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扫描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735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扫描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扫描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扫描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因为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能够做得比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显示装置小且轻,所以近年来己对FPD作了相当的研究。结果,液晶显不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场发射显不器(Field Emiss1n display,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和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0LED)已被开发并投入实际使用。在这些FPD中,PDP可具有大的屏幕,但亮度低且发光效率低而导致功耗高,LCD的响应速度相对慢且由于它使用背光而功耗很大。
[000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发光源,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扫描驱动电路存在相邻扫描信号间同时为低电平的重叠,这样会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扫描驱动电路,其可以有效地杜绝相邻扫描信号间同时为低电平的重叠,保证显示效果。
[000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移位寄存单元,每一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采用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信号作为下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入信号,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占空比来调整输出波形的低有效地时间长度。
[0006]优选地,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一个基准高电位、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基准低电位,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相接后与基准高电位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基准低电位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时钟信号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输入信号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输出信号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分为触发模块与复位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包括:基准高电位、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基准低电位,所述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二电容。
[0008]优选地,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一个基准高电位、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基准低电位,其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相接后与基准高电位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基准低电位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时钟信号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输入信号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输出信号连接。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一个基准高电位、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基准低电位,其中,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相接后与基准高电位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基准低电位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时钟信号连接,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连接,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输入信号连接,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基准高电位连接,第四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第五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输出信号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都是P型薄膜晶体管。
[0011 ]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都是寄存电容。
[0012]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单元阵列、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数据线、和扫描线。
[0013]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包含的扫描驱动电路可以逐行传递信号,使每一行的像素可以有序地打开,资料信号可以有序地写入显示单元,达到显示图像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驱动一个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需求的扫描信号波形图。
[0017]图4为本发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扫描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的实施例的时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一动作分解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二动作分解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的第三动作分解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发明提供扫描驱动电路中一个移位寄存单元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