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773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纤芯线和光纤带芯线的连接的比如Mechanically-Transferable-Splicing-Connector(以下称为MT连接器)、Multifiber-Push-ON(以下称为MPO连接器)等的多芯汇总连接器形成用的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对于SM型光纤单芯线和带芯线进行低损失汇总连接的连接器,例如伴随收纳了4芯、8芯、12芯等的单模型光纤带的高密度多芯缆线的开发,采用高密度且能高效地连接光纤的多芯汇总连接器。在该连接方式中,对多芯的光纤进行定位固定的插芯之间,通过两根导向销进行位置匹配并嵌合,该连接器不仅用于光纤带的汇总连接,而且还适用于机械的高速切换,故称为MT连接器,近年,作为连接类的多芯缆线的4芯、8芯、12芯光纤带连接用连接器而被实用化。

另外,近年来,MPO连接器也被实用化,该MPO连接器作为在超多芯缆线的连接方面更多芯的24芯、72芯汇总连接器,能更容易地进行插拔操作。

具体来说,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以下类型,于前端部开设光纤孔,通过插入于导向销孔中的嵌合销,相对相反侧的插芯而定位的方式的光连接器的插芯由连接端部与主体后部组合形成,该连接端部位于构成包括上述光纤孔和导向销孔的部件的部位,该主体后部位于作为该连接端部以外的部件的部位,主体后部为除去连接端部的部分,主体后部的内部具有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由覆盖插入部与保护罩插入部构成。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两个连接器中,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在插芯主体100的顶面具有粘合剂填充用的窗部101,并且具有从插芯主体100的前端面到后端面贯通设置的左右一对用于定位的导向销插入孔102,于前端面的两个导向销插入孔102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光纤芯线贯通孔103。另外,形成下述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插芯主体100的后端面具有矩形开口状的插入开口部104,该插入开口部104用于插入而支承矩形筒状的保护罩106(参照图9(a)和图9(b)),另外,在插芯主体100的后端侧,具有从该插芯主体100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05。

另外,上述保护罩106如图9(a)、图9(b)所示,呈矩形筒状,其上下左右的外壁面为平直面。另外,上述保护罩106的前端部的横向较长的后侧开口部107a的纵向宽度和横向宽度为与单模型光纤带T的厚度和横向宽度相对应的尺寸,上述保护罩106的后端部的横向较长的前侧开口部107b的纵向宽度按照从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部而突出的仅仅12芯的光纤芯线F可向外方突出的程度,与上述前端部的后侧开口部107a的纵向宽度相比稍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833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场合,在安装时形成以下构造,例如将环氧树脂类等的强力粘合剂从粘合剂填充用的窗部101注入至插芯主体100内,使窗部101自身封闭固化,由此,将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部与光纤芯线F一起固定于插芯主体100的内部。然而,在该场合具有下述的危险,即,从插芯主体100的后端面的插入开口部104与插入到该插入开口部104中的保护罩外壁之间的间隙泄漏过多的上述粘合剂。

这样的粘合剂泄漏有可能导致的影响包括,例如在粘合剂泄漏而固化的部分上安装未图示的其他部件时,有可能在插芯主体100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该粘合剂所露出的厚度的间隙。另外,上述泄漏出的粘合剂也有可能浸入到左右一对的导向销插入孔102中并固化,从而导向销插入孔102本身发生堵塞。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的各种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的结构,其可预先防止填充于插芯主体内部的粘合剂从插入到插入开口部中的保护罩与该插入开口部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其包括:后侧开口部,该后侧开口部供在前端具有光纤芯线的光纤带插入;以及前侧开口部,该前侧开口部使已插入的光纤带前端的光纤芯线向前方外侧露出,该保护罩插入到在光连接器插芯的后端侧形成的插入开口部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罩的外面上,沿与该保护罩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突条,在插入于上述光连接器插芯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中时,该突条可被压坏。

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该保护罩包括光连接器插芯,在该光连接器插芯中,连接设置有:插入开口部,该插入开口部位于插芯后端侧,用于对前端具有光纤芯线的保护罩进行插入支撑;光纤芯线贯通孔,该光纤芯线贯通孔位于插芯前端侧,用于向该插入开口部的内部深处插入上述光纤芯线的前端部侧,并使该前端部向外侧露出,该光连接器插芯具有开设于其顶面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以便将粘合剂从上述插入开口部的内部深处侧到光纤芯线贯通孔的后端开口部侧为止填充粘合剂,将上述光纤芯线固定,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护罩的外面上,沿与该保护罩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有突条,在插入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中时,该突条可被压坏。

上述插芯主体具有从其前面到后面贯通设置的左右一对用于定位的导向销插入孔,在前面的两根导向销插入孔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上述光纤芯线贯通孔,在上述保护罩中,接近上述突条的前后而凹设有粘合剂存留部,该粘合剂存留部可存留从上述插芯主体的上述粘合剂填充用窗部注入并从上述保护罩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之间的间隙泄漏出的粘合剂。

在位于上述保护罩的前端部侧的上述粘合剂存留部的前方缘侧,设置粘合剂引导槽,该粘合剂引导槽用于将粘合剂引入到上述粘合剂存留部中。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其可预先防止填充于插芯主体内部的粘合剂从插入到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中的保护罩与该插入开口部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情况。

即,涉及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其包括:后侧开口部,该后侧开口部供在前端具有光纤芯线的光纤带插入;以及前侧开口部,该前侧开口部使已插入的光纤带前端的光纤芯线向前方外侧露出,该保护罩插入到在光连接器插芯的后端侧形成的插入开口部中,在上述保护罩的外面上,沿与该保护罩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突条,在插入于上述光连接器插芯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中时,该突条可被压坏;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连接器插芯用保护罩,该保护罩包括光连接器插芯,在该光连接器插芯中,连接设置有:插入开口部,该插入开口部位于插芯后端侧,用于对前端具有光纤芯线的保护罩进行插入支撑;光纤芯线贯通孔,该光纤芯线贯通孔设置于插芯前端侧,用于向该插入开口部的内部深处插入上述光纤芯线的前端部侧,并使该前端部向外侧露出,该光连接器插芯具有开设于其顶面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以便从上述插入开口部的内部深处侧到光纤芯线贯通孔的后端开口部侧为止填充粘合剂,将上述光纤芯线固定,在上述保护罩的外面上,沿与该保护罩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有突条,在插入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中时,该突条可被压坏,由此,即使在填充于上述插芯主体内部的粘合剂快要从保护罩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情况下,仍可预先地通过插入上述插入开口部中而被压坏的突条来阻挡该粘合剂。

由此,可防止像过去那样,在插芯主体的上述插入开口部侧安装其他部件时,粘合剂露出的厚度的间隙产生于插芯主体与另外的部件之间的情况。

由于上述插芯主体具有从其前面到后面贯通设置的左右一对用于定位的导向销插入孔在其前面的两根导向销插入孔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上述光纤芯线贯通孔,另一方面,在上述保护罩中,接近上述突条的前后而凹设有粘合剂存留部,该粘合剂存留部可存留从上述插芯主体的上述粘合剂填充用窗部注入并从上述保护罩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之间的间隙泄漏出的粘合剂,故即使在从上述粘合剂填充用窗部注入的粘合剂从上述保护罩与上述插芯主体的插入开口部的间隙泄漏的情况下,仍可在今后通过粘合剂存留部存留该粘合剂,由此,还可预先防止过去产品那样的,向上述粘合剂泄漏的场合的左右一对的导向销插入孔内部的侵入。另外,在存留于各粘合剂存留部中的粘合剂硬化后,上述保护罩孔处于牢固(坚固)地固定于上述插芯主体上的状态。

由于在位于上述保护罩的前端部侧的上述粘合剂存留部的前方缘侧,设置有用于将粘合剂引入到上述粘合剂存留部中的粘合剂引导槽,故通过该粘合剂引导槽,将粘合剂引入到位于上述前端部侧的粘合剂存留部中,以从平面看呈大致T形的方式填充该粘合剂,这样,该保护罩确实不会从上述插芯主体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抽出。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保护罩,图1(a)为从斜前方侧观看到的立体图,图1(b)为从斜后方侧观看到的立体图;

图2表示上述保护罩,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侧视图,图2(c)为仰视图,图2(d)为主视图,图2(e)为后视图;

图3表示上述保护罩,图3(a)为沿图2(a)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b)为沿图2(b)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表示光连接器插芯,图4(a)为俯视图,图4(b)为图3(a)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5为从斜后方观看该光连接器插芯的保护罩组装使用状态的状态立体图;

图6为从斜前方观看该光连接器插芯的保护罩组装使用状态的状态立体图;

图7为该光连接器插芯的保护罩组装使用状态的侧向剖视图;

图8为该光连接器插芯的保护罩组装使用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9表示现有技术例子的保护罩,图9(a)为从斜前方侧观看到的立体图,图9(b)为从斜后方侧观看到的立体图;

图10表示现有技术例子的光连接器插芯的保护罩组装使用状态,图10(a)为从斜后方侧观看到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为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多芯汇总连接器形成用的光连接器插芯通过插芯主体10构成,该插芯主体10如图4~图8所示,呈基本长方形框体状,由树脂成型,其作为能连接高密度多芯缆线的多芯汇总MT连接器而使用,该高密度多芯缆线收纳有12芯的单模型光纤带T。其连接方式为,对多芯的光纤进行定位固定的插芯主体10之间,通过两根导向销进行位置匹配并嵌合。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涉及上述结构的MT连接器,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以下连接器,例如,收纳了4芯、8芯等的单模型光纤带T的高密度多芯缆线连接用的MT连接器;此外,在用于超多芯缆线连接方面,作为多芯的16芯、80芯等的汇总连接器,能容易地进行插拔操作的例如MPO连接器等的多芯汇总连接器。

(保护罩的结构)

在上述插芯主体10的后端面侧形成的后述的矩形开口状的插入开口部14,安装有呈基本方筒状的保护罩B,该保护罩B中插入固定了比如12芯的光纤芯线F呈带状捆扎而成的单模型光纤带T。

下面对该保护罩B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a)、图1(b)、图2(d)、图2(e)、图3(a)所示,上述保护罩B的前端部的横向较长的前侧开口部21a的纵向宽度和横向宽度为与单模型光纤带T的厚度与横向宽度相对应的尺寸,上述保护罩B的后端部的横向较长的后侧开口部21b的纵向宽度按照从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部突出的程度,比如仅仅12芯的光纤芯线F可向外部突出的程度,比上述前端部的前侧开口部21a的纵向宽度稍大。

另外,如图1(a)、图1(b)、图2(a)、图2(b)、图2(c),图3(a)、图3(b)所示,在上述保护罩B中,于相对于保护罩B的插入方向而言相垂直的方向的外面一周,设置有三个突条22a、22b、22c,它们可通过插入到形成于插芯主体10的后端侧的插入开口部14中而被压坏。另外,对于这些突条22a、22b、22c,也可不设为三个,而为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另外,这些突条22a、22b、22c在图示的场合形成于保护罩B的一周,但是,也可仅仅形成于上下面上。

还有,在上述保护罩B的上下对称位置,如图1(a)、图1(b)、图2(a)、图2(c)、图3(a)所示,接近上述突条22a、22b、22c各自的前后,分别凹设有矩形凹槽状的四个粘合剂存留部23a、23b、23c、23d,由此,可存留从上述插芯主体10的后述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注入并从该保护罩B与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之间的间隙泄漏出的粘合剂V。具体来说,按照与位于最前端侧的粘合剂存留部23a的后缘侧相邻接的方式形成第一个上述第1突条22a,按照与位于后方第2位的粘合剂存留部23b的后缘侧相邻接的方式形成第二个上述突条22b,按照与位于后方第3位的粘合剂存留部23c的后缘侧相邻接的方式形成第三个上述突条22c。

在前述内容中,形成于上述保护罩B的上述突条22a、22b、22c经由矩形槽状的粘合剂存留部23a、23b、23c、23d,形成多重并行设置的“堰”,将上述保护罩B与上述插芯主体10之间的间隙封闭。像上述那样,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的纵横宽度尺寸与保护罩B的纵横宽度尺寸相比基本相同或稍大,为了在将上述保护罩B插入到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中时使上述突条22a、22b、22c更容易地被压坏到任意的高度,对应于上述保护罩B的纵横宽度尺寸,使距离上述保护罩B的外表的高度在比如约0.1~0.5mm的程度(参照图7、图8)。

另外,显然,该高度没有构成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制。

还有,如图2(a)、图2(c)、图7所示,在位于上述保护罩B的上下两面的各最前端侧的上述粘合剂存留部23a的前方缘侧(在图中,构成前方下降倾斜面的部分)的中间,设置有用于将粘合剂V引导进入该粘合剂存留部23a内部的粘合剂引导槽24,通过该粘合剂引导槽24,将粘合剂V引入到上述粘合剂存留部23a中,上述粘合剂V以从剖视图观察呈T状的方式填充。

(插芯主体的结构)

对上述插芯主体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该插芯主体10的后端面侧,形成矩形开口状的插入开口部14,该插入开口部14用于安装基本方筒状的保护罩B,该保护罩B插入固定有呈带状而捆扎12芯的光纤芯线F而成的单模型光纤带T。通过该插入开口部14而收纳上述保护罩B的前端侧一部分(约一半),上述插芯主体10的内部构成保护罩B的收纳空间部S。

还有,如图4(b)、图6、图7、图8所示,于上述插芯主体10的前端面侧,12个小孔状的光纤芯线贯通孔13开设到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的内部深处(保护罩B的收纳空间部S的前方端内壁)的位置,由此,各光纤芯线贯通孔13处于与上述保护罩B的收纳空间部S连通的状态。

在图示(参照图4(b)、图7等)的例子中,在与后述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的后侧缘部位置面对的收纳空间部S的内部深处附近位置,形成级差部17,通过该级差部17,所插入的保护罩B的前端面下部侧在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附近卡扣。此时,从上述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侧突出的12芯的光纤芯线F的各前端部侧从上述保护罩B的收纳空间部S内侧分别插入到这些12个光纤芯线贯通孔13中,使该前端部的端面于上述插芯主体10的前面侧露出。

即,在上述插芯主体10的顶面基本中间处,开设有呈基本矩形开口状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处于从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的内部深处(保护罩B的收纳空间部S的前方端内壁)开始到12个光纤芯线贯通孔13的各后端开口部侧为止的插芯主体10的上侧的一半被剔除的状态,从上述光纤芯线贯通孔13的各后端开口部侧到与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的基本中间处相面对的位置为止,形成有共计12个U型的导向槽18(参照图4(b)、图7)。

在图4(a)中,上述光纤芯线贯通孔13的后端开口部侧与U型的导向槽18可通过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来辨认。在于上述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中安装有保护罩B并且于各光纤芯线贯通孔13中插入光纤芯线F的各前端部侧的状态下,通过从该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注入比如环氧树脂类的粘合剂V,由此,上述各光纤芯线F比如从上述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侧而突出的12芯的光纤芯线F的各根部部分固定于插芯主体10上。

另外,如图5、图6、图8等所示,从上述插芯主体10的前端面到后端面为止,贯通设置有左右一对用于定位的导向销插入孔12,上述插芯主体10的前端面的上述12个光纤芯线贯通孔13处于在两根导向销插入孔12之间横向呈一排而并列的状态。

还有,如图4~图8等所示,在上述插芯主体10的后端侧,具有从该插芯主体10的外周面而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5。

下面对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形态的组装使用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4~图7所示,将安装有呈带状捆扎12芯的光纤芯线F而成的单模型光纤带T的保护罩B,插入至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中。此时,三个上述突条22a、22b、22c被分别压坏到任意的高度,将上述保护罩B与上述插芯主体10之间的间隙封闭。

另外,在像上述那样插入了的保护罩B的前端面下部侧通过上述插芯主体10的收纳空间部S内部的级差部17,卡扣于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附近,同时,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侧的12芯的光纤芯线F的各前端部侧沿U型的导向槽18,分别插入到12个光纤芯线贯通孔13,该前端部的端面向插芯主体10的前面侧露出。

接着,通过从上述插芯主体10的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注入粘合剂V,由此,从上述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侧突出的12芯的光纤芯线F的各根部部分与插芯主体10粘合而一体化。由此,通过粘合剂V,单模型光纤带T的前端部分和从该前端部分突出的光纤芯线F的根部部分同时固接。此时,通过设置于上述保护罩B的中间处的粘合剂引导槽24,将粘合剂V引导到位于该保护罩B的上下面的各最前端侧的上述粘合剂存留部23a中,以从平面看基本呈T状的方式填充该粘合剂V。

另外,在从粘合剂填充用窗部11注入了粘合剂V的场合,即使粘合剂从保护罩B与插芯主体10的插入开口部14之间的间隙泄漏出来,粘合剂V仍可通过处于下述状态的上述多个突条22a、22b、22c预先阻挡该粘合剂V,该状态指:插入到上述插入开口部14中而被压坏,进入该插入开口部14的内壁而与其密贴的状态,与此同时,即使万一于最初的部分泄漏,仍可通过上述多个粘合剂存留部23a、23b、23c、23d(特别是最后部的粘合剂存留部23d的存在),完全地存留该粘合剂V。由此,能够预先防止像现有产品那样泄漏出的粘合剂V侵入到左右一对的导向销插入孔12的内部。此外,以上仅仅针对MT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用于其他形式的多芯光连接器。

标号的说明:

符号B表示保护罩;

符号V表示粘合剂;

符号T表示光纤带;

符号F表示光纤芯线;

符号S表示收纳空间部;

标号10表示插芯主体;

标号11表示粘合剂填充用窗部;

标号12表示导向销插入孔;

标号13表示光纤芯线贯通孔;

标号14表示插入开口部;

标号15表示凸部;

标号17表示级差部;

标号18表示导向槽;

标号21a表示前侧开口部;

标号21b表示后侧开口部;

标号22a、22b、22c表示突条;

标号23a、23b、23c、23d表示粘合剂存留部;

标号24表示粘合剂引导槽;

标号100表示插芯主体;

标号101表示窗部;

标号102表示导向销插入孔;

标号103表示光纤芯线贯通孔;

标号104表示插入开口部;

标号105表示凸部;

标号106表示保护罩;

标号107a表示前侧开口部;

标号107b表示后侧开口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