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78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技术中,快门式是实现3D显示的其中一种方法。快门式3D显示技术是将液晶显示屏画面进行快速的显示频率刷新(至少达到120HZ),同时利用3D眼镜保证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这样观众的两只眼睛会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目前3D显示技术往往同时采用背光源画面逐区域扫描,即当屏幕输出左眼信号时,基本控制左眼信号区域的背光源发光,右眼信号画面背光源区域保持不发光,这样既可以避免左右眼信号图像串扰(3D常说的cross talk现象),还可以做到Local diming (智能动态分区控制),节省背光源的能耗。背光源画面逐区域扫描通过3D电视的时序控制器(TCON)电路板输出帧开启信号(STV信号)控制LED电路板电路,从而实现LED灯单串或单个点亮,配合特殊设计的导光板,可以实现背光源的逐区域扫描。现有技术中,背光源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原理如图1所示,通常是将导光板的上表面(表面I)设计多个棱镜结构,配合下表面(表面2)网点的布置,可以控制光沿导光板一个方向传播,使背光源只在相应的行上有光发出,实现背光源光的逐行扫描。然而,现有上述结构的导光板,需要进行棱镜结构的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虽然可以基本实现LED光源的行扫描,但仍有部分光沿导光板纵向扩散,使得在背光源区域扫描时发生串扰现象,造成显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解决现有技术导光板制作工艺复杂且光传播发散不够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导光板,用于引导发光光源所发出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优选地,上述所述的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优选地,上述所述的导光板,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发光光源;[0014]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 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 反射片。[0015]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 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其中所 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0016]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上还形成有多个 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0017]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发光光源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0018]优选地,上述所述的背光源,所述发光光源分别在所述导光板的两端相对设置。[00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源,所述背光源包括至少两 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0020]发光光源;[0021]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 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 反射片。[0022]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 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 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002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4]所述导光板制作时一体成型侧面导光点,然后再将侧面粘贴反射片即可,相较于 现有棱镜结构的导光板,制作工艺简单;此外,多个条状导光板平行排列组合构成背光源, 每一导光板上粘贴反射片并形成导光点,能够保证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中均 匀传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中,更好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


[0025]图1表不现有技术导光板的导光原理;[0026]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背光源的其中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0028]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00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导光板的截 面示意图。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100,其中所述光源组100 包括[0031]发光光源10 ;[0032]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10所发出光的导光板20,所述导光板20包括第一侧面21,所述第一侧面21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3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最佳地,所述导光板20还包括第二侧面22,所述第二侧面22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4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侧面22相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100可以为多个,其中每一光源组100中的发光光源10与导光板20之间可以组合,也可以分别独立,而整个背光源的发光光源10也
可以组合为一体安装。此外,最佳地,条状导光板20的第一侧面21和/或第二侧面22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23,其中导光点23的设置位置、个数及疏密由光在导光板20上的传播情况而定,导光点23用于调节导光板20上光的区域亮度,进一步改善光在导光板20上传播的均匀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由多个光源组100构成,形成为多个条状导光板20平行排列的结构,如图2所不,每一导光板20对应一发光光源10,且每一导光板20的侧面设置一反射片,保证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20中传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20中,而且导光板20的侧面还形成有导光点23,用于调节区域亮度,使光在导光板20中均匀传播,更好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光源10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且每一光源组100中,每个导光板20对应一发光光源10,设置于导光板20的一端,使发光光源10所发出的光能够发射至导光板20上,并能够在导光板20上传播;最佳地,导光板20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发光光源10。所述光源组100中,每一导光板20的宽度可以根据背光源的逐行扫描要求及显示实现情况决定,例如,可以使导光板20的宽度与发光光源10的光发散宽度对应,如与每串LED灯的灯条宽度对应或者与某个或几个LED灯的宽度对应。举例说明,当背光源的所有发光光源为一组合结构,形成为4并13串52颗LED (PKG:7020)灯,LED灯间距9. 9mm时,如果实现每串LED区域扫描,那么就使中间导光板宽度等于(52/4) 13颗LED灯对应位置的宽度即13X9. 9=128. 7mm (如图3所示),如果实现每个或2个LED区域扫描,就让中间导光板等于相应一个或2个LED对应位置的宽度即9. 9mm和9. 9X2=19. 8mm,两侧的导光板考虑LED出光角度,可以适当加宽。之后,安装条状的导光板20,将每一导光板20与一个或几个LED灯对应安装,即形成为如图2所示由多个光源组100构成的背光源。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如上图2所示背光源的导光板,用于引导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如图2和图4所示导光板20,包括第一侧面21,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3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最佳地,所述导光板20还包括第二侧面22,所述第二侧面22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4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侧面22相对。最佳地,条状导光板20的第一侧面21和/或第二侧面22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23,其中导光点23的设置位置、个数及疏密由光在导光板20上的传播情况而 定,导光点23用于调节导光板20上光的区域亮度,进一步改善光在导光板20上传播的均 匀性。[004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源,本 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背光源如图2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100,其中所述光源组100 包括[0046]发光光源10 ;[0047]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10所发出光的导光板20,所述导光板20包括第一侧面 21,所述第一侧面21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3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 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0048]最佳地,所述导光板20还包括第二侧面22,所述第二侧面22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 40,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20的内部,其中所述第 一侧面21与所述第二侧面22相对。[0049]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组100可以为多个,其中每一光源组100中的 发光光源10与导光板20之间可以组合,也可以分别独立,而整个背光源的发光光源10也可以组合为一体安装。[0050]最佳地,条状导光板20的第一侧面21和/或第二侧面22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 凹陷的导光点23,其中导光点23的设置位置、个数及疏密由光在导光板20上的传播情况而 定,导光点23用于调节导光板20上光的区域亮度,进一步改善光在导光板20上传播的均 匀性。[005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背光源,由多个光源组100构成,形 成为多个条状导光板20平行排列的结构,如图2所不,每一导光板20对应一发光光源10, 且每一导光板20的侧面设置一反射片,保证发光光源10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20中传 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20中,而且导光板20的侧面还形成有导光点23,用于调节区 域亮度,使光在导光板20中均匀传播,更好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005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光源10包括一或多个LED灯,且每一光源组 100中,每个导光板20对应一发光光源10,设置于导光板20的一端,使发光光源10所发出 的光能够发射至导光板20上,并能够在导光板20上传播;最佳地,导光板20的两端分别设 置一发光光源10。[005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显示器及背光源的导光板,制作时一体成型侧面导光 点,然后再将侧面粘贴反射片即可,因此相较于现有棱镜结构的导光板,制作工艺简单;此 外,多个条状导光板平行排列组合构成背光源,每一导光板上粘贴反射片并形成导光点,能 够保证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中均匀传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中,更好 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005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导光板,用于引导发光光源所发出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 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
4.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 发光光源; 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上还形成有多个突出或凹陷的导光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光源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光源分别在所述导光板的两端相对设置。
9.一种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 发光光源; 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二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二反射片,其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所述背光源包括至少两个光源组,其中所述光源组包括发光光源;用于引导所述发光光源所发出光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发出的光沿第一方向反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内部的第一反射片。多个条状导光板平行排列组合构成背光源,每一导光板上粘贴反射片并形成导光点,能够保证发光光源发出的光在对应的导光板中均匀传播,不会发散到周边的导光板中,更好地实现背光源的逐行扫描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导光板制作工艺复杂且光传播发散不够均匀的问题。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2868577SQ2012205725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友, 贾丽丽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