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408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一次可编程(OTP)内存进行烧录的装置,特别的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一次可编程(OTP)烧录装置。
背最技术目前LCD&LCM厂家所碰到的问题中,液晶面板在显示时,显浓显淡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客户投诉最多的问题之一,产生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LCD本身的液晶电压偏差和LCD驱动IC提供的电压分布。为了改善LCD液晶面板的显示问题,现在各厂家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一次可编程OTP(one time programme)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一个偏差值(offset),并把这个值固化到IC的内存中,从而校正最终提供给LCD的驱动电压。但是,传统的OTP技术,在获取前述偏差值时,由于存在手动调节对比度,手动加电以及靠人眼辨别等问题,会使进行OTP烧录的LCD达不到理想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手动调节对比度,手动加电以及靠人眼辨别等问题,提出一种减少员工操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良率的自动控制OTP烧录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包括主控制模块、DC-DC模块、采样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具有用于与LCM连接的采样输入端,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DC-DC模块控制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具有用于与驱动LCM模组的LCM驱动端口。
上述的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用于采样LCM显示对比度的光敏传感器、采样电阻,二者串联,所述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自动检测获取校正用的偏差值,无须靠人手不断调节LCM的对比度,无须人为主观对比判断,一来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来由于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校正用的偏差值的精度。
由于实现了自动控制OTP烧录技术,使操作者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实现烧录功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解决了由于员工操作熟练不够带来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LCD和LCM厂家的生产良品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采样和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DC-DC转换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OTP烧录装置,系统硬件包括主控制模块10、DC-DC模块20、采样模块30和模数转换模块40;系统软件包括中断子程序、数据采集、A/D转换子程序和OTP烧录程序。主控制模块10采用MCS-51单片机,该单片机的I/O口与DC-DC模块20输入端连接,DC-DC模块20的电压输出端与LCD驱动IC的烧录电压端相连;采样模块30输入端连接LCM,其输出端连接主控制模块10。主控制模块具有一LCM驱动端口和LCM直接连接,主控制模块通过信号线和数据线控制LCM的显示,可以修改参数,改变LCD的对比度值,从而改变LCM的亮度。
如图2所示,采样模块采用LLS05-A型光敏传感器,通过在光敏传感器输出端串联电阻R1的方法,把LCM的亮度转换成相应的电压;采样模块30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40的输入端相连,模数传换模块40采用型号为ADC0809的A/D转换电路U1,光敏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A/D转换电路的第26引脚,数模转换模块40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10的输入端相连。
请参考图3、图4所示,DC-DC模块20包括DC-DC转换电路U2和继电器U11,DC-DC模块20中的转换电路U2选用LT1615,在烧录过程中,通过单片机的I/O口来控制开关,向转换电路U2上的DCDC-EN-D端口输入高电平时,转换电路U2工作,并输出相应的电压。该电压由图3所示的电阻R16、R17和R18决定,Vout=1.23*(1+(R16/(R17+R18)))。通过程序来控制转换电路U2的开关,可以精确控制烧录时间。如图4所示,DC-DC模块20中的继电器U11起开关作用,引脚1、8之间的线圈没有通电的时候,引脚脚2、3之间是通的,而引脚2、4之间是不通的;通电后,引脚2、3之间是不通的,引脚2、4之间是通的,这样DC-DC模块20输出的电压就可以加到LD驱动IC的OTPD端,进行烧录。
此OTP烧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在烧录前通过采集中心样板数据,把中心样板对比度值读出,并将此值写到本实用新型的软件控制程序中,作为烧录装置的基准值。
将LCM接入本烧录装置,其LCD驱动IC的OTPD端与DC-D模块20的继电器U11的输出端相连,其输出端与采样模块30相连。
在主控制模块10即MCS-51单片机上运行软件控制程序,采样模块30对LCM中的对比度数值进行采样,该传感器具有随着光照强度变化,光电流输出线性变化的特点,光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在光敏传感器输出端串联电阻R1的方法,把LCM的亮度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并将此值传输到模数转换模块40中,通过A/D转换电路将电压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并传送给主控制模块10进行处理;主控制模块10接收到此数字量后,通过程序对此数字量与之前测得的基准值进行比较,不断通过反馈调节LCM的对比度,直到得到和中心样板基本一致的对比度,同时记录相关的偏移量,通过OTP烧录程序把相应的偏移量烧录到LCD驱动IC。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控制OTP烧录技术,使操作者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实现烧录功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解决了由于员工操作熟练不够带来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LCD和LCM厂家的生产良率。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控制模块、DC-DC模块、采样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所述采样模块具有用于与LCM连接的采样输入端,所述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DC-DC模块控制端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具有用于与驱动LCM模组的LCM驱动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采样模块包括用于采样LCM显示对比度的光敏传传感器、采样电阻,二者串联,所述采样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可编程烧录装置,包括主控制模块、DC-DC模块、采样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采样模块具有用于与LCM连接的采样输入端,采样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制模块连接,DC-DC模块控制端与主控制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具有用于与驱动LCM模组的LCM驱动端口。由于采用自动检测获取校正用的偏差值,无须靠人手不断调节LCM的对比度,无须人为主观对比判断,一来提高了生产效率,二来由于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校正用的偏差值的精度,极大的提高了LCD和LCM厂家的生产良品率。
文档编号G02F1/13GK2935359SQ20062001774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4日
发明者陈国翼, 曾小荣, 何志奇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