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及发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519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及发光模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及发光模组,能够合理地控制出光角度,提高出光效率,将光线均匀地投到所需方向。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模组对于光线的出光角度及出光效率的控制性不佳,两侧射出的光线大部分呈现外扩状态,无法满足一些需要定向出光的场合。为获得所需的出光角度,且使光源所产生的光线在进入导光板后能获得较佳的出光效果和利用率,相关人员需对导光板的结构予以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均匀控制定向出光角度且出光效率高的导光板及发光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均匀控制定向出光角度且出光效率高的导光板及发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出光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设置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n个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面凹陷的折反射微单元,所述n>0。

所述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棱锥,所述折反射棱锥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光面形成一倾斜角度in的倾斜边,所述倾斜角度in自所述导光板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减小。

前一个所述倾斜边的倾斜角度in-1比后一个所述倾斜边的倾斜角度in大0.5°-1°。

所述倾斜角度in的角度范围为15°-40°。

所述折反射棱锥的设置高度hn自所述导光板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增加。

前一个所述折反射棱锥的设置高度hn-1比后一个所述折反射棱锥的设置高度hn低0.1-0.5mm。

所述设置高度hn为0.1-4mm。

所述折反射棱锥的顶角设有弧度。

所述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圆弧,所述折反射圆弧的圆心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上,所述折反射圆弧的半径rn自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增大。

前一个所述折反射圆弧的半径rn-1比后一个所述折反射圆弧的半径rn小0.1-0.5mm。

所述折反射圆弧的半径rn为0.1-4mm。

所述导光板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导光板由pmma或pvc或pc制成。

所述导光板为扁平状的方形或环形结构。

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左侧或中心且所述光源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的中心线共线。

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或下方。

当所述第二出光面上的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棱锥时,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导光板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

当所述第二出光面上的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圆弧时,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且与所述导光板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

当所述导光板为方形结构时,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左侧。

当所述导光板为环形结构时,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中心。

所述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的安全距离s为0.5mm。

所述光源为若干组led光源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导光板上的折反射微单元,能将光线按比例导射在导光板的上下两侧,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或下方还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设置使得该出光侧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从而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发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发明包含如图1所示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如图2所示发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图;

图4:本发明包含如图1所示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如图4所述发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6:如图4所示发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图;

图7:本发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本发明包含如图7所示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如图8所示发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图;

图10:本发明包含如图7所示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如图10所示发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12:如图10所示发光模组的出光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导光板,所述导光板10包括第一出光面11、第二出光面12以及入光面101,所述第一出光面1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12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两侧,所述入光面101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所述第一出光面1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12设置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n个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面12凹陷的折反射微单元,所述n>0。所述导光板10上的折反射微单元,能将光线按比例导射在导光板10的上下两侧,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

所述导光板10的厚度为3-4.5mm。所述导光板10为扁平状的方形结构,轻薄,下文所述包含导光板10的发光模组,整体结构亦成扁平状,具有轻薄,便于安装,光效高,节能等优点。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棱锥121,所述折反射棱锥121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出光面12形成一倾斜角度in的倾斜边1211,所述倾斜角度in自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减小。所述倾斜角度in的均匀减小设置方式,使得光线能够按比例沿所述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12出光,并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前一个所述倾斜边1211的倾斜角度in-1比后一个所述倾斜边1211的倾斜角度in大0.5°-1°,在所述导光板10设置长度允许的情况下,该数值设置的越小出光效果越好。

优选地,所述倾斜角度in的角度范围为15°-40°,优选为25°-35°,在此角度范围内可以得到较佳的出光效果;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顶角设有弧度1212,所述弧度1212在保证出光效果的同时便于前期加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设置高度hn自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增加。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设置高度hn和所述倾斜边1211的倾斜角度in的共同设置方式,使得进入导光板10的光线能够按比例沿所述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12出光,并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

前一个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设置高度hn-1比后一个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设置高度hn低0.1-0.5mm,优选为0.1mm,在导光板10长度允许的情况下,该数值越小出光效果越好。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设置高度hn-1优选为0.1-4mm,原则上,所述折反射棱锥121的最大设置高度低于所述导光板10的厚度即可。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相邻所述折反射微单元的间距13可以设置为相等或不等。所述间距13的设置长度(包含间距为0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板10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导光板10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pvc(聚氯乙烯)或pc(聚碳酸酯)制成,上述透明材料能够达到较好的出光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发光模组,包括如图1所示的导光板10和光源30,所述光源30安装在基板40上。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且所述光源30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较佳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20,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方,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使该出光面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优选为扁平的方形结构,所述光源30优选为若干组led光源单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相对设置,且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光源30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的安全距离s为0.5mm,该安全距离s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增减。所述安全距离s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导光板10在使用过程中碰触到光源30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方且与所述导光板10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在第二出光面12一侧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并实现这一侧的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

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克服了传统灯的装配方式,在一些应用中,例如下照模式时,不需要传统的挖洞等方式才能安装,轻薄、扁平的发光模组可以直接贴合安装在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力;本实施例可实现定向式的出光效果,相比同功率的其他灯具的扩散式出光效果,本实施例发光模组的光利用率更高;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可应用于场所灯、景观灯、充电站照明、装饰性灯、踢脚灯、台灯及下照灯等室内、室外应用场合,眩光低,应用范围广。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包括如图1所示的导光板10和光源30,所述光源30安装在基板40上。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且所述光源30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较佳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20,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方,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使该出光面达到进一步的混光效果,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优选为扁平状的环形结构,所述光源30优选为若干组led光源单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相对设置,且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光源30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的安全距离s为0.5mm,该安全距离s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减。所述安全距离s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导光板10在使用过程中碰触到光源30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下方且与所述导光板10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在第二出光面12一侧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并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

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克服了传统灯的装配方式,在一些应用中,例如下照模式时,不需要传统的挖洞等方式才能安装,轻薄、扁平的发光模组可以直接贴合安装在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力;本实施例可实现定向式的出光效果,相比同功率的其他灯具的扩散式出光效果,本实施例发光模组的光利用率更高;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可应用于场所灯、景观灯、充电站照明、装饰性灯、台灯及下照灯等室内、室外应用场合,眩光低,应用范围广。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导光板,所述导光板10包括第一出光面11、第二出光面12以及入光面101,所述第一出光面11和所述第二出光面12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两侧,所述入光面101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所述第一出光面11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出光面12设置有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包括n个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面12凹陷的折反射微单元,所述n>0。所述导光板10上的折反射微单元,能将光线按比例导射在导光板10的上下两侧,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

所述导光板10的厚度为3-4.5mm。所述导光板10为扁平状的方形结构,轻薄,下文所述包含导光板10的发光模组,整体结构亦成扁平状,轻薄,便于安装,光效高,节能等。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折反射微单元为折反射圆弧122,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圆心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面12上,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自所述第二出光面12的左侧至右侧均匀增大。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的均匀增大设置方式,使得光线能够按比例沿所述第一出光面11和第二出光面12出光,并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前一个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1比后一个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小0.1-0.5mm,优选为0.1mm,该数值越小出光效果越好。优选地,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为0.1-4mm,原则上所述折反射圆弧122的半径rn小于所述导光板10的厚度即可。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相邻所述折反射微单元的间距13可以设置为相等或不等。所述间距13的设置长度(包含间距为0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导光板10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导光板10由pmma或pvc或pc制成。所述透明材料能够达到较好的出光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包括如图7所示的导光板10和光源30,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且所述光源30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较佳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20,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上方,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使该出光面达到进一步的混光效果,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优选为扁平的方形结构,所述光源30优选为若干组led光源单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左侧,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相对设置,且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光源30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的安全距离s为0.5mm,所述安全距离s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所述安全距离s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导光板10在使用过程中碰触到光源30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上方且与所述导光板10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在第一出光面11一侧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并实现这一侧的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

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克服了传统灯的装配方式,在一些应用中,例如下照模式时,不需要传统的挖洞等方式才能安装,轻薄、扁平的发光模组可以直接贴合安装在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力;本实施例可实现定向式的出光效果,相比同功率的其他灯具的扩散式出光效果,本实施例发光模组的光利用率更高;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可应用于场所灯、景观灯、充电站照明、装饰性灯、踢脚灯、台灯及下照灯等室内、室外应用场合,眩光低,应用范围广。

实施例四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包含如图7所示的导光板10和光源30,所述光源30安装在基板40上。所述光源3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且所述光源30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该设置方式能够保证较佳的出光效果。

优选地,所述发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20,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上方,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使该出光面达到进一步的混光效果,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0优选为扁平状的环形结构,所述光源30优选为若干组led光源单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相对设置,且所述若干组led光源单元的中心线与所述导光板10的中心线共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光源30的出光面301与所述导光板10的入光面101的安全距离s为0.5mm。所述安全距离s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避免导光板10在使用过程中碰触到光源30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所述扩散板2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0的上方且与所述导光板10相距距离d设置,所述d≥0。所述扩散板20的设置可在第一出光面11一侧达到进一步地混光效果,并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

本实施例发光模组克服了传统灯的装配方式,在一些应用中,例如下照模式时,不需要传统的挖洞等方式才能安装,轻薄、扁平的发光模组可以直接贴合安装在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力;本实施例可实现定向式的出光效果,相比同功率的其他灯具的扩散式出光效果,本实施例发光模组的光利用率更高;本实施例的发光模组可应用于场所灯、景观灯、充电站照明、装饰性灯、台灯及下照灯等室内、室外应用场合,眩光低,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通过导光板上的折反射微单元,能将光线按比例导射在导光板的上下两侧,呈现定向式偏光的出光效果;所述导光板的上方或下方还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设置使得该出光侧达到进一步的混光效果,从而实现这一侧均匀下照式出光,另一侧定向倾斜式的出光效果,因此,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