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15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环保节能的需求已趋于明显,LED光源的背光模组已经成为这两年现有技术的主流。LED光源的背光模组具有节能、环保、低功耗等优点,现有市场LED液晶电视占比已迅速加大。

目前的LED液晶电视背光模组的光源入光方式有侧入式和直下式。由于侧入式机型的导光板原材PMMA的紧缺,价格在背光中的占比较大,且重量比较大,为解决导光板热胀冷缩现象引起的漏光和灯影,结构设计精度要求比较高。

目前很大一部分占比电视为直下式入光结构。而直下式入光结构中LED由于需要大块PCB板,而减少LED灯颗数的话、则还要增加光学透镜,背光腔体比较厚,使得直下式LED机种只能做低端机型。如何在成本压力下,满足LED机种的需求,已成为各厂商的关注点。目前已有技术是取消导光板,采用空气传导的方式。

空气传导的背光模组目前主要问题是亮度均匀性问题,包括点状和条状的亮暗不均,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向,一是光源在背板上规则放置,发光面与背板平面垂直,在每排灯前面有契形的镜面反射装置,此种技术结构生产实现复杂。第二种是采用反光罩的形式,利用弧形反光器件将侧边的光源反射到背光平面方向。此种方式对反光器的设计精度要求比较高,反光器成本也高昂,并且无法将背光腔体厚度做薄。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镜面反射装置结构复杂,而弧形反光器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至少一用于发射光线的LED光源,

至少一用于将LED光源所发射光线分为第一路光线及第二路光线,并分别均匀发送至反射片及扩散板的透镜;

用于将第二路光线反射至扩散板的反射片;

以及用于将来自于透镜的第一路光线及来自于反射片的第二路光线、扩散后出射的扩散板。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LED光源垂直于所述反射片。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透镜为预先计算的可将第一路光线均匀发散至扩散板,且将第二路光线以预设路径发散至反射片的曲面光学块。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LED光源内置于所述曲面光学块底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LED光源、透镜及反射片外侧,用于形成内置空间,以使LED光源光线仅能由扩散板一侧出射的背板。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及LED光源之间,用于散热的散热片。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散热片呈L型,包括散热纵片及散热横片。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LED光源与散热纵片之间的灯条板。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扩散片外侧、且与扩散片贴合,用于提高光线亮度并进一步扩散光线的光学膜片。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其中,所述LED光源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每个LED光源配备一透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用于发射光线的LED光源,通过费马原理及反射定律预先设计形状,用于将LED光源所发射光线分为第一路光线及第二路光线,并分别均匀发送至反射片及扩散板的透镜;用于将第二路光线反射至扩散板的反射片;以及用于将来自于透镜的第一路光线及来自于反射片的第二路光线、扩散后出射的扩散板。使得背光模组仅需使用LED光源、透镜、反射片及折射片即可保证LED光源均匀发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面反射装置结构复杂,而弧形反光器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较佳实施例的透镜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较佳实施例的透镜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至少一LED光源100,与所述LED光源100一一对应设置的透镜200,一反射片300以及扩散板400。所述背光模组通过侧入式方式进行入光,即所述LED光源100设置于背光模组侧壁;所述透镜200通过费马原理及反射定律预先设计形状,用于将LED光源100所发射光线分为第一路光线及第二路光线,并分别均匀发送至反射片300及扩散板400;所述反射片300用于将第二路光线反射至扩散板400;而所述扩散板400用于将来自于透镜200的第一路光线及来自于反射片300的第二路光线、扩散后出射。

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由此原理可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遵从的直线传播定律、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傍轴条件下透镜200的等光程性等。费马原理规定了光线传播的唯一可实现的路径,不论光线正向传播还是逆向传播,必沿同一路径。具体地,光在任意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沿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

反射原理具体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优选所述透镜200为预先计算的可将第一路光线均匀发散至扩散板400,且将第二路光线以预设路径发散至反射片300的曲面光学块,如图2及图3所示。优选所述透镜为曲面光学块,是指将透镜设计为至少一面是曲面的,对穿过其的光线进行折射等光学处理的块状立体镜。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曲面光学块的曲面计算依据为:首先通过费马原理和反射定律建立光学方程组,然后通过Matlab求解得到反射面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三维建模,导入lighttools光学软件进行光学模拟优化。

具体实施时,可根据不同的机种及型号可设计不同的曲面光学块。

所述LED光源100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每个LED光源100配备一透镜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侧入式方式入光,其由于采用了用于发射光线的LED光源100,通过费马原理及反射定律预先设计形状,用于将LED光源100所发射光线分为第一路光线及第二路光线,并分别均匀发送至反射片300及扩散板400的透镜200;用于将第二路光线反射至扩散板400的反射片300;以及用于将来自于透镜200的第一路光线及来自于反射片300的第二路光线、扩散后出射的扩散板400。使得背光模组仅需使用LED光源100、透镜200、反射片300及折射片即可保证LED光源100均匀发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镜面反射装置结构复杂,而弧形反光器精度要求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100内置于所述曲面光学块底部,该设置是为了保证LED光源100所发射光线仅经过曲面光学块即透镜200,发散至其他结构,防止光线逸散扰乱扩散片所接收光线。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LED光源100、透镜200及反射片300外侧,用于形成内置空间,以使LED光源100光线仅能由扩散板400一侧出射的背板50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500及LED光源100之间,用于散热的散热片600。

具体实施时,可将所述散热片600设置为L型,包括散热纵片及散热横片;还可以在所述LED光源100与散热纵片之间设置灯条板700。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最终出射光线亮度,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光学膜片800,所述光学膜片800设置于所述扩散片外侧、且与扩散片贴合,用于提高光线亮度并进一步扩散光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