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6640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背光模组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现有背光模组通常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侧入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成本较低,但厚度较厚,侧入式背光模组厚度较薄,但成本较高。

如图1,图1为传统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直下式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背板10′、LED灯20′、反射板30′、导光板(图中为示)以及光学膜片40′,光学膜片40′包括棱镜片、 下扩散膜和上扩散膜。背板10′包括底板11′以及四个分别与底板11′的四周缘连接的侧板12′,侧板12′与底板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LED灯20′设于底板11′上, LED灯20′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板30′反射到导光板,然后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到下扩散膜,之后经过表面形成有棱柱的棱镜片会聚后再到达上扩散膜,最后形成为显示面提供照明的面光源。由于LED灯20′的分布面积会小于背光模组的显示面积,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面的四个角落处因光能量不足而发暗。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传统技术通常采用增加LED颗数或者改变反射片的设计的做法,增加LED颗数虽然能够达到明显的效果,然而必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改变反射片的设计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开发周期较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角边缘暗角问题,提升显示面的亮度均匀性,且缩短了开发进度,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棱镜片,包括基材以及设置于基材上的多个棱柱,所述基材包括位于基材中部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及位于基材的四个角边缘的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亦相等。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基材为矩形,所述基材的长为L,宽为W,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亦为矩形,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长为L1, 第二显示区域的宽为W2,则L1=2L/9,W2=2W/9。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棱柱具有棱峰与棱谷,所述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D,则D≥35μm。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50μm,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35μm。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棱柱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为H,则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H为25μm,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H亦为25μm。

所述的棱镜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上的棱柱具有一顶角,所述顶角的角度为R,则R的取值范围:80°<R<100°。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LED灯、反射板、棱镜片以及扩散板,LED灯设于背板上,所述棱镜片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棱镜片。

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由于采用了第一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通过减少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强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棱柱的聚光强度,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角边缘暗角问题和均一性偏低的问题,提升了显示面的亮度均匀性,且缩短了开发进度,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传统技术中的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行业内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分布情况采用九点均一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棱镜片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棱镜片的侧视图;

图7是图6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面亮度与棱柱间距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棱镜片、具有其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4、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可以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或者侧入式背光模组,在本实施例中,以棱镜片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例。所述棱镜片包括基材10以及设置于基材10上的多个棱柱20,所述基材10包括位于基材中部的第一显示区域11以及位于基材10的四个角边缘的第二显示区域12,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相邻两棱柱20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相邻两棱柱20之间的间距。

其中,棱镜片能够起到聚集能量的作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经扩散板后呈散射状态,这些光经棱镜片上的棱柱折射后,会将原本散射状态的光能聚集在约70°角的范围内,从而提升局部区域亮度;因此,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越小,其密度越大,汇聚能量的作用越明显。如图2所示,图2是传统技术中的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传统技术中的棱镜片包括基材51′以及设置于基材51′表面的多个棱柱52′,相邻棱柱52′之间的间距相同,其汇聚能量的能力相同,而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面的四个角落处的光能量明显低于其它区域的光能量,因此,导致最终显示面的四个角落会明显发暗。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相邻两棱柱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棱柱密度增大,从而增强第二显示区域上的棱柱的聚光强度,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四角边缘暗角问题和均一性偏低的问题,提升了显示面的亮度均匀性,且缩短了开发进度,有效降低成本费用。

行业内对背光模组显示面的亮度分布情况有专业的评判指标参数,即多点均一性,多点均一性就是在有效显示面内按照一定比例均匀取多个测试点,分别对这些测试点进行测试取得亮度值,多点均一性=(最小亮度/最大亮度)*100%。均一性在背光模组行业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其数值一方面反应了背光模组显示面光能量的分布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反应外观视效上是否均匀。电视行业内一般情况下都是测试九点均一性,要求其数值≥60%,如图3所示,图3是行业内对背光模组的亮度分布情况采用九点均一性的示意图。显示面30为矩形,取显示面左下角的角为坐标原点O(0,0),假设显示面30的长为L,宽为W,则九个测试点1、2、3、4、5、6、7、8、9的坐标分别为1(L/9,W/9)、2(L/9,W/2)、3(L/9,8W/9)、4(L/2,W/9)、5(L/2,W/2)、6(L/2,8W/9)、7(8L/9,W/9)、8(8L/9,W/2)、9(8L/9,8W/9),即1、3、7、9分别为显示面四个角边缘的测试点。

优选的,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相邻两棱柱20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相邻两棱柱20之间的间距亦相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材10为矩形,所述基材的大小与显示面30的大小一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呈“十”字形,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为矩形,所述四个第二显示区域12分别以基材的四个角边缘的测试点为中心点,若所述基材10的长为L,宽为W,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的长为L1, 第二显示区域12的宽为W2,则L1=2L/9,W2=2W/9。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棱柱20具有棱峰与棱谷,所述相邻两棱柱20之间的间距即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所述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D。如图9所示,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显示面亮度与棱柱间距的关系示意图。经测试,随着棱柱之间的间距减小,显示面的亮度会逐渐提升,当棱柱之间的间距在35μm以后亮度变化幅度会越来越小。另外,由于棱镜片的棱柱需要对应的模具来加工,同样的总面积下,棱柱之间的间距越小,即棱柱密度越高,模具需要做的越精细,模具成本也越高,加工的不良率也越高,因此,棱柱之间的间距一般设计值不小于35μm。即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D≥35μm。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50μm,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相邻两棱峰之间的间距为35μm。

优选的,如图7、图8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即棱柱的高)与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即棱柱的高)相等。若所述棱柱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为H,则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H为25μm,所述第二显示区域12上的棱峰到棱谷之间的距离H亦为25μm。优选的,所述第一显示区域11上的棱柱20具有一顶角,所述顶角的角度为R,则R的取值范围:80°<R<100°。优选的,所述R为90°,从而获得最大亮度增益。

优选的,所述基材10为PET基材,所述棱柱20为UV胶。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可应用于电视机、广告机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包括背板、LED灯、反射板、棱镜片以及扩散板,LED灯设于背板上,所述棱镜片的具体结构参见本实用新型棱镜片的实施例及附图3至 9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见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