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荧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0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荧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
一般单纯的TN型液晶显示器或STN型液晶显示器,其显示原理主要是将液晶材料置于两片透明导电玻璃间,使液晶分子依配向膜的细沟槽方向依序旋转排列,并于透明导电玻璃上分别贴附一偏光片,使光线经由偏光片射入后,藉由液晶分子的排列阻隔或让光线穿透,以得到明暗对比的现象,其中TN型液晶显示器由于本身只具有明暗两种情形,因此仅具有单色的显示效果,而TN型液晶显示器则因液晶材料的关系,以及光线的干涉现象,因此可藉由一彩色滤光片(colorfilter)的附加而构成一彩色显示效果。
然而,由于彩色STN型液晶显示器(Color STN;CSTN)的扫描线数高,耗电量高,因此应用于可携型产品如手表、大哥大或计算机时,为使有足够的使用时间,通常会于一限定时间内自动关闭画面,以达省电效果,或于产品上另外增加一耗电量较低的单色TN型液晶显示器,使同一产品上具有两个萤幕,以藉由缩小CSTN的萤幕来减少其扫描线数;另外亦可藉由IC的控制设计使产品的CSTN萤幕分成数个部分,而将画面分别显示于其中一部份上,以藉由画面的缩小而降低其显示所需的扫描线数。
但由于一般可携型产品本身为朝微型化发展,且其显示萤幕原本就不大,因此若在同一产品上设置两个萤幕或将一萤幕分成数个部份,皆会造成文字或图案的缩小化,而让使用者观看画面时感到费力,且降低使用时的舒适感,此外前述仅在其中一小萤幕、或萤幕其中一小部份显示画面的设计,并会于使用时造成另一小萤幕或萤幕其它无显示他画面部份的闲置,实具有浪费性;而另一种自动关闭画面的设计,对于随时需要使用该产品的使用者而言,实用性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不须于产品上另寻空间作为局部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不须藉由IC作特殊设计以将萤幕分成数个部份分别显示,即具有不同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一超扭转向列模组和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上、下相互叠设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为超扭转向列模组或扭转向列模组。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扭转向列模组是在二透明基板之间由下而上依序设置一透明电极层、丝状液晶分子及透明电极层。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超扭转向列模组则是在二透明基板之间由下而上依序设置一透明电极层、超扭转丝状液晶分子及透明电极层。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一偏光片。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及该透明电极层之间并叠设有一内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一偏光片。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外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是提出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上述无设置有该外反射层的该透明基板的外表面及该外反射层的内表面的至少一表面设置有一偏光片。
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利用显示空间且降低耗电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STN模组及TN模组叠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内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TN模组及STN模组叠设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由二STN模组叠设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将STN及TN显示器整合于一体,以在全萤幕显示下具有选择作STN彩色显示或加单色显示的特性,进而降低其耗电量。
一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10,如图1所示,是将一STN模组12叠设于一TN模组14上方,该STN模组12包括上下二平行间隔设置的透明基板16,常用者为透明的玻璃基板或由其他透明材质所构成,在透明基板16的相对二表面分别覆盖一透明电极层18,且于二透明电极层18的间隙封入超扭转丝状液晶分子20;而下层的TN模组14包括二平行间隔设置的透明基板16’,其相对表面各设置有一透明电极层18’、且于间隙中封入棒状的丝状液晶分子22。
其中,当STN模组12及TN模组14上下叠设时,如图1所示,该STN模组12的下方透明基板16及TN模组的上方透明基板16’并可直接以一中介基板24取代,且使原本设置于透明基板16、16’表面的透明电极层18、18’分别形成于中介基板24上下二表面。
另外,如图3所示,并可于叠设后的STN模组12的上方透明基板16外表面及TN模组14的下方透明基板16’外表面各设置一第一偏光片26及第二偏光片28,且在每一偏光片26、28及透明基板1616’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相位补偿片30;而在相互叠设的STN模组12的下方透明基板16及TN模组14的上方透明基板16’间,如图4所示,亦可设置有一相位补偿片30,且该相位补偿片30的上表面、下表面或上、下二表面两者兼具并贴附有一第三偏光片32。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位于下层的TN模组14的下方透明基板16’及其上所设置的透明电极层18’间并设置有一内反射板34,或如图6所示,直接将一外反射板36设置于TN模组14的下方透明基板16’的外表面,而上述的内反射板34或外反射板36亦可由一半透式的反射板代替;而在STN模组12中的上方透明基板16及其下表面所设置的透明电极层18间,并可加设有一彩色滤光片38,如图7所示,以构成一CSTN模组。
本实用新型将CSTN模组及TN模组整合在一起的设计,除了有效利用萤幕的显示空间外,并可于欲作单色显示以降低耗电量时,将CSTN模组关闭,以利用TN模组作单色的显示;而当欲使用CSTN模组以显示彩色图案时,仅需将TN模组关闭即可,此外,本实用新型亦可使CSTN模组及TN模组同时开启,而使显示画面具有双重的显示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可改善习知须于产品上另寻空间,以作为局部显示的不方便性,且以全萤幕的显示效果代替习知藉由IC作特殊设计,以将萤幕分成数个部份分别显示的设计,将可使使用者观看时具有更佳视觉享受。
其中,本实用新型除了为将STN模组12叠设于TN模组14上的设计外,如图8所示,亦可上下颠倒而使TN模组14叠设于STN模组12上方,则此时TN模组14在设置第一偏光片26时,其相位补偿片30可被省略;另外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直接由二STN模组12叠设而成,而其中有关偏光片、相位补偿片、内反射板或外反射板的设置与上述设计大致相同,故在此不在赘述。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一超扭转向列模组和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上、下相互叠设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为超扭转向列模组或扭转向列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扭转向列模组是在二透明基板之间由下而上依序设置一透明电极层、丝状液晶分子及透明电极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超扭转向列模组则是在二透明基板之间由下而上依序设置一透明电极层、超扭转丝状液晶分子及透明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一偏光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及该透明电极层之间并叠设有一内反射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一偏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二透明基板中至少一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外反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上述无设置有该外反射层的该透明基板的外表面及该外反射层的内表面的至少一表面设置有一偏光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萤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是该偏光片及该透明基板之间更设置有至少一相位补偿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荧幕双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面板。一超扭转向列模组和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上、下相互叠设在一起,上述另一种扭转向列模组为超扭转向列模组或扭转向列模组。从而,可有效利用显示空间且降低耗电量。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593226SQ02295019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0日
发明者林昶伸 申请人: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