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5277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因具有轻、薄等优点,是制作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能自发光,所以需要在液晶显示器里设置背光源。该背光源产生光,并将产生的光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液晶面板对照射的光进行调制形成显示画面。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在液晶显示器里,每个背光源对应液晶面板上的一个或多个像素,每个背光源向各自对应的像素上照射产生的光。但是目前背光源产生的光可以向不同方向照射,导致该背光源除了可以向其对应的像素照射其产生的光,还可以向其他像素照射其产生的光,从而形成很大的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串扰程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显示装置及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凹形反射结构;

所述凹形反射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平坦层;

所述第一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一阳极;

所述第一阳极上设置有发光层,所述凹形反射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发光层且所述凹形反射结构的底部到所述发光层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

所述发光层上设置有阴极。

可选的,所述预设距离为所述凹形反射结构等效的凹透镜的焦距。

可选的,所述发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平坦层,且所述凹形反射结构为凹形反射膜;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上设有凹槽;

所述第二平坦层的凹槽上设置有所述凹形反射膜。

可选的,所述凹形反射膜的材料为金属。

可选的,所述凹形反射膜的材料为银。

可选的,所述第二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阳极,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第二平坦层和所述凹形反射膜之间,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坦层还设有过孔,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阳极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发光模块。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发光模块,所述多个发光模块被排列成至少一列和至少一行;

每行发光模块的第二阳极串联以及每列发光模块的阴极串联;或者

每行发光模块的阴极串联以及每列发光模块的第二阳极串联。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凹形反射结构;

在所述凹形反射结构上形成第一平坦层;

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形成第一阳极;

在所述第一阳极上形成发光层,所述凹形反射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发光层且所述凹形反射结构的底部到所述发光层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

在所述发光层上形成阴极。

可选的,所述在基板上形成凹形反射结构,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第二平坦层,并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二平坦层上形成凹槽;

在所述凹槽上形成凹形反射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凹形反射结构可以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而准直光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光,且该准直光穿过阴极并照射出去,这样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尽量沿同一方向传播出去,从而可以减小串扰程度。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发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3-2至3-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发光模块制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包括:

基板1;

基板1上设置有凹形反射结构2;

凹形反射结构2上设置有第一平坦层3;

第一平坦层3上设置有第一阳极4;

第一阳极4上设置有发光层5,凹形反射结构2的开口朝向发光层5且凹形反射结构2的底部到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

发光层5上设置有阴极6。

在第一阳极4和阴极6通电时,发光层5产生光,且产生的大部光朝向凹形反射结构2的方向照射。凹形反射结构2可以将发光层5产生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而准直光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光,且该准直光穿过阴极6并照射出去,这样将发光层5产生的光尽量沿同一方向传播出去,从而可以减小串扰程度。

可选的,预设距离为凹形反射结构2等效的凹透镜的焦距。。

其中,预设距离为凹形反射结构2的焦点与凹形反射结构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发光层5位于凹形反射结构2等效的凹透镜的焦点的水平位置处,这样可以使凹形反射结构2形成的准直光效果最佳。

可选的,参见图1-2,该发光模块还包括第二平坦层21,凹层反射结构2可以为凹形反射膜22。

基板1上设置有该第二平坦层21,第二平坦层21上设有凹槽;第二平坦层21的凹槽上设置有该凹形反射膜22。

其中,凹形反射膜22的开口朝向发光层5,可以将发光层5照射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该准直光穿过阴极6并照射出去。

凹形反射膜22并不是覆盖整个第二平坦层21,其面积只需略大于设置在第二平坦层21上的凹槽的表面积。由于凹形反射膜22并不是覆盖整个第二平坦层21,这样使得凹形反射模22反射发光层5产生的光,并将反射的光聚拢成准直光,避免反射自然光。

其中,第一平坦层3、第二平坦层21的材料可以均为透明树脂。凹形反射膜23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为金属银。第一阳极4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的金属材料;发光层5的材料为发光材料,在第一阳极4和阴极6通电时,发光层5中的发光材料产生光;阴极6的材料可以为透明的金属氧化物,例如为以为IZO。

可选的,参见图1-2,第二平坦层21上设置有第二阳极7,第二阳极7位于第二平坦层21和凹形反射膜22之间;第二阳极7与第一阳极4电连接。

第二阳极7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且可以为透明金属材料。第二阳极7可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通过第二阳极7可以将第一阳极4与外部电源通电。

可选的,第一平坦层3上形成有过孔31,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7通过过孔31电连接。

其中,第一阳极4是通过凹形反射膜22与第二阳极7连接,具体是:第一阳极4先通过过孔31直接与凹形反射膜22电连接,而凹形反射膜22覆盖在第二阳极7上,又因为凹形反射膜22的材料是金属,所以通过凹形反射膜22可以连通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7。

可选的,参见图1-2,凹形反射结构2的底部即为凹形反射膜22的底部,该底部为如图1-2所示的A点位置。凹形反射结构2的底部到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为凹形反射膜22的底部A至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所以凹形反射膜22的底部A至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且该垂直距离等于凹形反射膜22的高度h1和凹形反射膜22与发光层5之间的距离h2之和。

可选的,参见图1-3,在阴极6上还设置有透明盖板8,该透明盖板8可以对阴极6等部分进行保护。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模块可以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也可以作为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参见图1-4,当作为背光源时,该液晶显示面板位于盖板8远离发光层5的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凹形反射结构可以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而准直光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光,且该准直光穿过阴极并照射出去,这样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尽量沿同一方向传播出去,从而可以减小串扰程度。

实施例二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任一种发光模块B。

可选的,仍参见图2,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发光模块B,该多个发光模块B被排列成至少一列和至少一行;

每行发光模块B的第二阳极串联以及每列发光模块B的阴极串联;或者

每行发光模块B的阴极串联以及每列发光模块B的第二阳极串联。

其中,每行发光模块B的第二阳极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每列发光模块B的阴极与驱动电路电连;或者,每行发光模块B的阴极与驱动电路电连接,每列发光模块B的阴极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驱动电路可以控制具体的发光模块B发光或不发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组成显示装置的各发光模块通过凹形反射结构可以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而准直光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光,且该准直光穿过阴极并照射出去,这样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尽量沿同一方向传播出去,从而可以减小串扰程度。

实施例三

参见图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301:在基板1上形成凹形反射结构2。

具体地,在基板1上形成第二平坦层21,并通过构图工艺在第二平坦层21上形成凹槽;在凹槽上形成凹形反射膜22。其中,第二平坦层21和凹形反射膜22之间还形成有第二阳极7。

参见图3-2,在实际实现时,如图3-2中的图a,首先在基板1上沉积一层透明树脂材料形成第二平坦层21;其次,如图3-2中的图b,对第二平坦层21进行曝光、显影等第一次构图工艺操作,以在第二平坦层21形成一凹槽;然后,如图3-2中的图c,在第二平坦层21沉积一层透明金属材料,并通过第二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二阳极7,且该第二阳极7也具有凹槽;最后,如图3-2中的图d,在第二阳极7的凹槽上沉积一层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可以为金属银等材料,对该层金属材料进行溅射等第三构图工艺操作,形成凹形反射膜22。

步骤302:在该凹形反射结构2上形成第一平坦层3。

参见图3-3,在第二阳极7和凹形反射膜22上沉积一层透明树脂材料,形成第一平坦层3,再通过第四构图工艺,在第一平坦层3上形成过孔31,其中,过孔31与凹形反射膜22连通。

步骤303:在第一平坦层3上形成第一阳极4。

参见图3-4,在第一平坦3和过孔31上沉积透明金属材料,然后对该透明金属材料进行第五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阳极4,且第一阳极4通过过孔31与凹形反射膜22电连接。由于凹形反射膜22位于第二阳极7上,且凹形反射膜22的材料也是金属材料,所以第一阳极4和第二阳极7也电连接。

步骤304:在第一阳极4上形成发光层5,凹形反射结构2的开口朝向发光层5且凹形反射结构2的底部到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

具体地,参见图3-5,可以在第一平坦层3和第一阳极4上沉积一层发光材料,形成发光层5。其中凹形反射膜22的底部A至发光层5的垂直距离为预设距离。

步骤305:在发光层5上形成阴极6。

参见图1-1,在发光层5上沉积一层金属氧化物,形成阴极6,该金属氧化物可以为IZO。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阳极和阴极通电时,发光层产生光,且产生的大部光朝向凹形反射膜的方向照射。凹形反射膜可以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反射成高亮度的准直光,而准直光是沿同一方向传播的光,且该准直光穿过阴极并照射出去,这样将发光层产生的光尽量沿同一方向传播出去,从而可以减小串扰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