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72497阅读:来源:国知局
04间的一中间部105,及两通道104外侧的二外侧部106。该工作台面100的顶面上形成有多个气口 107,也就是,该进料台面101、该印刷台面102及该出料台面103的顶面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气口 107。
[0047]如图4?图9所示,该印刷台面102的下方设有一印刷台面驱动模块108,用以驱动两外侧部106朝中间部105位移以闭合该二通道104 (如图7所示),或离开中间部105以露出该二通道104(如图6所示)。
[0048]为了增进该印刷台面102的外侧部106相对中间部105移动时的稳定度可预置相匹配的导向构件,即,该二外侧部106的下方与一底座113间设有至少二平行且分开排列的印刷台面导向机构110(如图8?9所示),各印刷台面导向机构110包含:一导轨111及一导槽112,该导轨111与该导槽112对应滑合,并分别设在该底座113的顶面与该二外侧部106的底面,但导轨111与导槽112的配置位置也可互换。当该二外侧部106相对该中间部105作靠合或离开移动时,该导槽112沿该导轨111作相对移动。
[0049]如图1?图2所示,该印刷台面102的四角端的外侧分别固设有一脚柱700,其中左侧与右侧的两个脚柱700相互对称,且分别利用一长柱体702以连结形成一 Π型架体703,使两Π型架体703平行对称排列在该印刷台面102的左右二侧。该二 Π型架体703上分别设有一伺服机构116,该二伺服机构116相对称且垂直于该印刷台面102,各伺服机构114主要包含一伺服马达115,并利用一驱动机构116来驱动伺服机构114沿该Π型架体703的长度方向(意即,前后方向)作往复移动,并使该二伺服机构114能作往复同步移动。而该印刷台面102上方设有一网版框800供承置一网版801,该网版框800的四角端分别对应该四脚柱700。此外,各脚柱700在其预定位置处设置一容置空间701 (如图14所示)。
[0050]该气体控制单元200设置于该工作台面100下方,包含至少一气源201、多个流量控制件202、及至少一气流控制件203 (如图10所示)。该气源201与该工作台面100的气口 107连通,并提供气流至该工作台面100 ;该多个流量控制件202设于该工作台面100的气口 107与该气源201之间,用以控制该气流通过气口 107的流量;该至少一气流控制件203设于气源201与流量控制件202之间,用以对上述的气流进行分流,以控制通过各气口107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以进行向上排气与向下吸气动作,如此,使向上排出的气流可支撑该工作件10浮置于该工作台面100的上方而不与该工作台面100接触,同时配合向下吸入的气流使该工作件10能稳定地浮置着而不产生偏移。
[0051]该至少一对移载机构300对称设置于该工作台面100下方,并对应该工作台面100的两通道107,如图11所示,各移载机构300包含:一轨道301、一移动单元302、一支架303及至少一吸嘴304。该轨道301沿该工作件10的输送方向设于该工作台面100下方;该移动单元302滑设于该轨道301上,并能作上、下移动;该支架303装设于该移动单元302上端;该至少一吸嘴304设置于该支架303上端,用以将该工作件10吸附且支承于其上。其中,该移动单元302能带动该支架303及该吸嘴304以沿该轨道301作横向往复移动(如图11的箭头B所示),该移动单元302本身还能作一纵向(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如图11的箭头C所示),用以带动该支架303及吸嘴304向上伸出该通道14,以便吸附支承该工作件10。如图2?3所示,当移载机构300的数量为两对时,其中一对移载机构300位于该进料台面101及该印刷台面102之间,用以将该工作件10由该进料台面101位置移载至该印刷台面102位置;而另一对移载机构300位于该印刷台面102及出料台面103之间,用以将该工作件10由该印刷台面102位置移载至该出料台面103位置,上述的两对移载机构300能同步动作,以同时进行工作件10的移载,而达成双移载的使用效果,进而增进工作效率。
[0052]如图1、2及12所示,该至少一取像装置400配置于该印刷台面102与该网版801之间,以本实施例而言,取像装置400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该印刷台面102的二相对角处;该取像装置400可为电荷稱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简称CO)),还可配合设置一用来驱动该取像装置400移动的取像装置移位机构401,凭借该取像装置移位机构401带动该取像装置400移动,以对该网版801进行对位侦测。此外,该取像装置400可由两反向设置的CXD取像镜头组成,用以朝上方对网版进行CXD取像定位,及朝下方对该印刷台面102上的工作件10进行取像对位,用以提高印刷精准度。
[0053]如图1、2及12所示,该印刷头机构500包含:一长条架501、至少一驱动件502及至少一刮刀503。该长条架501的左右二端分别连结于该二伺服机构114,以被该二伺服机构114驱动而相对该印刷台面102作上下移动,而可于一印刷位置及一待印位置之间上下移动;该驱动件502设置于该长条架501,并可由气缸或伺服马达构成;该刮刀503装设于该驱动件502的下端以被驱动件502驱动作上下移动,用以在网版801上刮印油墨以印刷该工作件10。此外,该驱动件502还可调整、控制该刮刀503于印刷时的刮印压力。
[0054]如图1、2、4及5所示,该二测量定位机构600相间隔地设于该印刷台面102上,并分别对应该印刷头机构500的刮刀503的左右二端,且分别与该二伺服机构114电信连结。各测量定位机构600包含:一开孔601、一测量件602及一驱动兀件604 ;该开孔601设于该印刷台面102顶面且贯穿该顶面,并对应于该刮刀503的一端侧;该测量件602对应设于该开孔601的下方,其上端设有一感应部603 ;该驱动元件604可由气缸或马达构成,用以驱动该测量件602通过该开孔601向上移动以使其感应部603能触抵于该刮刀503的下端,以测量、感应该刮刀503的高度距离位置,进而完成该刮刀503相对该印刷台面102的平行度位置。
[0055]如图13所示,该印刷台面102的下方还设有一印刷台面升降机构109,用以驱动该印刷台面102作上下移动(如图13的箭头D所示)。
[0056]如图12、图14?图17所示,图15为图14的分解示意图并且省略部分结构,其中省略部分不影响本
【发明内容】
。图16为图14的箭头E所指的局部放大图。图17为图14的箭头F所指的局部放大图。各脚柱700上分别设有一抬版装置900,并对应该网版框800的各角端,其中该四抬版装置900形成前、后两对,并对应该网版框800的前后二侧。各抬版装置900包含一升降机构910、一枢转机构920及至少一导向机构930。其中该升降机构910装设在所对应的该脚柱700的容置空间701,并且包含:一螺杆911、一连接件912及一马达913 ;该连接件912套接于该螺杆911 ;该马达913如伺服马达但不限制,其出力端连结于该螺杆911的一端以驱动该螺杆911旋转,并使该连接件912能在螺杆911上作向上或向下移动。
[0057]该枢转机构920包含:一第一座体921及一第二座体922。该第一座体921配置于该网版框800的一角端,并且具有一横向的开孔921a ;该第二座体922的一侧连接于该升降机构910的连接件912,相对另一侧设有一横向的凸轴922a用以套入该第一座体921的开孔921a以形成枢接。
[0058]该导向机构930包含:一导轨931及一导槽932。该导轨931及该导槽932分别纵向设在该脚柱700的容置空间701内与该枢转机构920的第二座体922上,该导槽932与该导轨931对应滑合且能相对作上下移动;此外,导轨931与导槽932的配置位置也可互换。
[0059]上述的抬版装置900利用该导向机构930可增进在抬版移动时的稳定度。并且利用马达913平稳动力输出,使该网版801抬高速度得以配合印刷作业,让油墨印刷能更顺畅以增进印刷品质。
[0060]此外,该二对抬版装置900中至少一对抬版装置900的各抬版装置900进一步包含一位移机构940,该位移机构940包含可作相对滑动的一滑轨941及一滑槽942,该滑轨941及该滑槽942分别配置于该网版框800与该枢转机构920的第一座体921的对应面上,但该滑轨941与该滑槽942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