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00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调色剂供给装置,所述调色剂供给装置提供用于进行 图像形成所需要的调色剂。在调色剂供给装置中设置有调色剂贮存器,所述调色剂贮存 器存储用于进行图像形成的调色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84611号、特开 2006-184620 号)。作为调色剂供给装置存在一种在可以进行彩色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采用的调 色剂供给装置。作为这种调色剂供给装置存在一种显影剂补充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所 述显影剂补充装置储存多种不同颜色的显影剂(调色剂),用于进行彩色印刷(日本专利公 开公报特开2006-201314号)。调色剂供给装置具有以下所示的功能。在此,作为功能的一个例子,表示储存多种 不同颜色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功能。调色剂供给装置具有调色剂料斗,所述调色剂 料斗用于储存各种颜色(例如黑色、黄色、青色和品红色)的调色剂。在各调色剂料斗的内 部设置有输送调色剂用的输送螺旋杆和搅拌调色剂用的搅拌叶片。储存在调色剂料斗中的 调色剂通过搅拌叶片转动边被搅拌,边被向输送螺旋杆方向输送。被输送到输送螺旋杆方 向的调色剂通过输送螺旋杆转动被集中到靠近调色剂供给口。然后从调色剂供给口向显影 部提供调色剂。可是,目前都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和低价格化。因此,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用一 个驱动源使多个搅拌叶片动作来减少驱动源,从而实现使调色剂供给装置小型化和降低成 本。可是,在驱动源是一个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仅使用黑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 情况下(黑白印刷),也是全部的搅拌叶片同时转动。此时黑色以外颜色的调色剂也不必要 地被搅拌。这样对调色剂过度地搅拌会导致调色剂恶化,成为图像恶化的原因。此外由于 无用的负荷作用在驱动源上,所以电力消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和具有该粉体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进行控制,使与要使用的粉体对应的搅拌叶片转动,从而防止对粉体进行不必要的搅 拌。本发明提供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其包括第一储存部,储存粉体;第二储存部,储 存粉体;第一搅拌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储存部的内部,用于搅拌储存在该第一储存部中的所 述粉体;第二搅拌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储存部的内部,用于搅拌储存在该第二储存部中的所 述粉体;驱动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和逆向的转动力,以把驱动力赋予所述第一搅拌部和所 述第二搅拌部;第一传动轴,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搅拌部;第二传动轴,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搅拌部;以及传递切换部,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 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按照该结构,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另 一方面,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因 此,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传递给第一搅拌部,另一方 面,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通过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传递给第一搅 拌部和第二搅拌部。因此,如果驱动部正向转动,则驱动力就被传递给第一搅拌部,储存在第一储存部 中的粉体被搅拌。另一方面,如果驱动部逆向转动,则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 拌部,储存在第一储存部和第二储存部中的粉体被搅拌。因此,通过进行控制使得驱动部向正向和逆向中的任一个方向转动,能够防止对 不使用的粉体进行不必要的搅拌。此外,不需要用于控制把在驱动部产生的驱动力向第一 传递部和第二传递部之中哪个传递部传递的电子部件(例如电磁离合器、电磁线圈)。因 此,不会由于对电子部件持续通电造成发热,可以防止调色剂恶化。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传递切换部包括第一传递部,接收所述驱动力,并 把传递的该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一单向传递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接 触,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递部;第 二单向传递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接触,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 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递部;以及第二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单向 传递部,当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和所述逆向的转动力中的任一个转动力所产生 的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传递部时,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 述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轴。按照该结构,与第一传递部接触的第一单向传递部把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 产生的驱动力仅传递给第一传递部。另一方面,第二单向传递部把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 力而产生的驱动力仅传递给第一传递部。此外,具有第三单向传递部的第二传递部在传递 因驱动部的正向和逆向中的任一个方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时,仅把因驱动部的逆向 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第二传动轴。因此,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仅被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另一方 面,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因此,根 据驱动部向正向和逆向中的哪个方向转动,对把由驱动部的转动而产生的驱动力仅传递给 第一传动轴还是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进行切换所需要的结构,可以简单地由第 一单向传递部 第三单向传递部构成。因此可以抑制成本。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传递切换部包括第一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 一传动轴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 动轴;第二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 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三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 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轴。按照该结构,第一单向传递部仅把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传动轴,第二单向传递部仅把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 传动轴,所述第一单向传递部和所述第二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此外,第三 单向传递部仅把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三单 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因此,因驱动部的正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仅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另一方 面,因驱动部的逆向的转动力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因此,由 于传递切换部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单向传递部和第二单向传递部;以及设置 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单向传递部,所以可以简化传递切换部的结构。因此可以抑制成本。此外,由于所述单向传递部设置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所以驱动力通过单向传递部被直接传递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由此,具有大转矩的驱动力可以传递 给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因此,在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由搅拌叶片构成的情况下, 可以增加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传递驱动力的搅拌叶片的数量。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增 加搅拌叶片的数量而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末端上通过用于加大转矩的齿轮进一 步附加新的传动轴。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单向传递部、第二单向传递部和第三单向传递 部是单向齿轮。按照该结构,可以容易地构成单向传递部。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正向的 转动力和所述逆向的转动力中的任一个转动力。按照该结构,根据用户对转动方向的设定,可以仅对储存在第一储存部中的粉体 进行搅拌,另一方面,可以对储存在第一储存部和第二储存部中的粉体(储存在全部储存 部中的粉体)进行搅拌。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时机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逆 向的转动力。按照该结构,在预先设定的时机产生逆向的转动力。因此,在驱动部正向转动时没 有被搅拌的粉体在预先设定的时机被搅拌。由于平常不使用的粉体在预先设定的时机被搅 拌,所以可以防止该粉体凝固。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储存部是储存黑色调色剂的黑色调色剂料斗, 所述第二储存部包括多个彩色调色剂料斗,该彩色调色剂料斗分别储存颜色相互不同的彩 色调色剂,在仅提供所述黑色调色剂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正向的转动力, 而在提供所述黑色调色剂和各种所述彩色调色剂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逆 向的转动力。按照该结构,在仅使用储存在第一储存部中的黑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控制 部使驱动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利用第一传动轴仅使第一搅拌部进行搅拌。另一方面,在 使用储存在第一储存部和第二储存部中的全部颜色的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控制部使驱 动部产生逆向的转动力,利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使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进行搅 拌。因此,在仅用黑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仅对黑色调色剂进行搅拌。另一方面, 在使用全部颜色的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时,对全部颜色的调色剂进行搅拌。由于仅对要使用的颜色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对不使用的颜色的调色剂不进行搅拌,所以可以防止对调色 剂进行不必要的搅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利用所述调色剂进行图像形 成;以及粉体供给装置,该粉体供给装置是所述结构的粉体供给装置。


图1是简要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粉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调色剂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侧剖视图。 图4是表示搅拌叶片驱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传递切换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6是表示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搅拌叶片驱动机构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传递切换部结构的其它例子的图。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结构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粉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可以用于打印机、复 印机、传真机或同时具有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中。图1是简要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此 夕卜,在图1中以串列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 可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中间转印带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感光体21,利用带电可以保持静电潜影;带电装 置22,使感光体21带电;曝光单元27,在感光体21上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31,向感光 体21提供调色剂(粉体)使调色剂像显现;以及转印装置28,把在感光体21上形成的调 色剂像转印到输送来的纸23上。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可装拆地设置调色剂供给装置(粉体供给装置)8,用 于向各个显影装置31提供调色剂。调色剂供给装置8包括黑色调色剂料斗80K(以下称 为调色剂料斗80Κ),储存黑色调色剂并向对应的显影装置31提供该黑色调色剂;以及黄色 调色剂料斗80Υ(以下称为调色剂料斗80Υ),储存黄色调色剂并向对应的显影装置31提供 该黄色调色剂。此外,调色剂供给装置8还包括青色调色剂料斗80C(以下称为调色剂料斗 80C),储存青色调色剂并向对应的显影装置31提供该青色调色剂;以及品红色调色剂料斗 80M(以下称为调色剂料斗80M),储存品红色调色剂并向对应的显影装置31提供该品红色 调色剂。在这样的调色剂供给装置8中,调色剂料斗80K构成第一储存部。调色剂料斗80Y、 80C和80M构成第二储存部。图像形成装置1除了以上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包括供纸盒24,存放纸23 ;输送带 25,输送从供纸盒24取出的纸23 ;以及定影装置29,使转印到纸23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定影。用定影装置29把调色剂像定影后的纸23排出到出纸盘40上。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粉体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 2中,以调色剂供给装置8作为本发明的粉体供给装置的例子。调色剂供给装置8包括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 ;以及后述的叶片驱动机 构9。在调色剂供给装置8中,在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齿 轮91K、91Y、91C和91M。齿轮91K与后述的叶片驱动齿轮90K啮合。齿轮91Y与后述的叶 片驱动齿轮90Y啮合。齿轮91C与后述的叶片驱动齿轮90C啮合。齿轮91M与后述的叶片 驱动齿轮90M啮合。在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叶片齿轮92K、92Y、92C和 92M。叶片齿轮92K与齿轮91K啮合。叶片齿轮92Y与齿轮91Y啮合。叶片齿轮92C与齿 轮91C啮合。叶片齿轮92M与齿轮91M啮合。叶片齿轮92K、92Y、92C和92M与轴93K、93Y、93C和93M同心地固定在轴93K、93Y、 93C和93Μ的一端上,可以与轴93K、93Y、93C和93M—体转动。叶片驱动齿轮90K、90Y、90C和90M成为后述的叶片驱动机构9的一部分。在把调 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从Z轴方向上侧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上时,叶片驱动齿轮 90K、90Y、90C 和 90M 分别与齿轮 91K、91Y、91C 和 91M 啮合。因此,如果各个叶片驱动齿轮90K、90Y、90C和90M转动,则各自的转动力通过齿轮 91K、91Y、91C和91M被传递给叶片齿轮92K、92Y、92C和92M。因此,如果叶片驱动齿轮90K、 90Y、90C和90M转动,则叶片齿轮92K、92Y、92C和92M就转动。此时,轴93K、93Y、93C和93M 与叶片齿轮92K、92Y、92C和92M成为一个整体,轴93K、93Y、93C和93M转动。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搅拌部)60和输送螺旋杆61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K、80Y、 80C和80Μ各自的内部。图3是表示从X方向看调色剂供给装置8时的一个例子的侧剖视 图。其中,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Κ内部的搅拌叶片60构成第一搅拌部。配置在调色剂料斗 80Y、80C和80M各自内部的搅拌叶片60构成第二搅拌部。输送螺旋杆61是统一表示配置在各个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中的输送 螺旋杆的名称。轴93是统一表示配置在各个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中的轴93K、 93Y、93C和93M的名称。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60在调色剂料斗80 (80是统一表示各个调色剂料斗80K、 80Y、80C和80M的名称)中设置在位于Y轴方向上的具有大体为U形底面的大区域El的中 央部位,如果轴93转动,则搅拌叶片60就能够以轴93为中心轴转动。因此,如果利用叶片 齿轮92的转动力使轴93转动,则搅拌叶片60就能够以轴93为中心轴转动。如果搅拌叶 片60转动,则储存在调色剂料斗80中的调色剂就被搅拌,并被输送向输送螺旋杆61的方 向。在调色剂料斗80的大区域El中,在Z轴方向上与轴93相同的高度,配置有传感 器50,传感器50用于检测调色剂剩余量。把用传感器50检测到的调色剂的剩余量通知给 后述的控制部100。如果控制部100判断调色剂的剩余量变少,则进行通知。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输送螺旋杆61的功能进行说明。输送螺旋杆61在调色剂 料斗80中设置在小区域E2中,小区域E2具有大体为U形的底面,该大体为U形的底面设置在与调色剂供给口 81K、81Y、81C和81M对应的位置处,输送螺旋杆61输送调色剂,以使调 色剂集中到靠近调色剂供给口 81K、81Y、81C和81M。利用通过与调色剂料斗80K、80Y、80C 和80M对应设置的输送螺旋杆驱动电动机70K、70Y、70C和70M转动产生的驱动力,使输送 螺旋杆61转动。被集中到靠近调色剂供给口 81K、81Y、81C和81K的调色剂从调色剂供给 口 81K、81Y、81C和8IM提供给各个显影装置31。在图2中,轴驱动电动机(驱动部)94进 行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以把驱动力赋予 配置在各个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中的搅拌叶片60。调色剂供给装置8具有以下 所示的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以使轴驱动电动机94进行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可以把驱动 力赋予各个搅拌叶片60。此外在图2中,调色剂供给装置8具有中继齿轮95和96。中继 齿轮95和96的功能在后面叙述。图4是表示搅拌叶片驱动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包括轴 驱动电动机94、传递切换部10、第一轴(第一传动轴)9A、第二轴(第二传动轴)9B、第三轴 9C、中继齿轮95、中继齿轮96以及叶片驱动齿轮90K、90Y、90C和90M。在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叶片驱动齿轮90K与第一轴9A同心地固定在第一轴9A 的一端上,与第一轴9A —体转动。叶片驱动齿轮90Y与第三轴9C同心地固定在第三轴9C 的一端上,与第三轴9C 一体转动。叶片驱动齿轮90C与第三轴9C同心地固定在第三轴9C 的中间部位上,与第三轴9C 一体转动。叶片驱动齿轮90M与第三轴9C同心地固定在第三 轴9C的另一端上,与第三轴9C 一体转动。在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中继齿轮95与第二轴9B同心地固定在第二轴9B的一 端上,与第二轴9B—体转动。这样的中继齿轮95与中继齿轮96啮合。中继齿轮96与固 定在第三轴9C 一端上的叶片驱动齿轮90Y啮合。因此,第二轴9B的转动力通过中继齿轮 95和96被传递给第三轴9C。在这样的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利用传递切换部10把在轴驱动电动机94中产 生的正向转动力作为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由此第一轴9A转动。如果第一轴9A转动, 则叶片驱动齿轮90K就向与第一轴9A相同的方向转动。由此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K中的 搅拌叶片60转动。另一方面,在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利用传递切换部10把在轴驱动电动机94中 产生的逆向转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由此使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转动。如 果第一轴9A转动,则叶片驱动齿轮90K就向与第一轴9A相同的方向转动,所以配置在调色 剂料斗80K中的搅拌叶片60转动。如果第二轴9B转动,则中继齿轮95就向与第二轴9B相同的方向转动。于是,中 继齿轮96向与中继齿轮95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力被传递给固定在第三轴9C 一端上的叶 片驱动齿轮90Y。由此,与中继齿轮96的转动力相反方向的转动力通过叶片驱动齿轮90Y 传递给第三轴9C,所以第三轴9C向与第二轴9B相同的方向转动。由此固定在第三轴9C上 的叶片驱动齿轮90Y、90C和90M向与第二轴9B相同的方向转动。因此,配置在调色剂料斗 80Y、80C和80M中的搅拌叶片60转动。图5是表示传递切换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a)是表示轴驱动电动机94进 行正向转动时的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轴驱动电动机94进行逆向转动时的状态的图。如图5(a)和(b)所示,传递切换部10采用以下所示的结构。传递切换部10包括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14、单向齿轮(unidirectional gear, 第一单向传递部)15、第五齿轮16、单向齿轮(第二单向传递部)17、中继齿轮(第一传递 部)18和中继齿轮(第二传递部)19。在传递切换部10中,中继齿轮18与第一轴9A同心地固定在第一轴9A的另一端 上,与第一轴9A —体转动。此外,中继齿轮19与第二轴9B同心地固定在第二轴9B的另一 端上。这样的中继齿轮19是具有以下性质的单向齿轮(第三单向传递部)。S卩,在与中继齿轮19接触(啮合)的齿轮(在图5中为第五齿轮16)向图5中逆 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作为单向齿轮的中继齿轮19上时,该中继齿轮19不把该转动力 传递给第二轴9B,而是相对于第二轴9B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空转。另一方面,在与中继 齿轮19接触的齿轮(在图5中为第五齿轮16)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作为 单向齿轮的中继齿轮19上时,该中继齿轮19把该转动力传递给第二轴9B,与第二轴9B成 为一体,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具有以上性质的单向齿轮构成中继齿轮19。第一齿轮11以轴SO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O上,轴SO形成在 基板BO上。第一齿轮11与轴驱动电动机94的转动轴94A啮合,包括大直径部IlA和小直 径部11B,大直径部IlA传递通过转动轴94A转动产生的转动力,小直径部IlB把传递给大 直径部IlA的转动力向后一级传递。第二齿轮12以轴Sl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 1上,轴Sl形成 在基板BO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1的小直径部IlB啮合,包括大直径部12A和小直 径部12B,大直径部12A传递来自第一齿轮11的小直径部IlB的转动力,小直径部12B把传 递给大直径部12A的转动力向后一级传递。第三齿轮13以轴S2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2上,轴S2形成在 基板BO上。第三齿轮13与第二齿轮12的小直径部12B啮合,包括大直径部13A和小直径 部13B,大直径部13A传递来自第二齿轮12的小直径部12B的转动力,小直径部13B把传递 给大直径部13A的转动力向后一级传递。第四齿轮14轴支承在基板BO上,可以与转动轴S3 —体转动。第四齿轮14与第 三齿轮13的小直径部13B啮合,包括大直径部14A和小直径部14B,大直径部14A传递来自 第三齿轮13的小直径部13B的转动力,小直径部14B把传递给大直径部14A的转动力向后 一级传递。单向齿轮15轴支承在基板BO上,可以与转动轴S3 —体转动。单向齿轮15与中 继齿轮18接触。安装单向齿轮15的转动轴S3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 向齿轮15上,使得单向齿轮15与转动轴S3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一体转动。另一方面, 所述转动轴S3向图5中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不传递到单向齿轮15上,使得单向齿轮15相 对于转动轴S3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空转。由此,在转动轴S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单向 齿轮15通过该转动力与转动轴S3 —体转动。因此,转动轴S3的转动力向中继齿轮18传 递(参照图5(a))。另一方面,15在转动轴S3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单向齿轮相 对于转动轴S3空转。因此,单向齿轮15不向中继齿轮18传递转动轴S3的转动力(参照 图 5(b))。第五齿轮16轴支承在基板BO上,可以与转动轴S4 一体转动。第五齿轮16与第 四齿轮14的小直径部14B啮合,传递来自第四齿轮14的小直径部14B的转动力。这样的第五齿轮16与中继齿轮19接触,把从第四齿轮14的小直径部14B传递来的转动力进一步 向中继齿轮19传递。单向齿轮17轴支承在基板BO上,可以与转动轴S4—体转动。单向齿轮17与中 继齿轮18接触。安装单向齿轮17的转动轴S4向图5中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不传递到该 单向齿轮17上,使得单向齿轮17相对于转动轴S4向顺时针方向空转。另一方面,安装单 向齿轮17的转动轴S4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7上,使得单向齿 轮17与所述转动轴S4 一体转动。因此,在转动轴S4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单向齿 轮17通过该转动力与转动轴S4 —体转动。因此,把转动轴S4的转动力向中继齿轮18传 递(参照图5(b))。另一方面,在转动轴S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单向齿轮17相对于转动 轴S4空转。因此,单向齿轮17不向中继齿轮18传递转动轴S4的转动力(参照图5(a))。此外,在与所述单向齿轮17接触的齿轮(在图5中为中继齿轮18)向图5中逆时 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7上时,单向齿轮17不把该转动力向转动轴S4传递, 相对于转动轴S4空转。另一方面,在与所述单向齿轮17接触的齿轮(在图5中为中继齿 轮18)向图5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7上时,单向齿轮17向转动轴S4 传递该转动力,并与转动轴S4 —体转动。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正向的转动力”是因轴驱动电动机94的转动轴94A向图 5(a)所示的箭头A方向转动而产生的转动力。“逆向的转动力”是因轴驱动电动机94的转 动轴94A向图5(b)所示的箭头B方向转动而产生的转动力。
传递切换部10在轴驱动电动机94产生正向的转动力时,进行图5 (a)所示的动 作。即,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分别按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于是, 第四齿轮14与转动轴S3向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一体转动。此时,由于单向齿轮15与转动 轴S3向箭头方向一体转动,所以转动轴S3的转动力被传递给中继齿轮18。然后,中继齿轮 18向箭头方向转动。因此,第一轴9A向箭头方向转动。另一方面,由于第四齿轮14的转动力向第五齿轮16传递,所以第五齿轮16与转 动轴S4向箭头方向一体转动(参照图5(a))。因此,与中继齿轮19接触的第五齿轮16的 转动力向中继齿轮19传递。可是,由于第五齿轮16的转动方向为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所 以中继齿轮19不向第二轴9B传递第五齿轮16的转动力,相对于第二轴9B空转。因此,第 五齿轮16的转动力不能向第二轴9B传递。因此第二轴9B保持停止状态。在中继齿轮18向图5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中继齿轮18的转动力被传递给 与中继齿轮18接触的单向齿轮17。可是,在与单向齿轮17接触的中继齿轮18向图5中逆 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17上时,单向齿轮17相对于转动轴S4向图5中的顺时 针方向空转。因此,单向齿轮17不把中继齿轮18的转动力向转动轴S4传递。因此,使第 一轴9A转动的中继齿轮18具有的转矩不因第五齿轮16、中继齿轮19、转动轴S4、第二轴 9B和配置在第二轴9B上的构成要素(搅拌叶片60等)的惯性而变小。另一方面,传递切换部10在轴驱动电动机94产生逆向转动力时,进行如图5(b) 所示的动作。即,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第三齿轮13分别向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转 动。于是,第四齿轮14与转动轴S3向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一体转动。此时,由于单向齿轮 15相对于转动轴S3空转,所以转动轴S3的转动力不能传递给中继齿轮18。另一方面,由于第四齿轮14的转动力被传递给第五齿轮16,所以第五齿轮16与转动轴S4向箭头方向一体转动。此时,单向齿轮17由于与转动轴S4向箭头方向一体转动, 所以转动轴S4的转动力被传递给中继齿轮18上。因此,第一轴9A向箭头方向转动。如果第五齿轮16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则中继齿轮19就与第二轴9B向图 5中的逆时针方向一体转动。因此,第二轴9B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时,转动力仅向第一轴9A传递,另一方 面,在产生逆向的转动力时,转动力向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传递。图6是表示调色剂供给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搅拌叶片驱动机构 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6和图7中,与在图2和图4中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 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图6所示的调色剂供给装置8’具有图7所示的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搅拌叶片 驱动机构9’与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 (参照图4)不同,叶片驱动齿轮90M与第二轴9B同心 地固定在第二轴9B的一端上,可以与第二轴9B —体转动。叶片驱动齿轮90Y、90C在第二轴9B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与第二轴9B同心地、相 对于X轴方向按叶片驱动齿轮90Y、90C的顺序等间隔地固定在第二轴9B上,可以与第二轴 9B 一体转动。此外叶片驱动齿轮90K、90Y、90C和90M至少不通过中继齿轮95和96与叶片 齿轮92K、92Y、92C和92M啮合。S卩,叶片驱动齿轮90K至少不通过中继齿轮95和96与叶片齿轮92K啮合。叶片 驱动齿轮90Y至少不通过中继齿轮95和96与叶片齿轮92Y啮合。叶片驱动齿轮90C至少 不通过中继齿轮95和96与叶片齿轮92C啮合。叶片驱动齿轮90M至少不通过中继齿轮95 和96与叶片齿轮92M啮合。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具有传递切换部10’,该传递切换部10’对把在轴驱动电动 机94中产生的转动力传递给第一轴(第一传动轴)9A和第二轴(第二传动轴)9B进行控 制。在这样的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通过传递切换部10’把在轴驱动电动机94中 产生的正向的转动力作为驱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因此,第一轴9A转动。如果第一轴9A 转动,则叶片驱动齿轮90K向与第一轴9A相同的方向转动。因此,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K 中的搅拌叶片60转动。另一方面,在搅拌叶片驱动机构9’中,通过传递切换部10’把在轴驱动电动机94 中产生的逆向的转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因此,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转动。如果第一轴9A转动,则由于叶片驱动齿轮90K向与第一轴9A相同的方向转动,所 以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K中的搅拌叶片60就转动。此外,如果第二轴9B转动,则由于叶片 驱动齿轮90Y、90C和90M向与第二轴9B相同的方向转动,所以配置在调色剂料斗80Y、80C 和80M中的搅拌叶片60就转动。图8是表示传递切换部结构的其它例子的图。图8(a)是表示轴驱动电动机94正 向转动时的状态的图。图8(b)是表示轴驱动电动机94逆向转动时的状态的图。此外与图 5所示的传递切换部10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8(a)和(b)所示,传递切换部10’采用以下所示的结构。传递切换部10’包 括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97、第四齿轮98、单向齿轮(第一单向传递部)15’、 单向齿轮(第二单向传递部)17’、第五齿轮16和单向齿轮(第三单向传递部)99。
第一齿轮11以轴SO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O上,轴SO形成在 基板B0上。第一齿轮11与轴驱动电动机94的转动轴(图中没有表示)啮合,包括大直径 部11A和小直径部11B,大直径部11A传递因转动轴94A转动而产生的转动力,小直径部11B 把传递给大直径部11A的转动力向后一级传递。第二齿轮12以轴S1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1上,轴S1形成在 基板B0上。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11的小直径部11B啮合,包括大直径部12A和小直径 部12B,大直径部12A传递来自第一齿轮11的小直径部11B的转动力,小直径部12B把传递 给大直径部12A的转动力向后一级传递。第三齿轮97以轴S2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2上,轴S2形成在 基板B0上。第三齿轮97与第二齿轮12的小直径部12B啮合并传递转动力。第三齿轮97 把转动力向后一级(第四齿轮98和单向齿轮17’)传递。第四齿轮98以轴S3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3上,轴S3形成在 基板B0上。第四齿轮98与第三齿轮97啮合并传递转动力。第四齿轮98把转动力向后一 级(单向齿轮15’)传递。单向齿轮15’在第一轴9A的另一端侧,轴支承在基板B0上,可以与第一轴9A — 体转动。单向齿轮15’与第四齿轮98接触。在与单向齿轮15’接触的齿轮(在图8中为 第四齿轮98)向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5’时,单向齿轮15’ 与第一轴9A向图8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一体转动。此时,由于第四齿轮98的转动力被传递 给第一轴9A,所以第一轴9A转动。另一方面,在与单向齿轮15’接触的齿轮(在图8中为 第四齿轮98)向图8所示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5’时,单向齿轮15’相 对于第一轴9A向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空转。因此,在第四齿轮98的向所述逆时针方向 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15’上时,该单向齿轮15’相对于第一轴9A向所述顺时针方向空 转,不向第一轴9A传递所述转动力。单向齿轮17’在第一轴9A的另一端侧,轴支承在基板B0上,使得可以与第一轴9A 一体转动。此外,单向齿轮17’与第三齿轮97和第五齿轮16接触。在与单向齿轮17’接触 的齿轮(在图8为第三齿轮97)向图8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17’ 上时,单向齿轮17’与第一轴9A向所述逆时针方向一体转动。此时,单向齿轮17’把逆时 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和第五齿轮16。因此,在第三齿轮97的向所述顺时针方 向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17’上时,该单向齿轮17’与第一轴9A向所述逆时针方向一体 转动,并进一步把所述转动力传递给第五齿轮16 (参照图8 (b))。另一方面,在与单向齿轮17’接触的齿轮(在图8中为第三齿轮97)向图8所示 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时,单向齿轮17’相对于第一轴9A向所述顺时针方向空转。因此, 在第三齿轮97的向所述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17’上时,该单向齿轮17’相 对于第一轴9A向所述顺时针方向空转,不向第一轴9A和第五齿轮16传递所述转动力(参 照图8(a))。第五齿轮16以轴S4为中心轴,以能够转动的状态轴支承在轴S4上,轴S4形成在 基板B0上。第五齿轮16与单向齿轮17’和单向齿轮99接触,传递单向齿轮17’的转动力, 并把传递的转动力进一步向后一级(单向齿轮99)传递。单向齿轮99在第二轴9B的另一端,轴支承在基板B0上,使得可以与第二轴9B —体转动。单向齿轮99与第五齿轮16接触。在与单向齿轮99接触的齿轮(在图8中为第 五齿轮16)向图8所示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99上时,单向齿轮99与第 二轴9B向所述逆时针方向一体转动。因此把第五齿轮16的转动力传递给第二轴9B(参照 图 8(b))。另一方面,在与单向齿轮99接触的齿轮(在图8中为第五齿轮16)向图8所示逆 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该单向齿轮99时,单向齿轮99相对于第二轴9B向所述顺时针方 向空转。因此,在第五齿轮16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99上时,单向齿轮99 相对于第二轴9B向所述顺时针方向空转,不向第二轴9B传递该转动力(参照图8(a))。
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正向的转动力”是因轴驱动电动机94的转动轴94A(参照 图5)向图8(a)所示的箭头A方向(在图8中为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产生的转动力。“逆 向的转动力”是因所述转动轴94A向图8(b)所示的箭头B方向(在图8中为逆时针方向) 转动而产生的转动力。在轴驱动电动机94产生正向的转动力时,传递切换部10’进行图8(a)所示的控 制。即,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97和第四齿轮98各自按实线箭头表示的方向 转动。此时,单向齿轮15’由于把从第四齿轮98传递的转动力传递给第一轴9A,所以第一 轴9A向箭头方向转动。另一方面,单向齿轮17’因从第三齿轮97传递的所述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相对 于第一轴9A向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空转。此时,单向齿轮17’的转动力被传递给第五齿轮 16。因此,第五齿轮16向所述逆时针方向转动,把转动力传递给单向齿轮99。可是,在传递 第五齿轮16的向所述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时,单向齿轮99相对于第二轴9B向虚线箭头所 示的方向空转。因此,不向第二轴9B传递转动力,第二轴9B不转动。另一方面,传递切换部10’在轴驱动电动机94产生逆向的转动力时,进行图8(b) 所示的控制。即,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齿轮97和第四齿轮98各自向实线箭头所 示的方向转动。此时,单向齿轮15’相对于第一轴9A向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空转。另一方 面,第三齿轮97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17’上,使得单向齿轮17’与第一轴9A向实线箭 头所示的方向一体转动。因此,第一轴9A转动。而且,单向齿轮17’的转动力被传递给第五齿轮16,第五齿轮16向实线箭头所示 的方向转动。因此,第五齿轮16的转动力传递到单向齿轮99上,使得单向齿轮99与第二 轴9B向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一体转动。因此,第二轴9B转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粉体供给装置例举了调色剂供给装置8和8’,但不限于此。粉 体供给装置例如也可以是面粉供给装置,所述面粉供给装置具有可以分别储存并提供强力 粉、中力粉、薄力粉的多个料斗。或者,也可以应用于提供粉碎的树脂等材料的装置。总之 与储存的粉体的种类无关。图9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功能框图。图像形成装置 1包括控制部100、存储部101、原稿读取部102、图像存储器103、图像处理部104、供纸部 105、图像形成部106、输入操作部107和网络I/F部108。此外,控制部100包括在前面叙 述的调色剂供给装置8的构成要素中。存储部101储存用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的各种功能的程序和数据等。原稿 读取部102利用各种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并把读取的图像转换成图像数据。
图像存储器103临时存储从原稿读取部102输出的图像数据和通过网络I/F部 108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104对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3中的图像数 据实施图像修正或放大、缩小等图像处理。供纸部105把纸23从供纸盒24中一张张抽出, 输送到图像形成部106。图像形成部106根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3中的图像数据在纸23上形成图像。输 入操作部107具有显示面板和各种操作按钮,如果用户进行操作,则把操作信号输出到控 制部100。网络I/F部108包括LAN板等通信模块,通过与网络I/F部108连接的网络(图 中没有表示),与外部装置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控制部100由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等构成,根据输入的 指示信号等读出存储在存储部101中的程序,对图像形成装置1和调色剂供给装置8进行 整体控制。这样的控制部100具有模式设定部110和电动机控制部120。模式设定部110根 据用户在输入操作部107进行的输入操作或对原稿读取部102读取的原稿图像是黑白原稿 还是彩色原稿进行自动判断的ACS(Aut0C0l0r Selection :自动色彩选择功能),设定形成 黑白图像还是形成彩色图像。在由模式设定部110设定形成黑白图像时,电动机控制部120使轴驱动电动机94 正向转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这样的正向的转动力如前面叙述的那样,由于仅传递给第一 轴9A,所以仅对储存在调色剂料斗80K中的黑色调色剂进行搅拌。另一方面,在由模式设定部110设定形成彩色图像时,电动机控制部120使轴驱动 电动机94逆向转动,产生逆向的转动力。这样的逆向的转动力如前面叙述的那样,由于被 传递给第一轴9A和第二轴9B,所以对储存在调色剂料斗80K、80Y、80C和80M中的全部颜色 的调色剂进行搅拌。此外,也可以不管由模式设定部110设定的是形成黑白图像还是形成彩色图像, 电动机控制部120都在预先设定的时机使轴驱动电动机94逆向转动,产生逆向的转动力。 其中作为预先设定的时机,例如是预先设定的月日、时刻和时间间隔等。
权利要求
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存部,储存粉体;第二储存部,储存粉体;第一搅拌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储存部的内部,用于搅拌储存在该第一储存部中的所述粉体;第二搅拌部,配置在所述第二储存部的内部,用于搅拌储存在该第二储存部中的所述粉体;驱动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和逆向的转动力,以把驱动力赋予所述第一搅拌部和所述第二搅拌部;第一传动轴,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搅拌部;第二传动轴,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搅拌部;以及传递切换部,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切换部包括第一传递部,接收所述驱动力,并把传递的该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 第一单向传递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接触,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 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递部;第二单向传递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接触,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 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递部;以及第二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单向传递部,当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 的转动力和所述逆向的转动力中的任一个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二传 递部时,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进一步传递给所述第二 传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切换部包括第一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 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 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三单向传递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仅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 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传递部、第二单向 传递部和第三单向传递部是单向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第一单向传递部、第二单 向传递部和第三单向传递部是单向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该控制部使所述 驱动部产生所述正向的转动力和所述逆向的转动力中的任一个转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预先设定的时机 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逆向的转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存部是储存黑色调色剂的黑色调色剂料斗,所述第二储存部包括多个彩色调色剂料斗,该彩色调色剂料斗分别储存颜色相互不同 的彩色调色剂,当仅提供所述黑色调色剂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正向的转动力,而当 提供所述黑色调色剂和各种所述彩色调色剂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驱动部产生所述逆向的 转动力。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利用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以及粉体供给装置,该粉体供给装置是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粉体供给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体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粉体供给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储存部,储存粉体;第一和第二搅拌部,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储存部内部;驱动部,产生正向的转动力和逆向的转动力以把驱动力赋予所述第一和第二搅拌部;第一和第二传动轴,把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和第二搅拌部;以及传递切换部,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正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把所述驱动部的所述逆向的转动力所产生的所述驱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由此,使与要使用的粉体对应的搅拌叶片转动,防止对粉体进行不必要的搅拌。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872142SQ20101015678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吉井达彦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