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173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荧光)染色是目前生物领域中常规实验,但是细胞免疫化学(荧光)染色染色由于涉及到的步骤繁琐,传统的方法常常是将细胞首先培养在与24或48孔板孔径相匹配的原型盖玻片上,待完成细胞培养后,固定细胞进行化学(荧光)染色;因该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常常造成玻片上细胞少、冲洗过程中细胞损失较多,而且最为严重的是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不慎掉落,导致无法辨认哪一面有细胞,常常造成实验失败;同时使用该方法进行化学(荧光)染色操作时,常常由于抗体流失而干片、使用该方法必须使用大量抗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细胞免疫化学(荧光)染色的使用,提高细胞免疫化学(荧光)染色的质量及效率也一直是细胞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种好的方法、装置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加快科学研究的步伐。

因此,就需要一种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从细胞培养到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都可在一块载玻片上完成,提高实验效率,节约细胞培养基与染色所需抗体,且整个过程不需要繁琐的细胞转移程序,保证细胞数量与质量,为高质量的免疫细胞染色图片提供了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从细胞培养到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都可在一块载玻片上完成,提高实验效率,节约细胞培养基与染色所需抗体,且整个过程不需要繁琐的细胞转移程序,保证细胞数量与质量,为高质量的免疫细胞染色图片提供了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包括载玻片,还包括分割片及用于将载玻片与分割片叠合在一起的叠合器;所述分割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至载玻片且与载玻片的上表面组合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槽。

进一步,所述叠合器包括横板及分别设在横板两端的纵板,横板与两纵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载玻片及分割片的容置区,所述纵板的底端朝向容置区倾斜延伸形成用于压紧载玻片的压脚。

进一步,所述横板与纵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横板和纵板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弹性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通孔设有环绕其内壁的柔性圈。

进一步,所述柔性圈的高度大于分割片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柔性圈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载玻片的下表面连接有与分割片适配的用于标记培养槽的标记贴片。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6-24个。

进一步,所述载玻片与分割片呈矩形,所述叠合器从载玻片及分割片的宽边或者长边将载玻片及分割片夹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载玻片与分割片通过叠合器以可拆卸方式相连,载玻片与分割片叠合后形成多个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槽,可在常规载玻片上直接培养所需细胞,便于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且在完成细胞培养后可直接在载玻片上进行细胞免疫化学(荧光)学染色实验,在一块载玻片上即可完成多孔板的工作量,从细胞培养到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都可在一块载玻片上完成,提高实验效率,节约细胞培养基与染色所需抗体,且整个过程不需要繁琐的细胞转移程序,保证细胞数量与质量,为高质量的免疫细胞染色图片提供了保证;本实用新型可为细胞免疫染色的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便于新手快速上手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细胞培养及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装置,包括载玻片1,还包括分割片2及用于将载玻片1与分割片2叠合在一起的叠合器;所述分割片2上设有若干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贯穿至载玻片1且与载玻片1的上表面组合形成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槽;载玻片1为常规结构,分割片2与载玻片1适形配合,叠合是指分割片2盖合在载玻片1上且二者边缘对齐;分割片2可由硬质纯聚苯乙烯制作而成,呈透明状,厚度约为5mm;通孔21呈圆形,均匀设置在分割片2上,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通孔21的数量可为6-24个;载玻片1与分割片2通过叠合器以可拆卸方式相连,载玻片1与分割片2叠合后形成多个用于培养细胞的培养槽,可在常规载玻片1上直接培养所需细胞,便于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并且在完成细胞培养后可直接在载玻片1上进行细胞免疫化学(荧光)学染色实验,在一块载玻片1上即可完成多孔板的工作量,从细胞培养到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都可在一块载玻片1上完成,提高实验效率,节约细胞培养基与染色所需抗体,且整个过程不需要繁琐的细胞转移程序,保证细胞数量与质量,为高质量的免疫细胞染色图片提供了保证。

本实施例中,所述叠合器包括横板31及分别设在横板31两端的纵板32,横板31与两纵板32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载玻片1及分割片2的容置区,所述纵板32的底端朝向容置区倾斜延伸形成用于压紧载玻片1的压脚33;横板31与纵板32相连后组合呈U形,所述载玻片1与分割片2呈矩形时,可设置两块叠合器分别从载玻片1及分割片2的两宽边(或者两长边)将载玻片1及分割片2夹紧;所述横板31与纵板32可一体成型,以增大叠合器的结构强度;所述横板31和纵板32可采用金属材料或者弹性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1设有环绕其内壁的柔性圈4,柔性圈4在免疫染色时可阻止液体流失,优选地,所述柔性圈4的高度大于分割片2的厚度;所述柔性圈4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玻片1的下表面连接有与分割片2适配的用于标记培养槽的标记贴片5;标记贴片5可为带凹槽的划线装置,也可为透明带网格透明贴片,与分割片2的通孔21对应,用于完成免疫组织染色后,观察时确定细胞位置及标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