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01159阅读:来源:国知局
各实施方式的干燥部40、40A,通过加热由送风风扇部63产生的气流而成的热风来加热印刷基材11。相对于此,干燥部40、40A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热风,而是通过由热源部64所进行的加热来加热印刷基材11。
[0142]C5.变形例 5:
[0143]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干燥部40在第2位置具备送风受风部45。相对于此,干燥部40也可以不在第2位置具备送风受风部45。或者,干燥部40也可以在第2位置具有通过具有不同于旋转鼓42的形状(例如平板状的形状)的部件来接受送风单元41的热风的送风受风部。
[0144]C6.变形例 6:
[0145]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送风单元41、41A具备排气回收室61和/或循环空气调整室62,回收从喷嘴部65送出的热风并使其循环。相对于此,送风单元41、41A也可以不具备排气回收室61和/或循环空气调整室62,也可以不回收从喷嘴部65送出的热风。或者,送风单元41、41A也可以构成为,不将回收到的热风返回加热送风室60而是将其全部排出到外部。
[0146]C7.变形例 7:
[0147]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送风单元41、41A具有被喷嘴部65的缝67包围的凹部空间即鼓配置区域68。相对于此,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送风单元41、41A,也可以不具备作为凹部空间形成的鼓配置区域68。送风单元41、41A也可以具有例如在平板状的正面隔壁排列有缝的喷嘴部。
[0148]C8.变形例 8:
[0149]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在印刷处理的执行期间将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设为第I状态,在印刷处理暂时中断时,将其切换为第2状态。相对于此,控制部12,也可以在印刷处理暂时中断时以外的定时,执行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的切换。例如,控制部12也可以在印刷处理的执行期间将送风单元41、41A设为第I状态,在该印刷处理完成而下一印刷处理开始前的间隔时间期间将送风单元41、41A切换为第2状态。或者,控制部12也可以在送风单元41、41A的启动时将送风单元41、41A设为第2状态,在送风单元41、41A的工作温度变得高于预定温度时切换为第I状态。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2在干燥部40、40A中未干燥的印刷图像的干燥处理完成后将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切换为第2状态。相对于此,控制部12也可以,不检测未干燥的印刷图像,在接收到停止印刷基材11的输送的指令时立即将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切换为第2状态。
[0150]C9.变形例 9:
[015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通过控制部12的控制,干燥部40、40A中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被切换。相对于此,在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不依赖控制部12的控制,切换干燥部40、40A中送风单元41、41A的运行状态。送风单元41、41A,也可以通过使用者的直接操作来切换其运行状态,也可以与印刷基材11的输送的停止联动而自动地将运行状态从第I状态切换为第2状态。
[0152]C10.变形例 10:
[0153]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送风单元41具备轨道44和/或滑轮81作为移动部。相对于此,送风单元41也可以具备轨道44和/或滑轮81以外的移动部。送风单元41也可以具备利用通过例如液压等而伸缩的伸缩轴而移动的移动部。另外,在上述第I实施方式中,送风单元41沿与旋转鼓42的箭头X平行的方向移动。相对于此,送风单元41也可以沿箭头Y的方向和箭头Z的方向等、与旋转轴DX交叉的移动。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送风单元41通过一个方向的直线移动而在第I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相对于此,送风单元41在第I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既可以一边沿多个方向变更移动方向一边移动,也可以曲线移动。
[0154]Cll.变形例 11:
[0155]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送风单元41A具备通过活页机构而转动的喷嘴开闭板83作为缝67的开闭部。相对于此,送风单元41A既可以具备连通孔开闭板85那样滑移的喷嘴开闭板作为缝67的开闭部,也可以具有其他结构的缝67的开闭部。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送风单元41A中,也可以省略旁通连通孔84以及连通孔开闭板85。
[0156]C12.变形例 12:
[0157]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印刷部30具备旋转鼓31,将旋转鼓31作为滚筒从印刷头33向印刷基材11排出墨滴。相对于此,印刷部30也可以不具备旋转鼓31,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从印刷头33对水平张紧而输送来的印刷基材11排出墨滴。
[0158]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按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与
【发明内容】
部分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适宜地进行替换和/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未作为必要的技术特征加以说明,则可以适宜地削除。
【主权项】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能够支撑形成有印刷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支撑部; 能够对被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和状态切换部,其在所述加热部运行的状态下,将所述加热部在容许对所述记录介质加热的第I状态和切断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加热的第2状态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状态切换部包括移动部, 所述移动部使所述加热部在所述第I状态时位于能够加热所述记录介质的第I位置,在所述第2状态时使其位于与所述第I位置相比远离所述记录介质的第2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部具备送出热风的送风部, 所述状态切换部具备在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接受来自所述送风部的所述热风的热风受风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部进一步具备回收从所述送风部送出的所述热风的至少一部分的回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热风受风部具有与在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第I位置时接受来自所述送风部的所述热风的所述支撑部的面相当的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部具备经由送风口送出用于加热所述记录介质的热风的送风部, 所述状态切换部包括在所述第I状态时将所述送风口打开、在所述第2状态时将所述送风口关闭的开闭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备控制所述状态切换部的控制部, 所述支撑部构成为能够输送所述记录介质,使得在所述加热部为所述第I状态时所述记录介质经过由所述加热部进行加热的加热区域,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支撑部所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停止时,通过所述状态切换部将所述加热部从所述第I状态切换为所述第2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进一步具备记录部, 所述记录部在所述支撑部的上游在所述记录介质形成所述印刷图像并将其输送到所述支撑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由所述支撑部所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 所述控制部,在将停止由所述支撑部所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时,在所述记录部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印刷图像经过了所述加热区域后,停止由所述支撑部所进行的输送,通过所述状态切换部将所述加热部从所述第I状态切换为所述第2状态。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开始干燥部的干燥处理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0)具备对在印刷部(30)形成有印刷图像的印刷基材11进行加热使之干燥的干燥部(40)。干燥部(40)具备支撑并输送印刷基材(11)的旋转鼓(42)和被支撑于旋转鼓(42)的印刷基材(11)吹送热风的送风单元(41)。干燥部(40)具备在使送风单元(41)运行的状态下、使送风单元(41)移动到能够加热印刷基材(11)的第1位置和使其移动到离开印刷基材(11)的第2位置的移动部。
【IPC分类】B41J11/00
【公开号】CN105564044
【申请号】CN201510733715
【发明人】山田纯, 户谷昭宽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公告号】EP3025866A2, US20160121624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