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71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连接器,尤指仅由一端子容置体、一端子组与ー遮蔽壳体三个构件所组成的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影音时代的来临,各种相关的3C影音产品的硬体设备也不断地开发升级,而为了连接不同硬体设备,因此,对于相关电连接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3C影首广品之中,更以电脑液晶萤.(LCD)与家用闻画质液晶电视最为热卖,因此,为了搭配电脑液晶萤幕与高画质液晶电视,许多厂商也相继地推出可以直接输出数字影像信号的3C影音产品,例如电脑显示卡、蓝光DVD播放器、以及高画质投影机等,上述 产品都搭载至少ー个高画质数字影音传输介面。HDMI连接器是用于传输高画质数字影音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传送高画质数字影音信号,并支援数字视频显示装置,例如高画质液晶电视,以让使用者能够达到更高的视觉享受效果。请參阅图1A,为现有的一种高画质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如图IA所示,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主要由一绝缘体2’、一遮蔽壳体3’、一端子固定座4’、以及一端子组5’所组成。其中,该端子固定座4’具有多个定位孔42’可供端子组5’插入,借以固定该端子组5’,并且,端子固定座4’的侧边设有凸块43’,用以使得端子固定座4’可固定于绝缘体2’的一收容部21’之内。另外,绝缘体2’的前端形成有ー凸部212’,该凸部212’具有多个容置槽2121’可供端子组5’嵌入。如此,经由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简单地得知目前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的架构与组成。其中,前述高画质电连接器I’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构造相当简单;然而,虽然该高画质电连接器I’具有构造简单的优点,其仍具有下列的缺点I.构成该端子组5’的所有端子无法同时制造,每ー根端子组5’必须于模具中形成后,再分别地插入端子固定座4’的定位孔42’内;如此,导致高画质电连接器I’的制程时间无法缩短。2.端子固定座4’与绝缘体2’并非一体成型,因此,在制造组装该高画质电连接器I’之时,必须使用一端子固定座模具与ー绝缘体模具,分别地形成该端子固定座4’与该绝缘体2’,如此,导致高画质电连接器I’的制造成本无法降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的缺点,电连接器制造商研究并提出ー种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请參阅图IB,为ー种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如图IB所示,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包括一第一主端子容置体I la、一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a、一第一端子组13a、一第二端子组14a、一次端子容置体15a、以及一遮蔽壳体10a。其中,为了缩短制程时间,在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之中,将端子容置体分成可相互组装的该第一端子组13a与该第二端子组14a。如图IB所示,第一主端子容置体Ila与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a之内表面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沟槽Illa与多个第二沟槽121a,用以供放置该第一端子组13a与该第二端子组14a。如此,在制造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之吋,仅需将第一端子组13a与第二端子组14a置入第一主端子容置体Ila的第一沟槽Illa与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a的第二沟槽121a内;之后,将第一主端子容置体Ila与第ニ主端子容置体12a相互组装;接着,再将该次端子容置体15a组装置该第一主端子容置体Ila与该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a的ー组合体上,即可完成端子组与端子容置体的组装,相当简易快速。因此,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解决了前述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所具有的制造时间无法缩短的缺点。然而,即便如此,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仍具有下列的缺点A.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具有第一主端子容置体11a、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与次端子容置体15a等三个端子容置体,其中,该三个端子容置体必须分别使用一第一模具、一第二模具与一第三模具并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制成,才可用以容置第一端子组13a与第二端子组14a ;由此可知,该第一主端子容置体11a、该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与该次端 子容置体15a等三个端子容置体无法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一同被制造完成。B.成上述A点,由于第一主端子容置体11a、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2与次端子容置体15a等三个端子容置体必须分别使用一第一模具、一第二模具与一第三模具并经由射出成型之方式而制成,其中,该第一模具、该第二模具与该第三模具之制作费将导致该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a的整体制程成本升高。因此,经由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得知目前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与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都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极カ加以研究创作,并终于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期望以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取代目前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与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的缺点与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通过多个桥接件分别桥接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使得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可一同形成一端子组,并且,当该端子组形成之后,即可进一步地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一端子容置体,以容置包覆端子组;如此,通过前述的该端子组与该端子容置体的形成方式,可有效地缩短电连接器的制造时间,并可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因此,为了达成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提出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端子容置体,具有一本体部、一连接部与一第一插接部,且该本体部具有至少ー露出部;一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其中,每ー个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电性连接端与一第一焊接端,且每ー个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电性连接端与一第二焊接端;其中,当该端子组形成时,每ー第一端子与每ー第二端子由ー桥接件所桥接,并且,当端子组形成之后,该端子容置体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进而包覆端子组;其中,当端子组由端子容置体所包覆时,该多个桥接件露出于该露出部之外;并且,第一电性连接端自端子容置体的该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该第一焊接端则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第一插接部;同时,该第二电性连接端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该第二焊接端则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第一插接部;其中,当端子容置体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并包覆端子组之后,经由该露出部移除桥接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121的桥接件,以隔绝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关系。相较于现有的高画质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具有下列的优点I.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之中,其仅由一端子容置体11、一端子组12与一遮蔽壳体10三个构件所组成,结构相当简单。2.承上述第I点,在本实用新型之中,通过多个桥接件123分别桥接多个第一端子121与多个第二端子122,使得该多个第一端子121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22可一同形成该端 子组12 ;且,当该端子组12形成之后,即可进一步地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一端子容置体11,以容置包覆端子组12。3.承第2点,通过该端子组12与该端子容置体11的特殊形成方式,可在执行电连接器的制造エ艺时,在ー料带2之上依序地形成多个端子组12与多个端子容置体11,而不需要额外的端子组12与端子容置体11的组装步骤,而可有效地缩短电连接器的制造时间,并可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图IA为现有的一种高画质电连接器的爆炸图;图IB为现有的ー种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分解图;图4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一端子容置体的立体图;图5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一端子组的立体图;图6为端子组与端子容置体的组合立体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图;图7B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图;图8A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的制程示意图;图SB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的制程示意图;以及图SC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的制程示意图。图中主要符号说明I :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10 :遮蔽壳体;11:端子容置体;12 :端子组;111 :本体部;112:连接部;113:第一插接部;[0046]1111 :露出部;121 :第一端子;122 :第二端子;1211 :第一电性连接端;1212 :第一焊接端; 1221 :第二电性连接端;1222 :第二焊接端;123 :桥接件;114:观察视窗;1131 :插销;100 :主容置部;101:固定部;102 :第二插接部;1011:固定孔;2 :料带;21 :端子固定片;SOl S03’ 方法步骤;S04 S06 :方法步骤;I’ 高画质电连接器;2’ 绝缘体;3’ 遮蔽壳体;4’ 端子固定座;5’ 端子组;42’ 定位孔;43,凸块;21’ 收容部;212’凸部;2121’容置槽;Ia :改良的高画质电连接器;Ila :第一主端子容置体;12a :第二主端子容置体;13a :第一端子组;14a :第一端子组;15a :次端子容置体;IOa :遮蔽壳体;Illa:第一沟槽;121a :第二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8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以下将配合图示,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ー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可适用于一高清晰多媒体介面的电连接器(High-DefinitionMultimedialnterface, HDMI)与一数字视频介面的电连接器(DigitalVisuallnterface, DVI)。请同时參阅图2与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与分解图。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主要包括一端子容置体11、一端子组12与一遮蔽壳体10,其中,该遮蔽壳体10用以包覆该端子容置体11与该端子组12,以隔绝外界的电磁干扰对端子组12造成信号传输上的影响。继续地參阅图3,并请同时參阅图4,为端子容置体的立体图。如图3与图4所示,在该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之中,端子容置体11具有一本体部111、一连接部112与一第一插接部113,且该本体部111具有两露出部1111。另外,请再继续參阅图3,并请同时參阅图5,为端子组的立体图。如图3与图5所示,该端子组12包括多个第一端子121与多个第二 端子122,其中,姆ー个第一端子121具有一第一电性连接端1211与一第一焊接端1212,且每ー个第二端子122具有一第二电性连接端1221与一第二焊接端1222。如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仅由端子容置体11、端子组12与遮蔽壳体10三个构件所组成,其中,当端子组12形成时,每ー第一端子121与每ー第二端子122由一桥接件123所桥接。并且,当端子组12形成之后,该端子容置体11可进ー步地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进而包覆端子组12。此外,必须更加清楚地说明的是,当端子组12由端子容置体11所包覆时,用以桥接该多个第一端子121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22的该多个桥接件123露出于该两露出部1111之外。再者,如图所示,第一电性连接端1211自端子容置体11的该本体部111穿至该电性连接部112,该第一焊接端1212则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该第一插接部113 ;同时,该第二电性连接端1221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该电性连接部112,该第二焊接端1222则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该第一插接部113。继续地同时參阅图4与图5,并请同时參阅图6,为端子组与端子容置体的组合立体图。如图4、图5与图6所示,当该端子容置体11包覆该端子组12吋,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该电性连接部112的第一电性连接端1211朝一第一特定方向弯折,且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该电性连接部112的该第二电性连接端1221朝一第二特定方向弯折;于此,该第一特定方向指的是一向上的方向,该第二特定方向指的则是一向下的方向。即该第二特定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特定方向。并且,同样地,自端子容置体11之本体部111穿至该第一插接部113的第一焊接端1212朝该第一特定方向弯折(S卩,向上的方向),且自端子容置体11的本体部111穿至第一插接部113的第二焊接端1222朝该第二特定方向弯折(即,向下的方向)。即该第二特定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特定方向。请再同时參阅图4、图5与图6,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之中,当该端子容置体11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并包覆该端子组12之后,可再进ー步地经由该两露出部1111移除桥接第一端子121与第一端子121的桥接件123,以隔绝第一端子121与第一端子121的连接关系;之后,可通过端子容置体11所具有的多个观察视窗114,观察是否所有相邻的该第一端子121与该第二端子122已完全隔离。如此,可确保传输于第一端子121与第二端子122的信号,不会因为部分第一端子121与第二端子122未完全隔离而相互干扰。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之中,如图3与图4所示,端子容置体11的第一插接部113具有ニ插销1131,其中,ー插销1131为圆柱形插销,另ー插销1131则为平板形插销。此外,遮蔽壳体10还包括一主容置部100、一固定部101与多个第二插接部102,其中,主容置部100用以容置端子容置体11与端子组12,固定部101则形成于主容置部100的ー侧并具有一固定孔1011,用以协助主容置部100的固定;另外,该多个第二插接部102则用以将主容置部100插接于一外部电路板之上。如此,经由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可适用于高清晰多媒体介面的电连接器与数字视频介面之电连接器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1,其构件与组成已被完整地介绍与描述。接着,下述将继续介绍本实用新型的该电连接器结构改良I的简易制造流程。请參阅图7A与图7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图。如图7A与图7B所示,该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8个步骤。
·[0091]请继续地參阅图7A与图7B,并请同时參阅图8A、图8B与图8C分别为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流程的制程示意图。如图7A,要执行该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的制造,首先,执行步骤(SOl),在ー料带2上形成多个端子组12,其中,每ー端子组12具有该多个第一端子121与该多个第二端子122,当完成步骤(SOl)之后,如图8A所示,该多个第一焊接端1212与该多个第二焊接端1222连接于一端子固定片21,且该第一电性连接端1211与该第ニ电性连接端1221连接于该料带2的侧边。继续地,该制造流程执行步骤(S02)与步骤(S03),将具有该多个端子组12的料带2送入一射出成型机,且,如图SB所示,并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多个端子容置体11,使得该多个端子容置体11可分别包覆该多个端子组12。接着,则继续执行步骤(S03’)与步骤(S04),即,切断该第一电性连接端1211与该第二电性连接端1221与该料带2的侧边的连接关系,并分别自料带2上取下每ー个包覆有端子组12的端子容置体11。完成步骤(S04)之后,则继续执行步骤(S05),经由端子容置体11的该露出部1111移除桥接第一端子121与第一端子121的该桥接件123,以隔绝第一端子121与第一端子121的连接关系;接着,于步骤(S05’)之中,如图8C所示,移除连接该多个第一焊接端1212与该多个第二焊接端1222的端子固定片21。最后,则执行步骤(S06),使用该遮蔽壳体10包覆该端子容置体11与该端子组12,如此,即制造完成如图2所示的该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I。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子容置体,具有一本体部、一连接部与一第一插接部,且该本体部具有至少ー露出部; 一端子组,包括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其中,每ー个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电性连接端与一第一焊接端,且每ー个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电性连接端与一第二焊接端; 其中,当该端子组形成时,每ー第一端子与每ー第二端子由ー桥接件所桥接,并且,当端子组形成之后,该端子容置体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进而包覆端子组; 其中,当端子组由端子容置体所包覆时,该多个桥接件露出于该露出部之外;并且,第一电性连接端自端子容置体的该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该第一焊接端则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第一插接部;同时,该第二电性连接端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该第二焊接端则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第一插接部; 其中,当端子容置体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而形成并包覆端子组之后,经由该露出部移除桥接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的桥接件,以隔绝第一端子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遮蔽壳体,包覆该端子容置体与该端子组,以隔绝外界的电磁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蔽壳体包括 一王各直部; 一固定部,形成于该主容置部的ー侧并具有一固定孔,用以协助主容置部的固定;以及 至少两第二插接部,用以将主容置部插接于一外部电路板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插接部具有至少ー插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插销的外形为圆柱形或平板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端子容置体还包括多个观察视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自该端子容置体的该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的该第一电性连接端朝一第一特定方向弯折,且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该电性连接部的该第二电性连接端朝一第二特定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特定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特定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自该端子容置体的该本体部穿至该第一插接部的该第一焊接端朝一第二特定方向弯折,且自端子容置体的本体部穿至第一插接部的该第二焊接端朝一第一特定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特定方向相反于该第一特定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端子容置体、一端子组与一遮蔽壳体,其中,该遮蔽壳体用以包覆该端子容置体与该端子组,以隔绝外界的电磁干扰对端子组造成信号传输上的影响;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之中,主要是通过多个桥接件分别桥接该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使得该多个第一端子与该多个第二端子一同形成该端子组;并且,当端子组形成之后,经由射出成型的方式形成一端子容置体,以容置包覆端子组;如此,通过前述的该端子组与该端子容置体的形成方式,有效地缩短电连接器的制程时间,并可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405GK202454752SQ20112045993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许永平 申请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