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0679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面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



背景技术:

目前快递单采用的普遍为三层结构的电子面单,其中,上层为热敏纸,中间层为铜版纸或格拉辛纸或离型原纸,下层为做好离型涂布的格拉辛纸,而且中间层和下层之间有不干胶,可以粘贴在物流快递的包裹和信封上。这类电子面单的三层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时相对繁琐,而且三层结构对于纸张原料需求较多,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包括:面纸和与面纸粘连的底纸;面纸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标签区、第二标签区和第三标签区;第一标签区和第二标签区之间设有邻接于第二标签区的一侧边的连接区;第一标签区、连接区和第三标签区构成U型粘贴区;底纸包括:匹配U型粘贴区的剥离区和与剥离区邻接且匹配第二标签区的保留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签区与第一标签区、第三标签区的邻接边界为虚线槽。当底纸上的剥离区被撕去时,虚线槽的邻接边界可以保持面纸的第二标签区和第一标签区、第三标签区的粘连稳固性,不容易脱落。而在需要撕去第二标签区和保留区时,虚线槽的邻接边界也便于快递员撕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签区与连接区的邻接边界为断开线槽。断开线槽的邻接边界便于撕去第二标签区和保留区时更加快速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留区与剥离区的邻接边界为断开线槽。断开线槽的邻接边界便于剥离区的撕离,而且不会让剥离区撕离时牵连到保留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纸和底纸之间设有用于粘连的不干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纸为热敏纸或铜版纸或书写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纸为格拉辛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纸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底纸的面积。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包括:面纸和与面纸粘连的底纸;面纸包括:第一标签区、第二标签区和第三标签区,该第二标签区位于第一标签区与第三标签区之间;第一标签区及第三标签区构成粘贴区,第二标签区与第一标签区及第三标签区分别通过虚线槽划分;底纸包括对应粘贴区的剥离区和对应第二标签区的保留区,剥离区与保留区之间通过断开线槽划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面纸还包括位于第二标签区一侧的连接区,该连接区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标签区及第三标签区,该连接区、第一标签区及第三标签区构成粘贴区;底纸的剥离区对应粘贴区的连接区、第一标签区及第三标签区。

上述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将电子面单的结构简化为包含面纸和底纸的双层结构。其中,面纸作为标签用纸。使用时,快递员先将底纸上的剥离区撕去,此时面纸的U型粘贴区暴露出来,然后将电子面单粘贴在包裹或者信封上。当客户在第二标签区上签收完毕后,快递员将面纸的第二标签区以及底纸的保留区一同撕下并带走即可。通过上述的设计,只需通过双层结构便实现了传统的三层结构的效果,不仅简化了电子面单的结构,而且还省去了传统的中间层,减少了纸张原料的需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的背面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

20-面纸,21-第一标签区,22-第二标签区,23-第三标签区,24-连接区,25-U型粘贴区;

30-底纸,31-剥离区,32-保留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参见图1和图2,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10的示意图。

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10,主要包括:面纸20和与面纸20粘连的底纸30。其中,面纸20和底纸30之间通过不干胶粘连。

该面纸20为热敏纸,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标签区21、第二标签区22和第三标签区23。第一标签区21和第二标签区22之间设有邻接于第二标签区22的一侧边的连接区24。其中,第二标签区22与第一标签区21、第三标签区23的邻接边界为虚线槽。第二标签区22与连接区24的邻接边界为断开线槽。第一标签区21、连接区24和第三标签区23构成U型粘贴区25。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面纸20可以为铜版纸或者书写纸。

该底纸30为面积略大于面纸20的格拉辛纸,其包括:匹配U型粘贴区25的剥离区31和与剥离区31邻接且匹配第二标签区22的保留区32。其中,保留区32与剥离区31的邻接边界为断开线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面积相同的底纸30和面纸20。

工作原理:

当快递员需要将电子面单粘贴在包裹或者信封上时,将底纸30上的剥离区31(由于剥离区31与U型粘贴区25匹配,因此,可以理解地,剥离区31也为U型设计)撕去,而保留区32依然保留在电子面单上,然后通过面纸20上的第一标签区21、连接区24和第三标签区23所构成的U型粘贴区25将电子面单粘贴在包裹或信封上。

当快递员送件至客户并得到客户在第二标签区22的签收后,将面纸20上的第二标签区22连同底纸30上的保留区32一并撕下并且带走。此过程中,由于第二标签区22位于第一标签区21和第三标签区23之间,而电子面单粘贴在包裹或信封上后,第一标签区21和第三标签区23已经固定,所以此时撕走第一标签区21时更加方便。而且在快递件运输时,第一标签区21也不会随意晃动,降低了第一标签区21掉落的风险。

上述具有双层结构的电子面单10,将电子面单的结构简化为包含面纸20和底纸30的双层结构。其中,面纸20作为标签用纸。使用时,快递员先将底纸30上的剥离区31撕去,此时面纸20的U型粘贴区25暴露出来,然后将电子面单粘贴在包裹或者信封上。当客户在第二标签区22上签收完毕后,快递员将面纸20的第二标签区22以及底纸30的保留区32一同撕下并带走即可。通过上述的设计,只需通过双层结构便实现了传统的三层结构的效果,不仅简化了电子面单的结构,而且还省去了传统的中间层,减少了纸张原料的需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当底纸30上的剥离区31被撕去时,虚线槽的邻接边界可以保持面纸20的第二标签区22和第一标签区21、第三标签区23的粘连稳固性,不容易脱落。而在需要撕去第二标签区22和保留区32时,虚线槽的邻接边界也便于快递员撕走。断开线槽的邻接边界便于撕去第二标签区22和保留区32时更加快速方便。断开线槽的邻接边界便于剥离区31的撕离,而且不会让剥离区31撕离时牵连到保留区32。底纸30的面积略大于面纸20,便于快递员撕下底纸30上的各区域。

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区24可以省去不用;换句话说,该实施例中,第二标签区22位于第一标签区21与第三标签区23之间;第一标签区21及第三标签区23构成粘贴区,第二标签区22与第一标签区21及第三标签区23分别通过虚线槽划分。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