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及其开闭方法、压力调节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855297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部分。接触部744的表面为从基础部742的表面起向W方向的正侧突起的曲面(具体而言,为圆弧面)。另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的被形成于阀座54上的贯穿孔H为,以第一流道Rl侧的内径Ql大于第二流道R2侧的内径Q2的方式内径沿着W方向而连续地发生变化的锥形孔。
[0085]通过从阀体52与阀座54相互分离的打开状态起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进行移动,从而如图6例示的那样,转变为封闭部64C的接触部744的表面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接触的关闭状态的第一状态。S卩,阀体52中的于关闭状态下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为曲面(具体而言,为圆弧面),阀座54中的于关闭状态下与阀体52接触的接触面为相对于W方向而倾斜的倾斜面。从以上的说明可理解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被形成于阀座54上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作为与阀体52接触的封闭面而发挥功能。
[0086]当在第一状态下加压输送装置28使第一流道Rl内的压力增加时,如图6中由虚线所图示的那样,转变为在使封闭部64C与阀座54的接触持续为从第一状态的状态下封闭部64C发生弹性变形而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进行移动的第二状态。S卩,在第二状态下,封闭部64C中的与阀体52接触的接触面向沿着贯穿孔H的内周面的方向(即相对于W方向而倾斜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堆积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上的油墨的含有物通过封闭部64C实施的按压而被去除。
[0087]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阀座54中的与阀体52接触的接触面(贯穿孔H的内周面)为相对于W方向的倾斜面,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为曲面。在以上的结构中,例如,由于与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为与贯穿孔H的内周面对应的倾斜面的结构相比较,减少了阀体52和阀座54相互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使阀体52相对于阀座54而容易进行相对移动。
[0088]并且,虽然在图6中,列举出了将阀体52中的封闭部64C的接触部744的表面设为圆弧面的结构,但是,如图7例示的那样,还能够将接触部744的表面设为,使沿基础部742的外周边缘的一对倾斜面相互交叉的角形状。即使在图7的结构中,如图7中由虚线图示的那样,在第二状态下,封闭部64C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向沿着贯穿孔H的内周面的方向进行移动。
[0089]第四实施方式
[0090]图8为第四实施方式的阀装置40的结构图。第四实施方式的阀体52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A置换为图8的封闭部64D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D为,如图8例示的那样,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呈圆环状的弹性体。具体而言,封闭部64D包含以第二流道R2侧的外径小于第一流道Rl侧的外径的方式横截面的外径沿着W方向而连续地变化的倾斜面(锥形面)。另一方面,被形成于阀座54上的贯穿孔H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以第一流道Rl侧的内径Ql大于第二流道R2侧的内径Q2的方式内径沿着W方向而连续地发生变化的锥形孔。封闭部64D的外周面的角度与贯穿孔H的内周面的角度实质上相等。
[0091]通过从阀体52与阀座54相互分离的打开状态起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进行移动,从而如图8例示的那样,转变为封闭部64D的外周面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紧贴的关闭状态的第一状态。即,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阀体52中的于关闭状态下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和阀座54中的于关闭状态下与阀体52接触的接触面的双方,均为相对于W方向而倾斜的倾斜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被形成于阀座54上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作为与阀体52接触的封闭面而发挥功能。
[0092]当在第一状态下加压输送装置28使第一流道Rl内的压力增加时,如图8中由虚线图示的那样,转变为在从第一状态起持续了封闭部64D与阀座54的接触的状态下封闭部64D发生弹性变形而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进行移动的第二状态。S卩,在第二状态下,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封闭部64D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向沿着贯穿孔H的内周面的方向(即相对于W方向而倾斜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在第二状态下,堆积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上的油墨的含有物通过封闭部64D实施的按压而被去除。即使在第四实施方式下,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3]第五实施方式
[0094]图9为第五实施方式的阀装置40的结构图。第五实施方式的阀体52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A置换为图9的封闭部64E的结构。如图9例示的那样,第五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E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A相同地,基础部722与周缘部724被一体形成的弹性体。另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的阀座54的贯穿孔H为,跨及全长而以固定的内径在W方向上延伸的正圆孔。
[0095]通过从阀体52与阀座54相互分离的打开状态起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移动,从而如图9例示的那样,转变为封闭部64E的周缘部724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边缘接触的关闭状态的第一状态。当在第一状态下加压输送装置28使第一流道Rl内的压力增加时,如图9中由虚线图示的那样,转变为在封闭部64E的周缘部724的顶端与贯穿孔H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下,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移动的第二状态。S卩,在第二状态下,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向W方向移动(即滑动)。因此,在第二状态下,堆积于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面上的油墨的含有物通过封闭部64E的滑动而被去除。即使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6]第六实施方式
[0097]图10为第六实施方式的阀装置40的结构图。第六实施方式的阀体52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A置换为图10的封闭部64F的结构。如图10例示的那样,第六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F为,形成为圆环状的弹性体。另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的阀座54的贯穿孔H为,跨及全长而以固定的内径在W方向上延伸的正圆孔。
[0098]通过从阀体52与阀座54相互分离的打开状态起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移动,如图10例示的那样,转变为封闭部64F的表面与阀座54中的第一流道Rl侧的封闭面S接触的关闭状态的第一状态。当在第一状态下加压输送装置28使第一流道Rl内的压力增加时,转变为阀体52在轴线C的周围旋转的同时向W方向的正侧移动的第二状态。用于使阀体52旋转的结构是任意的,例如,能够采用记载于专利文献I中的结构。如从以上的说明中可理解为,在第二状态下,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接触面在与W方向交叉的方向(以轴线C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移动。因此,在第二状态下,堆积于阀座54的封闭面S中的贯穿孔H的内周边缘的附近的油墨的含有物通过封闭部64F的滑动而被去除。即使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099]改变例
[0100]以上例示的各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以下例示具体的变形方式。从以下的例示中任意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式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被适当地合并。
[0101](I)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使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封闭部64(64A、64B、64C、64D、64E、64F)由弹性体构成,但是,代替以上的结构(或者在以上的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使阀座54中的与阀体52接触的部分由弹性体构成。例如,如图11例示的那样,能够使阀座54中的贯穿孔H的周围的部分(即与阀体52接触的部分)由弹性体55形成。并且,虽然在图11中,例示了以第三实施方式为基础的结构,但是,也能够采用与前述的各方式相同的结构。另外,虽然在图11中使阀座54的一部分由弹性体来形成,但是,也能够使阀座54的全部由弹性体来形成。
[0102](2)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将阀体52的封闭部64以中间实心的弹性体而形成,但是也能够使封闭部64以中空的弹性体来形成。具体而言,虽然如图12的例示那样,能够采用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C设为中空的弹性体的结构,或者如图13的例示那样,采用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封闭部64D设为中空的弹性体的结构。另外,如图11的例示那样,在将阀座54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弹性体来形成的结构中,还能够将该弹性体设为中空。如以上的例示的那样,只要采用将阀体52中的与阀座54接触的部分或阀座54中的与阀体52接触的部分由中空的弹性体来形成的结构,则在第二状态下,阀座54或阀体52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具有通过阀体52与阀座54的接触而容易对贯穿孔H进行闭塞(即提高密封性)的优点。
[0103](3)虽然在前述的各方式中,通过由加压输送装置28实施的第一流道Rl的加压而使阀装置40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但是,用于产生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转变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以上的例示。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通过在隔着上述的各方式中的可动部462而在与第二流道R2相反的一侧设置密闭空间,并减少密闭区间内的压力(例如,调节为小于通常状态下的大气压的压力),同时使阀体52向W方向的正侧移动,从而使第二流道R2产生负压从而使阀装置40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变。如从以上的说明中可理解为,上述的各方式中的加压输送装置28为,对第一流道Rl相对于第二流道R2的相对压力进行控制的压力调节单元的示例,为了从第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