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且灵活调节的虚拟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986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且灵活调节的虚拟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且灵活调节的虚拟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虚拟现实眼镜层出不穷,它们的共同原理是,把立体视频的影像分解为左右两个观察角度的画面,让两个画面通过虚拟现实眼镜分别进入使用者的左右眼睛,这样由于两个眼睛分别看到两个角度的画面,经过大脑合成就形成了立体影像。

但现有的虚拟现实眼镜都存在以下缺点:1)体积比较大,携带不方便;2)生产成本较高,不宜于推广;3)目前虚拟现实眼镜所支持的手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手机大于眼镜所支持的最大范围,则无法使用该虚拟现实眼镜;4)焦距不可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虚拟现实眼镜大多体积大,生产成本高且不易携带,同时使用具有局限性且焦距不可调整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简易且灵活调节的虚拟现实眼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且灵活调节的虚拟现实眼镜,包括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第一中间连接片、上翼展片、第二中间连接片、下翼展片、托片和两个端片,所述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第一中间连接片、上翼展片、第二中间连接片、下翼展片、托片和两个端片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式连接片,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第一中间连接片、上翼展片、第二中间连接片、下翼展片、托片和两个端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第一中间连接片和上翼展片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翼展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端片中的一个所述端片,上翼展片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中间连接片与下翼展片的一端相连接,下翼展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端片中的另一个所述端片,下翼展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片;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上翼展片、第二中间连接片、下翼展片和两个端片之间围合形成观影暗箱,第一贴面片上加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镜片放置孔,第一贴面片的底部加工有第一鼻位豁口,第一贴面片和第二贴面片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下翼展片远离托片的一边缘的形状为第一面部放置弧线,上翼展片远离第一中间连接片的一边缘的形状为与第一面部放置弧线相配合的第二面部放置弧线,第一面部放置弧线和第二面部放置弧线之间形成有面部放置区域。

第二贴面片上加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镜片放置孔,第二贴面片的底部加工有第二鼻位豁口,第一贴面片和第二贴面片之间设置有第一折痕线,第一贴面片和第二贴面片的结构相同且二者以第一折痕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镜片放置孔和第二镜片放置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镜片放置孔与其对应的第二镜片放置孔之间形成有一条调节式可视通道,第一鼻位豁口和第二鼻位豁口之间形成有鼻位放置槽。

第二贴面片和第一中间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二折痕线,第一中间连接片和上翼展片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线,上翼展片的一端与其对应的端片之间设置有第四折痕线,上翼展片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间连接片之间设置有第五折痕线,第二中间连接片与下翼展片之间设置有第六折痕线,下翼展片与其对应的端片之间设置有第七折痕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虚拟现实眼镜,通过第一贴面片、第二贴面片、第一中间连接片、上翼展片、第二中间连接片、下翼展片、托片和两个端片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不封口形式的观影暗箱,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手机。通过设置第一折痕线、第二折痕线、第三折痕线、第四折痕线、第五折痕线、第六折痕线和第七折痕线之间相互配合进行焦距调节,并鼻位放置槽的设置符合人体面部结构的鼻梁容纳开口形状。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佩戴观看,具有可折叠、低成本、便于携带且可调节焦距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为可折叠一体式结构,展开时为一体式片体,方便携带,折叠时形成有长方形的观影暗箱;上翼展片为承载播放器可调托架,上翼展片可折叠,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焦距;下翼展片为带有第一镜片放置孔的目镜盖板;下翼展片与观影暗箱底板交接处设有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特征的鼻位放置槽,使用方便,可直接佩戴观看。

3、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廉,原材料可选用纸质、塑料、布料或其他材料,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连接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图,图中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图,图中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折叠后的第一折叠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折叠后的第二折叠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第一中间连接片3、上翼展片4、第二中间连接片5、下翼展片6、托片8和两个端片7,所述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第一中间连接片3、上翼展片4、第二中间连接片5、下翼展片6、托片8和两个端片7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式连接片,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第一中间连接片3、上翼展片4、第二中间连接片5、下翼展片6、托片8和两个端片7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第一中间连接片3和上翼展片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翼展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端片7中的一个所述端片7,上翼展片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中间连接片5与下翼展片6的一端相连接,下翼展片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端片7中的另一个所述端片7,下翼展片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片8;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上翼展片4、第二中间连接片5、下翼展片6和两个端片7之间围合形成观影暗箱9,第一贴面片1上加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镜片放置孔10,第一贴面片1的底部加工有第一鼻位豁口11,第一贴面片1和第二贴面片2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下翼展片6远离托片8的一边缘的形状为第一面部放置弧线12,上翼展片4远离第一中间连接片3的一边缘的形状为与第一面部放置弧线12相配合的第二面部放置弧线13,第一面部放置弧线12和第二面部放置弧线13之间形成有面部放置区域。

本实用新型以有一定硬度可折叠的材质制成。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贴面片2上加工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二镜片放置孔23,第二贴面片2的底部加工有第二鼻位豁口24,第一贴面片1和第二贴面片2之间设置有第一折痕线14,第一贴面片1和第二贴面片2的结构相同且二者以第一折痕线14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镜片放置孔10和第二镜片放置孔2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镜片放置孔10与其对应的第二镜片放置孔23之间形成有一条调节式可视通道,第一鼻位豁口11和第二鼻位豁口24之间形成有鼻位放置槽25。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限定,第二贴面片2和第一中间连接片3之间设置有第二折痕线15,第一中间连接片3和上翼展片4之间设置有第三折痕线16,上翼展片4的一端与其对应的端片7之间设置有第四折痕线17,上翼展片4的另一端与第二中间连接片5之间设置有第五折痕线18,第二中间连接片5与下翼展片6之间设置有第六折痕线19,下翼展片6与其对应的端片7之间设置有第七折痕线20。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当一体式连接片处于展开状态时,下翼展片6的上端通过过渡条26与托片8相连接,过渡条26与托片8的下端之间设置有第八折痕线21。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托片8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用插片27,托片8的上端与连接用插片27之间设置有第九折痕线22。连接用插片27用于插入观影暗箱9内。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过渡条26的宽度的取值范围为7至10毫米。过渡条26上用于放置各种尺寸的手机,其设置宽度为手机的厚度,最大限度增强各种尺寸手机的适用范围。

展开状态到使用状态具体折叠方式: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折叠方式,本折叠方式首先将图1一体式连接片中将第一贴面片1沿着第一折痕线14与第二贴面片2重合,再将第一中间连接片3沿着第三折痕线16向下与上翼展片4重合,将重合后的第一贴面片1、第二贴面片2沿着第二折痕线15向下折叠,与第一面部放置弧线12形成有鼻位放置槽25。第二中间连接片5沿第六折痕线19向上折叠,将上翼展片4沿着第五折痕线18向左折叠,再将右边端片7沿着第七折痕线20向下折叠,将左边端片7沿着17向上折叠,使得端片7重合固定,围合形成观影暗箱9。

使用后状态折叠方式:结合图3和图4说明使用后的折叠方式,本折叠方式首先将重合的贴面片1、2向上展开,然后将观影暗箱9向左同时沿折叠线折叠,使第二中间连接片5与下翼展片6重合,端片7与上翼展片4重合,最后将托片8沿第八折痕线21,向上折叠与翼展片重合。折叠后的虚拟现实眼镜在同一平面,便于携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