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44896发布日期:2019-02-22 21: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UV2A光配向技术是现在非常先进的液晶面板的垂直配向技术,但是在同时保证光学性能和稳定性上有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液晶分子的预倾角比较稳定,现在光配向材料的开发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方法是改变光配向材料的成分或者含量,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进行光配向制程时,不容易形成预倾角,形成的预倾角较小。而预倾角较小同时会影响光学性能,例如响应时间会很慢。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能够在不改变配向膜的材料的情况下,增大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角度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从而使得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

其中,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在液晶层中形成液晶分子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

其中,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从而使得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在第一时间段内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通过控制第一时间段的长短控制第二角度值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

其中,在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具体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配向膜,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配向膜;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具体为: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第一配向膜的第一基板,以使得第一配向膜形成第一配向预倾角,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第二配向膜的第二基板,以使得第二配向膜形成第二预倾角;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

其中,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具体为:提供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夹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且包括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至少一层设置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配向膜,液晶分子中含有可反应单体,液晶分子具有预倾角,且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作用于配向膜使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随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时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形成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后,再由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并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使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后使得液晶分子进一步转动形成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

其中,偏振的紫外光照射倾斜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作用于配向膜使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时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形成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时,配向膜作用于液晶分子使液晶层中形成液晶分子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

其中,非偏振的紫外光在第一时间段内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并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使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后使得液晶分子进一步转动形成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通过控制第一时间段的长短控制第二角度值的大小。

其中,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偏振的紫外光分别倾斜照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作用于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使第一配向膜形成第一配向预倾角,使第二配向膜形成第二配向预倾角。

其中,可反应单体为RM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先通过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在配向膜上形成配向预倾角,然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组时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产生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然后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液晶分子中的可反应单体使液晶分子进一步转动形成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配向膜的材料的情况下,增大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角度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配向膜的成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面板对组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对组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1: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步骤S11:提供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具体为:提供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彩色滤光片基板。第一基板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第二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步骤S12:在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

在步骤S12中,在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具体为: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配向膜,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配向膜。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还可以具体为:仅在第一基板上形成配向膜或者仅在第二基板上形成配向膜。

步骤S13: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

在步骤S13中,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具体为: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第一配向膜的第一基板,以使得第一配向膜形成第一配向预倾角,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第二配向膜的第二基板,以使得第二配向膜形成第二预倾角。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配向膜的成分示意图。配向膜主要有两种功能成分组成,第一种成分1是控制预倾角稳定的成分,主要是保证面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预倾角保持不变,第二种成分2为光反应成分2,主要是形成配向预倾角。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形成配向预倾角具体为:利用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形成有配向膜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以使得配向膜中的光反应成分2形成配向预倾角。

步骤S14: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

在步骤S14中,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更具体地,对组后在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中光反应成分2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进行对组并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注入含有可反应单体的液晶分子以形成液晶层,对组后在配向膜的作用下在液晶层中形成液晶分子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液晶分子的预倾角为第一角度值。

步骤S15: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从而使得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

在步骤S15中,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从而使得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具体为: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在第一时间段内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且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电场,以使得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使得液晶分子转动,通过控制第一时间段的长短控制第二角度值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优选地,第一时间段的时间越长第二角度值越大,第一时间段的时间越短第二角度值越小。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液晶面板对组后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对组前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单板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夹持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之间且包括液晶分子330的液晶层33、至少一层设置在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上的配向膜310、320,液晶分子330中含有可反应单体34。

液晶分子330具有预倾角,且液晶分子330的预倾角为偏振的紫外光35倾斜照射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作用于配向膜310、320使配向膜310、320形成配向预倾角随后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进行对组时在配向膜310、320的作用下液晶分子330形成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后,再由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并在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之间施加电场使非偏振的紫外光36作用于可反应单体34后使得液晶分子330进一步转动形成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第二角度值大于第一角度值。

优选地,偏振的紫外光35照射倾斜照射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作用于配向膜310、320使配向膜310、320形成配向预倾角并在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进行对组时在配向膜310、320的作用下液晶分子330形成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时,配向膜310、320作用于液晶分子330使液晶层33中形成液晶分子330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图3中仅在部分液晶分子330中示出了可反应单体34,但并不代表其余的液晶分子330中没有可反应单体34,为简便起见,不对每一个液晶分子330中的可反应单体一一的示出。值得注意的是,图中的液晶分子330倾斜方向并非代表其实际的倾斜方向,图中仅为示意,其余附图也类似,不做一一说明。

优选地,非偏振的紫外光36在第一时间段内垂直照射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并在第一基板31或第二基板32之间施加电场使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可反应单体34后使得液晶分子330进一步转动形成的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通过控制第一时间段的长短控制第二角度值的大小。优选地,第一时间段的时间越长第二角度值越大,第一时间段的时间越短第二角度值越小。

优选地,第一基板31上设置有第一配向膜310,第二基板32上设置有第二配向膜320,偏振的紫外光35分别倾斜照射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作用于第一配向膜310和第二配向膜320,使第一配向膜310形成第一配向预倾角,使第二配向膜320形成第二配向预倾角。对组时在第一配向膜310和第二配向膜320的作用下液晶分子330形成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且第一配向膜310、第二配向膜320作用于液晶分子330使液晶层33中形成液晶分子330倾斜方向不同的多个区域。

优选地,可反应单体为RM(Reactive Mesogens)材料,即RM材料为热致液晶材料。

请再次参阅图2,第一配向膜310以及第二配向膜320主要有两种功能成分组成,第一种成分1是控制预倾角稳定的成分,主要是保证面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预倾角保持不变,第二种成分2为光反应成分2,主要是形成配向预倾角。

本发明先通过偏振的紫外光倾斜照射第一基板或者第二基板在配向膜上形成配向预倾角,然后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组时在配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产生大小为第一角度值的预倾角,然后利用非偏振的紫外光垂直照射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非偏振的紫外光作用于液晶分子中的可反应单体使液晶分子进一步转动形成大小为第二角度值的预倾角,因此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配向膜的材料的情况下,增大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角度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