位槽0914内上下滑动,所述凸块0910与限位槽0914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延缓安装杆099在通槽内运行速度的弹簧0911。本发明的通槽内设置有限位槽,联动杆上设置与限位槽相互适配的凸块,并且凸块与限位槽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够降低第二导向辊向下移动的速度,由于布料在于辊筒接触加热之后,布料的延展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步释放出来,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向下移动的速度与布料的延伸速度相互匹配,提高布料在第二导向辊的作用下延伸的平稳性和受力的均匀性,防止布料突然受力而发生撕裂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096为电动伸缩杆,所述基座098内配设有能够在基座内左右滑动的滑动块0912,所述通槽开设在滑动块0912上,所述滑动块0912与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0914内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0915,当所述凸块0910在限位槽0914内向下运动触碰第一行程开关0915时,所述第二导向辊的圆心与辊筒本体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当所述凸块0910触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0915触发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朝向辊筒本体090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095与辊筒本体090之间的间距缩小。其中,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段与基座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与滑动块固定连接,从而当电动伸缩杆在运动的时候,能够同步带动联动杆097、安装杆099和第二导向辊095进行运动。本发明的第二导向辊095的圆心与辊筒本体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导向辊095与辊筒本体090相切,为了进一步对布料014进行调节(第二导向辊095高度位置的调节),第二导向辊095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还能够朝向辊筒本体090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095在与辊筒本体090圆心之下的外圆周面进行接触,从而使得布料能够与辊筒本体090进行接触和加热。从而使得即使第一连杆092的转动速度较小,也能带来第二导向辊095较大的高度变化量,以满足不同情况下(不同延展性的布料、不同压辊的压力)的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人工预先调节的方式,具有调节灵活的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块0910触碰第一行程开关0915后一直挤压第一行程开关的动触头,当凸块0910向上运动松开第一行程开关的动触头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触发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段朝向远离辊筒本体090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与辊筒本体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使得第二导向辊095在向上运动时不会与辊筒本体090发生碰撞,从而保障第二导向辊095能够正常向上或者向下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程开关0915下方的限位槽0914内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0916,当所述凸块触碰第二行程开关0916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0916触发布料收卷辊011和电化铝膜收卷辊停止运动,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控制,控制第二导向辊095的运动,防止第二导向辊095过渡运动而撕裂布料。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压辊压力过大、布料卡滞的情况,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具有自动调节的同时,还具有停机保护的作用。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前文所述为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