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检测装置及点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17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潜望式检测装置及点屏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及包括该潜望式检测装置的点屏工装。



背景技术:

机台完成生产组装后,需要检测装置对机台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操作;目前,常用的检测装置比较简单,一般包括一个水平放置的工作台;使用此类检测装置对机台进行检测的步骤如下:

首先,2个工作人员把机台搬运到检测装置的工作台上,并使机台在工作台上立起;然后,1个工作人员进行点屏画面确认;

此类检测装置对机台进行点屏确认时,存在下列问题:

1、点屏确认过程中,机台立起靠工作人员手扶,存在机台掉落的安全隐患;

2、点屏确认过程中整机搬抬次数多,存在容易损伤机台的外观件的问题;

3、点屏确认过程中,需3个人作业、存在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4、点屏确认画面过程所需时间长,存在低效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该潜望式检测装置不仅可以解决被测对象(机台)掉落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减少被测对象(机台)外观件损伤、人力资源浪费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和检测部件;所述装置本体呈L型,所述L型装置本体的竖直部分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观测口,所述L型装置本体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检测口;

所述检测部件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所述第一镜片位于所述检测口的下方,所述第二镜片位于所述L型装置本体的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的交叉处,所述第三镜片位于所述观测口的左方;被测对象的画面信息的光线从所述检测口进入,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的反射,到达所述观测口。

上述潜望式检测装置中,其还包括工作台;所述潜望式检测装置工作时,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检测口的上方;

所述工作台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被测对象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上述潜望式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镜片和第三镜片与水平面成45度角,所述第二镜片与水平面成135度角。

上述潜望式检测装置中,所述工作台与水平面平行。

上述潜望式检测装置中,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

上述潜望式检测装置中,所述L型装置本体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凸起,所述检测口设于所述凸起上。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点屏工装,其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潜望式检测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由于装置本体呈L型,且在L型装置本体的竖直部分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观测口,在观测口的左方设有第三镜片,在L型装置本体的水平部分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检测口,在检测口的下方设有第一镜片,在L型装置本体的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的交叉处设有第二镜片;通过此种方式设置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部件,检测部件可以把检测口的画面信息反射到观测口;由于该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口是水平设置的,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机台)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不存在被测对象(机台)掉落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机台)无需搬运,可以减少被测对象(机台)外观件的损伤;而且,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时,只需1个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地,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所需时间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潜望式检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潜望式检测装置的装置本体与检测部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潜望式检测装置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装置本体;11、竖直部分;12、观测口;13、水平部分;14、检测口;15、凸起;2、检测部件;21、第一镜片;22、第二镜片;23、第三镜片;3、工作台;31、开口;4、支撑杆;5、被测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1和检测部件2;装置本体1呈L型,L型装置本体1的竖直部分11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观测口12,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检测口14;

检测部件2位于装置本体1内,检测部件2包括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第一镜片21位于检测口14的下方,第二镜片22位于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与竖直部分11的交叉处,第三镜片23位于观测口12的左方;被测对象5的画面信息的光线从检测口14进入,依次经过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的反射,到达观测口12;

由于装置本体1呈L型,且在L型装置本体1的竖直部分11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观测口12,在观测口12的左方设有第三镜片23,在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检测口14,在检测口14的下方设有第一镜片21,在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与竖直部分11的交叉处设有第二镜片2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部件2,检测部件2可以把检测口14的画面信息反射到观测口12;由于该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口14是水平设置的,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5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不存在被测对象5掉落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5无需搬运,不仅可以减少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被测对象5外观件的损伤;而且,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时,只需1个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地,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所需时间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潜望式检测装置还包括工作台3;当潜望式检测装置工作时,工作台3位于检测口14的上方;当潜望式检测装置不工作时,工作台3可以从检测口14的上方移开;

如图3所示,工作台3设有开口31,开口31的形状与大小与被测对象5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

当被测对象5组装完成后,使其被测面向下并保持水平放置于工作台3上,又由于工作台3上设有开口31,所以被测对象5在无需搬运并且保持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只需要把工作台3放置于检测口14的上方,就可以使工作台3与装置本体1和检测部件2进行配合,对被测对象5进行检测;当被测对象5(机台)开启后,画面信息从检测口14依次经过第一镜片21、第二镜片22、第三镜片23的反射,到达观测口12,工作人员能够在观测区域获取画面信息;

此外,把工作台3上的开口31的形状与大小设计成与被测对象5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不仅可以保证被测对象5在水平放置时能够稳固于工作台3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被测对象5在检测过程中掉落的风险;而且还可以保证被测对象5在检测过程中,被牢固地固定在工作台3的开口31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测对象5的外观件在检测过程中与工作台3相互碰撞而损伤。

优选地,第一镜片21和第三镜片23与水平面成45度角,第二镜片22与水平面成135度角;一方面,采用此角度设置的检测部件2,可以使L型装置本体1的形状和尺寸比较合理,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检测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体验,还可以节约装置本体1的原材料,防止浪费;

另一方面,采用此角度设置的检测部件2,可以保证画面信息经过检测部件2反射的光线路程较为理想,以保证画面信息经过检测部件2反射后,从观测口12显示出的画面足够清晰。

当然,根据具体检测的操作空间、工作人员由于身高等条件对检测装置的使用要求的不同,第一镜片21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他锐角,此时,L型装置本体1的竖直部分11和水平部分13的形状和尺寸、第二镜片22和第三镜片23与水平面的夹角都会随着第一镜片21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可以根据光学原理通过多次试验来确定,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优选地,工作台3与水平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被测对象5在检测过程中能够以较佳的光线角度和距离把画面信息反射到观测口12处,工作人员能够以较佳的使用方式在观测区域内进行观测。

在工作台3的下方设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可以为多根支撑杆4;优选地,支撑杆4为四根,且对称设置,以保证潜望式检测装置在工作时,位于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的两侧的支撑杆4的个数相等,以保证工作台3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凸起15,检测口14设于凸起15上,以使潜望式检测装置工作时,工作台3上的被测对象5能够与检测口14紧密贴合,防止干扰画面信息的光线进入到装置本体1内,而影响工作人员对被测对象5检测结果的判断。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由于装置本体1呈L型,且在L型装置本体1的竖直部分11的右侧面的上部设有观测口12,在观测口12的左方设有第三镜片23,在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检测口14,在检测口14的下方设有第一镜片21,在L型装置本体1的水平部分13与竖直部分11的交叉处设有第二镜片22;通过此种方式设置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部件2,检测部件2可以把检测口14的画面信息反射到观测口12;由于该潜望式检测装置的检测口14是水平设置的,所以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5处于水平放置状态,不存在被测对象5掉落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5无需搬运,可以减少被测对象5外观件的损伤;而且,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时,只需1个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地,使用该潜望式检测装置进行点屏确认画面所需时间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潜望式检测装置可应用于机台的点屏工装中,此时,被测对象5为机台;该点屏工装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点屏确认过程中,机台处于水平放置状态,无需工作人员手扶,克服了机台掉落的风险;

2、点屏确认过程中,机台无需搬动,可以有效减少机台外观件因搬动引起的损伤;

3、点屏确认过程中,点屏确认画面只需1个工作人员就可完成,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成本;

4、点屏确认画面所需时间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