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78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市场的迅速扩张,人们对重量轻且能耗低的显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由于其轻而薄且能耗低的特点,已经被广泛使用在上述的产品中。但是,LCD的缺点在于视角的依赖性,目前,为实现LCD的宽视角,普遍采用高分子来制备补偿膜,但是制备补偿膜有一定的难度,在可用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可进行光学补偿,从而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和透明公共电极;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双轴液晶层,所述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优选的,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透明公共电极为同层设置或者异层设置。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取向层,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取向层。对于上述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包括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3: 5到1:1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4: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第一基板外侧与第一偏光片之间设置双轴液晶层,通过控制双轴液晶的三轴方向的折射率,进行光学补偿,从而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附图标记:10-第一基板,101-像素电极,102-公共电极;20_第二基板;30_液晶层;40_第一偏光片;50_第二偏光片;60_双轴液晶层;70_第一取向层;80_第二取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图4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3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外侧的第一偏光片40,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20外侧的第二偏光片50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0上形成有像素电极101和透明公共电极102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与所述第一偏光片40之间的双轴液晶层60,所述双轴液晶层60中的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所述双轴液晶为分子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双轴的非对称液晶。正是由于双轴液晶的这种双轴形态,使得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其三轴方向的折射率来进行光学补偿。其中,所述三轴方向即为,在双轴液晶层60平面内的X轴和y轴,以及垂直所述双轴液晶层60平面的z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所指的第一基板的外侧是相对与第二基板对盒的第一基板的内侧而言的,同理,所指的第二基板的外侧是相对与第一基板对盒的第二基板内侧而言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第一基板外侧与第一偏光片之间设置双轴液晶层,其中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这样,当该三轴方向的折射率满足一定条件时,该双轴液晶层便可达到光学补偿的效果,从而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可选的,所述像素电极101和所述透明公共电极102为同层设置。示例的,如图1所示,以一种IPS(In Plane Switch,横向电场效应)型液晶显示器的电极结构进行绘示。具体的,像素电极101和透明公共电极102为同层设置,且均包含多个电连接的条形电极;其中,像素电极101的条形电极和透明公共电极102的条形电极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像素电极101和所述透明公共电极102为异层设置。不例的,如图2 所不,以一种 ADS (又称 AD-SDS, Advanced-SuperDimensionalSwitching,高级超维场开关)型液晶显示器中的电极结构进行绘示。具体的,参照图2所示,所述像素电极101和透明公共电极102为异层设置,且位于上层的透明公共电极102做成包含多个电连接的条形电极,此时,透明公共电极102含有狭缝的结构或梳状结构,位于下层的像素电极101做成平板型。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位于下层的像素电极101也可以为包含多个电连接的条形电极。此外,位于上层的也可为像素电极,并包含多个电连接的条形电极,位于下层的也可为公共电极,并做成平板型或做成包含多个电连接的条形电极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所有附图中仅绘示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部分,对于其他部分没有标识。ADS技术通过位于不同平面的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或另一狭缝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广生旋转,从而提闻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闻级超维场开关技术可以提闻LC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 Mura)等优点。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同层设置是针对至少两种图案而言的;至少两种图案同层设置是指:将同一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至少两种图案。例如,上述同层设置的像素电极101和透明公共电极102是指:由同一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的像素电极101和透明公共电极102。其中,像素电极101是指通过开关单元(例如,可以是薄膜晶体管)与数据线连接的电极,透明公共电极102是指和公共电极线连接的电极。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异层设置也是针对至少两种图案而言的,至少两种图案异层设置是指,分别将至少两层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至少两种图案。对于两种图案异层设置是指,通过构图工艺,由两层薄膜各形成一种图案。例如,异层设置的上层电极和下层电极是指:由第一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下层电极,由第二层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上层电极。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上层、下层是按照制作工艺中的先后顺序而定义的,其中下层是指在先制作完成的层,上层是指在后制作完成的层。需要说明的是,上层电极和下层电极中哪个作为公共电极、哪个作为像素电极,与其连接关系有关。若上层(下层)电极和数据线通过开关单元和数据线相连,则上层(下层)电极作为像素电极,若上层(下层)电极和公共电极线连接,则上层(下层)电极作为公共电极。图2中是以上层电极作为透明公共电极102,下层电极作为像素电极101为例。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1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一侧的第一取向层70,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4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的第二取向层80。示例的,如图3所示,可以在第一基板1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设置第一取向层70,其中,所述第一取向层70的取向方向可根据双轴液晶的分子特性,及希望得到在双轴液晶的三轴方向的折射率来进行取向,在此处不做限定。或,如图4所示,可以在所述第一偏光片4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设置第二取向层80。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于仅在第一基板1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设置第一取向层70,或在所述第一偏光片4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设置第二取向层80,还可以既在第一基板1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侧设置第一取向层70,也在所述第一偏光片40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60 —侧设置第二取向层80,在此不做限定。此外,对于第一取向层70和/或第二取向层80设置方式在此也不做限定。通过设置第一取向层70和/或第二取向层80,可以有助于得到希望的双轴液晶的三轴方向的折射率。其中,所述第一取向层70和/或第二取向层80的取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进行限定。对于上述各种液晶显不装置的任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双轴液晶层60中的双轴液晶包括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进一步地,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3: 5到1:1之间。优选的,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4: 5。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包括3: 5和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质量比介于3: 5到1:1之间的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混合,从而制备成双轴液晶,通过控制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以得到想要的三轴方向折射率的双轴液晶。其中,棒状液晶,其分子形态为棒状;盘状液晶,其分子形态为盘状。示例的,将质量比为4: 5的棒状液晶与盘状液晶混合制备得到双轴液晶,通过其三轴方向的折射率可计算得到双轴液晶层60的形状比值Nz及延迟量Ro,即通过Nz =(nx-nz) / (nx-ny)及 Ro = (nx-ny) Xd 计算得到 Nz 及 Ro。其中,d为双轴液晶层60的厚度,nx和ny为在双轴液晶层60平面内的x轴和y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垂直所述双轴液晶层60平面的z轴方向的折射率。通过上述质量比制备的双轴液晶即可得到nx、ny和nz的值,进而可以得到Nz的值,在此情况下即为0.5。此外,根据Ro的计算公式可知,在nx和ny确定的情况下,只需确定双轴液晶层60的厚度即可得到Ro的值,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Ro为275nm为最佳。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形状比值Nz及延迟量Ro都是双轴液晶层60光学补偿特性的参数。此外,对于双轴液晶层60的厚度,需根据希望得到的Ro的值,以及双轴液晶的nx、ny的值进行确定。通过设置第一取向层70和/或第二取向层80,并通过控制双轴液晶的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质量比,在二者的相互配合下,更有利于得到希望的双轴液晶的三轴方向的折射率。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40和第二偏光片50均包括:两层三醋酸纤维素酯(Triacetyl Cellulose, TAC)和位于该两层中间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形成有像素电极和透明公共电极的第一基板外侧与第一偏光片之间设置双轴液晶层,其中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包括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通过控制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的质量比来控制双轴液晶在三轴方向的折射率,便可得到希望的形状比值Nz及延迟量Ro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设置第一取向层,和/或在所述第一偏光片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设置第二取向层,这样,更有利于得到希望的三轴方向的折射率,从而达到最佳的光学补偿效果,进而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和透明公共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双轴液晶层,所述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透明公共电极为同层设置或者异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取向层,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面向所述双轴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取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包括棒状液晶和盘状液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3: 5到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液晶与所述盘状液晶的质量比为4: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进行光学补偿,从而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外侧的第一偏光片,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外侧的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该液晶显示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的双轴液晶层,所述双轴液晶层中的双轴液晶具有三轴方向的折射率。用于具有光学补偿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
文档编号G02F1/1347GK202939394SQ20122067904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鹿岛美纪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