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5144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CM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背景技术】】
[0002]LCMOXD Module,IXD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器(IXD)件及其连接件、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电路板、结构件以及背光源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0003]目前,广泛运用LCM作为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的显示屏,由于楼宇可视对讲产品操作频繁,需要频繁的开屏、关屏以进行监视和视频通话。因此,对于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来说,需要LCM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保证显示屏能够实现频繁的开屏和关屏。为此,在生产LCM时,需要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以获得LCM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但目前并无相关测试装置能够自动针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针对LCM老化冲击测试需手动进行,使得LCM老化冲击测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测试时间,导致测试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测试效率低下问题,提供一种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
[0005]一种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包括:
[0006]时钟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继电器板,其中所述时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板的控制端相连;
[0007]所述继电器板包括NPN型三极管Q、继电器K、电阻R2、电阻R3、极性电容C3、至少一个输出插座Jl以及信号发生器F,所述继电器K包括线圈和常开触点;
[0008]其中,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所述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
[0009]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所述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以及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
[0010]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插座Jl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输出插座Jl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输出插座JI的第三引脚与信号发生器F的输出端相连。
[0011]本实用新型在被测LCM接入输出插座Jl的情况下,通过时钟电路将时钟信号输入到继电器板中三极管Q的基极,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当所述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使得三级管Q导通,使得继电器K的线圈有电流通过,进而使常开触点导通,从而将电源输入到输出输出插座Jl的第一引脚,进而开启LCM以使所述LCM显示信号发生器F所输入的内容。在所述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截止,使得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进而使LCM关闭。连续输入所述时钟信号时,以实现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本实用新型只需将LCM接入所述输出输出插座Jl中即可自动针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一方面大大降低了 LCM老化冲击测试的时间,提高了老化冲击测试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准确获取LCM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一种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一种实施例时钟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较佳实施例继电器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较佳实施例时钟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一种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一种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包括:
[0019]时钟电路101以及至少一个继电器板,其中所述时钟电路101的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板的控制端相连;
[0020]所述继电器板包括NPN型三极管Q、继电器K、电阻R2、电阻R3、极性电容C3、至少一个输出插座Jl以及信号发生器F,所述继电器K包括线圈和常开触点;
[0021]其中,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所述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并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
[0022]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所述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以及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所述极性电容C3的负极接地;
[0023]所述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电源Vcc相连,所述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插座Jl的第一引脚相连,所述输出插座Jl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输出插座Jl的第三引脚与信号发生器F的输出端相连。
[0024]优选地,所述继电器板还包括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相连,负极与电源Vcc相连。
[0025]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6]在被测LCM接入输出插座Jl的情况下,通过时钟电路101将时钟信号输入到继电器板中三极管Q的基极。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当所述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时,此时三极管Q基极的电压大于发射机电压,使得三级管Q导通,使得继电器K的线圈有电流通过并产生磁场,进而使常开触点导通。从而将电源Vcc输入到输出输出插座Jl的第一引脚,进而开启LCM以使所述LCM显示信号发生器F所输入的内容。
[0027]在所述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由于三极管Q基极的电压小于或等于发射机电压,因此三极管Q截止。进而继电器K的线圈没有电流通过,此时磁场消失导致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进而使LCM关闭。通过所述时钟电路101连续输入所述时钟信号,即可实现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
[0028]本实用新型只需将LCM接入所述输出输出插座Jl中即可自动针对LCM进行老化冲击测试,一方面大大降低了 LCM老化冲击测试的时间,提高了老化冲击测试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准确获取LCM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成本。
[0029]请参阅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LCM自动老化冲击测试装置电路一种实施例时钟电路101结构示意图。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时钟电路101可以是以下的电路结构。
[0031]所述时钟电路101包括:555定时器U1、滑动变阻器RP1、滑动变阻器RP2、二极管Dl、极性电容Cl、电容C2以及至少一个扩展座J3 ;
[0032]其中,所述555定时器Ul的I脚接地,所述555定时器Ul的2脚分别与极性电容Cl的正极以及滑动变阻器RP2的滑动端相连相连,所述555定时器Ul的6脚分别与极性电容Cl的正极以及滑动变阻器RP2的滑动端相连相连,所述极性电容Cl的负极接地;
[0033]所述555定时器Ul的7脚分别与滑动变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