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40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由于单侧入光的导光板具有结构简单、可塑性强的优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大部分都为单侧入光的导光板,但是,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单侧入光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包括单侧入光源1,所述单侧入光的导光板在能量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明显,靠近单侧入光源1的导光板11与远离单侧入光源1的导光板12的亮度和色温差异较大,使得导光板的整体显示画面均匀性差,远离单侧入光源1的导光板12随着能量损耗,亮度偏低,无法满足高分辨率和超高清的4K,8K显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形成双侧入光的导光板,使得所述导光板的亮度均匀性较好,有效满足用户高分辨率和超高清的显示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包括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设有凸点的网点面,所述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对称分布在导光板的两侧,所述凸点在网点面上交错排布。

具体地,所述导光板为矩形结构的导光板。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对称分布在矩形导光板短边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网点面采用撞点加工工艺加工。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分别由多个LED灯组成,形成两条发光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发光源、第二发光源,形成双侧入光的导光板,实现了所述导光板亮度均一性较好、亮度高的有益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远离单侧入光源的导光板随着能量损耗,亮度偏低,无法满足用户高分辨率和超高清显示要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虚拟现实、全息技术和微投影等技术领域,能够有效满足用户高分辨率和超高清的显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侧入光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的网点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入光的导光板,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发光源2、第二发光源3、设有凸点5的网点面6,所述第一发光源2、第二发光源3对称分布在导光板的两侧,所述凸点5在网点面6上交错排布。所述网点面6为所述导光板的底面,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出光面4。

具体地,所述导光板为矩形结构的导光板。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发光源2、第二发光源3对称分布在矩形导光板短边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网点面6采用撞点加工工艺加工。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源2、第二发光源3分别由多个LED灯组成,形成两条发光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的两端设置第一发光源2、第二发光源3,形成双侧入光的导光板,使得导光板出光面4上的亮度互相加强,实现了所述导光板亮度均一性较好的有益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远离单侧入光源的导光板随着能量损耗,亮度偏低,无法满足用户高分辨率和超高清显示要求的缺点,使得所述导光板的亮度均一性高达93.1%。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