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425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化工检修钳工、化工管路及控制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培训、考核中,遇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往往只能在教学参观和校外实践环节,才能去企业看到实际的化工工艺设备,但仍然不能亲自进行安装、调试、操控等实践操作。为了更好的检测学生操作技能水平,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学用操作技能实训、测评装置,以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操作技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拆装方便、可实现参数自动控制且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架、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控制器及操控台,所述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安装于安装架内,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罐、第二储水罐、储水槽,所述第一储水罐的进水口与储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路连接,第一储水罐的出水口与储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储水罐的进水口与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路连接,第二储水罐的出水口与储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路连接;在第一进水管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水泵、进水控制阀组;在第一出水管路上安装第一排水阀;第二进水管上安装第二水泵,第二出水管路上安装第二排水阀;所述的第一水泵、进水控制阀组、第一排水阀、第二水泵、第二排水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操控台连接。

而且,所述第一储水罐的下部安装第一液位变送器,第二储水罐的下部安装第二液位变送器,储水槽的下部安装第三液位变送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液位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储水槽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进水控制阀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电磁流量计、流量计入口阀、流量计出口阀、气动调节阀、调节阀入口阀及调节阀出口阀,所述电磁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流量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气动调节阀、调节阀入口阀及调节阀出口阀并联连接调节阀旁通阀,所述电磁流量计、流量计入口阀及流量计出口阀并联连接流量计旁通阀,调节阀旁通阀及流量计旁通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第一水泵上安装有第一水泵回水阀,第二水泵上安装有第二水泵回水阀,第一、第二水泵回水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第一水泵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水泵压力传感器,第二水泵出口处安装有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第一排水阀与第二排水阀并联连接排水阀旁通阀,所述的排水阀旁通阀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第一储水罐上安装有第一磁翻板液位计,第二储水罐上安装有第二磁翻板液位计,所述第一、第二磁翻板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而且,所述的安装架底端安装有移动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包括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控制器及操控台,在双回路三灌槽水循环系统的管路上安装水泵及控制阀,水泵及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操控台连接,采用开放式连接,结构紧凑可靠,不仅拆卸安装方便,且能够实现流量及液位的单双路自动调节,学生通过操控台的操作完成实训测评,是很好的教学用实训测评装置。

2、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储水罐及储水槽上均安装液位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通过操控台的输入及时控制储水罐和出水槽中的水位变化,便于实验操作及检测。

3、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储水槽内安装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操控台,灵敏度极高,能精确测试出水槽内水的温度变化,便于操控平台及时的调配。

4、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电磁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流量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实现流量-液位的串级控制,及时调节操控台的输入值,保证水循环系统的动态平衡。

5、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调节阀旁通阀及流量计旁通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可实现液位的串级控制,通过气动调节阀开度控制流量计调整液位变化。

6、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水泵回水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水泵作为水循环的主要动力,通过回水阀的控制可实现系统的良好循环,让学生清晰的掌握实训知识,提高实训技能。

7、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实时记录循环系统的压力参数值,便于控制阀各种控制阀门的开度。

8、本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安装架底端安装有移动脚轮,可实现整套测评装置的实时移动,便于教学演示和测评操作。

9、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采用开放式连接结构,连接紧凑可靠,不仅拆卸安装方便,灵活性极高,提高学生的动手安装能力,且能够实现单双回路的液位及流量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进水管路、2-第一储水罐、3-第一磁翻转液位计、4-第一液位变送器、5-第一出水管路、6-第一排水阀、7-排水阀旁通阀、8-储水槽、9-第三液位变送器、10-温度传感器、11-调节阀旁通阀、12-调节阀出口阀、13-气动调节阀、14-调节阀入口阀、15-流量计旁通阀、16-流量计出口阀、17-电磁流量计、18-流量计入口阀、19-移动脚轮、20-第一压力传感器、21-第一水泵、22-第一水泵回水阀、23-第二水泵、24-第二水泵回水阀、25-第二压力传感器、26-第二排水阀、27-第二出水管路、28-第二液位变送器、29-第二磁翻转液位计、30-第二储水罐、31-第二进水管路、32-控制器、33-操控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教学用化工工艺实训测评装置,其创新之处在于:其包括安装架、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控制器32及操控台33,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安装于安装架内,双回路三罐槽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储水罐2、第二储水罐30、储水槽8,第一储水罐的进水口与储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路1连接,第一储水罐的出水口与储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路5连接;第二储水罐的进水口与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路31连接,第二储水罐的出水口与储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路27连接;在第一进水管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水泵21、进水控制阀组;在第一出水管路上安装第一排水阀6;第二进水管上安装第二水泵23,第二出水管路上安装第二排水阀26;第一水泵、进水控制阀组、第一排水阀、第二水泵、第二排水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操控台连接,采用开放式连接,结构紧凑可靠,不仅拆卸安装方便,且能够实现流量及液位的单双路自动调节,学生通过操作平台的控制完成实训测评,是很好的教学用实训测评装置。

第一储水罐的下部安装第一液位变送器4,第二储水罐的下部安装第二液位变送器28,储水槽的下部安装第三液位变送器9,第一、第二、第三液位变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通过操控台的输入及时控制储水罐和出水槽中的水位变化,便于实验操作及检测。

储水槽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操控台,灵敏度极高,能精确测试出水槽内水的温度变化,便于操控平台及时的调配。

进水控制阀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电磁流量计17、流量计入口阀18、流量计出口阀16、气动调节阀13、调节阀入口阀14及调节阀出口阀12,电磁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流量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实现流量-液位的串级控制,及时调节操控台的输入值,保证水循环系统的动态平衡。

气动调节阀、调节阀入口阀及调节阀出口阀并联连接调节阀旁通阀11,电磁流量计、流量计入口阀及流量计出口阀并联连接流量计旁通阀15,调节阀旁通阀及流量计旁通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可实现液位的串级控制,通过气动调节阀开度控制流量计调整液位变化。

第一水泵上安装有第一水泵回水阀22,第二水泵上安装有第二水泵回水阀24,第一、第二水泵回水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水泵作为水循环的主要动力,通过回水阀的控制可实现系统的良好循环,让学生清晰的掌握实训知识,提高实训技能。

第一水泵的出口处安装有第一水泵压力传感器20,第二水泵出口处安装有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25,第一、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压力信号传输至操控台,可实时记录循环系统的压力参数值,便于控制阀各种控制阀门的开度。

第一排水阀与第二排水阀并联连接排水阀旁通阀7,排水阀旁通阀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至操控台。

第一储水罐上安装有第一磁翻板液位计3,第二储水罐上安装有第二磁翻板液位计29,所述第一、第二磁翻板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液位信号传输至操控台。

安装架底端安装有移动脚轮19,可实现整套测评装置的实时移动,便于教学演示和测评操作。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