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8228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包括导光板2和位于导光板2侧面的背光源1,其中,在玻璃材质的导光板2的外表面印刷多个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散射网点3。当背光源1出射的光照射到导光板2的各个散射网点3上时,可以在散射网点3处发生漫反射并经反射片5反射从导光板2的正面射出,光线反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导光板2的正面射出的光用于显示面板照明。其中,现有技术中一般用粘着剂4直接将反射片5黏贴在导光板2具有散射网点3的面。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出光均一性较差,目前构成导光板2的玻璃材料的折射率约为1.5,而一般的粘着剂4折射率约在1.4-1.5,二者折射率非常的接近;使用粘着剂4将反射片5整个粘在导光板2上,反射片5与导光板2之间缺少空气层。这使得现有玻璃导光板2主要靠粘着剂4与反射片5相邻的界面反射出光,如图3所示,由于该界面的表面不光滑,严重影响了全反射,使得光线无法有效的传导,造成均一性过差;(2)色度较差,粘着剂4对450-470nm波长的蓝光具有一定的吸收,由于导光板2具有的散射网点3的面都涂有粘着剂4,会加重蓝光损耗,造成色偏。(3)反射片5表面损伤,反射片5主要功能区域为不与散射网点3相对的区域,导光板2具有的散射网点3的面都涂有粘着剂4,其容易腐蚀反射片5,对反射片5表面造成损伤,影响显示画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背光模组出光均一性差、色度差、易损伤反射片的问题,提供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包括板体、反射片和设于所述板体的下表面上的多个散射网点,所述散射网点间隔设置且具有粘结性,所述反射片只通过散射网点固定于所述板体上。优选的是,靠近光源的散射网点的分布密度小于远离光源的散射网点的分布密度。优选的是,所述散射网点包括散射材料和粘着剂,所述散射材料设于所述板体与所述粘着剂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粘着剂的厚度小于散射材料的厚度。优选的是,所述散射网点包括掺杂有粘着剂的散射材料。优选的是,所述散射材料为油墨,所述散射网点通过油墨网版印刷形成。优选的是,所述粘着剂与油墨的质量比为1:7~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背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个侧边,所述导光板包括上述的导光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在导光板的板体上形成多个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将反射片直接与所述散射网点粘接的步骤。优选的是,所述在导光板的板体上形成多个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包括:在板体下表面印刷散射材料并对所述散射材料进行固化;在所述散射材料远离所述板体一侧的表面形成粘着剂,得到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优选的是,在导光板的板体上形成多个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包括:在油墨中掺杂粘着剂;采用所述油墨在所述板体一侧表面印刷形成多个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所述将反射片直接与所述散射网点粘接包括:将反射片直接与所述散射网点粘接;对所述多个散射网点进行固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发明的导光板的散射网点具有粘结性,该散射网点可以直接粘接反射片,散射网点之间的空白区域无需粘着剂,相当于空白区域为空气层,粘着剂区域面积减小,这样空白区域的表面依然是光滑表面,不会破坏反射片界面发生的全反射;同时,粘着剂用量大大减少,不仅能节约生产成本,还能降低蓝光损耗,有效改善色偏,减少粘着剂对反射片的腐蚀。本发明的导光板适用于各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采用本实施例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出光均一性优良,采用本实施例导光板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背光模组光线反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背光模组光线折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制备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背光源;2、导光板;21、板体;3、散射网点;31、散射材料;4、粘着剂;5、反射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2,如图4-8所示,包括板体21、反射片5和设于板体21的下表面上的多个散射网点3,散射网点3间隔设置且具有粘结性,反射片5只通过散射网点3固定于板体21上,在散射网点3的间隙中不设置粘着剂。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的散射网点3具有粘结性,该散射网点3可以直接粘接反射片5,散射网点3之间的空白区域无需粘着剂4,相当于粘着剂4区域面积减小,空白区域为空气层,这样空白区域的表面依然是光滑表面,不会破坏反射片5界面发生的全反射;同时,粘着剂4用量大大减少,不仅能节约生产成本,还能降低蓝光损耗,有效改善色偏,减少粘着剂4对反射片5的腐蚀。本发明的导光板2适用于各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采用本实施例导光板2的背光模组出光均一性优良,采用本实施例导光板2可以提升显示装置的画面品质,该导光板2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液晶面板的背光模组。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在具体实施时,板体21的材料可以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当然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的透明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优选的是,靠近光源的散射网点3的分布密度小于远离光源的散射网点3的分布密度。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靠近光源的散射网点3排布的相对密度要小一些,远离光源的散射网点3排布的相对密度要大一些,因为光线传播越远,损失能量越多,即远离光源的区域相较于靠近光源区域光线减弱,但通过在远离光源的区域设置较多散射网点3,可以使得远离光源的区域与靠近光源区域射出的光线基本相等,进而使得导光板2正面射出的用于显示面板照明的光更均匀。优选的是,散射网点3包括散射材料31和粘着剂4,散射材料31设于板体21与粘着剂4之间。优选的是,粘着剂4的厚度小于散射材料31的厚度。如图4、图5所示:在板体21下表面印刷有散射材料31,其中下表面是指用于与反射片5粘接的表面;在散射材料31远离板体21一侧的表面设有粘着剂4;反射片5直接与散射网点3的粘着剂4粘接。其中,粘着剂4的厚度不宜太厚,一层相对较薄的胶层,足以将反射片5粘住即可。当然,散射网点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散射网点3可以采用透明、半透明或者白色热熔型树脂材料,或者混合了其它光学粒子的热熔型树脂材料,如融合了二氧化钛粒子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散射网点3包括掺杂有粘着剂4的散射材料31,散射材料31为油墨,散射网点3通过油墨网版印刷形成。优选的是,粘着剂4与油墨的质量比为1:7~1:9。如图7、图8所示,以散射材料31采用油墨为例。油墨中掺杂有粘着剂4,因此散射网点3具有粘性;将反射片5直接与散射网点3粘接即可。其中,粘着剂4与油墨的质量比在1:7-1:9范围内时可以使得散射网点3将反射片5粘住,同时不会影响光的传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应用之前可以先在粘着剂4的表面附加一层离型膜,以保护粘着剂4,当需要将该导光板2安装至背光模组中使用时,将离型膜撕除,将反射片5贴附即可将反射片5粘住。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6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导光板2和位于导光板2侧面的背光源1,背光源1设于导光板2的一个侧边,其中,反射片5直接与导光板2的散射网点3粘接。其中,背光源1具体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也可以为冷阴极荧光灯(CCFL),还可以为冷光显示器(ELD),在此不做限定。并且,可以在导光板2的侧面设置一个背光源1,也可以设置多个背光源1;此外,可以在导光板2的一侧设置一个或多个背光源1,也可以在导光板2的两侧都设置一个或多个背光源1,在此不做限定。此外,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扩散板和增光片等。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如图9所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板体21下表面印刷散射材料31并对散射材料31进行固化。当散射材料31采用UV油墨时,固化时间为8-15s。S02、在散射材料31远离板体21一侧的表面形成粘着剂4,得到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3;其中,粘着剂4的厚度不宜太厚,可以控制粘着剂4的量,使得散射材料31表面仅形成一层相对较薄的胶层,足以将反射片5粘住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粘着剂4与散射材料31在板体21上的投影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采用与散射材料31相同的网版形成粘着剂4。S03、将反射片5直接与散射网点3粘接。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如图10所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01、在油墨中掺杂粘着剂4;其中,粘着剂4与油墨的质量比在1:7~1:9范围内时可以使得散射网点3将反射片5粘住,同时不会影响光的传播。S02、采用上述油墨在板体21一侧表面印刷形成多个具有粘结性的散射网点3。S03、将反射片5直接与散射网点3粘接。S04、对多个散射网点3进行固化。当油墨为UV油墨时,固化时间为8-15s。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散射网点在板体上的具体密度可以根据具体产品的出光强度、出光亮度进行调整,扩散板和增光片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在此不做限定。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