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式的烫金机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117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5]其中,烫金带6可以向左倾斜或者向右倾斜,以满足左倾斜物体的烫金需求与右倾斜物体的烫金需求;
[0046]利用烫金带6处于高位,满足高物体的烫金需求,利用烫金带6处于地位满足地位物体的烫金需求;
[0047]利用导向部处于送带部2、接带部3的外侧,扩大送带部2、接带部3之间的烫金区7的空间,进而满足不足不同烫金结构的使用要求。
[0048]参见图1?图7中所示,一种稳压式的烫金机结构,包括支撑座1、送带部2、接带部3,利用支撑座I对两个圆柱状的送带部2与接带部3进行定位,其中,送带部2为烫金带6的输送圆柱,在送带部2上缠绕有烫金带6,接带部3为烫金带6的接收圆柱,在接带部3上缠绕有已经使用过的烫金带6。
[0049]在送带部2输送与接带部3接收烫金带6的中间区域设有烫金区7,烫金区7为烫金带6进行烫金或者粘附在物体上进行贴金的空间。
[0050]烫金区7也可以称之为工作区域,该区域为空置的空间,利用烫金区7对需要烫金的物体进行安装,或者对烫金机的加热结构或挤压结构进行固定,以满足使用要求。
[0051]所述送带部2、接带部3固定在支撑座I的两侧,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送带部2、接带部3固定在支撑座I左右两侧的水平位置上,便于形成对称的安装结构,便于对烫金带6进行输送与接收,且便于送带部2与接带部3进行两者位置的互换,以满足向左输送或者向右输送的烫金需求。
[0052]烫金区7设置在送带部2、接带部3之间的间隙处,利用送带部2、接带部3之间的间隙形成烫金区7,进而满足烫金装置以及烫金物体的定位安装与加工。
[0053]支撑座I的一侧或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烫金带6进行导向的导向部,通过导向部对烫金带6进行导向与定位调节。
[0054]其中,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
[0055]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可以固定安装在支撑座I的一侧部,在进行便于对单侧的烫金带6进行导向与定位,在具体的使用中,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与平衡性,设计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为对称的固定结构,便于分别对送带部2侧部以及接带部3侧部的烫金带6进行导向与定位,满足使用要求;
[0056]且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也是相同的机械结构,具有高度的互换性,两者的结构相同,但是两者的位置使用不同,满足对称性的使用要求。
[005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0058]支撑座I的竖向支撑座11上固定安装有烫金部9,烫金部9下侧设有物体10,利用烫金部9对烫金带6进行压烫,进而实现对物体6表面的烫金。
[0059]烫金带6设于烫金部9与物体10之间;其中,烫金带6为带状结构,穿插在烫金部9下侧与物体10上侧之间,通过烫金部9对烫金带6进行下压与热烫进而实现对物体10上部的烫金。
[0060]烫金部9包括下压器91、热烫体92,其中,下压器91可以是气缸或者油缸或者能够进行上下运动的滑轨,其中,热烫体92为电热块,能够产生热量,并对烫金带6进行热烫。
[0061]下压器91固定在支撑座I上部,下压器9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热烫体92;通过支撑座I对下压器91的后侧壁进行固定,利用下压器91带动热烫体92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实现烫金带6对物体10上部表面的热烫。
[0062]本申请实施例中,
[0063]所述下压器91为气缸,利用气缸中的气压实现下压器91上下移动时的压力稳定。
[0064]下压器91的顶端设有调压阀93,利用调压阀93对气缸中的气体的压力进行调节,其中气缸的输入的气压是稳定的,便于调压阀93进行稳定的调压。
[0065]下压器91前侧壁上固定有压力表94,通过压力表94对气缸中的压力进行检测,便于实现稳压控制。
[0066]气缸的压力稳定后,便于推动气缸底部的热烫体92对物体10的顶部进行稳压的压烫。
[006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0068]所述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固定在支撑座I的左右两侧,烫金带6沿着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进行导向。
[0069]其中,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固定在支撑座I的左右两侧靠近送带部2、接带部3的位置处,便于第一导向部4对送带部2送出的烫金带6进行接收,便于第二导向部5接入第一导向部4输送出的烫金带6,以顺利的导向定位至接带部3中,进行接收,避免烫金带6发生缠绕。
[0070]其中,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为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两个导向机构。
[0071]便于将烫金带6沿着同时水平位置进行输送,便于烫金带6沿着送带部2稳定的输送出,再沿着接带部3稳定的接收并完成缠绕。
[0072]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
[0073]所述支撑座I包括竖向支撑座11、横向支撑座12,横向支撑座12固定安装在竖向支撑座11的中间位置上,送带部2、接带部3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左右两侧部或两侧端上。
[0074]竖向支撑座11竖向上的支撑座进行竖向的支撑,横向支撑座12横向上的之臣工作进行横向的支撑,其中,竖向与横向为十字形结构,且沿着竖向支撑座11的中心位置进行对称,保证竖向支撑座11左右两侧上的送带部2、接带部3以及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能够稳定且平衡的进行固定与安装,不会发生倾斜。内部结构间的稳定性较高,结构较稳固,不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持久。
[0075]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
[0076]所述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送带部2、接带部3之间的两侧上。
[0077]送带部2、接带部3可以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左右两侧部上,送带部2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左侧,接带部3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右侧。
[0078]此时,在送带部2的左侧,可以对第一导向部4进行安装;接带部3的右侧,可以对第二导向部5进行安装,避免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占用送带部2、接带部3中间区域上烫金区7的位置,提高烫金区7的使用空间,该结构在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处于外侧的使用状态图中有体现。
[0079]本申请实施例中,
[0080]所述第一导向部4、第二导向部5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送带部2、接带部3外侧的两端上。
[0081]送带部2、接带部3可以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左右两侧端上,送带部2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左端,接带部3固定在横向支撑座12的右端。
[0082]此时,在送带部2的右侧对第一导向部4进行安装;接带部3的左侧对第二导向部5进行安装,第一导向部4与第二导向部5占用了烫金区7的使用空间,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对体积小的物体进行烫金,且降低烫金机的占用的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与密集型,便于对整个结构进行安装与维护。
[008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
[0084]所述送带部2包括送带辊21、送带轴22,送带辊21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送带轴22,通过轴体结构的送带轴22对送带辊21进行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通过送带辊21沿着送带轴2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烫金带6的输送。
[0085]送带轴22固定在支撑座I的横向支撑座12左侧上,利用送带轴22端部与支撑座12左侧或左端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送带辊21的支撑与定位,并保证送带辊21沿着竖向支撑座11的中心位置与接带辊31进行对称,保证稳定的安装与定位结构。
[0086]烫金带6沿着支撑座I左侧的送带轴22表面向第一导向部4输送。
[0087]其中,第一导向部4沿着支撑座I左侧的区域进行输送,进而接入送带辊21上缠绕的烫金带6,进而将烫金带6沿着烫金区7输送至第二导向部5处。
[0088]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
[0089]所述接带部3包括接带辊31、接带轴32,接带辊31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接带轴32,通过轴体结构的接带轴32对接带辊31进行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通过接带辊31沿着接带轴32进行转动进而实现对烫金带6的接收。
[0090]接带轴32固定在支撑座I的横向支撑座12右侧上,利用接带轴32端部与支撑座12右侧或右端之间的固定,进而实现接带辊31的支撑与定位,并保证接带辊31沿着竖向支撑座11的中心位置与送带辊21进行对称,保证稳定的安装与定位结构。
[0091]烫金带6沿着支撑座I右侧的接带轴22表面由第二导向部5接入,
[0092]其中,第二导向部5沿着支撑座I右侧的区域进行接入,进而接入第一导向部4输送出的烫金带6,第二导向部5将已经完成烫金的烫金带6沿着烫金区7的右侧输送至接带辊31处上完成烫金带6的接收。
[0093]本申请再一实施例中,
[0094]所述第一导向部4包括第一导向架41、第一导向轴42、第一导向节43、第一调节槽44,
[0095]其中,第一导向架41端头上固定有第一导向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