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762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弯折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柔性oled屏幕的弯折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领域的发展,各大移动终端设备厂商对于高屏占比的移动终端设备需求越来越强烈,移动终端也逐渐步入全面屏时代。传统的lcd屏幕由于自身技术的限制,很难将屏占比进一步提升,而随着柔性oled屏幕的出现,使得全面屏才成为可能。

鉴于柔性oled屏幕的柔性特性,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屏幕的外引脚贴合区域反折到屏幕显示区的下方,使得显示区的边框减小,甚至减小到零。由于外引脚贴合区通常设置于显示区的下方,对于搭载屏幕内指纹解锁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而言,外引脚贴合区的反折可以达到取消home键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对屏幕侧边曲面的设计,可使得两侧边框缩小,特别是将来突破了将屏幕显示区四周走线区域全部反折到屏幕显示区下方的技术时,更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屏移动终端产品。

当前,将柔性oled屏幕下方的外引脚贴合区反折到屏幕显示区背面的技术可简称为屏幕的弯折技术,该技术目前仍旧属于新的加工课题,工艺难度较大,产品良率也较低,当前市面上缺乏成熟的专用弯折设备与之对应,因此需设计一种用于屏幕弯折的专用治具来对应这一新兴工艺制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一致性强的柔性oled屏幕弯折治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折治具,用于将柔性oled屏幕的显示区和外引脚贴合区弯折并贴合,包括载台、翻转板、压线板和观测器;所述载台和所述翻转板为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板朝向所述载台翻转并贴合;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内均设有收容腔,所述两个收容腔配合组成收容区,所述收容区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外形匹配,用以收容所述柔性oled屏幕;所述压线板设置于所述载台和所述翻转板交界处,并处于所述收容区的外部,所述压线板用于压制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折线;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上预设有对位标记,所述观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在弯折贴合后所述对位标记是否重合;所述收容区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接触面上设有吸盘或气孔,用于产生负压吸附并固定所述柔性oled屏幕。

其中,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载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载台与所述底座连接处设有第一微调装置,所述第一微调装置用于调整所述载台朝所述转轴方向做前后运动。

其中,所述载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载台与所述底座连接处设有第二微调装置,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贴合时,所述载台正对所述翻转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微调装置用于调整所述载台绕通过所述载台的几何中心并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的旋转动作。

其中,所述载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载台与所述底座连接处设有第三微调装置,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贴合时,所述载台正对所述翻转板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三微调装置用于调整所述载台沿所述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

其中,所述载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旋转座与所述压线板配合,所述压线板一端通过转动销固定于所述旋转座上。

其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压线板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接触时,所述定位座支撑所述压线板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柔性oled屏幕沿所述转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对位标记,所述观测器为两个,用于分别观测所述柔性oled屏幕两端的所述对位标记。

其中,所述收容区内设置至少四个限位面,所述至少四个限位面两两相邻,用于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四条边线配合,以限定所述oled屏幕在所述收容区内的位置。

其中,每一个所述限位面均对应一个限位块,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通过微调单元设置于所述收容区内,以配合不同外形尺寸的所述柔性oled屏幕在所述收容区内的定位。

其中,每一个所述限位面均对应一个限位块,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收容区为可拆卸连接,更换不同尺寸的所述限位块,以配合不同外形尺寸的所述柔性oled屏幕在所述收容区内的定位。

本发明弯折治具,通过所述载台和所述翻转板以及所述转轴的配合,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翻转板朝向所述载台翻转并贴合的动作。通过所述载台和所述翻转板配合设置以组成的收容区用以收容所述柔性oled屏幕,所述收容区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接触面上设有吸盘或气孔,用于吸附并固定所述柔性oled屏幕,所述压线板放置于所述柔性oled屏幕上,并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发生接触,在弯折的过程中采用负压吸附样品,并利用压线板来保证弯折位置的一致性,使得弯折工艺具备较高的效率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弯折治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弯折治具弯折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弯折治具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的弯折治具100,用于将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显示区210和外引脚贴合区220弯折并贴合,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上预设有完成弯折后的对位标记201,所述对位标记201用于检测弯折线202是否合格,即所述弯折线202是否正对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的分界位置。本发明弯折治具100包括载台20、翻转板30、压线板40和观测器60,底座10作为承载基座,所述载台20、所述翻转板30、所述压线板40和所述观测器60均承载于所述底座10上。所述载台20与所述翻转板30通过转轴50连接,所述载台20和所述翻转板30均平行于所述转轴,且分列在所述转轴50的两侧,其中所述翻转板30与所述转轴50固连,所述转轴50带动所述翻转板30朝向所述载台20翻转并贴合。所述载台20内设置第一收容腔21,所述翻转板30内设置第二收容腔31,所述第一收容腔21与所述第二收容腔31配合组成收容区70,所述收容区70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外形匹配,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收容于所述收容区70内,所述收容区70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接触面上设有负压单元71,所述负压单元71可以为吸盘或气孔,当所述负压单元71为气孔时,该气孔应该具备可以抽真空的功能。所述负压单元71用于在本发明弯折治具100弯折的过程中吸附并固定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台20与所述翻转板30的初始状态都为水平展开,所述翻转板30可以随所述转轴50做180度的翻转以贴合所述载台2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板30的初始状态也可以不设置为完全水平,倾斜的所述收容区70同样可以实现弯折动作。同时,因为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柔性特性,所述翻转板30与所述载台20的夹角可以小于180度,但为了给所述压线板40让出压制的空间,也便于所述oled屏幕的安装和拿取,所述翻转板30与所述载台20的夹角不宜小于90度。所述压线板40设置于所述载台20和所述翻转板30的交界处,即所述压线板40设置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所述弯折线202位置,所述压线板40处于所述收容区70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收容区70的正上方,所述压线板40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上表面接触,在进行弯折操作时,所述柔性oled屏幕因为所述压线板40的作用,其弯折线202发生在紧靠所述压线板40接触的位置上,即所述压线板40可以压制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弯折线202。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上预设有对位标记201,所述观测器60用于观测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在弯折贴合后所述对位标记201的重合情况。

本发明弯折治具100在对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进行弯折时,通过所述收容区70提供了限位的空间,同时通过所述负压单元71对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实现了固定。在弯折的过程中,由所述压线板40压制出弯折线202,然后抬起所述压线板40,进一步弯折直至所述载台20与所述翻转板30贴合,即所述显示区210与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贴合,实现弯折。同时所述观测器60还可以通过对所述对位标记201的观测以判定弯折的质量。因为所述收容区70对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外形匹配,可以保证每次的定位一致性,所述压线板40的每次压制位置也为固定,所以利用本发明弯折治具100对所述柔性oled屏幕进行弯折,可以保证弯折后得到的所述弯折线202保持较好的一致性,提高本工序的良品率。

需要提出的是,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为实现更好的生产效率,一些实施例对所述转轴50与所述翻转板30的转动动作采用了电机来驱动,特别是采用一致性较好的伺服电机,可以进一步保证每次翻转动作的转动力矩大小、速度相同。

在实际的弯折过程中,所述压线板40只能在预弯折,即所述翻转板30相对于所述载台20的角度大于90时的弯折过程中控制所述弯折线202的形成。在所述压线板40抬起,让位给所述翻转板30进行进一步的弯折动作的过程中,所述弯折线202已经初步形成。当所述翻转板30与所述载台20弯折至贴合后,所述弯折线202实际已经形成。在这个时候,所述翻转板30和所述载台20的对齐情况,即所述第一收容腔21与所述第二收容腔31的对齐情况,将对最后的所述弯折线202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转轴50的转动座51固定于所述底座10上,对所述载台20与所述底座10的连接处即设有第一微调装置11,所述第一微调装置11用于调整所述载台20朝所述转轴50的方向做前后运动,如图1所示实施例,所述第一微调装置11设置为滑轨,所述载台20相对于所述转轴50作前后滑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收容腔21和所述第二收容腔31沿这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所述弯折线202的位置,保证所述对位标记201的重合情况。

一种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21和所述第二收容腔31之间的相对旋转也进行微调加以校正。在所述载台20与所述底座10连接处设置第二微调装置12,所述载台20与所述翻转板30贴合时,所述载台20正对所述翻转板30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001,此时以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011为基准,所述轴线011同时还穿过所述载台20的几何中心,所述第二微调装置12用于调整所述载台20绕所述轴线011的旋转动作,即所述第二微调装置12调整所述第一收容腔21以所述轴线011为中心,相对所述第二收容腔31的旋转,以调整所述弯折线202的位置,保证所述对位标记201的重合情况。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微调装置12为转盘,当然通用的能实现角度旋转动作的机构都可以用作所述第二微调装置12,本说明书中不作特别限定。

一种实施例,所述载台20与所述底座10连接处设有第三微调装置13,所述第三微调装置13用于调整所述载台2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相对于所述翻转板30做往复运动。特别是所述载台2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相对于所述翻转板30靠近的运动,是保证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贴合紧密的动作,可以加深所述弯折线202的压痕。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微调装置13采用了螺纹顶杆的结构,同样的,通用的直线位移结构都可以用作所述第三微调装置13,本说明书中也不作特别限定。

一种实施例,所述压线板40是通过底座10上设置的旋转座14连接在所述弯折治具100上的,所述旋转座14通过转动销15与所述压线板40的一端配合,使得所述压线板40可以绕所述转动销15旋转,以实现所述压线板40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接触动作,并实现在弯折动作的后期抬起所述压线板40以给所述翻转板30让位。进一步的,所述压线板40向所述转动销15一端继续延伸,得到一个驱动段41。所述驱动段41可以与外部驱动装置配合,使得所述压线板40的抬起与落下动作靠外力实现。通常的,采用气泵或者电机等驱动方式,驱动所述驱动段41运动,可以大大提高弯折效率。

由于所述压线板40属于悬臂梁结构,在所述底座10还设置定位座16用以固定所述压线板40的另一端。显然,所述旋转座14与所述定位座16分列所述收容区70的两侧,所述压线板40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接触时,所述压线板40的另一端因为所述定位座16的支撑而具备更好的刚度,有利于保证所述弯折线202的一致性。

一种实施例,针对所述对位标记201,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沿所述转轴50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对位标记201设置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两端,加长所述对位标记201的间隔距离,可以更好的实现所述显示区210和所述外引脚贴合区220的对位。此时,所述观测器6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位观测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两侧上所述对位标记201。为了保证精度,所述对位标记201往往非常细小,所述观测器60可以是放大镜或者透镜组,更优的选择是采用ccd进行观测。

对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在所述收容区70内的定位,为了更准确以提高一致性,在所述收容区70内设置至少四个限位面701,所述至少四个限位面701用于限定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的四条两两相邻的边线,从而限定所述oled屏幕200在所述收容区70内的位置。

一种实施例,见图3,每一个所述限位面701均对应一个限位块711,为配合不同外形尺寸的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在所述收容区70内的定位,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711与所述收容区70的连接被设置为可调整连接,通过微调单元702固定于所述收容区内,所述微调单元702用于调整所述限位块711在所述收容区70内的位置,从而匹配不同外形尺寸的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提升本发明弯折治具100的兼容性。

另一种实施例,每一个所述限位面701均对应一个限位块712,至少一个所述限位块712与所述收容区70被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更换不同尺寸的所述限位块712,即更换所述限位面701在所述收容区70内的位置,从而匹配不同外形尺寸的所述柔性oled屏幕200在所述收容区内的定位。

本发明弯折治具,通过所述载台和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柔性oled屏幕的负压固定,同时通过所述压线板对所述弯折线的压制,使得所述转轴带动所述翻转板朝向所述载台翻转并贴合的过程中所述柔性oled屏幕能够得到一致性较高的所述弯折线。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微调装置,将所述载台与所述翻转板在贴合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微调,保所述弯折线的准确。通过所述观测器和所述对位标记的设置,提高了对弯折质量的检测能力,也有助于微调动作的进行。最后,通过所述限位面的设置,提高了所述柔性oled屏幕在所述收容区内的定位精度,活动的所述限位面更提高了本发明弯折治具的兼容性。整个发明弯折治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得到一致性较高的柔性oled屏幕弯折效果。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