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框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668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框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框,包括多个侧壁围成的第一框体结构,所述第一框体结构由塑胶和金属片组件一体注塑成型。本发明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可以省去铁框,节约了生产和制造成本,且连接性能好、可靠性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
【专利说明】—种胶框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胶框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中小尺寸液晶技术的发展,背光模组的无前铁框设计已经成为产品结构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一方面,没有了前铁框,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可以做得更窄,显示区域更大;另一方面,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0003]在尺寸相对较大的产品设计中,背光模组中取消铁框后,成本的降低尤为明显,但是也因此导致产品的整体强度较弱,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约成本、可靠性高的胶框及显示
>J-U ρ?α装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胶框,包括多个侧壁围成的第一框体结构,所述第一框体结构由塑胶和金属片组件一体注塑成型。
[0007]其中,所述金属片组件表面设有多个凹槽。
[0008]或者,所述金属片组件表面设有多个通孔。
[0009]其中,所述金属片组件包括多个保护角,每个所述保护角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金属片,所述保护角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结构的四个角上。
[0010]其中,多个所述保护角一体连接,使所述金属片组件形成框体结构。
[0011]其中,所述金属片组件完全包覆于塑胶内。
[0012]或者,所述金属片组件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框体结构外。
[00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胶框、液晶面板及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容置于所述胶框内。
[0014]其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光学膜片、导光板、反射片和灯条组件,所述灯条组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其中所述水平部分与所述光学膜片厚度相同。
[0015]其中,所述水平部分和所述竖直部分形成T形结构,所述水平部分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紧贴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胶框顶面。
[0016]本发明的胶框应用于显示装置中可以省去铁框,节约了生产和制造成本,且连接性能好、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框的一种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框的另一种断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框的金属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胶框的金属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胶框的金属片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5]实施例1
[0026]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包括:胶框10、液晶面板20、边框60及背光组件I,其中,胶框10大致为框体结构,将背光组件I容置于其中,背光组件I包括光学膜片30、导光板40、反射片50和灯条组件70,灯条组件70上设有多颗LED光源(图未标),用于产生背光光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分70a和竖直部分70b,其中水平部分70a与光学膜片30厚度相同,水平部分70a的两端分别抵接边框60与光学膜片30,且水平部分70a的上表面通过遮光胶带80粘贴于液晶面板20下表面;竖直部分70b的底端垂直并紧贴反射片50上表面,竖直部分70b与水平部分70a形成T形结构,水平部分70a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紧贴导光板40上表面和胶框10的顶面。具体地,光学膜片30、导光板40和反射片50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液晶面板20通过遮光胶带80粘贴于边框60上端面、灯条组件70的水平部分70a上表面和光学膜片30的部分上表面。
[0027]同时结合图2和图3a,胶框10包括多个侧壁围成的第一框体结构100,第一框体结构100由塑胶102和金属片组件200 —体注塑成型,该塑胶材料采用工程塑料。
[0028]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塑胶102与金属片组件200的结合强度,金属片组件200表面设有多个凹槽200a以提高粗糙度。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片组件200表面也可以设有多个通孔,金属片组件200表面还可以同时设置凹槽和通孔,可以达到同样提高金属片组件200表面粗糙度和注塑结合强度的效果。
[0029]本实施例中,金属片组件200包括多个保护角202,每个保护角20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金属片201,保护角202设置于第一框体结构100的四个角上,用以增强第一框体结构100的结构强度。
[0030]胶框10中,金属片组件200与塑胶102的注塑工艺可以有多种方式,图3a所示为金属片组件200完全包覆于塑胶内的情形,此种注塑方式成型的胶框10,可以在胶框10的表面做各种结构设计;图3b是另一种注塑方式,金属片组件200部分包覆于塑胶102内,且部分外露于第一框体结构100外。
[0031]具体注塑过程中,在注塑模具型腔中胶框10对应的四个角上分别放置相互垂直连接的金属片201形成的保护角202,作为胶框10各个角的补强部,然后向模具中注入塑胶材料完成注塑。
[0032]由于在胶框10的四个角上对应设有金属片组件200,同时,在金属片组件200的表面设有多个凹槽200a,提高了金属片组件200表面的粗糙度,使其与塑胶之间的结合更紧密,提高了胶框10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多个保护角202 —体连接,使金属片组件200形成框体结构,进一步增强了胶框10的整体结构强度。具体注塑过程中,在注塑模具型腔中胶框10中放置一轮廓外形与胶框10相似的金属片组件200作为胶框10的骨架,然后向模具中注入塑胶材料完成注塑。
[0035]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胶框10的金属片组件20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金属片组件200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00b,也可以达到前一种金属片组件200结构提高金属片组件200表面粗糙度和注塑结合强度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片组件200表面也可以同时设置凹槽200a和通孔200b。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胶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侧壁围成的第一框体结构(100),所述第一框体结构(100)由塑胶(102)和金属片组件(200) —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组件(200)表面设有多个凹槽(200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组件(200)表面设有多个通孔(200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组件(200)包括多个保护角(202),每个所述保护角(202)包括两个相互垂直连接的金属片(201),所述保护角(202)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结构(100)的四个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护角(202)—体连接,使所述金属片组件(200)形成框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组件(200)完全包覆于塑胶(1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组件(200)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框体结构(100)夕卜。
8.—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胶框(10)、液晶面板(20)及背光组件(I),所述背光组件(I)容置于所述胶框(1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I)包括光学膜片(30)、导光板(40)、反射片(50)和灯条组件(70),所述灯条组件(70)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部分(70a)和竖直部分(70b),其中所述水平部分(70a)与所述光学膜片(30)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分(70a)和所述竖直部分(70b)形成T形结构,所述水平部分(70a)的两端的下表面分别紧贴所述导光板(40)和所述胶框(10)顶面。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4360521SQ20141066041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彦学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