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5830发布日期:2018-11-24 10: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对其外观也越来越关注,窄边框设计可大幅提高手机正面视觉冲击力,而窄边框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显示屏幕的自身黑边,特别是显示屏的出线方式,很大程度影响了其下黑边的大小。

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本身的结构如图1所示,amoled显示模组主要结构为:最上层偏光片11、上层玻璃12和下层玻璃13,上层玻璃12和下层玻璃13由四周边缘框胶14粘合,形成中间的密封空心结构;上层玻璃12表面镀有触控感应层15,再通过触控柔性线路板16(fpc)与手机主控制板连接,来实现触控功能。下层玻璃13表面是有机发光材料组成的像素点17(rgb)和惰性气体,像素外边缘是显示层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走线18,再通过显示层fpc走线19与主控制板连接,来实现显示功能。

由图1可知,amoled显示模组出线位置的总宽度由a(显示边缘到上层玻璃边缘)+b(上层玻璃边缘到下层玻璃边缘)+c(下层玻璃边缘到显示fpc弯折外边)+d(显示fpc外边到触控fpc弯折外边)累加构成。

由此可知,由于独立进行触控感应层和显示层ito走线的设置,会造成amoled显示模组出线位置的总宽度较大,造成手机的下黑边较大,降低了手机的屏占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的由于独立进行触控感应层和显示层ito走线的设置,导致显示模组出线位置的总宽度较大,造成移动终端的下黑边较大,存在降低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上铺设有触控感应层,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二区域上还设置有连接走线,所述连接走线分别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所述触控感应层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二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玻璃层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玻璃层之间通过胶框密封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所述触控感应层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

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的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上制作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

在所述有机发光像素单元上制作触控感应层;

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上制作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所述触控感应层连接的连接走线;

通过框胶将第二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玻璃层连接;

在所述第二玻璃层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的一侧贴合偏光片;

其中,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一区域上,所述连接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玻璃层之间通过胶框密封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所述触控感应层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将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触控感应层的连接走线设置在一起,利用该连接走线进行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触控感应层与主板的连接,可以减小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进而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下黑边,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amoled显示模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进行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制作后,第一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进行触控感应层制作后,第一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进行连接走线的制作后,第一玻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第二玻璃层与第一玻璃层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由于独立进行触控感应层和显示层ito走线的设置,导致显示模组出线位置的总宽度较大,造成移动终端的下黑边较大,存在降低移动终端的屏占比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移动终端。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玻璃层100,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第一区域上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上铺设有触控感应层102,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第二区域上还设置有连接走线103,所述连接走线103分别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所述触控感应层10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第二玻璃层200,所述第二玻璃层200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玻璃层200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之间通过胶框300密封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所述触控感应层102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

偏光片210,所述偏光片210设置在所述第二玻璃层200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触控感应层102均设置在第一玻璃层100上,且采用相同的连接走线103进行二者与主板的连接,可以避免将连接走线设置在不同的玻璃层,造成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较大的问题,此种方式,减小了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第一玻璃层100的上表面设置第二玻璃层200,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层100和所述第二玻璃层200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玻璃层200的平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平面面积、且所述第二玻璃层200的平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上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占用的平面面积,以保证第二玻璃层200可以完全覆盖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在进行第二玻璃层200的设置时,为了保证能进行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的密封,第二玻璃层200除了正对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所占的第一区域外,在第一区域的四周的预设范围内也均有第二玻璃层200覆盖,利用胶框300在第一区域的四周进行第二玻璃层200与第一玻璃层100的连接,可以保证在连接时,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不受胶框300的覆盖,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不受影响。

具体地,因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其中一边缘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即设置连接走线103的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其中一边缘与设置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的第一区域之间,因此在利用胶框300连接第二玻璃层200与第一玻璃层100时,位于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其中一边缘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所设置区域之间的胶框300是设置在连接走线103之上的。该连接走线103为触控与显示的分时复用或并行的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走线。

具体地,所述偏光片210的面积大致等于第二玻璃层200面积减去胶框300占用的所述第二玻璃层200的面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连接走线103与主板的顺利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柔性线路板400实现二者连接,具体地,所述柔性线路板400由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弯折到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玻璃层100即显示面板的下层玻璃,第二玻璃层即显示面板的上层玻璃。

由本发明实施例可知,通过将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触控感应层102均设置在第一玻璃层100上,且采用相同的连接走线103进行二者与主板的连接,触控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柔性线路板共用,来实现显示与触控功能,使得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构成为:a+b+c,与图1中的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相比,减少了d的宽度,以此减小了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

进一步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上制作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

需要说明的是,该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指的是rgb像素点)具有多个,且具有预设规则的分布在第一玻璃层100的特定区域,在执行完步骤301后,第一玻璃层10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步骤302,在所述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上制作触控感应层102;

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是将触控感应层102镀在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的上表面,此处主要采用的是黄光工艺的方式进行触控感应层102的制作,具体为在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上方设置制作触控感应层102的基材,然后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艺流程制作得到触控感应层102。在执行完步骤302后,第一玻璃层100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一区域上,所述连接走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的第一面的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设置。

步骤303,在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上制作与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所述触控感应层102连接的连接走线103。

需要说明的是,此步骤是在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镀上连接走线103,该连接走线103与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所述触控感应层102均连接,该连接走线103为触控与显示的分时复用或并行的ito走线。在执行完步骤303后,第一玻璃层100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

步骤304,通过胶框300将第二玻璃层200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玻璃层200与所述第一玻璃层100之间通过胶框300密封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多个有机发光像素单元101和所述触控感应层102位于所述封闭空间中。

步骤305,在所述第二玻璃层200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一侧贴合偏光片210。

在执行完此过程后,第二玻璃层200与第一玻璃层100连接后的结构如图7所示。

进一步,在步骤303之后,还包括:

将柔性线路板400与所述连接走线103进行电连接,并将柔性线路板400由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弯折到背离所述第一玻璃层100的第一面的一侧。

通过将触控感应层镀在下层玻璃上的有机发光像素单元表面,并在有机发光像素单元和触控感应层外围,镀上触控与显示的分时复用或并行的ito走线,使得触控与显示共用柔性线路板,节省了柔性线路板的使用,同时减小了显示面板出线位置的总宽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移动终端,减小了移动终端的下黑边,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需要说明的是,该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