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笔筒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953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铅笔笔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铅笔筒是学习、绘画等领域经常使用的工具,人们使用铅笔进行绘画或书写文字。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随着使用的时间越长,铅笔会被削得越短,最后,变成不便于握持的短铅笔,通常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把短短的铅笔头扔掉,却不知已经造成能源和材料的严重浪费,铅笔的笔心也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另外,现有的铅笔筒功能单一,只能用来放置铅笔,外出写生时,铅笔附属品,例如橡皮、笔帽等散乱地放置笔盒中或桌面上,容易丢失,较短的铅笔极易在行走的过程中散落丢失,影响绘画者的绘图效率,且携带不方便,需另行携带备用铅笔。针对现有的笔筒结构单一的问题,如何研发铅笔笔筒夹持装置,充分利用铅笔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笔筒结构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铅笔笔筒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铅笔笔筒夹持装置,包括内筒、外筒、夹持器,所述外筒设置为下端中空敞口的圆柱型筒体和设在圆柱型筒体上敞口端的中空圆锥型筒体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圆柱型筒体内且二者为同轴设置,内筒设置为上端橡胶皮套和下端筒壳连接而成的中空圆柱体一体式结构,所述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呈对称且“X”形交叉排布设置,交叉位置通过铆钉旋转固定,铆钉上端的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夹持器整体嵌设置外筒内,内筒的橡胶皮套和铆钉下端的夹持器固定连接,与内筒相对的外筒筒壁上等间距设置有U形通槽,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下端部向两侧延伸设置有卡合凸起,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圆柱型筒体的筒壁厚度大于内筒的筒壁厚度,固定性强,耐支撑性强,且有利于支撑握紧笔筒的按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筒壁厚度大于夹持器的卡合凸起的宽度,保证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避免卡合凸起穿出该U形通槽,外观美观性增强,且笔筒外壁光滑度好,U形通槽和筒体的筒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起到了良好的卡合支撑效果,避免卡合凸起从U形通槽内脱出,实用性增强。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上端面设置有水平防尘盖,防尘盖设置有供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上端伸出的通孔,通过通孔调整夹持距离,通孔贯穿防尘盖的直径设置,通孔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沿直径开设有一狭长开口的弹性橡胶膜,水平防尘盖占用空间小,同时起到防尘效果,其和外筒上端形成的空腔内起到储存物品的功能,弹性橡胶膜紧密接触,起到封口的作用,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通过通孔调整夹距,从而调整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上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中空半球体防尘盖,防尘盖的下边缘与外筒的外边缘相互契合,防尘盖的一端铰接在外筒的侧壁上,防尘盖的特殊结构,加大了外筒上方的空间,且结构独特,为铅皮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兴趣,同时起到防尘效果,其和外筒上端形成的空腔内起到储存物品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上端部设置为环形或对称的C字形夹持扣,在调整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的位置时,通过按压该环形或对称的C字形夹持扣从而压缩弹簧,带动夹持器上下位移,调整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中空圆锥型筒体内通过隔板设置有置物腔,用于存放橡皮、笔帽等零散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下端设置为中空锥形结构,内筒的直径大于铅笔的直径,铅笔放置在内筒中,铅笔的下端和中空椎体结构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铅笔笔筒结构独特,造型美观,有利于引发撰写者的撰写兴趣,设计合理,夹持器调整快速便捷,通过特殊结构的夹持器和内筒、外筒的配合,将短铅笔放置在内筒中,通过卡合凸起卡合在外筒筒壁上的U形通槽内以实现加长铅笔的功能,夹持稳定性强,当铅笔被削得很短不便于握持时,有利于将短铅笔加长同时具有保护铅笔的作用,从而提高短铅笔的使用率,降低铅笔的浪费,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节约习惯;该铅笔筒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夹持器和外筒之间形成的空腔,有效利用空间,将橡皮笔帽等小物品放置在内部,有效降低铅笔附属品丢失的机率,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持扣;2、防尘盖;3、圆锥型筒体;4、第一夹持手柄;5、铆钉;6、橡胶皮套;7、第二夹持手柄;8、卡合凸起;9、U形通槽;10、内筒;11、圆柱型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铅笔笔筒夹持装置,包括内筒、外筒、夹持器,所述外筒设置为下端中空敞口的圆柱型筒体和设在圆柱型筒体上敞口端的中空圆锥型筒体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内筒设置在外筒的圆柱型筒体内且二者为同轴设置,内筒设置为上端橡胶皮套和下端筒壳连接而成的中空圆柱体一体式结构,所述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呈对称且“X”形交叉排布设置,交叉位置通过铆钉旋转固定,铆钉上端的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之间设置有弹簧,夹持器整体嵌设置外筒内,内筒的橡胶皮套和铆钉下端的夹持器固定连接,与内筒相对的外筒筒壁上等间距设置有U形通槽,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下端部向两侧延伸设置有卡合凸起,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

具体使用过程为:由于内筒的直径大于铅笔的直径,将铅笔放置在内筒中,铅笔的下端和中空椎体结构相互配合,铅笔的顶端穿过内筒上端的橡胶皮套和铆钉下端的夹持器固定,用手指卡合在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上端部的夹持扣中,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相向夹紧,弹簧被挤压,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相向运动,橡胶皮套根据需要调整的位置进行挤压,按压的同时将夹持器向下送放,直至铅笔的下端和中空椎体结构相互配合,慢慢松开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夹持扣,将卡合凸起正对外筒筒壁上的U形通槽,将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从而将铅笔固定在内筒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外筒的圆柱型筒体的筒壁厚度大于内筒的筒壁厚度,固定性强,耐支撑性强,且有利于支撑握紧笔筒的按压力,所述外筒的筒壁厚度大于夹持器的卡合凸起的宽度,保证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避免卡合凸起穿出该U形通槽,外观美观性增强,且笔筒外壁光滑度好,U形通槽和筒体的筒壁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起到了良好的卡合支撑效果,避免卡合凸起从U形通槽内脱出,实用性增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外筒上端面设置有水平防尘盖,防尘盖设置有供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上端伸出的通孔,通过通孔调整夹持距离,通孔贯穿防尘盖的直径设置,通孔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沿直径开设有一狭长开口的弹性橡胶膜,水平防尘盖占用空间小,同时起到防尘效果,其和外筒上端形成的空腔内起到储存物品的功能,弹性橡胶膜紧密接触,起到封口的作用,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通过通孔调整夹距,从而调整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的位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外筒上端面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中空半球体防尘盖,防尘盖的下边缘与外筒的外边缘相互契合,防尘盖的一端铰接在外筒的侧壁上,防尘盖的特殊结构,加大了外筒上方的空间,且结构独特,为铅皮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兴趣,同时起到防尘效果,其和外筒上端形成的空腔内起到储存物品的功能。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第一夹持手柄和第二夹持手柄的上端部设置为环形夹持扣,在调整卡合凸起卡合在U形通槽内的位置时,通过按压该环形形夹持扣从而压缩弹簧,带动夹持器上下位移,调整方便快捷。外筒的中空圆锥型筒体内通过隔板设置有置物腔,用于存放橡皮、笔帽等零散物品。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