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和使用该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00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像素和使用该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像素和使用该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最小数目晶体管的像素和使用该像素显示均匀亮度的图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于2006年3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6-0027826的优先权和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与此引入作为参考。
平板显示装置的一种类型为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图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OLED通过复合电子与空穴而产生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优点包括低的功耗以及快的响应速度。
图1为示出了传统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电路图。
参考图1,像素4包含像素电路2,该像素电路连接到OLED、数据线Dm、以及扫描线Sn以用于控制该OLED。
OLED的阳极与像素电路2连接,OLED的阴极连接到电源ELVSS。OLED产生特定或者预定亮度的光,该亮度对应于从像素电路2供给到该OLED的电流水平。
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像素电路2与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对应地控制供给到该OLED的电流水平。更详细地,像素电路2包含第一晶体管M11和第二晶体管M12。第二晶体管M12连接在电源ELVDD和该OLED之间。第一晶体管M11与第二晶体管M12、数据线Dm、以及扫描线Sn连接。像素电路2进一步包含连接在第二晶体管M12的栅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的存储电容器C1st。
第一晶体管M11的栅电极和扫描线Sn连接,第一晶体管M11的第一电极与数据线Dm连接。第一晶体管M11的第二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1st的第一端子连接。可以选择晶体管M11的源电极或漏电极作为该第一电极,可以选择该源电极和漏电极中未被选为第一电极的电极作为该第二电极。例如,如果选择源电极作为第一电极,则选择漏电极作为第二电极。当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第一晶体管M11导通以将输入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供给到存储电容器C1st。于是,存储电容器C1st根据该数据信号的电压被充电。
第二晶体管M12的栅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1st的第二端子连接,第二晶体管M12的第一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1st的第一端子以及电源ELVDD连接。第二晶体管M12的第二电极与该OLED的阳极连接。第二晶体管M12根据存储于存储电容器C1st中的电压电平,控制从电源ELVDD经由该OLED流入电源ELVSS的电流。于是,该OLED根据从第二晶体管M12供给的电流水平产生光。
然而,传统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4可能显示亮度不均匀的图像。更详细而言,第二晶体管M12的阈值电压可能不同于传统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他像素的相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这种差异可能源于工艺偏差以及其他制造相关的因素。如果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多个像素之间的相应阈值电压不同,即使当将对应于相同灰度级的数据信号供给到多个像素,由于多个像素之间相应阈值电压的差异,由多个像素的相应OLED产生的光的亮度可能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像素以及使用该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该像素使用最小数目的晶体管以显示亮度均匀的图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像素包含具有阴极和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一晶体管栅电极。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二晶体管栅电极。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三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三晶体管栅电极。存储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源和第一晶体管栅电极之间。存储电容器具有存储电容器第一端子和存储电容器第二端子。电源线与OLED的阴极连接以提供高态电压和低态电压之一。第二晶体管与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且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时导通。第一晶体管连接在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与OLED的阳极之间。第三晶体管连接在第一晶体管栅电极和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之间,且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时导通。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一时间段内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电源线在该时间段的第一部分提供低态电压,从而在第一晶体管栅电极提供与该低态电压对应的电压。电源线在该时间段的第二部分提供高态电压,从而在存储电容器第一端子提供与供给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与该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向该存储电容器提供了充电电压。该时间段的第一部分和该时间段的第二部分不交叠。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像素包含第四晶体管,其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电极、第四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四晶体管栅电极。第四晶体管连接在第一电源和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之间。第四晶体管栅电极与发光控制线连接。当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时,第四晶体管关断。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有机发光显示器包含扫描驱动器,用于按顺序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以及按顺序将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数据驱动器将数据信号供给到数据线。多个像素布置成使得每个像素与扫描线中相应的一条和数据线中相应的一条连接。供电器(power supplier)按顺序将高态电压供给到多条电源线,并将低态电压供给到该多条电源线中未被供给高态电压的电源线。该多条电源线中每一条与该多个像素中的相应像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在一个示范性实施方案中,扫描驱动器在第一时间段内将一个扫描信号供给到相应的一条扫描线,在第二时间段内将相应的一个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相应的一条发光控制线。该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交叠。在第一时间段内某个时刻开始,该供电器将高态电压供给到相应的一条电源线。在该第一时间段结束之后,该供电器将低态电压供给到该相应的一条电源线。


图1为示出了传统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示。
图3为示出了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4为示出了与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驱动方法对应的波形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示。
图6为示出了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电路图。
图7为示出了与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驱动方法对应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像素单元130,其包含多个像素140,每个像素布置成与扫描线S1,S2,…,Sn中的一条或多条以及与数据线D1,D2,…,Dm之一连接;扫描驱动器110,用于驱动扫描线S1,S2,…,Sn和发光控制线E1,E2,…,En;数据驱动器120,用于驱动数据线D1,D2,…,Dm;以及定时控制器150,用于控制扫描驱动器110和数据驱动器120。
扫描驱动器110从定时控制器150接收扫描驱动控制信号SCS。扫描驱动器110产生扫描信号,并按顺序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1,S2,…,Sn。此外,扫描驱动器110根据扫描驱动控制信号产生发光控制信号,并按顺序将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1,E2,…,En。每个发光控制信号各自的宽度设置为基本上等于或大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扫描信号的宽度。
数据驱动器120从定时控制器150接收数据驱动控制信号DCS。数据驱动器120产生与扫描信号同步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信号供给到数据线D1,D2,…,Dm。
定时控制器150根据同步信号产生数据驱动控制信号DCS和扫描驱动控制信号SCS,其中在另外实施方案中从外部提供同步信号。数据驱动控制信号SCS和扫描驱动控制信号SCS分别被供给到数据驱动器120和供给到扫描驱动器110。定时控制器150接收从外部提供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供给到数据驱动器120。
像素单元130接收与第一电源ELVDD对应的电压以及与第二电源ELVSS(在另外实施方案中,该第二电源可以是外部电源)对应的电压,并将这两个电压供给到各个像素140。每个像素140接收所述电压并根据数据信号产生光。根据发光控制信号控制像素产生光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
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像素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出于解释的目的,图3示出了第m数据线Dm、第n扫描线Sn、第(n-1)扫描线Sn-1和第n发光控制线En。
参考图3,像素140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像素电极142,该像素电路142连接到数据线Dm、扫描线Sn-1和Sn及发光控制线En,用于控制供给到OLED的电流水平。
该OLED的阳极与像素电路142连接,OLED的阴极与第二电源ELVSS连接。与第二电源ELVSS对应的电压的电平设为低于与第一电源ELVDD对应的电压的电平。因此,OLED产生光的亮度与从像素电路142供给到该OLED的电流水平对应。
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像素电路142根据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来控制供给到该OLED的电流水平。像素电路142包含第一晶体管M31、第二晶体管M32、第三晶体管M33、第四晶体管M34、第五晶体管M35、第六晶体管M36和存储电容器C3st。
第二晶体管M32的第一电极与数据线Dm连接,第二晶体管M32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31连接。第二晶体管M32的栅电极与扫描线Sn连接。因此,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第二晶体管M32导通以将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供给到第一节点N31。
第一晶体管M31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节点N31连接,第一晶体管M31的第二电极与第六晶体管M36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子连接。因此,第一晶体管M31根据存储于存储电容器C3st内的电压经由第六晶体管M36将电流供给到该OLED。
第三晶体管M33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晶体管M31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3的第二电极与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3的栅电极连接到扫描线Sn。因此,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第三晶体管M33导通以将第一晶体管M31连接为二极管形式。
第四晶体管M34的栅电极与扫描线Sn-1连接,第四晶体管M34的第一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予以及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连接。第四晶体管M34的第二电极与初始化电源Vint连接。因此,第四晶体管M34导通,以将与该初始化电源Vint对应的电压供给到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
第五晶体管M35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源ELVDD连接,第五晶体管M35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31连接。第五晶体管M35的栅电极与发光控制线En连接。因此,当发光控制信号未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时,第五晶体管M35导通以将第一电源ELVDD与第一节点N31连接。
第六晶体管M36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晶体管M31的第二电极连接,第六晶体管M36的第二电极与该OLED的阳极连接。第六晶体管M36的栅电极与发光控制线En连接。因此,当发光控制信号未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时,第六晶体管M36导通以将由第一晶体管M31提供的电流供给到该OLED。
参考图4所示波形图更详细地解释像素140的工作。首先,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1以导通第四晶体管M34。如果第四晶体管M34导通,则与初始化电源Vint对应的电压供给到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也就是说,如果第四晶体管M34导通,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子处以及第一晶体管M31的栅电极处各自的电压由与初始化电源Vint对应的电压提供。与该初始化电源Vint对应的电压的电平设为低于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的电平。
于是,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因此,第二晶体管M32和第三晶体管M33导通。如果第三晶体管M33导通,则第一晶体管M31连接成二极管形式。如果第二晶体管M32导通,则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被供给到第一节点N31。于是,由于第一晶体管M31栅电极处的电压电平达到与初始化电源Vint对应的电压电平(如前所述,其设为低于与供给到第一节点N31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M31导通。
如果第一晶体管M31导通,则供给到第一节点N31的数据信号经由第一晶体管M31和第三晶体管M33被供给到存储电容器C3st的第一端子。由于第一晶体管M31连接成二极管形式,存储电容器C3st根据与第一晶体管M31阈值电压对应的电压以及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充电。
于是,将发光控制信号EM1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被中断,使得第五晶体管M35和第六晶体管M36导通。因此,形成了从第一电源ELVDD到该OLED的电流路径。第一晶体管M31根据存储于存储电容器C3st内的电压,控制从第一电源ELVDD流到该OLED的电流量。
如前所述,因为存储电容器C3st根据与第一晶体管M31的阈值电压对应的电压并根据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充电,所以第一晶体管M31可以更好地控制流入OLED的电流量,而不管第一晶体管M31的阈值电压电平如何。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像素140可以显示亮度均匀的图像,而不管第一晶体管M31的阈值电压电平如何。
然而,由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每个像素140包含六个晶体管,每个像素的结构可能复杂。也就是说,当每个像素140包含六个晶体管时,每个像素140可能具有大的尺寸,且一个或多个这些晶体管失效的可能性增大,由此降低了各个像素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像素140通过导线与初始化电源Vint连接且还与一条或多条扫描线连接,每个像素的布线配置也变得复杂。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图示。
参考图5,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含像素单元230,其包含多个像素240,每个像素布置成连接到扫描线S1,S2,…,Sn之一并连接到数据线D1,D2,…,Dm之一;扫描驱动器210,用于驱动扫描线S1,S2,…,Sn和发光控制线E1,E2,…,En;数据驱动器220,用于驱动数据线D1,D2,…,Dm;第二供电器260,用于驱动电源线VL1,VL2,…,VLn;以及定时控制器250,用于控制扫描驱动器210、数据驱动器220和第二供电器260。
扫描驱动器210产生受到定时控制器250控制的扫描信号,并按顺序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1,S2,…,Sn。此外,扫描驱动器210产生受到定时控制器250控制的发光控制信号,并按顺序将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1,E2,…,En。供给到第i(其中i代表正整数)发光控制线Ei的发光控制信号与供给到第i扫描线Si的扫描信号交叠。换而言之,至少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i的时间段内,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i。
数据驱动器220产生受到定时控制器250控制的数据信号,并将与扫描信号同步的数据信号供给到数据线D1,D2,…,Dm。
第二供电器260将来自第二电源ELVSS的电压供给到电源线VL1,VL2,…,VLn。高态电压ELVSS(H)按顺序提供到电源线VL1,VL2,…,VLn。在给定时间,将低态电压ELVSS(L)提供到除了接收高态电压ELVSS(H)的电源线之外的电源线。这里,高态电压ELVSS(H)在这样的时间段内供给到第i电源线VLi该时间段与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第i发光控制线Ei的时间段交叠。更详细而言,在扫描信号供给到第i扫描线Si且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第i发光控制线Ei的上升时间点开始,高态电压ELVSS(H)供给到第i电源线VLi。在向第i发光控制线Ei供给发光控制信号被中断之后,低态电压ELVSS(L)供给到第i发光控制线Ei。
定时控制器250根据从外部提供的同步信号控制扫描驱动器210、数据驱动器220、以及第二供电器。
像素单元230接收来自第一电源ELVDD的电压,并将该电压供给到各个像素240,其中该第一电源ELVDD可以为外部电源。根据相应数据信号的电压,各个像素240控制从第一电源ELVDD经由相应像素的OLED流到第二电源ELVSS的电流量(当第二电源向像素提供低态电压时)。
更详细而言,图5所示的每个像素240与电源线之一、第一电源ELVDD、扫描线之一、发光控制线之一以及数据线之一连接。因此,图5所示的每个像素与五条导线连接,使得与图2所示各个像素140的布线相比,可以更简单地实现用于各个像素240的布线。如前所述,图2所示像素140需要每像素六条导线的更复杂的布线配置。
图6为示出了第二实施方案的像素的实施方案的电路图。出于解释的目的,图6示出了第m数据线Dm,第n扫描线Sn,第n发光控制线En和第n电源线VLn。
参考图6,像素240包含OLED和像素电路242,该像素电路242连接到数据线Dm、扫描线Sn及发光控制线En,用于控制供给到OLED的电流量。
该OLED的阳极与像素电路242连接,OLED的阴极与电源线VLn连接。当低态电压ELVSS(L)供给到电源线VLn时,电流经由OLED从像素电路242供给到电源线VLn,该OLED产生特定或者预定的光。然后,当高态电压ELVSS(H)供给到电源线VLn时,电流不流到OLED,因此该OLED不产生光。也就是说,高态电压ELVSS(H)的电平设置得足够高,使得当高态电压ELVSS(H)供给到电源线VLn时电流不流到该OLED。举例而言,高态电压ELVSS(H)的电平可设置为等于(或者基本上等于)与第一电源ELVDD对应的电压电平。
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像素电路242对应于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控制供给到该OLED的电流量。像素电路242包含第一晶体管M61、第二晶体管M62、第三晶体管M63、第四晶体管M64和存储电容器C6st。
第二晶体管M62的第一电极与数据线Dm连接,第二晶体管M62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61连接。第二晶体管M62的栅电极与扫描线Sn连接。因此,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第二晶体管M62导通以将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供给到第一节点N61。
第一晶体管M61的第一电极与第一节点N61连接,第一晶体管M61的第二电极与该OLED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管M61的栅电极与存储电容器C6st的第一端子连接。因此,第一晶体管M61与存储于存储电容器C6st内的电压相对应地将电流供给到该OLED。
第三晶体管M63的第一电极与第一晶体管M61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63的第二电极第一晶体管M61的栅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63的栅电极连接到扫描线Sn。因此,当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时,第三晶体管M63导通以将第一晶体管M61连接为二极管形式。
第四晶体管M64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源ELVDD连接,第四晶体管M64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N61连接。第四晶体管M64的栅电极与发光控制线En连接。因此,当发光控制信号未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时,第四晶体管M64导通以将第一电源ELVDD与第一节点N61电学连接。
参考图7所示波形图更详细地解释该像素的工作。首先,发光控制信号在第一时间段T1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以关断第四晶体管M64。如果第四晶体管M64关断,则第一电源ELVDD与第一节点N61电学隔离。
扫描信号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供给到扫描线Sn。如果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Sn,则第二晶体管M62和第三晶体管M63导通。如果第二晶体管M62导通,数据线Dm与第一节点N61电学连接。如果第三晶体管M63导通,则存储电容器C6st的第一端子以及第一晶体管M61的栅电极电连接到第一晶体管M61的第二电极。
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将低态电压ELVSS(L)供给到OLED的阴极。因此,在第二时间段T2内,低态电压ELVSS(L)提供到存储电容器C6st的第一端子和第一晶体管M61的栅电极。低态电压ELVSS(L)设置为使得电流通过OLED流到第二电源ELVSS的电平。
接着,在第三时间段T3期间将高态电压ELVSS(H)供给到电源线VLn。因此,电流不通过OLED流到电源线VLn。相应地,在第三时间段T3期间,供给到数据线Dm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一节点N61、第一晶体管M61和第三晶体管M63被供给到存储电容器C6st的第一端子。由于第一晶体管M61连接成二极管形式,存储电容器C6st根据与第一晶体管M61的阈值电压对应的电压以及与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充电。
向扫描线Sn供给扫描信号在第四时间段T4期间被中断。因此,第二晶体管M62和第三晶体管于是关断。如果第二晶体管M62关断,则第一节点N61变得与数据线Dm电学隔离。如果第三晶体管M63关断,则第一晶体管M61的栅电极变得与第一晶体管M61的第二电极电学隔离。
将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En在第五时间段期间T5被中断。如果第四晶体管M64导通,则第一电源ELVDD变得与第一节点N61电连接。
在第五时间段T5之后,低态电压ELVSS(L)被供给到电源线VLn。于是,根据存储电容器C6st中所存储的电压,电流从第一晶体管M61流到第二电源ELVSS。因此,OLED根据存储电容器C6st内充电的电压,产生特定或预定亮度的光。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方案,各个像素240内包含的各个存储电容器C6st被与各个第一晶体管M61的阈值电压对应的电压以及与各个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充电。结果,可以更好地控制流入各个OLED的电流,而与各个第一晶体管M61的阈值电压无关。因此,像素可以操作成显示亮度均匀的图像。与第一实施方案的像素相比,第二实施方案的各个像素240如图6所示仅包含四个晶体管,因此具有更简单的结构。此外,与像素140相比,像素240的布线配置用来减小像素240的尺寸。
尽管已经结合特定示范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特征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调整和等效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具有阴极和阳极;第一晶体管,其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一晶体管栅电极;第二晶体管,其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二晶体管栅电极;第三晶体管,其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三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三晶体管栅电极;以及存储电容器,连接在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晶体管栅电极之间,该存储电容器具有存储电容器第一端子和存储电容器第二端子,其中电源线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并适于提供高态电压和低态电压之一,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与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且适于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时导通,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栅电极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之间,与所述扫描线连接,并在所述扫描信号供给到所述扫描线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在一时间段内将所述扫描信号供给到所述扫描线,以及所述电源线在该时间段的第一部分期间提供低态电压,从而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栅电极提供与所述低态电压对应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电源线在该时间段的第二部分期间提供高态电压,从而经由所述第二晶体管在所述存储电容器第一端子提供与供给到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以及所述时间段的第一部分和所述时间段的第二部分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其中一旦所述存储电容器根据与所述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被充电,所述电源线就提供低态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进一步包括第四晶体管,其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电极、第四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四晶体管栅电极,其中所述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四晶体管栅电极与发光控制线连接,以及所述第四晶体管适于在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所述发光控制线时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其中在一时间段内将所述扫描信号供给到所述扫描线,以及至少在所述时间段内将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所述发光控制线,从而至少在所述时间段期间关断所述第四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高态电压的电平设为等于与所述第一电源对应的电压的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低态电压的电平设为低于与供给到所述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的电平。
9.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扫描驱动器,用于按顺序将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以及按顺序将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发光控制线;数据驱动器,用于将数据信号供给到数据线;多个像素,该多个像素中每一个设置成与所述扫描线中相应一条和所述数据线中相应一条连接,且该多个像素中每一个包含具有阴极和阳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及供电器,按顺序将高态电压供给到多条电源线,并将低态电压供给到所述多条电源线中未被供给高态电压的电源线,其中所述多条电源线中每一条与所述多个像素中相应像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在第一时间段内将所述扫描信号之一供给到扫描线中相应的一条,所述扫描驱动器在第二时间段内将发光控制信号中相应的一个供给到发光控制线中相应的一条,并且所述第一时间段与第二时间段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从所述第一时间段内一时刻开始,所述供电器将高态电压供给到相应的一条电源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段结束之后,所述供电器将所述低态电压供给到该相应的一条电源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高态电压的电平设置为使得,当所述高态电压供给到电源线之一时,所述多个像素中相应象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不产生光,以及所述低态电压的电平设置为使得,当所述低态电压供给到所述电源线之一时,所述多个像素中所述相应象素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产生光。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一个进一步包括第一晶体管,其具有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一晶体管栅电极;第二晶体管,其具有第二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二晶体管栅电极;第三晶体管,其具有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极、第三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三晶体管栅电极;以及存储电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晶体管栅电极之间,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二晶体管与所述数据线之一及所述扫描线之一连接,且适于在所述扫描信号之一供给到所述扫描线之一时导通,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间,以及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三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晶体管栅电极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电极之间,并适于在所述扫描信号之一供给到所述扫描线之一时导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进一步包括第四晶体管,其具有第四晶体管第一电极、第四晶体管第二电极、和第四晶体管栅电极,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四晶体管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一电极之间,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四晶体管栅电极与相应的一条发光控制线连接,并且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中每个内,所述第四晶体管适于在发光控制信号供给到该相应的一条发光控制线时关断。
全文摘要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像素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第二和第三晶体管分别具有第一、第二电极和栅电极。存储电容器连接在电源和第一晶体管栅电极之间。电源线与该OLED的阴极连接,用于提供高态或低态电压之一。第二晶体管与数据线及扫描线连接,且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时导通。第一晶体管连接在第二晶体管第二电极与OLED的阳极之间。第三晶体管连接在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且在扫描信号供给到扫描线时导通。
文档编号G09G3/32GK101048023SQ20071008970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崔相武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