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43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特性,具有视角广、响应时间迅速及高对比等优点,但现有技术的OLED只能单面显示,且OLED显示器很难像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那样实现视角可控显示、窄视角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实现双面显示的同时达到节省功耗、提升显示画质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动发光显示面板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所述主动发光显示面板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层叠设置,且各显示面相背设置。

其中,所述主动发光显示面板是OLED显示面板,所述被动发光显示面板是LCD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发光器件层以及封装层,所述LC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二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三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邻近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是柔性基板。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发光器件层以及封装层,所述LC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液晶层以及第三基板。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发光器件层 以及盖板,所述LC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二基板、液晶层以及第三基板;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邻近设置。

其中,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发光器件层以及盖板,所述LC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于所述盖板上的液晶层以及第三基板。

其中,所述LCD显示面板是透射式面板,所述OLED是双面发光面板;所述LCD显示面板与所述OLED面板之间设有匀光层。

其中,所述LCD显示面板是透射式面板,所述OLED是双面发光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发光面一侧的第一彩色滤光层,所述LCD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彩色滤光层。

其中,所述LCD显示面板是透射式面板,所述OLED是双面发光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和所述LCD显示面板均没有彩色滤光层,且两者像素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将OLED显示面板和LCD显示面板对贴或是二者共用基板(盖板、封装层)形成双面显示器,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以达到节省功耗、提升显示画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九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七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八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九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显示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器件,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标号在附图中始终表示相同元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将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外一个元件区分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显示装置10包括主动发光显示面板12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14,主动发光显示面板12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14层叠设置,且各显示面相背设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动发光显示面板12是OLED显示面板,被动发光显示面板14是LCD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的一应用例中,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光型显示面板, 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122、发光器件层124以及封装层126。

其中,第一基板122是柔性基板。在其它应用例中,第一基板122可以为薄的玻璃、金属及塑料,也可以是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以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组成的混合结构,在此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其次,发光器件层124包括TFT控制开关及发光材料等。其中,TFT可以是非晶硅及低温单晶硅,TFT可以是底栅型及顶栅型结构;发光材料可以是各种适用的有机材料及无机材料,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封装层126包括但不限于薄膜封装、外盖封装以及薄膜和外盖封装的组合封装结构。其中,当封装层126加入OLED显示面板后,光线透过封装层126发出。

此外,OLED显示面板12还可以包括焊盘128及封装胶层(图未示),且当外盖封装时,封装胶层才存在。其中,焊盘128示意了Array膜层扫描线、数据线、公共线等信号的输入端以及其电性连接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封装胶层用于连接第一基板122和封装层126,以阻挡水汽进入。

进一步的,LCD显示面板为反射式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二基板142、液晶层144以及第三基板146。其中,第一基板122和第二基板142邻近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应用例中,LCD显示面板14还包括反射层148、POL(Polorization,偏光层)141。其中,反射层148用以反射环境光进行显示;POL141还可以包含QWP(Quarter-Wave Plate,四分之一波片)、HWP(Half-Wave Plate,二分之一波片),搭配ECB、VA、TN及FFS等显示模式可以使反射式显示最佳化。

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将OLED显示面板12简化为第一基板122、发光器件层124、封装层126及焊盘128,将LCD显示面板14简化为第二基板142、液晶层144以及第三基板146。由本领域常识可知,OLED显示面板12及LCD显示面板1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这些结构及部件, 在不影响发明点和特征描述的前提下简化了结构以便描述简洁、准确。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OLE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122、发光器件层124以及封装层126,LCD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设于第一基板122的液晶层144以及第三基板146。

具体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是OLED显示面板22和LCD显示面板24共用第一基板122,且LCD显示面板24还包括层设于POL141上的前置光源143。其中,反射层148用以反射环境光和前置光源243的光线进行显示。

当然,在其他应用例中,可以不设置前置光源243。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共用第一基板122,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处是OLED显示面32板和LCD显示面板34共用第一基板122;OLED显示面板32的显示面积小于LCD显示面板34显示面积,当然,OLED显示面板显示面积也可以使大于LCD显示面板显示面积;焊盘128分别位于共用第一基板122的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基板122的两端,在其它实施例中,焊盘128的设置可以是任何其他合理的位置。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顶发光OLED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和反射式LCD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第一基板形成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适用环境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对应的OLED显示面板或者反射式LCD显示面板,比如在光亮环境下使用反射式LCD显示面板显示,能够让用户看清显示内容,节省功耗;在黑暗环境下使用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鲜艳、画质较高的画面,提高显示效果。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OLED显示面板42是底发光型,也就是说OLED显示面板 42的封装层126与LCD显示面板44相邻设置,且OLED显示面板42的光线透过第一基板122发出。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四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52和LCD显示面板54共用盖板521,且反射层148层设于盖板521,该反射层148用于反射环境光或前置光源的光进行显示。此外,本实施例中,盖板521为Array(阵列)基板。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共用盖板521,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五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焊盘128分别位于共用盖板521的朝向反射层148的一侧及第一基板222的朝向LCD显示面板64的一侧;OLED显示面板62的显示面积大于LCD显示面板64的显示面积,在其它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62的显示面积可以小于LCD显示面板64的显示面积。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盖板521及设置OLED显示面板和LCD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不一致,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和节省显示空间。

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七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六种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焊盘128位于第三基板146的靠近液晶层144的一侧。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22及第三基板146为Array基板,盖板521为CF(Color Filter,彩膜)基板。具体地,在盖板521近液晶层侧,可以具有反射层/BM(Black Matrix,黑矩阵)用以间隔RGB色阻防止混色,其中,反射层位于BM下方。第一基板122靠近人眼侧也可以具有BM,并且可在BM上制作Array层的各膜层结构。其中,该BM材料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金属Cr等黑色材料。

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底发光OLED显示面板的盖板和反射式LCD显示面板的第二基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盖板形成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适用 环境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对应的OLED显示面板或者反射式LCD显示面板,比如在光亮环境下使用反射式LCD显示面板显示,能够让用户看清显示内容,节省功耗;在黑暗环境下使用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鲜艳、画质较高的画面,提高显示效果。

且需要说明的是,1至7实施方式中OLED显示面板中的发光材料发出RGB/RGBW颜色的光,或者发出白光透过彩色滤光层实现RGB或者RGBW颜色显示。

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八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显示装置80包括主动发光显示面板82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84,主动发光显示面板82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84层叠设置,且各显示面相背设置。其中,主动发光显示面板82是OLED显示面板,被动发光显示面板84是LCD显示面板。进一步地,LCD显示面板是透射式面板,OLED是双面发光面板或透明面板。

由图8可知,LCD显示面板84与OLED面板82之间设有匀光层86,且OLED显示面板82包括设置于发光面一侧的第一彩色滤光层823,LCD显示面板84包括第二彩色滤光层845。各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OLED显示面板82主要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一基板122、发光器件层124及第一彩色滤光层823。其中,各主要部件中与第一至第七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且本实施例中应用第一彩色滤光层823作为封装层(盖板)。

LCD显示面板84主要包括依次层设的第二基板142、液晶层144以及第三基板146。除此之外,LCD显示面板84还可以包括下POL847、上POL141以及第二彩色滤光层845。其中,各主要部件中与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当OLED显示面板82发出的白光经过第一彩色滤光层823显示RGB三原色,或是进行RGBW显示。同时由OLED显示面板82发出的白光作为透射式LCD显示面板84的光源,并透过LCD显示面 板84与OLED显示面板82间的匀光层86到达LCD中。其中,该匀光层86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棱镜片、扩散片等。

本实施例中,巧妙利用OLED显示面板82作为LCD显示面板84的背光源,同时又巧妙利用LCD显示面板84来解决OLED显示面板82显示视觉不可控的问题,两者优劣互补,大幅节约能耗且提高显示质量,增大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方式。

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九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八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没有匀光层,OLED显示面板92发出的白光直接入射到LCD中,且可以实现显示器的轻薄设计。

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八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102与LCD显示面板104共用第一基板122,且共用第一基板122近液晶层表面具有内置的下POL847,在具体实施例中,POL847可以为金属线栅偏振片,也可以为碘系和染料系偏振层制作而成,且呈基板-POL-array层结构,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

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与第九和第十实施例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焊盘128分别位于共用第一基板122的远离LCD显示面板114的一侧及位于第三基板146的靠近OLED显示面板112的一侧。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板146为COA基板。COA基板146靠近人眼侧也可以具有BM,并且可在BM上制作array层和彩色滤光层的各膜层结构。其中,该BM材料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金属Cr等黑色材料。

进一步地,请参考第八和第十实施例,OLED显示面板82或102发出的白光通过第一彩色滤光层823后直接到达人眼,而在LCD显示面板84或104中白光需要再多通过Array膜层、LC层等结构,且光在这些膜层传输过程中存在损失。因此,考虑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第一电极的发光透过率大于等于第二电极,可以使两显示面都能达到人员 观看最佳亮度。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电极材料、或者电极厚度差异,使得第一电极的透过率大于第二电极;或设置两显示面板的第一彩色滤光层823和第二彩色滤光层845上BM宽度不同,使得OLED显示面板82或102的开口率小于等于LCD显示面板84或104的开口率,进而使得透过OLED显示面板82或102的光强度与透过LCD显示面板84或104的光强度到达相等或者相近,以满足人眼的观看需求。

上述8到11实施方式通过将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和透射式LCD显示面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第一基板形成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适用环境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对应的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或者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比如在需要视角控制时使用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显示,能够让用户观看显示画面时同时起到防偷窥的目的。在其他使用条件下使用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鲜艳、画质较高的画面,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8至11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发出白光,白光透过彩色滤光层实现RGB或者RGBW颜色显示。

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122a中未设置有彩色滤光层,在LCD显示面板124b的第三基板146上也未设置有彩色滤光层。也就是说,OLED显示面板122a发出的光线在两显示面都不需要经过彩色滤光层,且OLED显示面板122a为RGB或RGBW显示模式,因此对应的LCD显示面板124b也是RGB或RGBW显示模式,两者像素一一对应即二者像素大小相同。

参阅图13,图13是根据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三种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具备匀光层,OLED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直接到达LCD 中。

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142a和LCD显示面板144b共用第一基板122,且下POL847位于共用第一基板122靠近液晶层144的一侧。具体的,该POL847可以为金属线栅偏振片,也可以为碘系和染料系偏振层制作而成,且呈基板-POL-array层结构,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

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焊盘128分别位于共用第一基板122的远离LCD显示面板154的一侧及位于第三基板146的靠近液晶层的一侧。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基板146为Array基板,封装层126为空白基板,且第三基板146靠近人眼侧可以具有BM,并且可在BM上制作Array层的各膜层结构;封装层126上可以不具有色阻,但可以具有BM限定像素透过区域防止不同颜色的光混色,可以进一步简化双面显示器制作流程。其中,BM材料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金属Cr等黑色材料。

上述12到15实施方式通过将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和透射式LCD显示面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第一基板形成像素一一对应且两显示面像素大小相同的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适用环境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对应的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或者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比如在需要视角控制时使用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显示,能够让用户观看显示画面时同时起到防偷窥的目的。在其他使用条件下使用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鲜艳、画质较高的画面,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12至15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发出RGB/RGBW颜色的光,实现RGB/RGBW颜色显示。

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OLED显示面板162的封装层(盖板)与LCD显示面板164相邻设置;焊盘128分别位于第一基板122的靠近LCD显示面板164的一侧及位于第二基板142的远离OLED显示面板162的一侧。

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七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六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具备匀光层,OLED显示面板172发出的光作为LCD显示面板174的光源直接到达LCD中。

参阅图18,图18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八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七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OLED显示面板182和LCD显示面板184共用封装层126,且下POL847位于共用封装层126远离LCD显示面板184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共用封装层利于实现显示器的轻薄化。

参阅图19,图19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十九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的,本实施例与第十八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之处不在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焊盘128位于第三基板146靠近OLED显示面板192的一侧,且下POL847位于封装层126远离OLED显示面板192显示面的一侧。

上述16到19实施方式通过将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和透射式LCD显示面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封装层形成像素一一对应且两显示面像素大小相同的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适用环境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

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显示环境、需求及画面选择对应的双面发光OLED显示面板或者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比如在需要视角控制时使用透射式LCD显示面板显示,能够让用户观看显示画面时同时起到防偷窥的目的。在其他使用条件下使用OLED显示面板,能够显示出鲜艳、画质较高的画面,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16至19实施方式中OLED发光器件中的发光材料发出RGB/RGBW颜色的光,实现RGB/RGBW颜色的显示。

请参阅图20,图20是本发明显示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0所示,该显示设备200包括电路板202及上述任一10至190的显示装置,且电路板分别连接主动发光显示面板和被动发光显示面板。其中,具体实施方式类似,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设备,通过将OLED显示面板和LCD显示面板层叠或是二者共用基板(盖板、封装层)形成双面显示器,利用主动发光显示器、被动发光显示器的各自特点巧妙形成显示互补,扩大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以及方便用户基于不同使用环境灵活选用不同显示面板,以达到节省功耗、防偷窥及提升显示画质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